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br><br>
1

谭连民和杨启才将竞岗的方法和结果上报铁路局人事处(干部部),他们在焦急地等待着路局的回复。他们回绝了太多领导打来的电话,在中国这样一个讲究人情的国度里,如此一来的后果他们心里比谁都清楚,很有可能最后连路局都迫于各方面的压力,不能答应他们这次干部聘用如此的运作。

铁路局党委收到凌水车务段的竞岗方法和结果,王志康非常赞同,他对谭连民和杨启才的作法给予了高度的肯定。王志康认为,人事制度的改革,这在铁路跨越式改革中是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看中的就是谭连民他们这种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所以当即立会并马上批复,全部按照凌水车务段上报的人选进行了重新任命,只有陈英,不只是任命她做了副段长,还让她兼任凌水车站的站长。

接到北方铁路局的批复,谭连民和杨启才很兴奋,这不仅仅是路局对他们第一步工作的肯定,更是为他们今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为此,谭连民特意请杨启才去喝酒,庆祝实战告捷。

谭连民举起酒杯,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杨书记呀,这杯酒是兄弟我敬你的。第一是为了道歉,兄弟在这儿给老哥赔不是了,有些事没有当面跟老哥哥讲清楚,让哥哥误会了。第二,是为了庆祝,庆祝铁路局同意了咱们干部竞聘方案,这样以后咱们的工作就好开展了。”

“谭老弟呀,你这么一说我倒是有点惭愧了。”杨启才举着酒杯一脸愧疚。

两个酒杯碰撞发出清脆的响声,两个人一仰脖,将各自的酒一饮而尽。

杨启才非常高兴,但是感觉胃有点不舒服。他稍稍皱了皱眉,一只手压住了胃,但是脸上还是很高兴的样子。

凌水车站新站舍还在建设之中,东北已经进入了冬季,可是在施工现场却有着夏季般热火朝天的景象。这个工程不仅仅关系到铁路提速和跨越式改革,而且还关系到杨斌的家庭。杨斌就是要让陈英看看,自己不比她差。

陈英被铁路局任命为凌水车务段副段长兼凌水车站站长,她的兴奋只是一带而过,马上冷静下来,等待她处理的问题还有很多。进入冬季了,这雪是东北最常见的,陈英很快意识到,这是危急到行车安全以及人身安全的头等大事。以前车站下雪后也扫雪,但是关于扫雪的制度不是很建全,于是她在凌水车站的第一件工作就是细化了关于清除积雪的规定。

她关心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凌水车站的新候车室。在焦急的等待中,新候车室一直不见进展,她也去过工地几次,可是那时她只是主管客运的副站长,不能干预工程施工的任何事情。可是如今不同了,她是凌水车站的新主人,她对新车站的施工有建议权。

陈英看到候车大厅的施工进度有些缓慢,担心在春运之前新候车室不能交付使用。她遇到了杨斌,两人还处于矛盾中,陈英阴着脸对杨斌说:“你看能不能先对候车大厅的主体施工,即使在春运之前不能交工,这样可以在春运期间进行有效的利用,其它内部结构可以以后加工。边施工边使用,两不耽误?”

杨斌一直在为候车室能否按时交工而着急上火,他非常担心在春运时新候车室不能启用,给春运带来麻烦。陈英的一番话,恰恰点醒了杨斌,他恍然大悟,其实道理是非常简单的。

杨斌对陈英的观点赞同地点点头。

2

陈英从施工现场出来时,心情格外舒畅,她感受到了杨斌的态度变化,她也清楚自己的男人已经理解了自己的工作。她向远方望去,地上已经铺上了薄薄的一层细雪,她仰起头,漫天遍野正悠扬地飘舞着一片片洁白的雪花。

她突然醒悟道,下雪了,雪情就是命令,必须马上回车站,看看自己亲手制定的规章制度执行的怎么样。这雪对于铁路行车来说,是一大危害,首先是给旅客的乘降造成不便,其次如果有积雪,影响道岔的正常工作,那么行车的安全就很难有保障。她急匆匆地赶回凌水车站。

