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二四 生母的教诲
李君度听着妻子的话心中感慨万千他很清楚他的威望来自于战功但这些战功有多么值得推敲呢李君度知道并不是那么值得推敲与父辈们草创基业时不同无论海战还是陆战等他来掌兵的时候技术、战术和实力都对敌人有了绝对的优势还有专业的参谋和雄壮的军人做后盾赢是必然的输才是意外。
与皇帝亲手调教且历经军政磨炼的首相相比李君度是自卑的他唯一的优势其实就是血脉而这也是太子李君华相较于他唯一的优势现在看来他确实拥有功勋和威望但那是建立在太子年幼的基础上只要身为皇帝的李明勋愿意培养和包装利用北伐之类的战事把太子也能打造成一名不亚于李君度的战神那个时候他还有什么优势呢?
“不管怎么说北伐我是一定要参加的!”李君度执拗说道。
沈有容看着自己的丈夫微微一笑说道:“其实大位传给谁就是老爷子的一句话老爷子不属意你你再有谋划也无用按照您现在的路子走下去还不如趁着手里有兵打到京城清君侧效仿前明成祖故事那样成功的几率大!”
“胡说八道!”
沈有容撇撇嘴:“我也只是说说谁还真的撺掇你造反古往今来历朝历代造开国皇帝反成功的可不多。我是担心你执拗于回京参加北伐让老爷子误会你为大位而不择手段就害了你们父子亲情!我要是老爷子觉得你这个长子不安分就立刻禅位给太子做个太上皇以这开国之威望还不是想干什么干什么也就让你死心了还不伤父子兄弟之情。”
李君度立刻汗珠渗出若皇帝真的这般做他是一点办法也没有李君度忙问:“那父皇为什么没有这么做?”
“这不很简单吗太子未成年尚不见贤愚而你身为长子却足够优秀。老爷子嘴上认定了太子实际上还是想给帝国找一个合适的继承人王爷虽然功勋卓著但于治政一路却很是不足别的不说这些年在西南但凡政事民事王爷都交给何文瑞根本无意处置。想老爷子二十多年把能打的仗都打了若让一个只会掌兵作战不会治理天下的儿子来当皇帝是帝国之幸还是帝国之祸呢?”身为妻子的沈有容倒是毫不讳言的指出了李君度的不足而这一点上到天子下至部署根本无人敢提。
而李君度并非不知道自己的不足辩驳说道:“父皇也是深通兵略而少理政务父皇做得我为何做不得?”
“老爷子的时候打仗打胜仗是帝国存亡发展的根本所以老爷子只要打赢了战争就能得到全天下的支持。可如今呢老爷子已经决定亲征漠北率师北伐这是要把能打的仗都打完呀后继之君只要治世牧民即可便是再有扩张也不是后继之君的主要任务似王爷您若为后继一身才学无处施展而缺点却被无限放大了。
再者王爷的心胸气度又远不及老爷子老爷子二十多年领兵在外国内历经两相且同出一脉老爷子信之用之重之从之可为君臣相知相得王爷您呢何文瑞侍从室出身您自幼便熟识他又是老爷子亲自安排来的重臣您是怎么用的说是大小政务全由他经办但屡次察之虑之疑之拒之让人无所适从朝令夕改。老爷子不理政务便信重贤臣明相王爷能做到这一点吗?”
沈有容的话让李君度振聋发聩他虽然很情愿的承认这些但妻子一句一语说的他脸颊发热呼吸粗重显然已经说到他心里去了。
李君度并非一个狂妄自大的人他对自己早已有所认知年轻气盛的时候他认为赫赫战功可以作为通往大位的台阶可他逐渐认识到他一直视为目标偶像的父亲不是自己的模板并非自己无法做到他那么优秀而是根本没有机会让两代李家人展示在军事上的优秀。
皇帝只有五十出头北伐之后天下将再无大战期待休养生息几十年的帝国臣民还有那些鲸吞也无法吞下现有资源的利益集团都不会再支持新的大战不是帝国没有实力不是下一代君王没有雄心而是帝国短期内没有需求。
但已经为时已晚年轻的李君度还有太多的时间但皇位的考试已经临近他很难有足够的时间从伟大的军事统帅向贤良的政治家转变或许也根本转变不了。
“不管怎么说我还是要想尽办法回京参加北伐!”李君度再次向妻子表达了自己的愿望。
沈有容理解李君度的想法此次北伐是皇帝御驾亲征必然会带上太子在其功劳簿上添砖加瓦如果李君度不参加胜利的荣耀必然只会被皇帝和太子所分享而只有他参加在这场国战中才不至于落后于太子。
沈有容微笑捧起李君度的脸认真说道:“王爷您一定要注意这是您在储位上的第一次态度转变此刻还算中正平和可若事与愿违您可莫要走火入魔了。”
“你这是什么意思?”李君度警惕问道二人结婚以来沈有容可从未这样对自己说过话语气之中满是警告。
沈有容没有解释拿出一封信笺放在桌上温柔说道:“王爷懂的哪里需要我解释呢?我只希望您无论做什么决定都为我为我们的女儿考虑考虑。”
说罢沈有容抱起熟睡女儿走出了房间留下了沉思的李君度而李君度不用多想也就知道沈有容的想法。
身为李明勋的长子战功赫赫的英王李君度毫无疑问对皇位是有想法的只不过他很好的掩饰了这个想法而那个时候的李君度对皇位的太子只是争取罢了他朴素的认为只要自己比父亲做的好立下的功劳足够多大位就一定是自己的。
