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言情女生>重生之我的九零年代> 第194章 拿下杭城

第194章 拿下杭城

  在省委大院办公楼内地位最高的办公室里,一个年过六旬,头发花白,顶着半个地中海的老者正抱着茶杯,和对面的年轻人聊着天。

  他慈眉善目的,没有丝毫上位者的气势和威严,和蔼的就像邻家的老爷爷。

  但曾陪同王克勤在一次饭局上,见过黄佛爷一次的王岩,却丝毫不好掉以轻心。

  他深刻地记得王克勤对黄佛爷的评价:菩萨面相,阎王心肠,可堪大任!

  面前这位老者,几乎百分百和黄佛爷是同一种人,甚至比黄佛爷更加深谙此道,也说不定呢。

  这话王岩可不敢信,他心里始终记得来前许文东对他的叮嘱。

  “在中国做生意,是要讲究哲学的。而黄鸿年此人,恰好深谙熟稔中国处世哲学,甚至是所有外商中,最懂中国的人!”

  “你自小跟在王叔身边,在这方面和他相比,不说犹有过之,至少也算是个旗鼓相当。”

  “至于关系方面,你不用担心。他黄鸿年关系通天,我许文东也不是吃素的。”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真掰起手腕来,谁输谁赢还不一定呢。”

  想到这些,王岩笑着对老者说道:“葛书记,在决定投资中国之前,我们已经和卢森堡的朋友说好了。”

  “凡是东方资本注资的企业,其原有的工人和债务,我们全都接过来,绝不给地方政府添麻烦。”

  葛宏升点了点头,心说东方资本和中策公司双方给出的价码倒是大差不差。

  他笑道:“我是电力系统出身,你们说动了老领导的晚辈亲自给我打电话,这个面子我还是要给的。”

  “几家企业可以和你们合资,但是黄鸿年的背景也不浅,你们这次不讲道义地截胡,很可能引来他强烈的反弹。”

  王岩推了一下眼镜,笑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这位黄先生和我们都是商人,生意场上大家各出手段,自不必说。但是私下里,我们许总倒是对这位黄先生颇多推崇呢。”

  “如果双方能成为朋友,和气生财,自然最好。如果不能...”

  说到这里,王岩停顿了一下,葛宏升的菩萨脸看起来更加慈眉善目,他把茶杯往茶几上一顿,发出咄的一声。

  “如果不能,怎么样?”

  王岩深吸一口气,说道:“如果不能,东方资本也不惧任何风吹雨打。”

  这是王岩代东方资本的表态,冲的是黄鸿年,不是葛宏升。

  葛宏升人老成精,心中自然明白,但也只能感慨一句初生牛犊不怕虎,他老头子是岁数大了。

  “小王啊,时间不早了,你早点回去休息吧。”

  这就是端茶送客了。

  王岩站起身,恭谨地朝对方点点头,转身离开。

  走到门前时,王岩停了一下,似乎想说些什么,但最后还是默默离开。

  底牌,不能一次亮光!

  他不知道的是,他前脚离开葛宏升的办公室,后脚对方办公桌上的电话就响了。

  “葛伯伯,我是明飞,您最近身体还好么?头风病没再犯了吧。”

  “...”

  ...

  让我们把视线拉回杭城几千里外的绥分河。

  许文东在燕京唱了一出群英会的消息,自然瞒不过赵明飞。

  他此时正一边往包里收拾东西,一边问站在一旁的孙书林道:“你说这小子,跳过我让曾家的姑娘组局,是个什么意思?”

  “他不会以为,我姓赵的已经过气了吧?”

  孙书林听出了赵明飞语气中的一丝不喜,凑上前去帮他把一瓶蜂王浆装进包里,轻声细语地说道:“依我看,他没找您,不是认为您过气了。”

  “相反,他是舍不得用您这根线。这小子是个人精,知道人情这东西,用一次就薄三分。”

  “您这尊真佛,不到啃劲儿的时候,他是不会舍得用的。”

  赵明飞闻言哈哈大笑,指着孙书林道:“那小子给你灌了什么**汤,让你这么替他说话。”

  孙书林也笑道:“我永远都站在您的立场考虑问题。”

  赵明飞嗯了一声,收齐笑容,点了点头道:“此言不虚啊,是我想左了。只要老人还在世一天,我赵明飞到哪里都会有几分薄面的。”

  “昨晚我给葛宏升打了电话,问候他老人家的身体,顺便在末尾时提了许文东和东方资本一嘴。想来以他老人家的智慧,是会明白我的意思的。”

  孙书林自觉地拎起赵明飞的手提包,不确定道:“这小子没找您,就是不想把底牌亮尽。您帮他打了这个电话...”

