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br><br>
赵云澜右手举鞭,左手一勾一折一推,身子未动就解决了一个扑身上前的家丁,轻笑一声:“呦,三哥儿!”

“赵,赵县尉。”张三公子的气焰顺时矮了下去。

赵云澜右手力量未收,但眉眼笑嘻嘻地问:“你这是家里请不起私塾先生,跑来书院读书了?”

“哼,我家和王家结了亲,你父亲将来见我父亲也要礼让三分的!”张三公子无知无觉中就亮了底牌。

“他怎么,与我何干?”赵云澜边说边收了力,鞭子似游蛇一般一下子缠回了腰间。

张三公子摸了摸自己手腕,倒不是很痛,但鞭子缠绕的地方都隐约显出密密麻麻的细点红印,可见赵云澜真用劲,这手腕怕是得废了。想到此处,一股无名火又窜了起来,厉声冲着沈魏呵斥道:“你一个夫子,居然还能去王家,差点坏我婚事!”

沈魏检查了下学生的伤势,缓缓转身道:“您说哪个王家?在下找谁去王家了?怎么坏公子好事了?”

“你!你!你!”张三公子听下人汇报,知道沈魏肯定是关键,但究竟细节如何却不明了,又不好去王家求证,反而不知怎么作答了。“我家看上谁,是她福分!”

“公子!”一个着装略体面的家丁打断了张三公子的话头,“既然这个夫子不知情,我们回头弄清楚了再来讨教。”

张三略一沉呤,吊着脸打算走人。

沈魏却拦住张三去路,微微一揖道:“公子下人打伤了人,就算是失手,也该请个郎中。”

“嗤”赵云澜一声低笑从鼻腔里发出,心想书呆子还不放人了。

张三脸上一阵青一阵白,咬牙切齿道:“既然要请郎中,也不能让人白跑这趟”,边说边从袖口翻出一把短刃向沈魏肩头,沈魏似有防备,侧身轻轻一避,肩头的衣服被锋刃挑破,却没被伤到。

赵云澜察觉张三不对,但沈魏身形遮挡住了张三,不好出鞭,只得健步上前。张三一击未中,歹心顿生,直刺向沈魏胸口。

断刃刺向沈魏胸口的同时,赵云澜用手背阻缓了短刃的攻势,手腕一翻扣住张三手腕,狠狠一捏。

“哐。”短刃落地。

“啊!”张三扶着自己脱了臼的手腕,疼得直跺双脚。

赵云澜看了一眼沈魏,沈魏低头看向赵云澜手背的血痕,沈魏虽未说话,但赵云澜却感到一种压迫的气势,心想这个张三把书呆子给逼急了。不以为意地甩了甩手对张三道:“看你老子的面子给我赶紧滚!”

张三痛得要落泪,临了还回头看了眼沈魏,沈魏双目沉沉地迎上。

“再来寻事,就把今天你动手伤了朝廷命员的事给你一并记上。”赵云澜与沈魏并肩站着,一扫玩世不恭的样子,摆出了从小见惯了的官威。

安顿好学生,送走了郎中。沈魏从房内拿出一个瓷罐子对赵云澜道:“谢大人解围”。

然后打开瓷罐挑出了一点白色细腻的膏体,对赵云澜道:“这是在下以前主人家用的治伤药,我平日用不着,还剩了些。”

两人在堂外的院子里围坐着,日头西下,立夏的暑气也跟降了下去。赵玉澜看着沈魏仔细的挑着药膏,膏体在夕阳下偷着莹润的光泽,和沈夫子抹伤药的那份细致十分相配,忽而就想起了自己母亲为幼时自己抹药的样子,心中微酸。

“夫子,不用那么麻烦,郎中都说没事。”

“小心为好。”

“你到底怎么得罪了张三?看他那气急败坏的样子,嘿嘿。”

“伤口这几日别见生水。”

“你都说我替你解围,我讨要个真相总不过分吧?”

“……”

赵云澜见沈魏收拾好药膏,转身时耳廓微红,顿觉有趣。

沈魏背对着赵云澜,微微一叹道:“大人替我解围,我请大人用一顿便饭吧?”

“我想吃鱼!”

“嗯。”

赵云澜坐在溪水边,单手抚琴,溪水叮咚,琴音清幽,无滞无碍。

沈魏在不远处垂钓,侧脸看去鼻梁挺拔,坐姿端正安静,好似一直在此垂钓从未被惊扰;若非肩头还破着的衣裳,刚才那幕简直就未发生过一般。

一曲抚完,赵云澜肚子咕咕作响,自嘲道:“早知道吃鱼要现钓,还不如吃个别的。夫子做鱼好吃吗?”

