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武侠仙侠>从紫云养气诀开始> 第一百八十六章 再临九尧城

第一百八十六章 再临九尧城

<br><br>
高空之中,一艘巨大的灵舟排开云层,缓缓向九尧城地面降下,飞行间气流扰动,形成一股强风吹袭地面。

激荡的灵气与强风混杂在一起,昭示着这艘属于玄阳谷的巨大灵舟,已然到达了九尧城。

城中的散修纷纷抬头望去,眼底之中尽是艳羡之色。

位于灵舟起落点的玄阳谷修士,也不由得抬头感叹,这次九尧城的收徒大典,定然热闹非凡。

灵舟缓缓落下,负责相关工作的玄阳谷弟子便立马上前忙碌了起来。

灵舟之上的玄阳谷弟子们也陆陆续续地下了灵舟,部分弟子往起落点附近的阁楼走去,完成相关的交接工作。

剩下的大部分弟子,则自觉到一旁站好,等待身为此次事件主管人的姜谦发号施令。

姜谦下了灵舟,待负责交接工作的弟子回来后,便下令往九尧城中心的九尧台赶去。

至于徐肃,则是在灵舟降落后不久便早早离去了。姜谦知道他要回家族,也没有拦他,简单客套两句后便放徐肃离去了。

灵舟起落点距离九尧台还有一段距离,途中需要跨越小半个繁华的城区。

九尧台在经过九尧城的发展壮大之后,不仅面积有了增长,而且整体的布局也有了全新的变化。

原本位于九尧台附近的所有商铺被全部拆除,迁往了新的的区域,空出来的地域修建起了一座崭新且恢弘的巍峨广场。

广场巍峨宽广,边缘处总共矗立着九根高耸的白玉灵柱,与广场中布置的阵法互相呼应,形成一道集攻击、防护与聚灵一体的大阵。

而在崭新的九尧台之上,只有一座建筑屹立,这是一座典雅大气的五层宫殿,宫殿正中央有着一道灵光四溢的巨大牌匾,上书两个大字,玄阳!

气势恢宏,仿佛有无形威压散出,足以令注视的修士心生敬畏。

玄阳楼,便是玄阳谷在九尧城中的主要势力所在。

九尧台位于九尧城中心,统领全城,配合阵法,玄阳谷势力可以在短时间内辐射到九尧城的每一个角落。

这是姜谦一行玄阳谷弟子的目的地,同时,也是本次收徒大典的举行场所。

九尧台的变化不可谓不大,而与整座九尧城的变化相比,就又有些不如了。

在玄阳谷大力发展的情况下,林国和越国境内的不少城镇都有了巨大变化,而九尧城又属其中的佼佼者。

除却玄阳谷的资源倾斜外,当然还有徐家成为金丹家族的影响在。

整座九尧城的面积,相比以往,足足扩大了五倍。

而原本修士与凡人混居的情况也一举改变,现如今扩大后的九尧城城市范围内,基本都成为了修士生活修炼的区域。

无法修炼的凡人,则被迁移到了九尧城外的十数个大小不一的城镇中。

这些外围城镇中,又以徐、路、韩三家的凡人势力最为庞大。除却这些城镇外,还有数量不少的凡人村寨,散落分布于距离九尧城更远的旷野山林之中。

外围城镇与旷野之中的凡人村寨,是这次玄阳谷收徒大典的主要收徒方向。

当然,对于徐、路、韩三家,玄阳谷也给足了入门的名额,且已经分配完毕,换句话说,这次的收徒大典中,徐路韩三家的家族修士,参与的人数很少,只有一些未通过族中选拔而又心有不甘的弟子会参与,不过通过的机会很低。