然而随着皇帝李明勋安排太子党铁杆的林君弘率师西征太子开始参政议政李君度的观念态度逐渐转变他变的有些焦躁无力很担心无论自己做的多好都毫无所得而这一次他力请回京参与北伐就是观念的最大转变他参与北伐与其说要争功夺勋还不如说是分太子之功显然这是李君度第一次试图压制大位的竞争对手只不过还不算刻意恶毒罢了。
然而这一步终究是走出去了只能越走越远再难回头了。
“就算是那样我也是被逼的!”李君度攥紧了拳头。
他清醒之后打开了桌上的信笺一看后宫李妃给沈有容写来的看语态身为皇室长媳英王妃的沈有容虽然身处西南但从未断过与后宫的书信来往无论是皇后李妃还是远在台北的英王生母都是如此而李妃的信中很自然的写到皇帝对长孙女平安诞育很是欣喜已经决定让英王夫妇回京团聚只是还需再找个由头但总归让英王一家在冬季落雪前赶到。
李君度看完信件不由的有些感动虽然妻子今日多有悖逆狂乱之语但终究还是一直支持自己也是最懂自己的那个人。天家重视亲情皇室三代添丁天子渴望团聚这比什么西南平靖更容易得到皇帝的许可更‘润物细无声’。
台北长清观。
房间的大门微闭着神坛之上供奉着三清神牌牌位之下的明黄色蒲团上盘膝坐着一个道姑打扮的中年女子她双目微闭口中念念有词。
长清观里极为安静少有人行走少数几人轻慢脚步在观内来往人人都知道观内这位风韵犹存的慈安仙师也是帝国皇帝的妃子长子英王的生母而在长清观外帝国数十行省亿万百姓的眼里这位诞育英王之后就为帝国祈福的妃子是一位品德高古的女人。
一向安静的长清观内忽然响起了一阵脚步声已经有许久没有人这般放肆了慈安仙师深吸一口气松垮了身子扭头看是谁在造乱却回头看到了李君度。
“娘。”李君度看到许久不见的母亲轻声喊了一句眼眶已经红了。
慈安仙师忙起身抱住已经比自己高的儿子已经潸然泪下而抱着女儿的沈有容也是第一次见自己的婆婆此刻也不敢说话静静站在那里一直到女儿哭出声来才惊醒了这对母子。
“来让我看看安儿。”一向不理俗事的慈安仙师见到儿子儿媳又亲眼见到孙女很是激动抱住了孙女看着她哭自己也哭。
李君度擦了擦眼泪劝说道:“娘跟儿子回京吧父皇他们也很想你你若不愿去京城不如先去申京儿子让人在申京紫禁城里造了一座一模一样的长清观在那里修行也是一样的。”
慈安仙师脸上欣喜渐渐消失了她抱着孩子哄着微微摇头:“这件事我与你父亲已经说定了我只在这里修行此生不出长清观。”
“您这是何必呢。”沈有容也劝道。
慈安仙师也只是微笑看她一眼不作解释而李君度也知道父亲与母亲之间的矛盾可能永远也无法解开了特别是在李明勋称帝改元宣布朱明覆灭之后一切就已经注定了。
李君度拉了一把妻子不让她掺和此事沈有容想起来之前的交代挽起袖子问道:“仙师王爷紧赶慢赶终在中秋之间赶到今日团聚不如就由儿媳下厨做些菜来吃顿团圆饭吧。”
慈安仙师微笑点头喊了外面一声就有一名道姑带着沈有容去了而慈安仙师在哄睡了孙女之后也是下厨帮忙一起过了一个中秋节。
李君度只在台北呆了十几天本地官员并不知晓所以过的倒也安静他几次劝说母亲去申京都是无果一直到返京的前一晚慈安仙师把李君度叫到了身边。
“君度你长大了你的事都是国家的事娘本不想掺和可娘问你一句你是不是有觊觎皇位之心?”慈安仙师直接问道。
李君度坦然回答:“我和君华都是爹的儿子君威也是爹要把皇位传给谁只看爹的计划。”
显然这是默认了而慈安仙师对这个答案并不意外她是看着这个孩子长大的知道他自幼就把父亲当成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奋斗这些年成就斐然到了如今这个地位还想要的不就是那个位置吗?
“娘劝你一句不争。”慈安仙师道。
李君度听了这话登时大怒他强行忍住怒火问道:“为什么是因为君华是皇后所生是大明公主所生您便不让我一切让着他吗?”
对于母亲一直不肯原谅父亲一直不愿去京城李君度认为身为朱明忠臣之后的母亲无法接受父亲‘窃夺’大明的江山既然母亲为朱明忠臣自然不会让儿子去抢大明公主子嗣的东西。
慈安仙师摇摇头:“你少年时我让你相让君华是因为他是你的弟弟而无其他心思。”
李君度稍稍缓解了心中的愤怒不再相询慈安仙师又说:“我只是让你不争并非让你相让。你以前就做的很好应该坚持下去你的父亲是一个很异趣的人而那个位置又特殊你注定争而不得的。
君度你是一个有出息的好孩子你的父亲也自认有愧于我你不争就不会犯错他不会亏待你的。”
李君度安静不语慈安仙师道:“娘不会强逼你听娘的只是希望你冷静一些你不只有娘了还有王妃和安儿。”
“我记住娘的话了。”李君度不理解不接受但又不想违拗母亲的意思只得如此说道。
说了这话李君度走出了房间而沈有容却从神像后面走出来面带忧虑慈安仙师说道:“我的儿子素来是个执拗的人除了他的父亲没有人能改变他的想法但他聪明又理性会想清楚的但一定要让他安静的想慢慢想自己想。”
说着慈安仙师走到了沈有容面前拉起她的手:“君度有你这样的妻子真的是他的福气在这一点上他比他的父亲幸运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