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科幻灵异>和熹皇后秘史> 第七十章 重回将军府

第七十章 重回将军府

  邓绥牵着白马,穿过一处处人声鼎沸的街坊,转过一个个陌生又熟悉的拐角,终于在人烟稀少的城关下,遥遥望见了背倚青山的将军府。

  当年离开这里的时候,她才十五岁,如今归来,她已年过十九。

  刚入宫的那两年,邓绥无数次在梦里回到这座将军府,梦到温柔的景姬,梦到调皮可爱的耿沅,也会偶尔梦到他。后来,她梦到的越来越少了,将军府也在她的记忆中越来越模糊了,然而她清楚的知道,在心底最深的山谷中,始终坐落着这一座府邸,那是在她生命中最黑暗的时刻,唯一带给她温暖和力量的地方。

  府门前的石狮依然雄武倨傲,院墙黑色的砖石依然古朴肃穆。邓绥走到府门前停了下来,站在槛外,仿佛依稀看到了当年那个被拒之门外哭到不能自已的少女。

  她拼命压制住心头激荡的情绪,强作从容的跟在林忠身后走了进去。

  翠柏青葱的院子里,耿夑带着家眷们已在内相迎。

  邓绥瞬间湿润了眼眶。

  她不敢去看耿夑,只能将目光投向景姬。她的容貌没有太大的变化,唯有鬓间依稀添了几缕银白。见到邓绥,景姬也忍不住泪眼婆娑。

  站在景姬身边的女子,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邓绥。这些年来她曾经听府里许多人提到过她的名字,也曾经听景姬偶尔念叨起来,对这个众人口中美丽、勇敢又莽撞的少女,她充满了好奇。今日终于得见,看她一身飒爽的男儿装扮,恰似一位气宇轩昂的美少年,竟然有几分雌雄莫辨的味道。

  邓绥很快也注意到了她,在看到她面孔的那一瞬,邓绥不由神情恍惚了一下。

  这女子一身粉紫色襦裙,清丽可人,只是眉眼间竟与自己有几分相似。难道,这就是他当年新纳的侧室吗?

  见邓绥怔怔的看着玉瑶出神,景姬上前介绍道:“绥儿,这是玉瑶,你走之后,将军新娶的二夫人······”

  邓绥心头猛的一颤,仿佛沉寂多年湖,再次荡起了涟漪。

  自始至终,耿夑一言不发,然而目光却难以自制的追随着她。她牵着白马,立于夏阳之中,束起的长发随风飞扬;她比四年前又长高了不少,一袭简单的素袍掩不住玲珑有致的身形;她的脸庞清瘦了许多,却愈发明艳动人;她还是那个集美丽与英气于一身的女子,只是曾经的天真稚气早已荡然无存。

  自始至终,邓绥没有看他一眼,然而却抵挡不住他那裹挟着风沙的雄厚气息扑面而来。他还是四年前的样子,依然高大魁梧,依然英姿勃勃,也依然面如冰山。

  寒暄之后很快便陷入了尴尬的沉默,直到林忠忍不住打破了僵局,神色焦虑道:“将军,邓贵人已经平安回来了,接下来怎么救邓骘兄弟?”

  耿夑这才猛的回过神来,他立刻将目光从邓绥身上移开,果断而简洁的命令道:“今夜,开棺。”

  原来耿夑早就怀疑尹端之死另有隐情。如今仵作遍寻未果,唯一的办法便是让尹端的尸体开口说话。

  开棺一事事关重大,耿夑做了周密的安排,避开程朴的耳目,令林忠带着数人潜入尹端所在的陵园,并以体格相仿的男尸偷梁换柱,才将尹端的尸首悄悄运回了将军府。

  丑时三刻,一具散发着恶臭的尸体摆放在了将军府后院的柴室中。在场的人只有耿夑、林忠、一位跟随耿夑多年的行军郎中、以及邓绥。

  耿夑本不同意邓绥参与这一切,奈何时至今日,他依旧拗不过她。

  就在尸布打开的瞬间,耿夑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捂住了邓绥的双眼,时隔多年,他还是下意识的要保护她,仿佛她还是那个任性莽撞的小丫头。