凌水车务段在此之前就做出了雪情保安全的预案,班子成员都有分工,李春山作为凌水车站的包保人,第一个赶到了现场,与陈英一起指挥扫雪。

在凌水车站的站台上,陈英看到所有干部职工已经都按照她的要求,雪落地,人到岗,无论是当班的还是休班的,大家都按照各自的分工,有序的忙碌着。

雪纷纷扬扬下了一整天,天渐渐地黑了,可是这雪还是意犹未尽,对于凌水车站的干部职工这是一次真正的考验。陈英建议李春山给大家准备点饭,毕竟职工干了一天,可是李春山却犹豫着车站的经费紧张。陈英说无论如何不能让职工饿着脖子干活,李春山答应了,去找常宝学想办法。

陈英布置完工作,亲自沿着线路走到道岔位置,看着职工们随下随清,她拿起扫帚,跟职工们一起清理道岔上的积雪。

凌水车务段新的领导班子成立了,凌水车务段也正式挂牌,这宣告着凌水车务段的工作正在逐步走上正轨。中层以下的领导干部在车务段占大多数,如何任免和使用中层干部,成了凌水车务段的当务之急,谭连民、杨启才和陈英坐在一个办公室里商量这件事。

杨启才跟谭连民都很客气地问陈英有什么好的方案。陈英笑了,“杨书记、谭段长,这中层班子如何确定,你们商量就行了,我坚决执行。”

杨启才板起了脸,但是严肃中还是渗透着笑,“话不能这么说,你陈英是我们车务段的副段长,这人事任免可是件大事,怎么你能不参与呢?你的意见很重要,我们要先拿出个方案,供大家参考。我们想听听你的想法,看你有什么高见。”

“如今铁路在市场经济制度下要发展,要改革,就要破旧立新。你的工作思路比我们俩开阔,你应该全力以赴,充分发挥你的聪明才智。”谭连民说。

陈英也不推辞,胸有成竹地说:“高见我不敢说,只是对中层以下的干部如何安置我倒是有个不太成熟想法,可以拿出来供二位领导参考。”

谭连民赞赏地看着陈英说:“这就对了嘛,有什么想法就大胆地说出来,不要怕错,我们这不是在商量嘛。”

“我的想法是这样的,我们段这层领导班子都是用竞聘的形式产生的,那么中层以下的干部也竞聘上岗吧,我觉得应该考虑‘三优先’原则。”

谭连民笑吟吟地看着杨启才。

杨启才好奇地问陈英:“怎么个‘三优先’原则?”

“‘三优先’就是,有1982年以后毕业的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者优先;具有专业技术职称者优先;年富力强、现场经验丰富、工作能力突出者优先。符合这个原则的干部,都属于三十多岁四十出头,在理论方面,在大学里掌握得比较牢固;在思维方面,比较活跃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较强;在业务方面,实践工作经验丰富;从工作精力方面,都属于年富力强,精力充沛,更能适应中层以下干部那种工作强度大的环境。所以这个原则应该是比较合适的。”

“好!这个‘三优先’原则提得好!”杨启才拍案叫绝,“老谭呀,你看你还有没有什么意见?如果没有意见的话叫常宝学通知,咱们开党委会研究一下,如果党委会通过了,咱们就按这个原则执行。”

谭连民笑着说:“你看,都这么大岁数了,干点什么事还火烧火燎的。陈英想得这么周到,我还有什么意见呀。”

陈英的建议得到了认可,她心里也美滋滋的。

党委会立即召开,陈英的”三优先”原则很顺利地就被全部通过了。于是凌水车务段的中层以下的领导干部的任免办法也隆重登场了,这把很大一部分年轻的干部推上了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凌水车站的常宝学和于东两人到段里工作,仍任办公室主任和财务科科长。

3

吴彩霞来找杨启才。因为在车务段副段长的竞聘中,杨启才把关键的一票投给了陈英,按道理说为了工作,选拔有能力的人这本无可厚非,但是按感情来说,他老是觉得好像亏欠了吴彩霞什么。

在第二轮中层干部的竞聘中,吴彩霞被安排在了凌水南站这个三等站去任站长,凌水南站主要是货运为主的车站,虽然跟在凌水车站当副站长是同一行政级别,但是在待遇和工作环境方面都相差很远。这让杨启才心里很过意不去,毕竟同学一场,相恋一次,吴彩霞到了今天这样,跟他杨启才也是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他很僵硬的笑着:“凌水南站的工作还好吧?”

