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言情女生>重生之我的九零年代> 第193章 东方和中策的第一次碰撞

第193章 东方和中策的第一次碰撞

  许文东并不知道这位葛叔是谁,他除了能记住新闻联播里那些经常出现的人物之外,其他的基本是两眼一抹黑。

  要不是曾宝儿的大伯名声太响,许文东甚至连她有多大的能量都摸不准。

  “出去走走?”四合院内的晚宴结束后,曾宝儿主动邀请道。

  美女相约,许文东自然应允。

  “小姐。”一个三旬的便衣男人拦在曾宝儿身前,颇为审视地看了许文东一眼。

  曾宝儿摆了摆手,说道:“我们是朋友,你和他的两个保镖走一起,远远地跟着。我就带他逛逛这四九城,不会有事的。”

  便衣男人点了点头,和亢飞邓志超走到了一起。

  夜幕下的四九城还没有后来的灯光璀璨,夜深了,大多数地方都是黑压压的,最多在胡同口的地方有一盏橘黄色的路灯。

  见许文东目光灼灼地看着周围的四合院,曾宝儿问道:“你喜欢?”

  许文东很认真地点头说道:“如果能在后海这片儿搞两个大点的四合院,将来岁数大了在这里养老,那可真是个乐事儿。”

  曾宝儿哦了一声,说道:“那我帮你留意着,你准备好钱就是了。”

  那语气,就好像说你要的大白菜明天到货,记得把钱准备好一样。

  “有权真好。”许文东在心里感慨一声。

  “那我提前谢谢你了。”许文东说道。

  “不用。”曾宝儿目视前方。

  两人沉默着往前走,很快就来到故宫附近。

  “听说里面闹鬼,不知道是真是假。”许文东摸着下巴说道,语气贼兮兮的,明显不怀好意。

  启料曾宝儿一点不害怕,这个有点面瘫的姑娘说道:“我在里面住过,什么都没有。我是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不信一切牛鬼蛇神。”

  许文东撇撇嘴,心说你胸大,你牛逼,我不说话了还不行么。

  “你之前说的房地产,我很有兴趣,但我没有钱。我还在读书,家里给的零用钱有限。”曾宝儿看着许文东说道。

  许文东脸上顿时荡漾出淫荡...不是,是真诚的笑容,说道:“金钱并不是这世界上唯一的硬通货,况且,我也不缺钱。”

  曾宝儿直勾勾地盯着许文东,直到把他看的有点发毛才说道:“你这个人真奇怪,在魔都时沉稳的像个老头子,现在又狂的没边儿了。”

  “不过,你确实有狂的资本。”

  许文东轻笑道:“也许,我是真拿你当朋友了吧,才会这么真实。”

  曾宝儿转过身,仍旧一脸面瘫道:“这话我兹当你放屁了。”

  许文东闷哼一声,心说小娘皮真不给面子,面上却问道:“你上次在魔都买我的认购证,不是挺有钱的么?”

  “那是替我哥跑腿,顺便赚点零花。”

  “了解。东房地产,我给你15%的股份如何?”

  “太少。”

  “不少了。”许文东摇头道。

  “有钱大家赚,中国太大了,总有你曾大小姐遮不住的地方。到那时,我们就需要更多的朋友。”

  “15%还是太少,至少翻一倍。至于将来再有人加入时怎么分,我们可以再谈。”曾宝儿直接狮子大张口。

  许文东深深皱起眉,30%的干股,这可不是个科学理性的股权分配比例。

  但毕竟是房地产啊,他妈的,在老张履新进京之前,自己手里最大的一张牌,除了赵明飞,就是这个曾宝儿了。

  但赵明飞...他过两年也会辞职下海啊。

  许文东可没信心能凭自己上牙碰下牙,就让赵明飞改变主意。

  “行吧,你赢了,30不过接下来,就是你向我证明你值这30%的时候了。”

  “怎么证明?”曾宝儿一挑眉问道。

  许文东呲牙一笑:“批文!”

  ...

