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科幻灵异>七海扬明> 章二一七 三皇之战 正名

章二一七 三皇之战 正名

  好不容易从悲痛的回思中走出把浸满了肉沫的大米塞进嘴里后藤小五郎身边却是多了一个传令官。“后藤殿下有上命!”传令官递给了后藤小五郎军令。

  后藤小五郎接过来郑重打开认真看了忽然把那临时写就的军令狠狠的抱在怀里他霍然战起在人群中人奔走高亢的声音传遍四方:“伟大的元首殿下下令明日我军当直面犬羊夷狄为中央上国的大军打出第一场战斗此战我们坚守阵地元首殿下便是可以横扫丑虏成为天下唯一的天下人!

  元首殿下和中央上国为我们在虾夷地、对马、琉球准备了三十万石石高恩赏和无以计数的赏金我低贱野蛮之辈树立武勋建功立业的机会就在明日了明日的战功便是未来的封赏诸位竭尽忠勇吧为天下人效力的机会到来了。”

  后藤小五郎像是疯了一样在营地里穿行遇到谁便是抱着他大叫一遍一直到力竭了才是作罢。

  而整个东方军团中也很快得到了这个消息朝鲜人、日本人全都欢欣鼓舞期待着明日的战争可以立下大功改变命运。

  当李明勋的出现在中军后营的时候牵着李君华的他终于被人认出来随即这座专属于近卫军的大营爆发出山呼海啸一般的欢呼声军官、士兵跟着李明勋欢呼随即引来了越来越多周边军营的人人们自发形成一条走廊分列在李明勋两侧。

  军服笔挺的军官、年轻有为的军校生、刚毅坚韧的老兵还有穿着各异的外藩外族乞列迷、高山族人、索伦兵、广西狼兵、蒙古人、满洲人、朝鲜人、日本人、琉球人还有欧罗国的英国人、法国人、葡萄牙人他们站在那里用热切、崇拜的眼光看着李明勋相互推搡都想挤到前面瞻仰元首样貌他们激动的难以抑制有些人已经跪下祈祷也有人热泪盈眶。

  “尊敬的元首我们一定会胜利的对吗?”一个略显稚嫩的士兵被人挤到了李明勋面前鼓足勇气问出了深藏内心许久的问题也是让昼夜难眠的问题。

  李明勋拍了拍他的肩膀摸了摸他的脸微笑说道:“当然我的孩子没有什么能阻挡我们的铁骑没有任何能对抗我们的长枪胜利注定属于我们胜利永远属于我们!”

  年轻的士兵被李明勋近身鼓励胸膛起起伏伏他握紧了手里的燧发枪李明勋再次伸手挑起他的下巴让这个充满活力的年轻人昂起头挺起胸膛李明勋问道:“士兵你愿意为我为我们的国家为我们的民族去战胜伪明和满清吗?”

  “我愿意这是我的荣幸阁下!”士兵眼含热泪用毫不迟疑的口气说道他的声音吼到最大用标准的军礼向李明勋致敬他再次吼道:“明天我将会用这把枪里的子弹打死野蛮的满洲皇帝用这把刺刀刺进背叛民族的伪帝胸膛为您扫清一切敌人尊贵的阁下!”

  李明勋一拳砸在他的胸膛上抓起他的手高举起来:“这就是我大汉男人这就是我炎黄子孙万胜!”

  “万胜!”无数的人欢呼起来声浪滚滚不休。

  欢呼持续了很久李明勋放下士兵的手微微点头继续向前走去忽然安静的背后响起那个年轻坚定的声音:“可是。”

  他依旧用最大的声音吼道:“可是如果我明日诛杀二帝这片土地就没有皇帝了我们需要自己的皇帝我们需要您阁下!”

  “对我们要有自己的皇帝!那就是尊贵的元首阁下无往不胜的元首阁下。”

  年轻的士兵冲到李明勋的面前像刚才李明勋举起他的手一样抓起李明勋的手举起用平生最大的声音最坚定的语调高呼:“万岁!”

