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科幻灵异>七海扬明> 章四 破袭

章四 破袭

  赏赐完之后二人被带到情报官那里由情报参谋亲自询问关于清军大营的消息。

  阿克墩在科尔沁中地位不高但至少是一个军官他认得满清皇室宗室的标志也知晓营中有哪些部落这些部落有几个旗各有多少佐领简单估算满清只是集结了哲理木盟、昭乌达盟以及三分之一的察哈尔部与京城来的满清军队一起渡河前往漠北。

  这可比裴成义要预料的少很多他以为清军至少会聚集辽河左近、直隶和山西边墙之外的蒙古部落一起北撤如果是那样的话要有六十万人以上抽调出七八万能握刀持矛的汉子不算什么但现在这支北撤蒙古部落只有预计的三分之一。

  “细想的话其实也很简单清廷可能没有预料到山东主战场会这么快失败甚至没想到会失败逃亡漠北也只是临时组织的而满清两个宗王拒绝离开京城也分薄了他们的力量冬末初春可不是部落迁移的好时候。”巴特笑着分析道。

  巴音也说道:“确实如果强行迁徙人还能到漠北牲口却要损失大半漠北更为苦寒根本安置不了阿克墩说有部分科尔沁旗和察哈尔人向西去了归化城看来不光是诱使我部西进的还有收拢沿途左翼部落在夏秋草盛马肥的时候沿着翁金河去漠北。”

  “现在就是不知道满清皇帝在不在这营兵马之中。”随军出征的文在成叹了声气。

  阿克墩毕竟是个小人物没有觐见皇帝的权力他只知道营中有一个能统御各部的人他们旗的管旗王爷需要向那人磕头因为他看到王爷的膝盖处是烂泥但无法确定还是皇帝还是什么其他人毕竟现在弄清楚满清没有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撤往归化城的蒙古部落我们是追不上了不管清帝在不在都要进攻敌人一直在渡河斥候来报因为天气转暖冰面还是融化而敌人中车辆牲口太多现在只能通过巴林桥渡河但斥候也看到他们驱赶牧民用牛皮、毡布和树枝铺盖冰面想来是要加快渡河速度既然主力到了那就不要再等了立刻进攻。”裴成义已经下定了决心。

  大军在拉苏特克杀了俘获的牛羊饱餐一顿立刻出击巴林桥各营士兵披甲上马各类军械相互碰撞组成的纵队宛若长龙直扑巴林桥大军都骑乘战马而巴林桥一带丘陵起伏树林广布未免遭遇伏击裴成义亲率胸甲骑兵团、龙骑兵团和朝鲜火枪手居中行进巴特带轻骑兵团和本部骑兵为左翼而光复辽东后组建的骠骑兵和吉林绥靖区所部全部交由巴音指挥三列纵队间隔里齐头并进直奔巴林桥。

  巴林桥原本就有后因为顺治嫁淑慧公主给蒙古贵酋途经此地又修筑了石桥是长三十多米的两孔石桥很是坚固巴林桥选定的是水流平缓之地道路南北相通两岸都是平地但迁移的蒙古部落数百万人和牲口踩踏早已泥泞不堪清军已经发现陆军追击到了但此刻只能依赖巴林桥渡河所以只得背河列阵用车营把桥头保护起来弓箭手和火枪手在车营之后而骑兵则布置在两翼。

  但裴成义要面对的敌人不是一支军队而是一个迁移的巨大群落这意味着在那条简单而薄弱的防线之后不仅有以十万计数的蒙古牧民还有以百万甚至千万计数的牲口清军看起来绵延了二十多里实际上大部分都是散步在河边的羊群和牛马这些牲口此刻也成为了清军的防御工事它们被一群一群的驱赶到骑兵的两翼有它们在裴成义麾下的骑兵就不能随意进攻其两翼但裴成义也认为这是一个机会这些牛羊马群同样也是这些蒙古人重要的生存物资清廷如果只带走了人而没有这些牛羊最终也不过是让那些蒙古人饿死在漠北或者前往漠北的路上。