  邓绥冷不丁的被一只宽厚的手掌捂住了眼睛。是他的手,曾经一次次守护着她的,冰凉却又温暖的,充满力量的手。这一刹那,她仿佛也回到了从前,回到了那个懵懂无知,眷恋着他的少女。

  可她终究不是了,历尽蹉跎,她早就长大了。

  邓绥默默将耿夑的手轻轻移开,从容而镇定道:“放心,我可以的。”

  耿夑这才猛的意识到了自己方才无意识下的失态举动,慌忙将手移了开去。邓绥虽然已做好了心里准备,可是当她睁开眼睛的那一刻,还是险些没有站稳。

  尸体已经半腐烂,上面爬满了蛆虫,令人作呕,依稀还能分辨的面孔呈现一种诡异的扭曲之状,可以看出临死之前必遭受了极大的痛苦。

  她强忍住心底翻腾的恶心,差点当场吐了出来。耿夑神情严肃的摆了摆手,行军郎中立刻上前查验。

  不出半柱香的工夫,郎中将尸布重新盖上,对耿夑道:“将军,已经查明了。”

  不出耿夑所料,尹端果然是死于砒霜之毒,死前毒性发作,痛苦不堪,所以面孔才会这般扭曲可怖。而且经过这些时日后,毒性已经慢慢侵入骨髓,所以尸体的骨骼都已经呈现乌黑色。

  “中毒?”邓绥忍不住低呼道:“也就是说,他不是被哥哥打死的?”

  耿夑没有回答,转而对林忠问道:“程朴那边的情况查的如何了?”

  程朴?就是今天白天在冀州刺史府衙看到的那个人吗?邓绥心下一惊,莫非是此人陷害邓骘吗?

  林忠回答道:“差不多查清楚了。程朴之妻尹氏是尹端的堂姐,事发当晚,尹氏曾至尹端府上送药。药在尹端小妾手上,卑职查过了,是普通的金疮药,并无什么问题。但有一事蹊跷,尹端毒发后的第二日,尹府管家刘二便请辞归乡了,据说是家中老父抱病。”

  耿夑眉头深蹙,当即命令道:“派人去找这个刘二。”

  “卑职领命。”林忠答道。

  第二日晌午,林忠回来复命,刘二并不在乡里,其父也未曾见过他。与此同时,林忠还带来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那日为尹端验尸的仵作,今晨被发现淹死在了城东的河里。经查验,身上并无其他损伤,看似是失足落水。

  短短几日之内,县令暴毙,仵作溺水,管家又不知所踪。凡此种种联系起来,实在令人不寒而栗。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耿夑断定冀州刺史程朴必然脱不了干系。但是,程朴身为一方要员,若无皇帝亲批,无人能搜查审问,若是轻举妄动反而容易打草惊蛇。为今之计,只能从失踪的管家刘二入手。

  好在耿氏一族在冀州也是树大根深,耿夑动用在冀州的各方关系,派出亲军数十人,明察暗访三天两夜,终于在柏乡一处偏僻的山谷中寻到了刘二并将他秘密带回了将军府。

  面对林忠的讯问,刘二装傻充愣,始终顾左右而言他。失去耐心的林忠在耿夑的默许下,索性搬出了军中刑罚,十几军棍下去,打的刘二皮开肉绽,再一桶粗盐倒下去,剧痛更增了百十倍。刘二被折磨的只剩下了哼哼的力气,最终还是认了怂,把自己知道的事情全部一五一十吐了出来。

  原来,尹端堂姊尹氏,竟然就是毒害尹端之人。

  尹端暴毙当晚,起夜的刘二在路过尹端书房时,忽听到里面传来一阵噼里啪啦的响动。刘二将窗户悄悄打开一条细缝,往里看去,只见是尹端的堂姊,刺史大人程朴的夫人尹氏在房中,但他没有看到尹端的身影。正纳闷时,突然听到房门打开的声音,刘二迅速的蹲下身来,藏在黑影里,很快便看到尹氏神色慌张的从书房走了出来,一路小跑从侧门出来,跳上了停在门口的马车。