  “万岁!”

  “元首万岁!皇帝万岁!”

  “元首万岁!皇帝万岁!”

  一句话引爆了合众国大营这座巨大无匹的火山欢呼声此起彼伏随即在各个营地全都附和欢呼数十万人的齐呼的万岁成为了这个世界这片战场唯一的声音压到了一切声浪和庆祝的火光汇聚成了洪流冲向敌营冲向中原冲向整个世界。

  清军营地。

  顺治从黑暗中惊醒在帐篷里大喊大叫起来侍奉在外面的索额图冲了进来见自己的主子一身冷汗却没有发现袭击者他稍稍安心下来。

  “索额图给朕弄些水来。”顺治低声说道。

  索额图端了热水来正要服侍顺治饮用忽然外面传来了山呼海啸一般的呼喊声索额图怒道:“临战之时南朝也搞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

  顺治静心一听听到的是山呼万岁之声微笑说道:“他们也只能靠这些无用的。”

  忽然顺治在齐整的呼喊中捕捉到了元首二字这触动了他敏感的神经顺治跳下床顾不得穿鞋跑到了帐篷之外果然所有人都在静心听着风把声音吹来是:元首万岁皇帝万岁!

  “是东番那边皇上!”苏克沙哈一身戎装跑了过来。

  顺治光脚站着脸上已经没了神色喃喃自语:“李明勋已称万岁了李明勋已称万岁了。”

  “主子您怎么了?”索额图关切问道。

  顺治忽然抓住他和苏克沙哈的手握的死死的坚定说道:“没有退路了只有拼死搏命!”

  索额图不敢反驳只得把这句话复述了一遍:“是的主子没有退路了只有拼死搏命!”

  明帝大帐。

  寒风的风不断吹动着闪烁的烛火安静的大帐里只有毛笔与纸张摩擦发出的沙沙声但一切都被外面传来的万岁声给压制那声音一浪高过一浪连绵不绝。

  永历与洪承畴君臣二人对坐都是低头忙着书写永历面前的文稿更是把他大半张脸遮住了从滇京时他就汇编那本书到了成都是这样南京也是这样沂州仍旧这样即便到了战场这也是他唯一感兴趣的事情他一直有条不紊一直到那万岁之声钻进了营帐永历的心不再安静了。

  “没有时间了没有时间了。”永历魔怔了一般口中念念有词。

  洪承畴听得清楚但却佯装听不到他知道事已不可为手写圣旨亲盖印玺进行了最后一次调配夜深了外面的欢呼声似乎停了但这个声音却在君臣二人的脑海里不断重复从未结束过。

  “天晚了陛下您该休息了。”洪承畴做完了部署走到了永历面前提醒道。

  “没有时间了马上没有时间了。”永历依旧低声呢喃似乎没有听到洪承畴的话。

  洪承畴上前端走永历面前的砚台说道:“陛下休息吧大明的将士们明日还要仰仗您的天威呢?”

  没了墨汁的永历收了笔看向洪承畴盯着看了许久许久他问道:“洪先生你后悔了吗?”

  “后悔什么?”洪承畴不解。

  “后悔没有死在辽东呀。”永历好像在说一件普通的事情。

  洪承畴愣住长叹一声没有回应永历说道:“朕却后悔了后悔没有死在滇京。”

  “陛下大明。”洪承畴想要开解。

  永历却是根本没有耐心去听而是把一份刚刚写就的文稿放在一个锦盒里说道:“洪先生你能派人把这个盒子送到对面去吗交给朕的妹妹让她把朕未做完的事情做完这样朕便是明日死了也心甘了。”

  洪承畴知道那是什么接过来却说道:“陛下鹿死谁手仍未可知。”