  所以当进攻展开的时候裴成义让龙骑兵、朝鲜火枪手全都下马在清军中军形成几个坚固的方阵以其为中军掩护跟随上大队的三个飞骑炮连和一个野战炮连但并不展开进攻然后让阵列严整战马雄壮的胸甲骑兵团出现在了战场上在两军之间胸甲骑兵来回驱驰证明了清军像情报中说的一般只有火绳枪这类轻便火器没有火炮。

  两千五百名胸甲骑兵阵列严整装备精良一看就不是好惹的至少清军中无论满洲还是蒙古任何一支骑兵都无法与其对抗这一点想来他们自己也明白于是裴成义让巴特和巴音从左右两翼出发派遣小规模马队运动到两侧去牵引驱赶蒙古人的牛羊牲口如果蒙古人用小规模的骑兵反抗他们自己就能对付的了如果用大队骑兵便会遭遇胸甲骑兵的侧击当然清军也可能被动应对那么陆军只需要费一些功夫就能牵走大量的牲口。

  清军试图强行渡河当大量的牲口走上冰面的时候没有经过加固的冰面承受不住突如其来的压力导致冰面破裂大量牲口溺死。

  双方僵持之中裴成义敏锐的发现清廷对于蒙古部落的控制力还是很强的在陆军大规模驱赶牛羊的时候视之为生命的蒙古部落军队竟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骚乱足可以说明这一点。

  “将军你看满清皇室开始渡河了。”一个参谋指着巴林桥上出现的明黄旗帜说道。

  裴成义拉开望远镜细细一看那些正是满清皇室所用的马车也都是汉家模样不是蒙古人常用的那种眼瞧着左翼巴特那边已经把靠近敌骑兵的几群牛羊驱赶走战场没了障碍而且那里距离巴林桥比右翼也近一些若是能击溃便可以用火炮炮击巴林桥切断敌人的退路全歼河南之敌于是吩咐道:“把六磅炮留下飞骑炮和榴弹炮全部调遣到左翼让巴特进攻告诉他我们炮弹不多必须一击击溃敌之右翼。”

  飞骑炮都是轻便火炮先进的炮架让它们调动起来非常方便在主战场上飞骑炮连算不上什么重火力但在这片战场没有什么武器能比它有更强的火力和更远的射程了而巴特接到命令兴奋异常他早就看出自己面对的骑兵虽然上万但来自漠南蒙古七八个部落都是没有见识的土包子刚过了冬天马匹羸弱又被抽过丁口兵卒素养也不高多见苍首老兵甲胄更是谈不上。

  而他麾下的骑兵则在六千左右一半是吉林绥靖区征调的兵马素质也不是很高但另外的本部三千骑却是精锐更不要提还有炮兵支援。

  接到进攻命令后巴特全军压上先掩护飞骑炮兵抵达炮兵阵地因为对面没有什么像样的火炮所以炮兵们一直前进到距离敌锋线两百五十米才是停下放列之后立刻开火而对面的蒙古骑兵显然没有见识过这样的炮兵甚至有人捡起因为下雨而未爆的榴弹二百五十米霰弹的绝对杀伤区火炮用霰弹在蒙古骑兵群中点出一朵又一朵的血花。

  清军右翼被火炮打的是鬼哭狼嚎而巴特却仔细观察着战场他向来自信却一点不自大他敏锐的观察到清军中军有一支马队在运动看服色旗帜似乎是满洲兵而且应该是护卫君主的葛布什贤哈超营这意味着满清皇帝确实在面前的敌营之中而他也清楚这支没有出现在主战场的满洲强军纵然只有千余仍然是能改变战场格局的力量。

  “让藩兵进攻。”巴特挥手示意这超乎了将领们的预料毕竟他们已经做好了准备而巴特却坚持如此他不会在满洲兵登场前就派遣精锐上阵、

  所谓的藩兵就是吉林绥靖区的军队约有三千骑满洲、蒙古、女真混杂其中是辽东光复后被辽东军管会和吉林绥靖区用盟旗制度编列的他们只有出征的时候才会获得军饷而且需要马匹军械自备当然因为实在是穷困这些人装备多是来自光复辽东时的缴获而各队的长官也是各旗的扎萨克或协理章京事实上是外藩所以被叫做藩兵。

