第112章 上好第一课
<br><br>
第二天,老大吃了早饭便来到了大队学校。
“胡校长,我来报到的。”
“欢迎你。反正,我们都是老熟人,用不着客套。”胡校长说。
“正好,我这个人也不会客套。”
“来,我们开个短会吧。”胡校长说。
老大跟着胡校长来到了他的住房。他把全校的老师都请来了,加上老大一共六个。有的坐在床铺上,有的坐在椅子上,有的干脆站着。
胡校长的背靠着他的办公桌坐着。他偏瘦的面容向着全体老师,上身穿着一件白色的确良衬衣,下身穿着一条蓝色的裤子,一双三接头的皮鞋沾满了泥巴。左边上口袋里挂着一支钢笔。衣服上还隐约可见有不能洗净的红蓝墨水的痕迹。偏瘦的身材,显得很有精神,非常能干。
他带着笑容对大家说:
“我代表东方红学校全体老师欢迎龙老师到我们学校来工作。手板子就不拍了。”
“偏要拍啊。”贺老师拍着手笑着对胡校长说。她的女性的笑声给这个偏远乡村小学带来了青春的活力。
他第一次听见有人叫自己“龙老师”,还不很适应。
他接着又诙谐地说:“我们学校就是两个穿鞋袜的公办老师。一个是刘老师,一个是蔡老师。我们四个都是打赤脚的民办老师。全校一共五个教学班。今年新招的一个一年级班,刘老师积极主动请求负责这个娃娃班的教学。刘老师是教一年级的专家,她有慈母般的耐心和温情。有一整套适合一年级教学的好经验。这个在我们全公社都是首屈一指。贺老师负责二年级;龙老师你就负责三年级的教学;侯老师负责四年级;我和蔡老师负责五年级毕业班。蔡老师负责学校的教学工作;侯老师负责学校总务工作;贺老师负责学校宣传工作;刘老师负责学校的后勤工作;我负责学校的全面工作。龙老师初来乍到,以教学为主,就暂时不分配其他工作了。
请大家到侯老师那里领取各班的课本和作业本,以及其他教学用具。报名费收齐后统一交到侯老师手里。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主要是报名缴费。明天开学开讲。课程表都贴在各自的教室里。大家忙去吧。”
“再者,五年级教室后面还有一个空房间,龙老师你就住那间。”胡校长又补充说。
“谢谢。”龙老师说。
散会后,他马上来到了三年级教室。坐在讲台上,把课本放在讲桌上,拿出一本备课本,登记报名的学生。每一个学生交一元五角钱学杂费,然后就发三本书。一本语文一本算术,还有一本科学常识。
一上午,他们班三十八个同学,都报了名交了费。来得很整齐,都很可爱。没想到,大妹今年正好读三年级。他一开始教书,就教了自己的妹妹。
“同学们,你们好。我叫龙乐平。我是今年新考进来的民办老师。我住在荷花园生产队。学校安排,我负责三年级的教学工作。也就是说,我是你们的老师,你们是我的学生。我们将结成师生关系。希望我们互相配合,共同完成好学习任务。好吗?”龙老师说。
“好!”稚嫩的童声回响在教室里,给了龙老师满满的信心。
“今天报名缴费结束,明天按时到校学习。”龙老师说。
“好。”同学们陆陆续续地走出教室。
“上半年,我们的老师是一个美女。下半年我们的老师就换成一个又黑又瘦的男的了。”一个女同学在走出教室时,还回过头来小声议论着。
“同学们,别急。别看我现在还是像一个民工。过一段时间,我就会慢慢变得像书生的。那时就像个老师了。”老大在心里说。
他把报名费交给侯老师后,刘老师要龙老师到她那里去坐。
“你在公社联校读书时,我就听说了,你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这回你来了,我们学校的老师队伍越来越齐了。”刘老师说。
“虽然,我的祖父和父亲都是教书出身,但是,我毕竟是一个刚登讲台的新手,还要请您多多指导。”龙老师说。
“你一有空,可以来我的教室听课。”刘老师说。
“好。一定向您学习。”
“本来学校的安排是随班上。你刚来,就带一年级新班。我主动提出来,我教一年级。如实,我教的那个班就给贺老师教,贺老师教的那个班就给你教。”刘老师说。
“谢谢您的关心。小学就是一年级和五年级最难教,我知道。”龙老师说。
“一个完全小学,其实就是三个班难教。一个是启蒙班一年级;一个是毕业班五年级;再一个就是你教的三年级。三年级学生开始写作文,作文的辅导教学是一个难点。”刘老师说。
“到时,请您多多指导。”龙老师说。
“互相学习。”刘老师说。
回到家里后,老大始终在想:明天第一课。我一定要上好。为了上好明天的第一课。他挑选了三年级语文书中的一篇课文反复的朗读,一直读得能背诵。算术课只能从头开始,主要是讲好例题。做到板书工整,表述清楚。
“您给学生上第一节课的时候是怎样上的?”老大突然想起请教爷爷。
“没有什么一节二节的。我们教老书,就是点书。”爷爷说。
“什么是点书?”
