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言情女生>重生之我的九零年代> 第204章 高举高打以气造势

第204章 高举高打以气造势

  许王二人这次的谈话,并不算愉快。

  许文东委婉地对王岩此次杭城的收购提了一点建议,他语气诚恳地说道:“哥,收购前认真审计没有错,甚至放到公司管理中可以说是很对,是对我们这个小团体负责。”

  “但是放到国营企业的收购中,就不能这么较真了。在和中策的竞争中,咱们本就处于劣势,这么一搞,只会把人推到中策的怀里。”

  王岩不解地问道:“如果不做尽职调查,收购后发现资产债务全是一团乱麻怎么办?”

  许文东笑了,他说道:“那就把皮球踢给他们,让当地政府自己去评估出售企业的资产和债务。评估完了,我们就问一句,这个评估报告是你们自己做的,可不可靠?”

  “只要他们说可靠,我们就认!认完我们也不查,让对方领导签个字或者盖个章,证明报告准确无误就行,绝不多做纠缠。”

  王岩跟不上许文东的思路,或者说他没有许文东的先知,无法跳出圈子,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看问题。

  “我还是不明白。”王岩沉声道。

  许文东笑道:“你很快就会明白的,我给你派了一个好帮手过去,到时他会和你详谈。”

  挂断电话,许文东让亢飞二人在楼下等着,一个人走进了绥分河市政府办公楼。

  他是来拜访赵明飞的,顺便向他请教一下,东方资本该如何应对中策可能的报复和竞争。

  ...

  为了确保百分百拿下这次的鲤城收购,黄鸿年决定加大投资力度,并提高预付款比例,从原本的20%提高到了30%。

  黄鸿年原本的策略是把预付款比例提高到40%甚至50%,利用中策雄厚的资本优势,先把东方资本干趴下,重新夺回收购国营企业时的绝对优势地位,然后再鲸吞之!

  为此,黄鸿年趁着周末亲自飞回了港岛,向中策的几位股东解释,力求说服他们。

  在和李超人的和黄集团、岛国的伊藤忠商社和美国摩根士丹利三方进行会谈前,黄鸿年先拜访了李超人,并在他的办公室内谈了许久。

  在真正的四方股东会议上,面对伊藤忠商社和摩根士丹利对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不稳定性提出的质疑,黄鸿年侃侃而谈。

  第一,国营企业的问题多,但优势也多。一些企业有自己的产品、市场和品牌,管理问题也并非厂长和经理不能干,而是政府管理层级太多,让他们无法尽情发挥。

  此时内地刚刚开始发展市场经济,竞争不激烈,稍微转换机制便能占有一片市场。而且员工、债务也在可控范围内,闭着眼睛都可以拿!

  第二,你们看到的员工问题,担心裁员面临巨额赔偿,其实大可不必。这里是中国,不是美国。裁掉一个员工不需要花费几十万美金,只需要一点点可控范围内的代价。

  第三...

  就在黄鸿年全力说服股东时,同一时间,绥分河,许文东也在和孙书林说着类似的话。

  “岩哥和我就审计问题上有分歧,这点你过去后要重点说服他,给他讲清楚,不要让他有心结。”许文东抱着茶杯说道。

  “这种审计,查了不一定有效,即使我们找最好的会计师去查,翻箱倒柜地折腾半天,输出一份表格。”

  “告诉我们这家厂子有多少台机器,多少张桌子,多少钱款,多少应收账款等等,十分详尽,但我们能保证这些就真实有效吗?”

  孙书林能跟在赵明飞身边做秘书,本身就是体制内的佼佼者,对体制内的各种弊病自然十分了解,闻言笑着摇头道:“不能。”

  许文东说道:“所以啊...”

  “所以啊。”孙书林接话道,“查了不如不查。查了,以后有问题就是我们的问题,因为我们查过了。所以我们不查,但要对方给我签字保证这个没有问题。”

  许文东一拍手道:“对,就是这个道理!”

  孙书林继续说道:“我们这么相信他们,他们就会很感动,就不会亏待我们。”

  许文东笑着点头,很是认可。

  孙书林想得很远,他又说道:“但有些地方一定会有问题,这是一定的,到时我们该怎么办?像其他外商那样去告他们,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许文东反问道:“你觉得呢?”

  孙书林往沙发上一靠,说道:“你这是考我啊。”

  他沉思片刻,笑道:“这些方法都不好,打官司无论在哪个国家,都是下下策,耗时耗力还未必能赢。”

  “我觉得...我们可以把皮球踢回去!”

  许文东哦了一声,问道:“怎么踢?”

  孙书林笑道:“我请他们出来吃饭,开两瓶茅台,然后问他们,该怎么办!”

  “以我对他们的了解,他们一定会说,噢,我知道,厂里已经汇报过了。”

  “然后就会说中央缩紧地方财政,地方也困难啊之类的话,开始大吐苦水。但归根结底就一个意思,这钱我们是还不上了。”

  许文东眼睛越来越亮,说道:“那我们就认了?”