对于那些可能散落在凡人城镇或村寨中,具有修仙天赋的孩童,他们的招收聚集工作,一般由徐路韩三家进行。

徐路韩三家的修士会提前数月进入到附近的凡人城镇或村寨中,搜寻具有灵根天赋的孩童,之后再将这批孩童统一带到九尧城中,等待玄阳谷收徒大典的开启。

玄阳谷秉持着广撒网的态度,只要有灵根,不管天赋优劣,先拉来九尧城再说。具体收徒与否,还要看后续的各项检测。

这次玄阳谷的收徒大典,招收目标除了这些拥有灵根的孩童外,对于那些已有修为在身的散修,也放开了门槛。

散修来投,只要通过了玄阳谷的检测,便会将之收入门中。当然,对于散修的检测严格程度,就比那些凡人孩童要严厉不少了。

也是因为玄阳谷招收散修的原因,故而这段时间的九尧城中,聚集着数量不少的散修。

姜谦等人从灵舟起落点到九尧台的路途之中,便看到了不少散修。

这些散修中,大部分都是林国境内的散修,当然也有部分从其他国家赶来,渴望碰运气的散修。

近些年来,因为玄阳谷一改过去的平稳内敛状态,放松了修仙资源在其治下的贸易,因此在林、越两国境内,散修的数目也逐渐增多了起来。

散修数量的增多,也意味着林、越两国境内的不稳定因素增多,也因此,玄阳谷弟子的任务列表中,负责处理暴乱散修的任务,也多了起来。

不过总体上看,林、越两国境内还算安稳,并没有产生大规模的暴乱。

这其中,当然少不了玄阳谷弟子打出来的凶名,所以九尧城中的散修在看到姜谦等一行穿着玄阳谷服饰的修士经过时,神态动作都顿时收敛了不少。

尽管心中畏惧,但散修们的心中,对于能加入玄阳谷一事,还是十分渴望的。

到达九尧台后,姜谦简单交待了一些注意事项后,便解散了队伍。

距离收徒大典开启还有三日的光景,这段时间宗门对他们没有特殊要求,姜谦索性便让手下的弟子们自由活动了。

他也好趁着这段时间,逛一逛这变化堪称天翻地覆的九尧城。

玄阳谷弟子的住宿基本都安排在了玄阳楼中,当然如果弟子不愿住在玄阳楼,那么到九尧城中另寻住宿也是允许的。

姜谦自然没有这等想法,玄阳楼附近的灵气环境,在整座九尧城中都算得上一等,城中客栈的修炼环境与之根本无法相比。

就算如此,也仍然有大批弟子选择了在城中客栈住宿,其中原因,当然是因为九尧城中各种丰富的娱乐活动。

难得出宗门一趟,当然要好好娱乐一番。这是很多玄阳谷弟子心中的真实想法。

姜谦望着那些远去的弟子,微微一笑,轻晃着脑袋迈入了典雅大气的玄阳楼中。

负责镇守玄阳楼的筑基修士名叫于修诚,金丹初期修为,乃是近些年玄阳谷新进的金丹修士之一。

平日里便在玄阳楼中修炼,没有重大事件不会露面,所以平日里玄阳楼内大小事务的处理,都是由下面的筑基修士负责的。

虽然这次九尧城的收徒大典由姜谦主持,但玄阳楼的主管修士仍是于修诚,姜谦还是需要进行相应地报备工作。

当然,如果届时收徒大典真有意外发生,于修诚便是最后的保险手段。

结束与于修诚的交流后,姜谦便离开了玄阳楼五楼。五楼整层楼房,都属于于修诚的洞府范围。

下了五楼,姜谦往四楼走去,四楼是玄阳楼筑基修士的住宿场所,姜谦的也被安排在了这里。

进入房间简单整理一番,重新布置了几个隐匿阵法之后,姜谦又一次出了房间。

他要去和虞景见一面,商谈一番此次收徒大典的流程。

他的这次收徒大典的主要负责人,而虞景则是本次收徒大典期间姜谦的首席助理。

可以说这次的收徒大典基本是由他们二人主持的,此地其他的修士只需听从他们的指导便可。

虞景于一年前到达九尧城,主要负责管理九尧城中丹药炼制方面的工作。

她对于九尧城当地情况的了解,肯定比姜谦从宗门玉简上得来的要更加详实。

找到虞景之后,姜谦便立即表明了此行的意图。

“商谈此次收徒大典的具体事宜吗?可以,姜师弟进来吧。”

虞景望着到来的姜谦并不是很意外,微微一笑后让开了身形,毕竟对于这次的收徒大典,她也早就有所了解了。

得到虞景允许后,姜谦也踏进了虞景在玄阳楼的修炼洞府。

玄阳楼分配给每一名筑基修士的洞府房间都大致相同,因此虞景的洞府中除了一些小物件上的差别外,与姜谦的基本一致。

先前虞景正在洞府中翻阅丹道典籍,所以此时洞府中的桌案之上还能看到一些整齐堆放的玉简。

虞景简单收拾了一下,让姜谦坐下,随后倒了两杯灵茶,放了一杯到姜谦面前。

姜谦接过虞景手中的灵茶,二人互相客气一番后,便开始商讨此次收徒大典的各项流程。

收徒大典的流程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便是先前提到的,由徐路韩三家寻找九尧城周边城镇村寨中拥有灵根的孩童,并送到九尧城中来。

