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八六 满清的应对
从永历四年末到永历五年的南风季节到来合众国一直都在向山东战场进行支援从朝鲜撤下来的军队进入山东得到的米粮物资运输到山东究其原因在于统帅部认定在满清事实上脱离西南战场之后会选择增强山东战场的实力把合众国赶下海去。
能够证明这一点的是南京方向的满蒙八一个包含三万满蒙八一个十五万人的重兵集团山东已经彻底成为了对清作战的主战场。
然而实际情况下满清朝廷没有把握更没有实力战胜山东的合众**因为这支兵马同样实力强劲。
如今北洋战区下辖的各路兵马已经超过了七万人仅仅是陆军和陆战队就有超过四万人其余的治安军和义从军接连经历山东、辽东和朝鲜战场的历练战力飙升而且进行了适当的扩充也是不可小觑的一股力量。
实际上真正制约满清进攻山东的是财力而非兵力满清并不缺少兵马从入关以来其还未经受过什么大规模的战败兵力一直维持在一个庞大的数量上但满清的财政已经快支撑不住了。
永历三年是满清政权最危急的一年那一年除了直隶、河南、江南省没有爆发大规模的反叛所有其控制的省份都是处于战争状态也只有这一年满清才体会到兵力和财力捉襟见肘布木布泰和多尔衮拆东墙补西墙借助外藩蒙古、动用包衣兵等手段解决了兵力问题但饷银问题却是解决不了的好在外藩蒙古用联姻和牧地笼络给了包衣兵‘合法抢劫’、抬旗和分地分包衣的待遇并不需要耗费多少粮饷但其他战区就不行了。
为了弥补粮饷不足满清这两年的法子层出不穷首先就是断饷不在战区的直隶、江南等地的绿营纷纷断饷有的甚是半年不发一次饷银好在这两地的绿营兵常年处于间歇性断饷的状态外出做小买卖和手工业者是他们娴熟的谋生手段因此没有出什么大乱子但也只是维持了军队架子战斗力就不用谈了不光是非战区在鲁监国政权主力军队调往朝鲜参战之后浙江、福建的绿营也时而断饷两省也挤出了不少资源支援其他战区。
在多尔衮全力支持西南战场的情况下西北的平叛军没有充足的粮饷因此大规模的屠城和抢劫成为了主流当然在西南抢劫同样存在明军抢劫湖广清军抢劫两广云贵总之都是抢劫敌占区济尔哈朗进入云南之后更是一路抢劫屠城而去。
大规模的抢劫就是饮鸩止渴当大规模的平叛结束之后满清占据的西北和山西已经是打成一片白地将来很长时间都不会恢复但无论如何满清渡过了入关以来最艰难的一路时光。
进入永历五年以来西南战局戛然而止双方都在舔伤口西军收复云南进入贵州与各路明军军阀进行全方位但是低烈度的战争目的仍然在整合资源在此之前双方不会大规模的进行决战因此满清得以集中天下赋税去对付其他的敌人统帅部以为合众国会是这股巨大能量的冲击目标但是满清政权却没有选择进攻。
多尔衮死去满清的权柄执掌在了爱新觉罗福临的手中八一个对手的机会那么一切就要从头开始八旗贵族意识到战争不是短期内可以打完的想要解决两个重量级的对手仅凭手中这些落后而封建的军队是不行的满清在收拢资源之后选择施压于山东战场防止战局恶化尽可能的抽调资源做两件事一件事是编练新军第二件便是打造水师。
编练新军这种事对于满洲八旗来说并不难接受火器也是满洲八一直着重提升军队的火器化程度在其麾下一些精锐的绿营镇标营已经出现了鸟铳营他们用挑选出来的鸟铳取代了营中那些杂七杂八一些披甲长矛手夹杂其中。
作为一个学习能力极强的民族满洲人建军的一开始就在于模仿他们的对手以前是模仿明军现在是模仿合众**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试图追本溯源寻找合众**的源流——泰西各**队但经过了解他们失望了至少接触到的佛郎机人和红毛夷宣称在欧洲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完全装配燧发枪的成建制部队在泰西军队中火绳枪加长矛阵仍然是主流至于合众**使用的一些战术比如线列步兵战术、燧发枪远距离齐射等更是闻所未闻。
即便如此清军也认识到这些泰西蛮夷对火器的掌握和理解也远远超出了自己更何况他们打造的轻便火炮、大蜈蚣船已经在战场上发挥了威力所以满清大规模的引进欧洲军事人才不惜为其提供高额饷银和准贵族待遇比如在北京福临已经正式成立了一个佛郎机佐领而在南洋和印度洋鞑靼人皇帝用金山银山招募欧洲士兵的消息已经传递到了各个角落大量失业的葡萄牙人(南洋和印度洋主要雇佣兵来源大部分国家的火器化军队与之有关)和德意志士兵(荷兰人的廉价炮灰)通过各种手段进入到满清控制的中国土地怀揣着对财富和贵族身份的向往为其效力。
青岛要塞。
巨大的山东半岛的地图展示在了众人面前上面用形象的简图标注出双方的兵力集结地、物资储备点、堡垒、军营和实际控制城市可以说在经过一年多辽东与朝鲜战争之后合众**的实际控制区在萎缩如今已经全面退缩到了胶莱运河的东岸在其西岸已经没有任何的桥头堡没有办法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对山东战场兵力的抽调实在是过狠了。
