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科幻灵异>七海扬明> 章一五二 英王监国

章一五二 英王监国

  李明勋看了看自己英武的长子淡淡说道:“你怎么越活越回去了你十四岁时便可执掌舰队横扫印度洋十七岁便佐东南战区光复江浙湖广二十一岁总管西南军政平定地方。怎么到了今日却只想做一个前锋将军了?”

  李君度被皇帝的话说的脸一红以他的履历地位抢这个前锋位置实在有些大材小用了。李明勋问向太子:“太子你以为谁领前锋之兵合适?”

  “儿臣儿臣以为裴将军最为合适裴将军深通兵略又在塞外多年对当地环境风土人情了如指掌由他领兵最合适不过了。”李君华顿了顿躬身说道。

  “那西路军统帅呢?”皇帝又问。

  太子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西路军乃是北伐五路之首要任务最重也最危险原本按照太子的想法这个位置绝对不能让英王抢去以防其借此战再立大功若不予他便要有一个合适的人选太子心中裴成义就是最佳人选但太子万万没想到皇帝出了对三自己直接把王炸给扔了手里登时没了好牌。

  “儿臣愿往。”李君度再一次表态。

  皇帝微微摇头:“不可不可裴将军为北伐之事呕心沥血数年你怎么能去摘他的桃子。裴将军还是由你统帅西路军吧你告诉朕谁领前锋合适?”

  “卑职以为云中绥靖将军许汉风可战。”裴成义道。

  “好就他了你即刻前往云中把一切给他交代好告诉他无论如何保持与后方通讯畅通五路大军都待时而动就等他的消息了。”皇帝当即吩咐道。

  太子面带急迫当日他巡视边政云中绥靖区诸多弊政、贪腐之事早已俱实奏报为了北伐大局朝廷没有动许汉风但出了这等事也不适合让他领前锋北上。

  英王同样沉不住气他筹谋了这么久就是想领西路之兵三言两语就被皇帝排挤在外他如何能服气。

  “罢了今日就议到这里了西路军前锋北上之事情况紧急就这么定了至于其他路容朕思量一日明日再定。”李明勋打了个哈欠不顾那许多想要说话的人径直离开了作战室。

  长春宫。

  “娘娘御前传来的消息皇上定了西路军统帅为裴成义英王几次请战都被驳回了。”一个女官走到皇后跟前低声说道。

  皇后长出一口气心中稍稍放心了但又起了狐疑:“那可听说此次北伐皇上委了英王什么差遣?”

  “没说只定了裴将军的职衔说是其余的明日再说。许皇上也没下决心呢还有一个消息会议散了之后皇上回了御书房御前那边盯着的人说皇上没让太子和英王进但有人从小门进去了下面人瞧的不真切但总觉得那人似乎是成王殿下。”女官又说道。

  “哦见君弘还用避着君华兄弟么?”皇后不解。

  “是南京的那个成王首相阁下。”女官又说。

  “不对啊今年大朝会后阿海就领人回了南边。”皇后满脸狐疑成王妃走的时候还专门到宫里转了一趟可首相在御前这些人眼里都是熟脸断难看差的若是皇帝秘召首相那定有大事发生了。

  皇后思量一会说道:“把我早上做的点心准备两份我们去御书房看一看皇帝。”

  不消多大光景皇后到了御书房这一次倒是无人挡驾但皇后进屋之后皇帝正在炕上看书并无旁人在侧。皇后笑吟吟的说道:“知道皇上刚忙完送来些点心皇上吃两口再喝一碗八宝粥消消乏。”

  “太甜放那里吧。”李明勋只是喝了一口就放在了一边旁若无人的继续看着那本书却许久不翻一页。

  皇后见他也不说话试探说道:“皇上说过北伐要带太子去我就给他做了两身棉袍想着曾姐姐不在京里要不要给君度也做两身备着。”

  “君度是有媳妇的人了还用你这个当娘的操心么?你做那些袍子做什么到了军中还是要着军服的别说君华了朕也不例外。”李明勋头也不抬的回应道。

  皇后也是聪明人见皇帝有些不耐烦便不敢再试探应了一声就告退了。少顷李海从帷幔后出来尴尬的笑了笑。

  李明勋扭动了一下僵硬的脖颈把那破书放一边说道:“阿海看到没有这就是皇帝的生活宫里宫外人人算计你试探你弄的夫妻不像夫妻家庭不像家庭。”

  “也就这段时日罢了等您下定决心定了大位一切就好了。”李海轻声安慰道。

  李明勋苦笑摇头示意他坐下说道:“秘密召你来是有要事。”

  “是微臣静听吩咐。”李海恭敬说道。

  李明勋道:“我已经定了西路军让裴成义带中路军我亲领东路军让巴特统帅左翼则又陈平领右翼交给曹禺的儿子曹松。”

  “都是熟知边事又领兵多年的妥当。”李海赞道他知道皇帝要说的不是这个。

  “老三还小嚷嚷着要跟去估计也是老大撺掇的就不让他去了。我准备把老二带身边他是太子没经历过阵仗可不好军中之事他总归要知晓些的好。”

  “那英王呢?”李海主动问道。

  “我准备让他再京城监国。”

  李海听了这话惊的直接站了起来他拍了拍自己的耳朵诧异说道:“监国!英王监国?您是不是要。”

  李海第一个反应是储位有变但转念一想又不对若皇帝有意让英王继位就不会再带太子北伐了:“您这是?”