这次寻到的具有灵根的孩童,约有六百人左右,数量还算可以。

眼下第一部分已经基本完成,三家都完成了玄阳谷分配的任务,大量的灵根孩童已经被送到了九尧城。现在这些孩童则被统一安排在九尧城中住下,等到收徒大典开启后,便会来到九尧台,接受玄阳谷的检测。

检测通过的孩童,便可以进入玄阳谷,成为玄阳谷的弟子,修习仙法。

这检测,便是收徒大典的第二部分,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玄阳谷的收徒标准,先是看各人的灵根资质,之后再进行心性、毅力等方面的检测,最后进行综合评测,来判定一名弟子入门后的阶别。

话虽如此,但只有不是心性、毅力等方面太过离谱,基本上一名弟子入门后的阶别,都由自身的灵根天赋决定。

一般来说,二灵根及以上的弟子,通过检测后会直入内门,若是天灵根弟子,在进入宗门后还会被宗门金丹长老挑选为亲传弟子。

不过天灵根弟子实在是太过罕有,这几年来玄阳谷都没有发现一例。

而四灵根和三灵根的弟子,通过检测之后则会成为外门弟子,五灵根弟子则是收为杂役弟子,杂役弟子三年之后会再进行考核,通过则可成为外门弟子。

如果情况顺利的话,这次的六百多名孩童,九成左右都会被玄阳谷收入门下。

这是对于这些孩童而言,而对于那些希望拜入玄阳谷的散修来说,这第二部分也是决定他们去留的一个步骤。

与孩童不同,玄阳谷对于散修的招收标准,可要严厉不少,四灵根以下的散修基本不会要,此外对于修士的心性和道心的考核占比更多,一旦某一方面出现不足,就会迎来玄阳谷的冷酷拒绝。

以往也是这一步,将会刷下七成左右的散修。

第三部分,则是为那些被第二部分刷下来的人准备的。若是在第二部分被刷下来后,又心有不甘,便可参与第三部分。

只要通过第三部分的考核,便可成为玄阳谷的杂役弟子。

第三部分的考核也很简单粗暴,只要打赢五具相应修为的傀儡,便算通过。

如果是第二部分中被刷下来的凡人孩童,只需在幻心阵法中坚持一炷香时间,也算通过。

幻心阵法是修仙宗门检测弟子毅力心性的手段之一,通过种种不同幻境,来考验弟子的道心坚定程度。

幻心阵法与第二部分中检测弟子心性毅力的灵幻仙石功效相仿,不过作用更为单一,且威力也小了很多,通过的概率也大了一些。

以上三个部分,便是这次九尧城收徒大典的全部流程。

大典总共进行十日,十日之后便结束,届时宗门会派专门的修士来接收弟子。

姜谦可以选择与这些弟子一同回玄阳谷,当然也可以多留几天,之后再自行返回宗门。

“那姜师弟你倒是会再九尧城多留几天吗?”

聊完收徒大典的事宜后,虞景与姜谦二人便开始闲聊起来。

姜谦闻言若有所思,随后道:“师弟先前已经被徐家相邀,参加徐家的祭祖典仪后的宴会,所以会晚回去几天。

对了,师姐你的驻守任务还需多长时间?”

“再有一月左右便结束了,届时我们可以一同回去,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也好。”姜谦沉吟一番,最后还是应了下来。

这之后,二人又聊到了丹道方面,进而又谈到了《青元丹经》的修炼之上。

过去的八年期间,青元境在姜谦的帮助之下,已经恢复了大半,而传承石碑也于一年半前恢复了往日神采,可以继续供修士参悟传承了。

虞景也是在一年前,进入青元峰禁地参悟传承石碑,获得了《青元丹经》的传承。

之后进入禁地参悟传承的青元峰修士便越来越多,禁地处的禁制阵法也因此被拆除了不少。

不过所有这些参悟《青元丹经》的修士,与姜谦相比皆有不如。

不仅是《青元丹经》的完整程度上,还是《青元丹经》相关神通的修炼和威能之上,都不如姜谦。

对此,姜谦也不是很清楚,不过想来大概率与他当初在青元境中见到的玄阳老祖虚影有关。

如今的传承石碑,虽然还能传承《青元丹经》,但终究少了一丝神韵。

好在对于丹道的阐述之上,并未有多少差距。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