  刘二心中狐疑,回到书房门口轻唤了两声尹大人,里面却没有一丝动静。刘二以为尹端已经睡下了,不敢惊扰,自己回了房。又过了半个时辰,刘二越想越不对劲,便又来到书房,唤了两声没人应答后,刘二壮着胆子推门而入,触目而来的情景险些将他吓了个半死。

  只见尹端面孔朝下的倒在了地上,流了一地的黑血。

  接下来便是仵作验尸,证实尹端死于毒打而引发的暴病,然后便迅速封棺下葬,尹端一家妻小甚至还没有缓过神来,死者就已经入土。

  这刘二本就是个胆小怕事之人,事发之后他不敢向任何人提及尹氏之事,然而心里始终惴惴不安,于是在尹端下葬后的第二天便借口回家照顾病重的父亲来向尹夫人请辞。尹夫人等家眷都还沉浸在失去老爷的悲痛之中,无人在意刘二的来去。就这样,刘二逃离了尹府,可在这桩事尘埃落地之前,他不敢回老家,怕引祸上身,想来想去只好躲进了柏乡一个远房亲戚闲置的旧屋里。

  千算万算本以为可以躲过一劫,没想到还是被耿夑的人给揪了出来。在林忠的霹雳手段之下,刘二实在扛不住,只能和盘托出。

  除了尹端之死的隐情,刘二还交代了另外一桩令耿夑等人惊诧的事。尹端近年来通过各种巧取豪夺的手段搜刮的民脂民膏,竟有一大半是进了程朴的口袋,包括在邺县白亭乡变相加收的粮赋。

  原来,真正的硕鼠竟然是冀州刺史,程朴!

  这样看来,私吞粮赋恐怕还并非邺县一县所为,只怕程朴治下的十一郡县,没有一个是干净的。

  “岂有此理?!”邓绥难忍心头的怒火,恨恨道:“这个程朴,鱼肉百姓,只手遮天,恶意栽赃,草菅人命,简直罪恶滔天,丧心病狂!”

  林忠也握紧了拳头,双目喷薄出怒火,咬牙切齿道:“这个败类,真是当千刀万剐!”

  只有耿夑仍然保持着缄默。

  邓绥忍不住问道:“将军,现在证据确凿,应该立刻禀告朝廷,你还在犹疑什么?”

  耿夑沉吟片刻后,神情凝重道:“私吞粮赋一事,程朴原本并未牵涉其中,即便尹端东窗事发,大可弃卒保车,为何要大费周章,冒着巨大的风险痛下杀手,而且还要栽赃给原本无冤无仇的邓骘。你们可曾想过这一层?”

  被他一问,邓绥和林忠双双怔住了。

  对啊,邓骘当初认定是尹端变相加赋鱼肉百姓,一顿痛打已经出了气,本不会再往深处追究,此事便也会到此为止。为何程朴一定要置尹端于死地,又为何非要嫁祸到邓骘头上,再怎么说邓骘也是军功在身,又是皇亲内戚,一旦事败便死无葬身之地。

  自己竟然没有想到这一层,邓绥心中不禁有些懊恼,或许是因为事关哥哥的生死让她乱了阵脚;又或许是因为在耿夑的面前,她不知不觉中又变回了当年那个可以肆无忌惮横冲直撞的小丫头。在潜意识里,她知道无论自己闯了什么祸,总会有一双有力的大手稳稳托住她。

  邓绥不由自主的看向耿夑,他的身形还是那么魁梧,他脸颊的线条还是那么硬朗,他眼中还是闪烁着坚定无畏的光。他还是当年自己倾心仰慕的将军。只可惜,如今的她,却早已物是人非了。

  “将军说的有道理,”林忠的话打断了邓绥的怅惘:“莫非,程朴的真正目标并非掩盖私吞粮赋的真相,而是,邓骘?!”

  “或者是······”耿夑抬头看向邓绥,低声道:“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