“好?有什么好的?那么一个三等站怎么会好呢?我看还不如退二线轻松呢。”一提起这件事,吴彩霞就瞪圆了眼睛。

“你别说气话呀,现在咱们车务段除了设置的工作岗位之外,还产生了511个富余人员。现在有个岗位你说多不容易呀,凌水南站的条件是不如原来咱们凌水车站好,但也是多少双眼睛盯着这个位置呢,如果你现在就说退二线的话,我敢保证用不了下午,准备接这位置的人就能排上队。”杨启才和气地说。

“那这么说我还得感谢你呢。”吴彩霞阴阳怪气。

“现在得面对现实,你说咱们车务段现在就这么个状况,像咱们这个岁数的也只能是尽量发挥余热了,别看我今天还在这个段当书记,没准明天就解甲归田了,所以说呀,既然干一天,咱们就得干出点成绩来,别让年轻人看笑话。”

“你别提年轻人!你说论工作经验,我哪一点不如陈英,就因为她年轻,我岁数大就让她当副段长?不就是因为她年轻漂亮才深得领导的信赖嘛。”吴彩霞对没当上副段长的事一直耿耿于怀。

杨启才杨启才收起了脸上唯一的一丝笑容,严肃地说:“你说话要注意影响,陈英的工作能力我们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这一点你不能否认吧,凌水车站能有今天这样的面貌,是跟陈英的工作分不开的。就说上一次扫雪,没有哪一个车站能做到凌水车站那样雪落地人到岗。我也不否认你以前的工作成绩,可是你自己想想,从改革到现在你都在做什么?就是每天讲别人的是非吗?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你,谭连民跟陈英只是工作的关系,他们的工作是得到段党委乃至局党委认可的,你不要听信那些风言风语,更不要传播,这样对你是没有好处的。”

吴彩霞被杨启才说得红了脸,悻悻地离开办公室。

新的党政领导班子召开了联席会,在会上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已见。尤其是一些新聘任上来的年轻干部,他们带来了一阵清新的风,让大家看到了铁路的生机,看到了铁路的前景与希望。

党政联席会顺着收入与市场经济问题,就进入到了减员的最大议题上来了。

陈英倒是不卑不亢,说:“现在说起来咱们车务段,尤其是原来凌水车站这一块,大多还都是依靠多加价得来的收入,搞空调候车室什么的加价来解决,其实这不是长远之计,这属于乱加价,人家旅客会跑掉的。再就是咱们最大车皮用户是个大的石油企业,每天能保证两万元的进项。我认为车站所谓的创收好这不是目的,其实还是应该在增加服务项目,提高服务质量,吸引客源货源。”

杨启才接着说:“上面要求减员来增加效益很对。咱们的劳动力的水平也太低了。如果我们按照日本的东京到大坂的铁路员工的配置,在三十七人中就要有三十六个职工下岗。”

“前几年地方的倒闭企业放假的人,看到咱们铁路的人还羡幕得不行,说谁放假了大动脉也不能放假。你看这不是轮到咱们了吗。”李春山说。

“还是要搞多种经营,铁路也需要走向市场了。”谭连民说着就去喝水,他润了润嗓子说:“那天开职工代表大会,职工代表反映说多经那些人天天泡在饭店里陪客人吃饭,还说招待费比上一任领导高了。我当时应付说一定控制,可内心却不是这么想的,如果多经不吃不喝咱车站也就完了,就没有创收增长了,我看今年的招待费还要翻一番,不是说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吗。”