  “谁都知道满清那点兵马火器对于如日中天的帝国百战百胜的陆军来说根本就是不值一提北伐最大的敌人是千里瀚海是恶劣天气。最稳当的办法应该是夏秋北上可为了取得最大的收益我选择了冬季北伐一场风暴一个意外还有那些不稳定的满蒙部落大军可能就会折损在漠北这次北伐动用的是七年积攒的精锐剩下的军队就是防守有余进取不足的。即便是败了也可保住现有的局面可若是全军覆灭长城之外就会沦陷山海关外亦起兵灾。

  我说过这是我最后一战我若败了宁可死在漠北也不会遁逃归来。若局面败坏到那个地步我需要你按照我给你的旨意拥立英王继位安定天下。”李明勋说道。

  原本还觉得有些害怕的李海听了这些话倒是笑了:“我明白您的意思如果您失败了帝国确实需要一个比您强的帝王那就是英王而不是太子。可是您怎么会失败五路大军也不可能全军覆灭这只是一种可能概率极小的可能这种在一定条件下不可能发生的事叫做不可能事件这是您二十五年前教我的。”

  说着李海站起身继续说道语气轻松了许多:“显然您不会为这种不可能事件就让英王监国的您肯定另有考量吧。”

  “你说的没错阿海让君度监国更像是我给他的一个实习的机会君度不是一直以我为目标吗他不是自诩文治武功不亚于我吗现在机会来了我离京北伐几个月甚至一年不回来让他管理这个国家一段时间让他知道自己的斤两。

  很多时候我给他的评价都是我猜测的我不想让他当皇帝是怕他再把这方文明归于封建帝制但那是我以为的我猜测的并没有真实发生或许君度有自己的办法与内阁、国会等机构共存或许他有自己的政治智慧和权术监国就是给他一个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皇帝说道。

  阿海微微点头:“假如我是说假如您以往对君度的判断被这次监国证明是错的这个孩子不仅武勋盖世更有文治能顺应您的安排继续我们的事业那。”

  “毫无疑问君度就继承我的皇位。”李明勋丝毫没有犹豫确实没有值得犹豫的了如果英王真的有治政之才又能接受先贤的治国理念继续现有的道路那么他就是最佳继承人全无缺点的继承人即便太子将来展现的比他更有治政之才也是无用在武功上他已经没有机会比英王更优秀了。

  李海深吸一口气说道:“皇上我这半辈子最大的准则就是坚信您的判断这一次我仍然无条件的支持您。”

  “很好我就知道这么些年许多人变了只有你是不变的。”李明勋笑道。

  “那您需要我做什么在您北伐期间留在北京辅佐英王监国?”李海问。

  李明勋摇摇头:“不辅佐他的人有两个一个是理藩院的李德灿一个是何文瑞。”

  李德灿唯唯诺诺畏惧英王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他肯定不会阻挠英王施政而何文瑞则是英王主政西南时候的老搭档。李海瞬间明白了皇帝的用意皇帝是真的想给英王一个展现自己治政才能和政治理念的机会用这两个人辅佐就是不给任何人下绊子的机会。

  作为首相的李海一直对皇帝亦步亦趋而在他的旧有观点中英王是追求帝制的如果是他在京城辅佐两个格格不入的人肯定会产生内耗等皇帝回来就很难说清了到底是英王没做好还是首相使绊子。

  “明白了我会在南京弹压一切反对的势力尽可能配合英王监国。”李海回答道。

  这也正是皇帝所想要李海做的但是监国毕竟是大权独揽身为首相的李海不能看着帝国的中枢轻率到沦为皇帝检验儿子的试题李海说道:“皇上我们必须有更多的谋划君度掌兵多年此番监国又为北伐管控粮草军需若他身边有奸佞之辈起了糊涂的心思这可如何是好。”

  即便是李海也不好把话说的太明白但皇帝却也不用他说的直白便知晓李海的意思。英王监国大权独揽若是要趁机篡位谋逆只需要断了前线大军的粮草便可消除一切阻碍说白了皇位最大的两个阻碍皇帝和太子都在前线他们若是都回不来了这天下不就是英王的吗?与其为满卷的考题犯愁不如杀了考官自己想得多少分就得多少分杀了竞试的同学那考多少分不都是第一了么。

  “我已经让乌穆领兵进京了我不在京城期间兵符就在他的手里。陆战队驻扎天津以备不测。”李明勋显然早有准备微笑说道。

  李海点点头:“既然如此那微臣就放心了。”

  乌穆掌握的是陆战队而这是英王从未插手过的兵种英王从军与陆战队有过的交涉也就是在平定江浙的过程中但那个过程很短其后来再定湖广接触的就多是陆军了英王在军中有威望不假但在陆战队没有根基况且乌穆是一个简单的人只对皇帝忠诚其余的事情一概不管是最稳当可靠的。

  而皇帝却反问道:“你认为英王通过考验的可能性多大说实话!”

  李海无奈说道:“我以为不大微臣说过我这辈子最大的准则就是坚信您的判断你之前对英王并不看好。”

  “可现在并不坚持以前的观点了。”

  李海道:“那是因为亲情让您失去了理性人们很难判断自己的孩子就是因为无法理性和公平的去看待。我知道这是英王的最后一个机会我希望这个孩子不要在权力中迷失不要犯错更希望皇上有心里准备您把这样一个巨大诱惑放在君度的面前很难保证他不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那个时候您又如何自处呢?”

  “我做事从来不会后悔。”李明勋挑眉说道。

  李海没有回应皇帝的话他知道每个人都会后悔只是皇帝不会展现出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