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玄幻奇幻>大道若虚> 第二章 青龙白虎

第二章 青龙白虎

<br><br>
大罗天境,紫薇垣中,紫衫青年正与白衣少年对弈。

这紫衣青年神态悠然,看似随意的落下一颗黑子,化解了白子的“井上栏杆”。

“七弟,你那小友已得生机,你还要在我这紫薇垣磨下去吗?”紫衣青年端起茶杯,轻轻的吹掉漂浮的灵茶叶,抿了一口,似笑非笑的问道。

白衣少年正手持白子思索,闻言大喜,将棋子随手一扔,站起身来,对着紫衣青年拱手一拜,朗声笑道:“不下了,不下了,我就知道,还是二哥最疼我。”

紫衣青年也站起身,轻轻一叹:“只此一次,下不为例,你若再给我徒惹因果回来,我必告知斗姆罚你。”

“好二哥,谁不知道你这北极紫薇大帝最是面冷心热,最是见不得这诸天不平事了,我替我那青龙兄弟谢谢二哥了。”白衣少年嬉皮笑脸,并不把紫衣青年的话当真。

“这也是恰逢兜率宫那位正好布了一盘棋,我不过是加了一颗棋子,适逢其会而已,有兜率宫那位兜底,就算天庭那位知晓了,也不好发作罢了,以后可不一定有这样的好事。”

这紫衣青年竟然就是协助玉皇执掌天经地纬、星辰运转、四时气候的万象之宗师、万星之教主的北极紫薇大帝。而这白衣少年便是斗姆元君第七子廉贞星君。

他们口中的青龙,便是在离阳古阵中化为龙珠进入李久童身体的敖离。

原来,这青龙原本是天上的星宿之一,与廉贞星君性情相投,常常一起在这天界中招猫遛狗,调戏一下小仙娥,偷喝一点王母娘娘的琼浆玉液,日子过得无比的舒心畅快。

二人也是脑抽,一日无聊,竟然偷跑到月宫去看那嫦娥仙子沐浴,被值守月宫的吴刚追杀到了南天门。

事情败露后,看在斗姆元君的面子上,廉贞星君只是被罚闭门思过,而敖离却被贬下凡,做了那东海边的“推潮神”。

原本青龙傲离好好的做个几万年的“推潮神”,还是有希望重返天庭的,无奈龙生多舛,情关难过,又出事了。

这青龙在当星君的时候,还有一个异性同僚,叫做白虎。虽然因为这白虎星君身材壮硕了些,面容粗糙了些,青龙从未走心,但是白虎星君却把青龙日常插科打诨的调戏之语当了真,早已对他情根深种。

这次青龙被贬,白虎颇为气愤,认为月宫嫦娥是那引诱正直端方的“龙哥哥”的罪魁祸首。这万年来,她设计几十次扑倒“龙哥哥”,“龙哥哥”尚且能坐怀不乱,怎么可能无端的去偷看那妖精洗澡?

于是,痴情的白虎星君便杀上了月宫,将嫦娥仙子按倒在地,扯着头发抓挠了一翻。

原本女人间争风吃醋,扯个头发挠个脸,不是什么大事。无奈这白虎星君也是倒霉,在怒斥“妖精”作风轻浮、招惹是非之时,无意间提到了一些是非的话,传到了那九霄云殿。

玉帝震怒,将小事化大,以“造谣生事”和“危害天庭公共安全罪”,两罪并罚,将这白虎星君贬斥到了凡间成了一名凡人女子。

也是廉贞星君多事,想着这白虎星君是为了自己的好哥们出头才遭被贬,虽然自己在面壁思过,却分了化身出去上下打点,将这白虎星君也安排在了东海边的一个小渔村转世,还附赠了一副秀美的好皮囊。又传讯与自己的哥们青龙,“你的红颜知己白虎来了,记得多加照顾”。

青龙原本对这白虎并未走心,怎奈转世后的白虎无论身材样貌,都完全符合了一条男龙的幻想。

再加上白虎被贬为凡人,也是因对自己情根深种所致,等到这白虎转世的少女及笄,青龙已经将白虎照顾得水乳交融,合为一体。

此事不知道怎么就被那东海的龙王知道了,这青龙在东海做“推潮神”,原本就是个空降的外来龙,自然受到本土龙的排挤,东海龙王便将青龙白虎二人暗通款曲之事报上了天庭。

玉帝一听,这还了得,贬你二星下到凡间是让你们改邪归正的,不是让你们自由恋爱的。

朕坐在这九霄宝殿上尚且只能望月情殇,呸,白虎这泼妇一翻是非瞎传,现在媳妇儿盯我就跟防贼一样,不行,不能让你们这么舒服。

玉帝大笔一挥,降下一道法旨,白虎便被踢到了三千世界中一个不知名的小世界,而青龙则被留在了八荒某处做了个河神,断了两人的联系。

谁知道青龙这次居然走心了,原本做个“推潮神”就够憋屈了,幸好有白虎妹妹相伴,日子才算过得下去,现在又无端把它再贬到一个旮旯小河中,龙困浅滩,翻个身都要河床塌陷,河水泛滥,便生出了愤懑之心。