会议研究出了一整套的方案,就是通过铁路局将一部分人员分流到了其它段,并采取输出劳务,自谋职业的方法,再就是年龄超过50岁的,给予一定的优厚待遇,可以自愿申请内部退养一部分人。剩下的就需要一部分人下岗,这岗倒是好下,采用考试的办法来解决,末位淘汰,分数由高到低,需要下岗多少人就从末位淘汰多少人。下岗的人员可以定,可是这些下岗的人员怎么安排呢?不能推向社会,增加地方政府的负担,于是大家为这件事争论不休。

李春山说:“下岗多少人,就有多少个家庭不满,虽然嘴上说支持改革,可这件事轮到谁的头上谁都会抱怨,那么这件事要是推到社会上,就是一个最大的不稳定因素。关键是要把下岗这部职工如何安置的问题解决好。”

谭连民听着他们的议论皱起了眉头:“我们应该在考虑怎么解决下岗职工安置的问题上多下点功夫,大家都提提建议,看看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大家听段长这么一说,都七嘴八舌的议论开了,大多数人都同意可以提高下岗职工的待遇,这样的话就可以让下岗的职工心里平衡。

谭连民和杨启才相互对视了一眼,他们对这个想法不是很赞同。他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陈英,陈英始终保持着沉默,不知道她在想什么。

“陈英,你怎么看这个问题?”杨启才点名问陈英。

陈英清了清嗓子,说:“如果提高下岗职工的待遇,那么下岗职工是满意了,可是在岗的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就会下降。我们让部分职工下岗,目的就是为了增加在岗人员的收入。我们在凌水车站时安排中层以上干部去运输学校学习,我当时想过,让职工也应该来学习,提高业务水平。现在我觉得让下岗的这部分职工到运输学校去脱产培训,给他们基本生活费,这样贮备了技术力量,提高了这部分人的业务水平,然后轮流竞争上岗,考试成绩好的,就可以再上岗,不好的再下岗学习,这样也造成个良性循环。”

“这个想法倒是不错,可是年龄偏大的职工怎么办?他们怎么学习?下岗了他们怎么竞争得过年轻人?”李春山把问题考虑得很全面。

“这个问题我也考虑过了,我们可以这样,在考试的时候给年龄偏大的职工缩小范围,可以照顾到这部分人。我们还可以在多经里成立一个部门,用来组织一部分年龄偏大,不能脱产再学习人员进行创收,就是在原货物大楼改造酒店和出租的门市房做服务工作。这样不但安置了下岗职工,而且还增加了收入,来补我们的工资缺口。”陈英说得有理有据。

陈英的想法切合实际,而且具备可行性,得到了与会同志的认可,在会议中用举手表决的方法通过了陈英的建议,而且是一人不少的全部通过。

4

谭连民工作上春风得意,这让他的心情始终处在一种兴奋的状态之中。快到家门时,他的脚步突然沉重起来了。谭连民自打上次去医院看了岳父,田小彤从黄士炜那里回到医院后,关系有些缓解。谭连民从那天搬回到了家里,可是田小彤还在与他进行着冷战和对抗。每天这个时候,田小彤一听到他回来,就会关掉卧室的灯,顾自睡去。而今天意外的是卧室的里灯还亮着。

田小彤在等着谭连民回来。因为孩子的校长想求谭连民帮忙照顾个人,那人在凌水车站工作,已经下岗了,还有处分。这次又弄竞争上岗,那人怕丢了工作,才找到校长,想让谭连民帮着说句话,照顾一下。

谭连民听了有些不耐烦,最近每天都有人找他跑关系。可是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些人居然把孩子的关系也利用上了,这让谭连民很气愤,但今天的田小彤显然为了自己的孩子,才跟他低三下下四的,他对自己的情绪进行了调整,说:“你说那个人是谁呀?怎么还把孩子校长的关系都给用上了?”