  杭城。

  自古以来,就有上有苏杭,下游天堂一说,可见杭城风光,天下一绝。

  1992年的杭城虽然在经济上并不算十分发达,但没有经历后来的城市大开发,古生古色的江南美景得到了最大程度保留,看的黄鸿年直呼不虚此行。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古人诚不我欺!”走在一条遍布青苔的古老石桥上,黄鸿年轻声感慨道。

  陪伴在黄鸿年身边的是此时杭城的行政一把手王勇明和他的随员,听黄鸿年如此感慨,王勇明笑道:“黄先生既然喜欢,不妨在杭城多住几日。”

  黄鸿年笑着点头。

  在晋省得手后,他马上转赴杭城,并得到了王勇明等一众领导的热烈欢迎。

  双方的谈判已经进入尾声,黄鸿年本次准备收购两家效益很好的企业,西湖啤酒厂和杭城橡胶厂。

  而王勇明今天约他出来的目的...

  “黄先生,啤酒厂和橡胶厂都是效益很好的企业,按理说我们是不想出手的。”

  “但为了配合国家招商引资的政策,加上黄先生又是有志国内建设的爱国侨商,所以...”

  黄鸿年看向王勇明说道:“王领导,我是抱着合作的意向来的。只要是跟合作有关的事,您直言无妨。”

  王勇明点点头,说道:“那我就直说了,省里对你只收购啤酒厂和橡胶厂颇有微词,认为只收购优质企业,对企业改革无益。”

  “所以...上面希望你能同时收购一家亏损的电缆厂,你看?”

  黄鸿年沉默地敲打着冰冷的石桥扶手,这个深谙中国处事哲学的精明男人几乎是瞬间就想通了其中的关节。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80%的农民决定了小农经济,小农经济又决定了政府做事都讲究一个配套。

  给你两个盈利的企业,再搭配一个亏损的电缆厂,也算是情理之中。

  想明白其中关节,黄鸿年点头笑道:“我理解您的难处,一只羊也是放,两只羊也是赶,我答应了。”

  “好!”王勇明一拍手,精神振奋道:“那我和省里沟通下,可以的话,我们今天就签约!”

  黄鸿年笑着点了点头。

  就在王勇明和黄鸿年谈笑风生之时,一辆从燕京来的飞机缓缓降落在杭城笕桥机场。

  一个坐在头等舱,戴着眼镜,风度儒雅的男人因为落地时的颠簸而睁开眼睛。

  看着窗外阳光明媚的天气,男人因旅途产生的疲惫似乎都消散了几分。

  刚出机场,就有东方神韵杭城办事处的经理亲自过来迎接。

  “王董!”杭城办经理用力握住男人的手,激动地说道。

  这男人,正是代表东方资本前来杭城截胡中策的王岩!

  他和对方握了握手,说道:“我还有事,咱们闲话少叙,等我办完事,再把酒言欢。”

  “好,您请。”杭城办经理亲自为王岩拉开桑塔纳后座的车门,等王岩坐定后观赏车门,然后坐到副驾驶上。

  桑塔纳的排气管吐出一阵灰烟,缓缓朝杭城市区驶去。

  晚上,在杭城时下最好的饭店,王勇明亲自设宴,款待黄鸿年一行。

  席间,王勇明志得意满地说道:“黄先生,上面已经首肯了,你看,我们是不是今晚就把合同签了?”

  黄鸿年点头道:“当然,先办正事再喝酒,是我的为人准则。”

  花花轿子众人抬,王勇明和黄鸿年的随员纷纷上前,准备往合同和相关文件上盖章。

  这些事自然不用两位大佬亲自出手,他们两个举起桌上的小酒盅,杯中是二十年的茅台酒,醇香凛冽。

  “王领导是个爽快人,我老黄也不能不讲究,今晚签了合同,我马上就给银行打电话,明天资金就到位!”黄鸿年捏着酒盅说道。

  一句资金明天到位说的王勇明心花怒放,两人刚要碰杯,就见王勇明的贴身秘书从外面匆匆而来,俯身凑在王勇明耳边小声说了几句什么。

  “什么?”王勇明失态地叫了一声,手里的酒盅也随即一歪,掉在了地上,摔得粉碎。

  黄鸿年本能地觉得不妙,连忙问道:“王领导,怎么了?”

  王勇明给了秘书一个眼神,后者赶紧去拦住往合同和文件上盖章的随员,黄鸿年的人都愣愣地看着对方,不知他们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黄先生,事情有变。这合同,暂时是不能签了。”王勇明叹了口气道。

  “什么?”黄鸿年把酒盅放到桌上,脸上刚才还让人如沐春风的笑容,瞬间消失不见。

  东方资本和中策的第一次较量,前者率先拿下一城!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