青龙一怒之下,辞官挂印,将玉帝不准他与白虎相见的法旨抛之脑后,开始遨游四海八荒寻找白虎妹妹。

一路上,自然有无数的天兵天将阻拦。双方交手,难免有死伤,偶尔一不小心,打到了凡间,吐口吐沫,掉到了俗世,又淹死了不少凡人。

一条高贵的好龙,竟然就这么被生生逼迫成了一条背负满身杀孽的“恶龙”。

终于,在一个叫做“若虚大陆”的小世界,满身伤痕的青龙感觉到了白虎妹妹的气息。可是,受这若虚大陆大道规则压制了境界的它,却被不知道是哪个大佬身外化身的地仙李陆海伏击,龙体消亡,结束了敢爱敢恨的一生。

所幸,青龙敖离毕竟是上古神龙,虽然龙体消亡,但是神识却不灭,被压在这若虚大陆的“离阳古阵”中千年。

在好友廉贞星君苦苦哀求之下,北极紫薇帝君一招妙棋,将它的生机摆放在了某位道家圣人的棋盘上。

青龙能否转世,便要看这棋盘上另一颗棋子了。

……

现在,青龙的神识和一滴骨血,已经进入李久童的体内,原本它是自以为得计,想以这凡人为掩护,混出离阳古阵。出了阵之后,再逃匿于这天地间。谁知道这凡人身体里突然生出一股道韵,将它困住。既无法夺舍了这凡人,亦无法退出这凡人的身体。

……

李久童悠悠醒来,感觉全身像被碾压过一样疼痛,尤其是眉心之处,胀痛难忍,像有什么东西欲破体而出。

因昨日误入离阳古阵时正是黑夜,四周一片阴霾,李久童此时才看清楚,自己身在一片黄土地上,到处是断壁残垣,没有任何生机。

李久童艰难的爬起来,抬眼望去,发现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有四根擎天石柱高耸入云,石柱上仿佛镌刻着很多文字,一层白色的烟气缭绕在石柱四周。

“这是哪里?我这是要死了吗?死了就能回去了吗?”身上的巨痛让李久童很难支撑坐姿,便又趴了下来,李久童痛得眼泪直流,觉得自己还不如就此死去。

如果只是慢慢的饿死,李久童尚且能不计较,但是,这眉心的疼痛,像要把他的头颅割裂开来。

眼睛里因疼痛流下泪来,他并没有想哭,泪水是自发的夺眶而出,透过模糊的视线,李久童看见前方有一块突起的石头,便艰难的爬了过去,然后积聚起所有仅存的力量,猛的向石头撞去,石头的棱角正好撞在眉心之处,李久童就此再度晕死过去。

李久童体内的青龙神识,被这莫名其妙的一撞,咕溜溜的向他的丹田滚去,一边滚一边将他的祖宗十八代问候了一遍。

若虚大陆,无双城外,乌云压城城欲摧。

一名天庭饱满、浓眉大眼、肤白无须的青年将领一手轻拉缰绳,一手紧握一把定坤火焰枪,枪长约一丈,枪端雕勾火龙头,枪头为龙舌,形如火焰状,骑在一匹枣红色河曲马上,姗姗驻马。

只见烈烈北风吹起他身上的猩红罗袍,露出里面锃亮的银甲。身后三千铁骑井然有序,一杆赤红战旗迎风招展,旗上写着个“姚”字,竟是白石州什方国振武将军姚天殊带兵跨州来袭。

无双城内,成王宫内金碧辉煌,成王李寿与大臣们正在商议着迎敌之事。

这成国是橘子洲百年前崛起的一个小国家,都城就在这无双城内,原本因橘子洲盛产云根石,还算富足,谁料到近几十年来天灾不断,国力明显下降,又因占据着矿产之地,怀璧其罪,引得四方觊觎。