  孙书林点头道:“对,认了!”

  换成一般老板此时可能就怒了,尼玛,几百上千万的,你说认就认了?

  真看出那不是你的钱了!

  但许文东双眼却更亮,追问道:“然后呢?”

  “然后什么都不说,我们把问题全兜下来,让他们不好意思,让他们主动说。钱他们虽然没有,但他们有别的啊。”

  孙书林停了一下,笑着看向许文东,许文东也笑了,两人异口同声地说道:“政策!”

  许文东猛地站起身,说道:“对!就是政策!在我们国家,地方要建设,企业要发展,没有什么比政策更管用的东西了!”

  绥分河就是个明显的例子,但这话许文东没有说出来,说出来了,置赵明飞的付出于何地?

  “看来我用孙哥真是用对了,如果我能把魔都那位老朋友再撬过来,咱们东方资本的铁三角,就彻底成了。”

  学过小学数学的许文东知道,三角形,才是最稳定的多边形!

  而得到许文东认可的孙书林也很是振奋,面对许文东给出的薪水和股份,饶是自问见过钱的孙书林也觉得一阵心花怒放。

  尤其在得知报纸上被夸赞的甚嚣尘上的东方资本也姓许后,更是觉得自己以前低估了这个小老弟!

  他也站起身,对许文东说道:“我明天就动身吧,我和闵省的陈、李二位领导还算有些渊源,下海经商的末学后进登门拜访,想来二位领导也不会将我拒之门外。”

  许文东笑着点头。

  同一时间,港岛。

  黄鸿年神色严肃地说道:“所以这次的鲤城一揽子收购计划,我们必须成功!不仅要打压东方资本的嚣张气焰,未来更要大打价格战,将对方淘汰出局!”

  会议室内陷入一阵沉默。

  时年六十四岁的李超人第一个举手道:“我同意。”

  日本伊藤忠商社和摩根士丹利的代表对视了一眼,前者说道:“可以,但预付款比例不宜超过30%,否则我们的现金流压力也会很大。”

  “别忘了我们开始时的发展基调,用一点点资金,撬动一座金山!大批现金流入大陆,不符合我们的初衷,社长也不会同意。”

  摩根士丹利的代表点了点头,表示同意,并要求黄鸿年加快收购速度,然后筹备在美、加两国的上市,尽快回笼现金,落袋为安。

  李超人看向黄鸿年,后者点头道:“可以!”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第二天一早,黄鸿年就匆匆赶回了鲤城。

  松江太平机场。

  为表重视,许文东亲自为孙书林送机。

  临别前,许文东握住孙书林的手,殷殷嘱托道:“临别在即,我有最后一句话送给孙哥。”

  孙书林认真地说道:“你说。”

  “未来的收购中,东方资本要秉承一个原则:即与一把手直接沟通,借南方视察之东风,用好政治牌!高举高打,以气造势!”

  孙书林认真地说道:“我记下了!”

  1992年5月26日,星期二,孙书林踏上了南下鹭岛的飞机。

  他将在抵达鹭岛后,再乘火车前往鲤城。

  而许文东也在送走孙书林后,乘车返回春城。

  魔都,万国黄浦。

  自五天前上交所总经理尉文渊宣布全面放开股价,取消涨停板机制后,上证指数一路暴涨,从5月20日的616点连日蹿升,道25日时已经高达1420点。

  想想上吊的那位,只要再坚持几天,坚持到股价放开,他手里的股票恐怕就会涨飞了吧。

  可惜,没有如果,自己也只能感慨一句世事无常吧。

  不知为何,谢荣兴突然想起许文东曾在他办公室里对那个逼着自己退钱的人说的那句话: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时至今日,谢荣兴愈发觉得这话有道理!

  万国黄浦营业厅被股民围的里三层外三层,上交所和其他几家券商那里也都是差不多的景象。

  这些股民都疯了,全都想赶上这场发财列车。

  但谢荣兴对这些都有些波澜不惊的意思,他只是看着桌上几份报纸,那上面全是关于中策和东方资本的报道。

  就在这间办公室里,许文东对自己抛出橄榄枝时说的话还言犹在耳,当时自己不信,结果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对方就已经做到了。

  而且堪称是石破天惊!

  谢荣兴第一次有些后悔,后悔当初婉拒许文东是不是错了。

  第一次在报纸上看到东方资本的名字时,谢荣兴就觉得有些熟悉,想了半天才想起来,是许文东在这办公室里提了一嘴。

  我许文东今天把话撂在这,只要有一天你谢哥想通了,东方资本的大门,永远朝你敞开。

  字字铿锵,诚意满满,但这个电话,自己不能打啊...

  就在谢荣兴胡思乱想的时候,桌上的电话响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