“就是祁一军的外甥,李群。上回你还拿东西送给他姨夫,我看那小伙子不错。这也是为了咱孩子好,让校长也欠咱们个人情,现在孩子住校了,以后孩子需要他们学校照顾的地方多着呢,这也算是礼尚往来。”

听到李群这个名字,谭连民笑了。谭连民一直在谋划着如何利用李群这个人及他的这个关系网,上回带着他去石油企业,还给了他一个机会,他考虑让李群到多经去搞创收。他感到一阵轻松,爽快地答应了,“行,他的工作我会安排好的,明天你告诉孩子他们校长一声,说没有问题。”

田小彤听了非常高兴,以为这是为了孩子呢。

研究李群工作安排是在党委会上。

合并后的车务段7个党委委员中,除李春山和陈英之外基本都是原来站段的正职,大家对路局的工资缺口原来是有苦难言。他们最关心的就是车务段的效益问题,大家围绕着车务段如何增效创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谭连民说:“合并段后,铁路局拨出的工资额却大幅度削减,工资缺口可能超过一半以上,怎么解决这个工资缺口,我看要靠多种经营创收来解决了。”

杨启才接过谭连民的话:“我同意谭段长的意见。我们段是8千多人大段,缺钱的日子怎么过?多经就是我们弄钱的阵地,我们要利用好这块阵地,充分发挥好这块阵地的优势。”

谭连民郑重其事地说:“虽说我们走入市场经济很多年了,可是体制还不够建全,尤其是我们铁路,就像现在的工资缺口,如果没有多经的收入,你让我们拿什么给职工开工资?杨书记,我说得不过分吧?”

“嗯,道理是这么个道理,可是我们还是要在主业的收入上多下些功夫,想办法提高服务质量,增加客流。多经创收这块也不能放松。”

“还是书记比我的觉悟高。”谭连民打趣地说。

最后大家又把问题的焦点集中在了多经新成立的这个部门经理的人选上。

“我看李群行。”谭连民斩钉截铁地说,“这小子是市财政局祁局长的外甥,我也没有必要隐瞒不说,我认为李群这个人的社会关系网很广,当然这主要与祁局长有关,这样的人我们应该给他发展的机会,我们用他的关系为我们创收。”

“李群同志虽然犯过错误,可是我们还是应该给他改正的机会,而且李群同志的头脑灵活,我看可以胜任多经的工作。”杨启才补充道。

一提到李群的名字,陈英与谭连民的想法不谋而合,陈英说:“现在讲三种人才,有才能的才,财富的才,还有就是豺狼的才,前两种人才李群都占了。”

陈英的话逗乐了一屋的人,大家互相打趣对方是什么样的才。李群的工作安排也就是在这种轻松的气氛中,没有遇到任何阻力通过了。

杨启才还专门为此加上了注脚,“现在是市场经济了嘛,关系就是生产力。”

5

按照党委会的部署,竞岗工作首先是从凌水车站售票室开始试点,售票室现在都使用微机售票了,原来售票室有二十六个人,现在就不需要那么多的人了,要有十人下岗。

谭连民和杨启才在竞岗这件事上,都有许多顾虑,售票室的那些人大多数都有背景,都是靠着各种关系去的,如果这件事搞不好会出现不良的后果。结果却是大相径庭,上边没有几个来走后门说情的,大家都在认真准备。

考试当天,谭连民和杨启才来到凌水车站,他们找到陈英,询问考试的情况。他们怕考试会受到各种关系的干扰。

“我们今天考今天就出成绩,试卷全都由运输学校的老师批阅,这样保证了不会受到内部的干扰。二位领导看看。”陈英拿出了自己的手机,“我早把电话关了,外面谁都找不到我,这样我也好跟职工交待,也好跟上面的领导交待。除非……”陈英眨着大眼睛,下面的话只说了一半。

“除非什么?”谭连民好奇地问。

陈英莞尔一笑:“除非你们二位领导找我说情,那我真是躲不过去了。”

谭连民跟杨启才相视而笑。“看来我们的小陈站长是在堵我们的嘴喽。”

杨启才爽朗地说道:“你放心,我们给谁都不说情,这竞岗的办法是我们车务段定下来的,要是我们再来找你说情,那我们不是自己打自己嘴巴嘛。”

杨启才和谭连民也都拿出了自己的手机,他们的手机也都关着。

陈英看了一下手表:“现在考试成绩差不多出来了,我要去看一下,二位领导有没有兴趣跟我一起去看看?”