  赵明飞把风衣搭在胳膊上,一边往外走一边说道:“他以为黄鸿年是路边的阿猫阿狗么?就靠他在认识的那些小辈,就能搞定他?”

  “哼,黄鸿年可是和那些小辈的老子爷爷有渊源的,在这种问题上,大多数时候,小子还是要听老子的。”

  “给葛宏升打电话那小子,没准已经在家里吃他爷爷的皮带了。”

  孙书林没忍住咕叽一笑,说道:“您对这小子,还真是好呢。”

  两人已经走到了楼下,赵明飞抻了个懒腰,说道:“我帮他有两个原因。一是我确实喜欢他,在他身上看到了新一代企业家的活力和闯劲儿,似乎就间接着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二嘛,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算是未雨绸缪吧。就像你说的,这人情用一次就浅三分。我不趁着现在多赚他点,将来不够用了怎么办?”

  孙书林皱眉问:“真至于此?”

  赵明飞颇有些豁达地笑了笑,说道:“谁知道呢。行了,不说这个了,我们走吧,电视台的人估计都等急了。”

  摆摊地点都是提前选好的,赵明飞把一件夹克、两个饭盒、一套取自宾馆的牙具、一台小收音机,和他母亲从北京捎来的蜂王浆往指定的地方一摆,就算正式出摊了。

  头一天晚上就得到通知的电视台早就搭好了录像机,赵明飞把东西摆好后!”

  赵明飞的摆摊秀是下海潮的一个缩影。

  在这一年选择下海的人中,有很多后来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

  李宁,黄婉秋,张海迪,韦唯,那英,刘晓庆,陆文夫,王朔,等等。

  在这一年,几乎所有的禁令都被取消了。跟着宣布,谁要是想办公司,可以不必申请营业执照,也不必缴纳管理费。

  如是种种,是百姓意愿的弥合无隙,同舟共进!

  摆摊之后,赵明飞又跟着推出了7小时工作制,宣称是为了方便公务员业余时间经商,其实是让官员随时可上可下,把官位弄得不值钱了。

  总而言之,赵明飞亲自下场摆摊后,彻底掀起了一股疯狂的经商热!

  这一年,绥分河有2000多家外贸公司,在街上随便扔个石子,就能砸到一个经理。

  就连家庭主妇们也放弃了电视机和电视剧,她们把‘渴望’落实在了行动上——租床位卖商品,青云市场里一个摊位的租金迅速上涨到数万元一个月。

  ...

  让我们再把目光挪回杭城。

  果然不出赵明飞所料,黄鸿年的反扑来的很快,而和许文东相善的这群小子,也确实要听他们老子的。

  但赵明飞给葛宏升打电话,亲自过问了许文东和东方资本的消息迅速在燕京传开,甚至在魔都疗养的老人对此也持默认态度。

  这就很耐人寻味了。

  被抽了一顿皮带的二代被他爷爷扒拉下脑袋,笑骂了句错有错着,就雷声大雨点小的轻轻放过了。

  5月15日,东方资本和杭城市政府正式签约。

  回到中国后,第二站就碰壁的黄鸿年深知,自己遇到了一个硬茬对手。

  但他并不慌乱,凭借他敏感的嗅觉,他几乎可以断定这个所谓的卢森堡投资公司,一定有问题。

  那些受过哈佛、斯坦福教育和欧美政治经济法律熏陶的职业经理人,不敢碰中国的国有企业!

  “查,给我查,这个注册在卢森堡的东方资本,到底是什么情况!”黄鸿年声色俱厉的对手下吩咐道。

  这个面容饱满的中年男人,此时脸上再无一丝和善。

  “是,黄总。”手下匆匆领命而去。

  “许文东,这个名字,完全没听说过啊。赵明飞亲自打了电话,自己要不要去拜访一下老人?”

  精明的黄鸿年几乎是瞬间就才从脑海中抛掉这个不靠谱的想法。

  还是先等等对东方资本的调查结果再说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