临近午时,无双城门洞开,成王李寿遣虎贲校尉李广平率五千骑兵出城迎战。

“姚姓小儿,可敢与我一战?”李广平头戴虎头盔,身穿黝黑铁甲,手持家传长戈,驻于成军阵前十步迎风喊道。

“莽货,怕的就是你躲在城里当缩头乌龟,今日定将你剁于这无双城下。”姚天殊凛然回道。

“敢来我无双城挑衅,你要战,我便战,我有无双城男儿千千万,定将汝等瓜怂赶出橘子州。”李广平语毕不再啰嗦,策马冲杀向前。身后成军铁骑亦挥斥手中长刀向什邡国军奔袭而去……

什邡国军悍然迎战……

不周山至无双城的官道上,三个道人徒步急行。

为首的道人五短身材,心宽体胖,面容慈和,道髻上插着一根木簪,青色道袍下摆半截系在腰上,显得随性随和。只见他手里拿着个碧玉葫芦,每行走几步,就要嘬一口葫芦里的酒。半步之后两侧紧随的两个少年道士倒是衣衫整洁,一个面露聪颖,一个眼神透着机灵,表情却略显懵懂,腰间各悬一柄带鞘长剑。

“玉真师叔祖,我们是修道之人,为啥要去管那无双城破与否呢?”聪颖小道问道,步伐并未减慢。

原来这胖道士道号玉真子,是不周山“上清宗”的一名黄冠。

“俗世的战争本来是与我们上清宗没有直接关系,但这次什方国屠尽河间城数万百姓,就与我们所修的天道有关系了。”名号玉真的胖道人娓娓答道。

“师叔祖是担心什方国再屠了无双城?”一旁的聪颖小道侧目问道。

胖道士玉真子举起酒葫芦,嘬了一口,沉吟了许久,然后说道:“算是吧,仙家也有不得不还的人情啊!”

……

“师叔祖,好多饿死的人,太可怜了。”懵懂小道一边感叹着,一边停了下来,把一块饼递给了一个十一二岁的小男孩,小男孩接过饼道了一声谢,便飞奔而去。

……

路旁有个哭泣的幼童和一个昏厥的老人,小道将最后一块饼递给幼童,蹲下探了探老人的鼻息。

“师叔祖,这老爷爷还活着……”懵懂小道扑闪着清澈的大眼睛,眼巴巴的望着玉真子。

“哎……”玉真子停下脚步,转身回来,将一颗药丸塞进了老人的嘴里。

……

“清风,走吧,应该无碍了。”玉真子拽着名唤清风的懵懂小道离开。

清风回头望了望那一老一小,咬了咬唇,跟着玉真子继续前行……

这路行来,越是靠近无双城,灾民越多,看到灾民们衣衫褴褛,骨瘦如柴的模样,以及偶尔出现在道旁的尸骨,对这位初次下山的小道,心理冲击颇大。

“这成国百姓太可怜了,成王看来也不是个好东西!”清风咬牙切齿道。

“心余力绌吧……”玉真子眉目紧缩,一张圆圆的胖脸难得的露出了严肃的表情说道。

“哼,师叔祖你还要去帮他?!”清风连带着对玉真子也有些生气了,撅着嘴表示着自己的不满。

“我听闻这成王也曾多次组织赈灾,为了接济灾民,连那成王本人,也一日只食一餐。”聪颖小道名唤楚之钰,明显比清风更谙世事,解释道。

“之钰说得是,清风,这天灾不比人祸,近几十年来的天灾也并非橘子州独有,想那朔方州雪灾,泮水州水患,灵台州更是蝗祸千里,皆是这数百年来人不修德,贪欲横流,杀戮不止积累的阴霾之气作乱。”

“这天威震怒,降祸人间,虽然不是你我修道之人可以阻止的,但是这化解人世间的杀戮之气,却是我们修道之人的本分。“玉真子松开了拽着清风的手,拍了拍清风的头说道。

“你和之钰,均已经进入主峰成为了嫡传弟子,掌门师侄让我带你们入世体察民情,为将来修行积累些因果。你二人需记住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练气为下,修德为上。将来学成下山,任重道远啊!”玉真道人看了一眼懵懂小道清风,谆谆教诲。

聪颖小道名唤之钰,姓楚,出生橘子州江城楚家。懵懂小道名唤清风,无姓,是十一年前不知是谁放在上清宗宗门前的一名孤儿。两人皆是上清宗这一届新晋的嫡传弟子。

三人看似不疾不徐,其实去势如电,须臾之间已临无双城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