“好啊,我们来就是打算看看你们凌水车站这竞岗动作得怎么样,要是有好的经验,一定要向其他的站段推广。”杨启才说道。

公布考试成绩结果贴在了客运主任的办公室。杨启才和谭连民在陈英陪同下来到了客运主任室,陈英怕对试卷的成绩有争议,特意让请来的运输学校评考的老师们都在那里等着人们来看成绩,可是通知下去半个多小时也不见人来。陈英跟谭连民、杨启才都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倒是客运主任很热情地忙乎着。

“这样吧,二位领导回办公室等等我,我去看看到底怎么回事,都这么长时间了,怎么连一个看成绩的都没有呀。”陈英说。

“不会是因为我们在这儿,人家不敢来看成绩吧?”谭连民望着杨启才说。

“我看不至于吧,凌水车站的这些售票员好像没有我们不认识的吧?咱们在凌水车站的时候,这些人哪个怕过咱们呀。”杨启才语速平缓地说着,他对凌水车站的这些面孔再熟悉不过了,“这样吧,陈站长,你去看看,我跟谭段长在这里等着,有什么事情要及时向我们报告。”

陈英答应着走了。

6

陈英心里也七上八下的,因为她也不知会出现什么事件,溜溜达达地到了售票室来观察。售票室主任那屋里二十六个人一个不差地等在那里,气氛异常沉闷,售票室主任正在给大家做工作,让大家去看成绩,可是没有一个人动窝的。主任看到陈英进来了,迎了过来说:“现在是让谁去看成绩谁也不去看,都怕自己会落下来,连我都不敢去,客运主任也真是的,到这来宣布一下就行了吗。”

陈英解释说:“咱就是为了让大家看到这次考试考评的公平合理,连考卷都放到那里了,所有的考评判卷的领导老师都等候在那里,以便于大家直接咨询。”

陈英这么说,但大家还都不动弹。有那么一会儿的功夫,一位年龄较大的男售票员说:“还是去看一看,该死该活屌朝上。”

他就率先走出去,后面的一行人也就跟了出去。陈英尾随着队伍来到客运主任室,她向谭连民和杨启才简单地说了一下这些人的心情。

一时间整个主任室热闹非凡,所有的人都哭了,考上的高兴的掉眼泪,下岗的难过的掉眼泪。那个第十六名欣喜若狂,拍着那些考官们慷慨地要请他们。

谭连民见售票室主任躲在角落里流眼泪,走过去问她怎么也在流眼泪。

她说:“下来的大部分都是老售票员,大部分都是一起从农村抽回来上班的。”

谭连民没有说什么。他与杨启才走出来,对跟他们一起出来的陈英说:“你要多安慰这些老售票员,多做些思想工作,尽量安排好他们的工作,别让他们起什么负面的作用。”

段上采取干部竞聘,工人竞岗的办法,这项工作做得很到位,由于措施得力,并没有出现大的波动,很顺利地完成了并段后的人员安置工作,平稳顺利地进入到了春运。凌水车务段的工作受到了北方铁路局的认可,局长王志康在全局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其他的站段要向凌水车务段学习,要以凌水车务段为榜样,在全局范围内推广凌水车务段的改革经验。

谭连民和杨启才把陈英叫到了车务段,谭连民说:“陈英,这次合并站段后能够顺利地进行改革,还多亏了你的建议,要不然,我们不会有这么好的开始。”

“二位领导太抬举我了,你们给我提供了这么好的机会让我发展,这都是我应该做的。再者说,我的建议全靠你们的支持,才会被认可。”陈英涨红了脸说。

杨启才说:“不要谦虚了,谦虚过度就是虚伪了。小陈啊这次咱们段的改革工作进行得这么顺利,你是功不可没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