而如今的山东战场上已经聚集来十几万的清军从部署上来看绿营在前满蒙八旗在后而在潍水之上有着七八个以浮桥、渡口为核心的支撑点而这则是清军骑兵部队的驻扎区域张存仁仿照了合众国的策略那就是在前线大规模布置警戒和骑兵部队利用胶莱运河的自然障碍阻止合众**渡河大量的主力则布置在潍水以西寿光、昌乐、安丘和诸城是四个主要的屯兵城市满洲八一带。
这是根据最新的情报总结出来的态势图毫无疑问超出了诸将的想象因为清军这是前轻后重的防守态势而统帅部情报处的资料显示满清朝廷没有寄希望于通过一两场决定性的战役胜利驱逐合众国出山东而是在保证山东战场占据优势的情况下进行查缺补漏靠绝对的体量优势把合众国挤出去。
“现在可以确定的是满清在相对和平的辽东积蓄力量在牛庄他们在打造第二支桨帆舰队根据我们的情报必要的材料和人力已经抵达海军舰队对其的破袭失败了清军在辽河上堆砌了许多障碍物用铁锁勾连内河舰队突入不得。
同样满清的第一支新军在盛京进行编练兵源就是那些从山西战场上迁移到辽东的包衣兵当然现在被满清内部称之为关外八旗或者新八旗满清用山西掠来的平民和朝鲜迁界的百姓作为这些关外八旗的包衣让其成为完全的脱产士兵在盛京满清恢复入关之前的铸炮与冶铁行业自主打造兵器从目前得到的情报来看鸟铳和四磅炮已经可以出产据说质量远远超过前明的火器质量而无论是训练士卒的教官还是打造的武器的匠人中都有欧洲人的身影其中葡萄牙与德意志人是最多的。”高锋向众人介绍着辽东的情况。
辽东原本就有冶铁和铸造行业清军的红夷大炮就是在盛京铸造的因为辽东开发晚煤炭采掘业没有多大发展主要以木炭为燃料冶铁所以出产的铁质量远超过中国北方在入关之前这一点体现在满洲重步兵装配的铁甲上而现在这一点体现在了鸟铳和火炮铸造上。
“所以说满清无意进攻山东?”李明勋问道。
高锋道:“至少今年是这样的显然满清战略比以前更现实也更全面。”
李明勋对此无异议且不论山东的清军能不能取得胜利就算胜利又如何合众**可以退守要塞和沿海岛屿整个渤海和黄海沿岸仍然没有片刻安宁所以满清希望积蓄力量海陆并重至少能把渤海控制在手中并且在山东战场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后可以协助军队攻击周边岛屿彻底解除合众国对北方的骚扰。
“清军既然不进攻那么我们进攻!”李明勋说道。
作战室内轰然一片陆军将领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重视年轻的将校们相互看看面露喜色自从陆军成立以来每个人都憋着一股劲和满清军队面对面来场硬仗来证明自己的实力现在机会终于来了。
高锋却没有年轻人的那般兴奋他问道:“元首阁下我们的目标是什么?”
李明勋略作思索:“在山东与清军展开一次决定山东战场的决战一战而定全鲁!”
毫无疑问李明勋的意图是歼灭山东清军的有生力量这对于北洋战区来说是一个巨大挑战无论如何己方的兵力仅仅相当于清军的一半在清军死守的情况下如何突破胶莱运河和潍水两条防线才是第一阶段的主要问题而目前的情况是北洋战区的技术兵种不足。
陆军绝大部分的力量都集中到了北洋战区步兵和炮兵是不缺的但骑兵力量严重不足更为关键的是舟桥和工兵缺乏这在夏秋季节难以突破清军的以两条河流为主的防线所以开战的时机最好选择在冬天这样胶莱运河与潍水冰封突破便会容易而刚刚从朝鲜撤下来的军队也可以经过更长时间的休整。
实际上这也是最好的选择一场涉及到二十多万人的超大规模战役没有充足的时间准备是不可能的接下来的西南风季节也是最佳的准备时间这段时间大本营可以源源不断的运来新训营伍和各类兵器充实北洋战区的实力。
李明勋的意图很简单合众国刚刚经历了朝鲜战场的大收获无论财政还是资源都是非常充足的有足够的资本发动大规模的战争这样可以把满清手中的资源拉入战争状态从而避免其走上编练新军和打造水师这一正确的道路上去而要做到这一点战争的规模就要够大够持久才行毕竟大西军已经收缩实力整个资源在一到两年内不会轻易与清军决战尚有余力的合众国不会给满清两年休养生息的时间。
既然满清已经身陷战争泥潭把这泥潭搅的越来越臭不如再接再厉把它直接溺死在粪坑中算了。
但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在李明勋策划对满清的大规模会战的时候巴达维亚的东印度群岛委员会也在重新制定对合众国的战略改变也正是东印度公司战略变化中一次擦边球式的的试探让中华合众国与荷兰东印度公司这两大东方的海上集团走进了战争的泥潭也彻底搅乱了合众国的大陆战略。
东印度公司这一老牌海上力量和中华合众国这个崛起不过十余年的海洋新秀终于要碰撞在一起决一胜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