沈魏看看鱼篓里2条鱼,收齐竿子答道:“两条做汤也够了。”

两人齐身往回走时,沈魏还去竹林边拔了几个细小的笋子,走到门口又在书院墙根拔了几颗草,一并带走。赵云澜看得新奇,肚子越发饿了。

到了书院,沈魏去了厨房。赵云澜四处溜达,才知今日是书院每月的例行休沐,书院只有2、3个学生留守,就连看门的老李都进镇子采买东西去了,看来张三是瞅准了日子来发难沈魏的。但是沈魏究竟怎么让张三放人的,他也猜不到。张三结亲的王家虽只是当朝王莽家族的一个远房、无甚实权,但也是沾亲带故的正牌皇亲国戚,他这个年轻夫子又是如何挂上了勾?难道教过王家的孩子?

逛完整个书院,其实也就半柱香功夫。前院后院风格迥异,前院疏阔,后院清幽。前院不仅有小菜园子还有一小块空地,空地上有些木桩,据学子介绍沈夫子让摆的,他曾言:身健体康方能才思敏捷。院内凡事犯错的学子,不是罚劳作便是罚扎马步等,与一般重文轻武的夫子并不相同。

除了沈魏是常驻夫子,书院还有2位夫子,那两个夫子有家有室,故而就不在书院常住了。因为沈魏在书院时间久,故而生活上大小事学生基本爱找沈魏,沈魏是既为师长又为父兄,有的学子家境贫寒,沈魏便提出多干农活和照顾几位夫子起居来抵扣学费,端是这点就颇受贫家学子的敬重,两位同僚也因能一心教书,不被杂事所累而欣然接受。

赵云澜回到厨房,身子半倚着,看沈魏忙碌。鱼汤正在咕咚,微微泛白;沈魏正在处理竹笋:破开笋壳,去掉老头,切成丝条;又从一个瓦缸里拿出了一点腌菜,洗净切碎。动作麻利自然,简直像是大酒楼的厨掌柜了。赵云澜咽了下口水,问道:“夫子,有需要帮忙的吗?”

“大人喝酒吗?”沈魏一边把切好的笋丝放到沸水里汆,一边问道。

“喝!当然喝!”

“身旁橱柜下面有老李酿的糯米酒,大人去温一温吧。”沈魏轻轻搅着锅里的笋条,顿了顿有道:“大人有伤,还是等在下来弄。”

“不妨事,不妨事。你赶紧做饭。”赵云澜低头倒酒。

沈魏回眸,正看到赵云澜偷偷舔了下酒钢旁的酒渍,不由好笑。

不多大一会,沈魏端出个木桶,里面是热腾腾晶莹的米饭;又捧来了炖得发白的鱼汤,和一盘香油酸菜拌笋尖,还有一碟油炸的花生,每颗花生上都裹了一点糖盐和白芝麻,令人嘴馋。

赵云澜看着这些吃食,忽然为自己平日的伙食喊冤,开口道:“夫子,手伤好透还得好些天呢!一顿饭怕是显不出夫子的诚意啊!”

“啊?大人想如何?”沈魏有点窘迫。

“再来点鸡鸭兔肉就成……”赵云澜喝了口鱼汤又道:“鱼汤再做一次!”

“……”沈魏完全不知道如何应付,一个替自己解围受伤的无赖。只得举杯略敬,一口空杯后道:“沈魏不善饮,大人随意。”

赵云澜从鱼汤里舀了一勺软白玉似的东西,惊讶的对沈魏道:“这是淮南王的豆腐(注1)?”

“大人博闻,正是。”沈魏一杯之后,脸色微红,微笑点头。

“夫子居然会这个?”

“以前主人家也是大户人家,当时家厨通晓很多菜式,闲聊时说过煮浆点兑的方法。”沈魏答道。

“你原来主人是谁?看来是有头有脸的人家啊!”赵云澜不经意道。

“嗯,是。”沈魏垂下眼睑,安心吃饭。

“为啥你这鱼汤,一点腥味都没呢?”赵云澜又问。

“书院墙根的草叶叫银丹草(注2),碾碎擦拭鱼身可以去腥。”

“夫子,您在以前在主人那,难道真是个厨子?”赵云澜吃了一口脆笋感叹道。

“大人见笑了,还添饭吗?”

“添。”

月色如水之时,赵云澜才起身告辞。赵云澜对沈魏的疑惑并未消除,就像人们仰视夜空,在欣赏月色与星辰时,也会想探究下美景的背后……

注1:据《本草纲目》记载,豆腐为汉朝初期淮南王刘安所创。

注2:薄荷的别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