“先生叫一个学生,那个学生就走到先生面前来。于是,先生点一段诗文要他读熟。不认识的字,就问先生。读熟以后,先生就给他讲解。学生读熟了,搞懂了。就在先生面前背一遍,讲一遍。先生认为好了,就在书上用毛笔打一个圈。继续又点。启蒙生一般点《三字经》和《弟子规》,有基础的就点《幼学》和《论语》,大一点的学生就点《四书》或者《五经》之类。背得快的,悟性高的,就点得快。”爷爷说。
“为什么学生读的书不一样呢?”老大惊奇地说。
“年龄不一样,文化也不一样。有的只有七八岁,有的十几岁了。有的才发蒙,有的读了几年书了。就是看哪个适合读什么书就给他点什么书。”爷爷回答。
“那学生读的书是买的吗?”他问爷爷。
“都是我用毛笔抄写的。哪一个学生读哪一种书,我就用毛笔抄写好交给他。”爷爷说。
“那学生做什么作业呢?”他又问。
“有时上午写毛笔字,下午对对子。有的作诗文。有时上午下午的作业对换。”爷爷说。
“那时,教算术吗?”老大问。
“教珠算。先教《小九规》,后教《大九规》。”爷爷说。
“叫地理历史吗?”他又问。
“《幼学》里有天文地理。冒得专门的书。”爷爷说。
“哦。”老大想,爷爷教老书的那一套不适合现在教新书。父亲是教的新书,可是他又不教老大怎样上课,只晓得上政治课。
无法,他只好拼命的回忆自己读三年级时,老师是怎样教的。可是,无论如何也回忆不起读三年级时老师是怎样教的。
他只好拿出参考资料来,先是备好课,写好教案。万一不行,就按着教案上的步骤,一步一步讲下去。
第二天,吃了早饭,龙老师背着备课笔记和课本,大妹背着书包,他们一起来到了学校。大妹到教室去了。龙老师先到刘老师的房间里请教刘老师:第一课怎样上。刘老师像妈妈一样耐烦耐心地赶在上课之前教他如何上好第一课。她从教姿教态,目的要求,全套对他进行了辅导。
上课铃声响了,龙老师急急忙忙登上了讲台。同学们瞪着一双好奇的眼睛望着他,他也怀着一颗激动的心看着学生。
过了几秒钟后,龙老师开始讲话了。
“同学们好!”
“老师好!”同学们的第一声问好特别响亮。
“同学们,请把语文书拿出来,翻开到《******》那一篇课文。”他认真的把题目板书在黑板上。他发现自己的手在颤抖着。
同学们惊奇地看着老师,有一个同学大声说:
“老师,这不是第一课呢。”
“这个老师有点怪,怎么一开始就从中间搞起咯?”另一个又接着说。
于是,教室就像开了锅。满堂议论纷纷。
......
这时,龙老师慌了神,他发现自己的汗珠流出来了。于是,拿起讲台上擦黑板的抹布在脸上擦了一下。这下引得满堂大笑。
“老师化了妆呢。”
“是唱白脸的呢。”
“咦,真乖!”
“原来是打地花鼓的山花子。”
各种各样的笑话,都一齐向他投来。
这时,坐在最前面的一个女同学,从座位上站起来,不慌不忙笑着向龙老师走来。她从口袋里掏出一条小手拍,把龙老师脸上的汗水和粉笔灰慢慢地擦去。并小声说:
“刘老师对我说了,说你非常优秀。将来一定是个好老师。”
龙老师一下稳定了情绪。他觉得眼前这个小女孩子不像是他的学生。她是那么的沉着,那么的稳重。是她送来了鼓励和信心。龙老师重新稳住阵脚,说道:
“同学们,刚才犹如有点急,拿错了抹布,对不起。你们要知道:这是一篇非常精彩的课文,所以,我把它选为第一课上。首先,我给大家讲一个《五壮士的故事》。那是1941年9月23日......”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讲的这五个壮士的故事。请看课文。”
紧接着朗读课文,随后指导分段,逐段讲解,归纳段落大意,总结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全部完成教学任务。虽然一开始就闹了个笑话,可是学生对这堂课出奇的满意。
“这个黑民工的课还是上得蛮好的。”
“首先唱白脸,后来就是红脸了。”
“一开始就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真好。我们最喜欢听故事了。”
......同学们议论着。
下课后,龙老师发现同学们都在私下里议论表扬自己。他感到非常高兴。他的第一课总算过关了。
《******》揭开了他民办教师生涯的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