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历史军事>人在三国,开局夺取江东> 第400章 天工院的新发明

第400章 天工院的新发明

<br><br>
“马钧,汇报一下这几个月的工作吧。”

天工院内,孙策召见马钧,笑眯眯的问道。

“诺。”

马钧拱了拱手,开始回报工作。

“根据您的吩咐。

这几月以来天工院主要研发三个领域的东西。

第一,是民生方面。

我们研究出了.....”

马钧巴拉巴拉讲了很多。

大小发明很多。

比如榨油机。

这个时期,是没有油的。

即便是诸侯吃的饭。

也只是简单蒸一下,或者煮一下。

前几个月,天工院联合天粮院开发出了油。

还是两种,分别是植物油和动物油。

但不管是哪种油,产量都很少。

动物油是贵。

这年头能吃肉的,那都是大户人家。

就算是大户人家平常也不吃肉。

逢年过节才吃。

谁舍得用肉来榨油。

再用油来炒菜呢?

至于植物油,则是榨取困难。

也只能提供给大户人家。

天工院研发了榨油机,植物榨油变得简单。

现在,江东百姓都用上了植物油。

菜肴的味道和营养都是直线上升。

植物油还出售到江东之外。

成为了世家豪族追捧的对象。

谁家要是请客吃饭,不舍得放油。

那别人都会说他抠搜,或者是穷。

故此,但凡有条件的家庭都来买植物油。

天工院因此赚取了巨大的利润。

这些钱都是到了孙策口袋。

让孙策越发有钱。

除了榨油机,天工院还发明了很多小发明。

比如铁锅、四轮马车、味精、酱油等等东西。

这里就不一一举例。

这些大小发明让江东百姓的生活水平极大提升。

现在江东人看外地人。

都觉得是土鳖。

哪怕是外地的富商。

同时,这些发明带动了江东的经济。

孙策麾下的商行与糜家商行把江东的好东西卖到外地。

基本都会遭到疯狂抢购。

比如最新研发的羽绒服,在寒冷的北方特别受欢迎。

袁绍都在用。

货物从江东出去,财富从外地来。

江东经济以一种夸张的速度腾飞,宛若巨龙一般。

现在,江东算得上是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繁华之地。

老牌繁华的淮南、冀州一带。

甚至是长安和洛阳这两大汉朝都城都比不上江东。

孙策听完马钧的回报,心中相当满意。

孙策当初建立天工院,就是希望他发现各种科学定律。

然后发明各种东西。

让百姓们的生活变好。

现在江东的繁华,证明天工院做到了这一点。

甚至远远超出。

“马钧,干的不错,该重赏。”

孙策望向马钧,淡笑说道。

“多谢主公恩赐。

不过对于我来说,只要让我永远在天工院研究。

就是对我最好的奖励。”

马钧跪在地上拜谢孙策,又抬头笑着说道。

“会的。

你为我立下赫赫功劳。

我不会忘记。

你可以永远在天工院工作。

就算哪一天你动不了了。

我也会让人伺候在你左右。

让你继续研究科学。”

孙策微笑说道。

“多谢主公!”

马钧十分高兴,比先前得到孙策的赏赐还要高兴。

孙策笑了笑,问道:“正常工作汇报完毕。

我安排给你的特殊工作进度如何?”

孙策第二次前往徐州的时候。

给马钧安排了三个任务。

一个是研究热武器。

第二个一个是水泥。

最后三个是炼铁、炼铜、炼钢等技术的革新。

每一个任务都十分重要。

热武器自然不用多说。

一旦研究出了成熟体系。

孙策可以直接覆灭其他诸侯,夺取天下。

水泥同样关键。

有了水泥。

基建时代将会拉开序幕。

孙策可以建造高楼大厦,也可以建造马路。

全新的城池将会被建立。

这是划时代的意义!

第三个任务,炼铁、炼铜、炼钢等技术的革新。

这同样重要。

是第一个任务和第二个任务的基石。

毕竟,想要建造火枪、火炮,或者建立高楼大夏。

需要大量铁、铜等金属吧?

但这个时代的冶金技术不行。

一千斤铁或者铜,已经算是一笔巨大的资源。

曹操与孙策谈判的时候。

想让孙策赔偿三十万石粮食和一万斤铜、一万斤铁。

曹操要赔偿可不会仁慈,相反会狮子大开口。

可曹操只要了一万斤铜、一万斤铁。

没有多要。

可见铁和铜的珍贵。

诸葛连弩厉害吧?

百分之九十九都是木头制造的。

只要关键地方才用铁。

弓箭也是有木头制造的。

只有箭尖才会使用铁,用来增加破甲能力。

铁和铜的稀少。

让大规模制造火枪、火炮,以及建造高楼大厦成为空谈。

所以,孙策要求天工院革新冶金技术。

只要能够打量制造铁、铜等技术。

孙策的诸多计划才能展开。

马钧听到孙策发问,不禁挺直了腰杆,有些骄傲说道。

“回禀主公,您给我的三个任务都有了进度。

请您跟随我前往实验室。

我亲自给您一一介绍。”

“好。”

孙策答应下来,跟着马钧离开房间。

朝实验室走去。

“主公好。”

一路上,无数天工院纷纷向孙策恭敬行礼。

面带狂热。

孙策组建天工院,召集无数工匠。

提升工匠的待遇和地位。

本身更是一个大工匠,很多东西都懂。

蛟龙号、诸葛连弩、火药等东西就是在孙策的指点下开发出来的。

天工院的工院已经把孙策视为精神领袖。

十分尊崇。

“好,你们好。”

孙策面带微笑的回话。

这些勤劳的工匠都是孙策的财富。

依靠他们。

孙策将把科学发扬光大,照耀世界上每一个角落。

一番赶路,

马钧带孙策来到了一个地方。

还没到,就听到轰隆隆的声音。

近了以后,发现是一处生产基地。

主要生产水泥。

“主公请看,这是用水泥制造的一段马路。

十分平滑,又十分坚硬。

经过测试。

水泥路还不怕水。”

马钧指着一小段灰色马路笑道。

这个时代的马路。

真如字面意思,是给马走的。

只是把泥路压得坚硬。

不够坚硬、不够平滑不说。

雨水一来,马路就毁了,会变得坑坑洼洼。

水泥路的出现,是划时代的。

马钧走过水泥路,就再也看不上马路了。

孙策听着马钧的话,上前摸了摸水泥土。

心中突然有点感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