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接下来该闹婚了
<br><br>
戴个帽子这个主意不错,等到时候帽子一掀开,那可真是能瞬间为全村提供笑料。
张翠花和刘秀秀表情古怪。
“妈你这是被鬼剃头了么?”
刘秀秀这话惹得李婆子的一个白眼。
“我呸!你在胡说什么?
还不赶紧去做饭,你再封建迷信,老年打断你的腿!”
刘秀秀被李婆子一通说,弱弱的低头不敢再说话赶紧去做饭。
林诗涵可是在空间里吃了饭出来的,看完热闹就又回去。
等到她再出来的时候,脖子上的淤青还在。
手臂上的淤青和伤痕又重又多。
她用的都是防水化妆品,不管给怎么搓,用水怎么洗都不会掉。
这么做也是为了以防万一,等她出来已经是半上午。
李婆子用个围巾把头给包起来。
看上去像是鸡妈妈一样,李老三头上戴着个老头的帽子。
倒是能够把他的头发给遮一遮。
“老三媳妇儿你出来了啊!
这个时候天色也不早,咱们该出发去李二爷爷家了,走吧!”
林诗涵无所畏惧,跟着他们出门。
就看看他们到底要耍什么花样。
李二爷爷家也是住在这个村子里的,离他们家倒不是很远。
还没到他们家,远远的就能看到有不少村民在他家门进进出出。
“听说今天李铁柱结婚,还请到了大队的康书记。”
林诗涵耳朵一动,就听到了这么一则有用的消息。
一旁李婆子得意的抬着下巴。
“哼,铁柱的姐夫可是康书记小舅子的媳妇的亲侄子。
这才能请康书记来当证婚人,这种体面一般人可没有。”
林诗涵努力想了想这关系。
还真是八竿子打不着。
一辆小轿车停在李二爷爷家外面,从车上下来了一位穿着西装中年人。
就在她以为那中年是康书记的时候,听有人议论。
“这也不是康书记啊?
难道康书记还没来?”
“有可能,不是说大人物都是要等到最后压轴出场。”
李老大下巴一抬,得意的道:
“那人就是康书记的小舅子,康书记的小舅子都来了,康书记也不远了。”
林诗涵瞥他一眼。
心里大概能够想到今天他们的计划,怕是跟康书记,或者那位康书记的小舅子脱不开关系。
跟着李家人一起进入李二爷爷家的院子。
他们一来,立刻有和李婆子认识的人凑上来打招呼。
“哎呦李婆子,很少看到你带你家老三媳妇儿出来走动。”
“说起来,我还真没看见过你家老三媳妇儿下地里干活。”
“嗨,肯定是老三疼媳妇儿呗!”
这些老娘们儿可真能睁着眼睛说瞎话,这种话说出来,他们自己信不信?
李婆子还舔着老脸附和。
“可不是,我家老三对他这个媳妇儿可好了。
平时都不舍得她下地干活。”
林诗涵就站在一旁听她睁着眼睛说瞎话,然后还一脸笑着看自己。
这老婆子是笃定了在村里人面前,自己不能把她怎么样?
懒得理会她,打量起这李铁柱家院子的一旁有一个大锅灶。
旁边有好多个妇人帮忙洗菜,切菜。
有人拿着两人合抱那么大的大铁盆在一旁,大厨拿着堪比铁锹一样的铲子在将锅里炒好的菜从锅里盛出来。
看的林诗涵一脸稀奇。
这就是农村的烧大席了吧?
院子其他地方还有摆好的桌子,一个桌子围着圈儿摆上凳子。
她闲得无聊数了数一共有十个凳子。
还有碗筷也是十副,看来是一张桌子要坐十个人。
有的桌子旁边已经有人坐在那里等着开席。
有的则是到处走着找人说话。
就听李婆子对她道:
“老三媳妇儿你去帮忙洗菜吧?”
林诗涵淡漠的看她一眼,根本没动。
反倒是走到一处桌子旁,坐下,她要等着吃席。
她不接招,李婆子讪讪的,走过去想要抓住林诗涵的手腕,又不敢。
“老三媳妇儿,你看你大嫂和二嫂都去帮忙了。
别人家就算了,铁柱可是老三他们的堂兄弟。
亲戚结婚我们这些女人都是要帮忙的。”
“关我什么事?”
林诗涵就是来看热闹的,她可不会配合他们行动。
但也很好奇他们到底是想干什么?
李婆子看她找个桌子一坐就不动弹,没好气的在心里骂一句。
她不去洗菜怎么弄湿衣服,不弄湿衣服这接下来的戏怎么唱?
可看林诗涵这会儿坐在这里不动,她也没办法。
只能跟着张翠花一起去洗菜。
婆媳两人嘀嘀咕咕的说着什么,林诗涵不在意的好奇看着周围。
原身的记忆中也没吃过几次大席,这对她来说都是新鲜。
有那妇人看她这个样子凑上前跟她说话。
“哎你不去帮啊?”
林诗涵看她一眼,不认识。
“不想去。”
这人自来熟的,一脸八卦的问:
“哎李老三还每天都打你么?”
林诗涵挑眉,摇头。
“他不打你?怎么可能?
前头那个三天两头的挨打,上次咱们去你家都看到了,你脖子上胳膊上都是伤,是不是他打的?”
林诗涵点头,目光在院子里来来往往的人身上打量。
穿衣风格很单一,颜色依旧很沉闷。
看她点头,那妇女一脸啧啧的表情,三分同情,三分怜悯,两分幸灾乐祸,还有两分是鄙夷。
“哎呀这个天杀的李老三,娶了这么好看的媳妇儿也舍得下手,李婆子就不管管?”
林诗涵都被她的表情给逗笑,淡淡摇头。
这个时候看到张枭也过来,目光看她就朝着她这边来。
林诗涵摇头,将头转向一旁。
她虽然和张枭认识,但在这大庭广众之下说话,那可不太好。
张枭看到她的举动,要过来的脚步就是一转。
没过一会儿新郎迎了新娘回来,众人闹闹哄哄的去看热闹。
林诗涵也去看热闹,大概流程就是跟原身嫁过来的流程一样。
要在进家门之前,捡起地上的火钳,扁担和扫把。
意思就是日后嫁到这个家里,就要扛起家里所有的家务。
她站在人群里看着那新娘子,拿起火钳,扛起扁担,捡起扫把。
这都是什么可笑的习俗?
“没想到咱们都是共产主义接班人,你们村里竟然还有会这样的习俗?”
一旁刚才和她说话的妇人扯扯唇,似笑非笑的道:
“老话说的好,十里不同俗,每个村里都有每个村里的习俗,你嫁过来的时候不也是这样的。
哎呀,接下来该闹婚了,那才有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