  藩兵多是轻骑也没有经过整编训练所以作战模式也多遵循以往率先出动的是上千擅长骑射的藩兵多是去年秋季以来归附的蒙古人他们斜切掠过敌阵向半空中射出一排排的箭矢这些轻箭到达最高之后便是落在敌军阵列之中给原本被炮轰的七零八碎的蒙古兵造成更多的混乱。

  其实对付这类骑射掠阵火器的密集齐射最为有效当然步弓也可以毕竟骑兵用的角弓拉力少则六七斗多也不过一石余再硬就在战马上难以施展了而角弓的上限则是步弓的下限双方对射骑兵如何能敌但问题就在于穷困且习惯了小规模游斗的蒙古人中少有步弓只能以骑弓还击而藩兵多有甲胄至少也能混一件半旧棉甲而对面的蒙古兵连皮甲都是不全。

  轻骑来回掠袭了两次清军右翼便是大乱正见其要整备阵列的时候其余藩兵已经跟上两千余骑不管不顾的冲入了阵列之中与清军厮杀起来双方混战在一起蒙古人的弯刀十分适合这种战斗左右手可以顺畅交换格挡劈砍都是方便相反陆军用的马刀便没有那般顺手了可清军根本没有优势原因很简单藩兵虽然都骑马随军出征但很多根本算不上骑兵特别是那些刚接受合众国恩封从深山老林里走出来的女真各部一入阵便是跳下马解下长矛、大刀自顾自的拼杀起来。

  这些家伙都是披甲使用的也是双手武器远的矛刺近的劈砍遇人杀人遇马刺马又是刚加入的生力军出击前上峰许了杀一人赏二十两的赏格个个都是红着眼不惜命一人拼命十人难挡千人拼命更是无人可挡蒙古兵被杀的节节败退逃进了车营的还自罢了那些跑到河边的无一不是被枭首。

  不出巴特所料藩兵的进攻占据上风后清军主帅立刻派遣了精锐逆袭只见千余葛布什贤哈超的士兵冲杀而出反击藩兵这些都是护卫清帝的精锐从满洲八一入阵便是席卷出一片血浪来特别是锋线两翼的骑兵手持强弓左右驰射很快就稳住了局面、

  “将军让藩兵撤下来吧。”参谋见藩兵难支提醒巴特。

  巴特道:“此刻撤退满洲精骑定然缩回本阵我军前番进攻便是毫无意义了不管怎么着也得把这群满洲精锐引出来聚而歼之这些都是满洲之骨血这次不杀让其退到漠北便是我国我军隐患你我还是隐忍一些杀得这些满洲兵才能解后辈之忧!”

  藩兵与清军厮杀了一个小时终于还是支撑不住不少人开始逃跑而轻骑兵还想掩护被清军精骑和重整的蒙古骑兵杀的四散巴特眼瞧着对面骑兵追出阵列心道机会来了他戴上铁盔盖好护面拔出马刀高声喊道:“兄弟们清军已经中计了此刻正是我们建功立业的好机会随我一同杀啊。”

  巴特麾下的骑兵早已准备多时接到命令立刻冲杀其麾下胸甲骑兵和披甲重骑直冲清军精锐而轻骑兵则饶后断其归路而指挥葛布什贤哈超营的正是如今的满清第一大将遏必隆他见数千骑兵如墙而来又有敌骑绕后心知逃走已是不及索性喝令士兵与巴特对冲一时间草原上蹄声如雷甲兵相击在双方骑兵对撞的一刹那至少有上百人死去双方谁也无法冲破对方只能是混战在了一起。

  刀剑拼杀长矛乱刺刺穿血肉砍断骨头的声音混杂在了一起尸体散落鲜血然后了刚刚冒出芽的草地此刻双方的士兵都咬牙拼杀不惜与对方一刀换一刀一命换一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