  “朕要休息了洪先生这件事拜托了。”永历根本不想听洪承畴说那些有的没的转身离开了。

  这个夜晚对于明清联军中很多人来说都是无眠之夜特别是顺治年轻的他坐在地图前看了很久一直到清晨的阳光透过帐篷的缝隙射进来闪了他的眼睛顺治才是完全清醒他走出营帐看到的是等待他下达命令的将领而在高地北侧绵延无绝的军阵覆盖了这片大地。

  清晨的阳光把百脉湖区的清冷和晨雾清散天气变得晴朗起来无风无雨真是厮杀的好天气顺治在高地上等待着永历的到来两位皇帝将同时出现在四号高地以示平等和团结就在这个时候山呼海啸一般的欢呼声再次传来顺治拿出望远镜向南看去。

  “万岁!万岁!”

  欢呼声滚滚如潮涌霸烈似山崩顺治看到一面巨大金龙旗帜出现在了合众国陆军的右翼方向那旗帜极高极大一出现便是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细看才发现那旗杆竟然树立在一辆宽大的马车之上八匹黑色犍马拉动着而在其前后左右则是聚拢着数百骑乘白马的骑兵为首一人骑乘神骏的白马一身金色的铠甲手持一把华丽的长剑他经过的地方是山呼万岁是欢乐的海洋。

  金龙旗出现在哪里哪里的军队便是一阵欢呼手中的旗帜也是摇动回应所过之处气势铺天盖地李明勋在从右翼骑行到了左翼然后返回了中军当开战的鼓声隆隆作响之后热烈的欢呼声消失士兵们开始变得沉默整片战场再次回归了暴风雨前的肃静之中。

  李明勋登上中军所在的高地四面望去严正的军队、锋利的刺刀和各色的旗帜、军帽已经汇聚成了一片海洋浩浩荡荡展开了一片壮丽的画卷。

  回到中军大帐统帅部作战参谋们已经把昨日和昨晚侦查到的情报汇总到沙盘之上合众国针线已经标注清楚陆军用旗帜、模型标注到营一级外藩、内藩和盟军则标注到两千人规模的营团从凌晨五点开始各军便是吃饭备战如今都已经进入到了进攻或者防御阵地而对面敌军的大体情况也已经搞清楚了。

  按照情报总长的分析明清联军的数量在五十五万左右而壮丁、包衣之流多半已经被扔到了后面还未曾赶赴战场与合众国大军分为左右中指挥不同明清联军并未整编合营而是泾渭分明的各自占据了战场一边清军在东明军在西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明军分为了两大集团而清军则分为了三大集团。

  作战参谋们已经用旗帜把已经弄清楚的情报标注在了沙盘上从东向西分别是西北绿营集团、中原新军、中军八旗和明国禁军、湖广与团练兵团、北方勋镇集团。

  西北绿营是满清之中最能打的绿营军队出身陕甘的他们并不缺乏吃苦耐劳的素质原先的九边士兵对骑射、步战也都熟悉顺治在大规模向山东增兵的时候第一个就召集的西北绿营并且把山西几个军镇加入进去使得西北绿营的数量达到七万人只不过西北绿营仍然是旧式的古典军队无论是战术还是武器与明末清初的军队没有多大区别。

  中原新军则混编了直隶、河南和山东部分的军队底子是张存仁主政山东兼任三省总督期间训练的已经是以火器为主的新军了特别是常年在山东与北洋战区对阵的部分军队成建制的装配了燧发枪而其余新军中的步兵也是以轻型火绳枪为主要武器西班牙三磅炮这类轻炮也是不缺重火力则以红夷炮为主在青州大营中原新军在阵地战中表现出了充足的战力甚至连八旗都是不如随着张存仁的背叛顺治派遣满洲、蒙古将接管整编了中原新军并且把山东本地士绅组建的团练武装混编其中使得兵力超过六万。

  两支重兵集团摆在了右翼的正面而四号高地也是明清两帝所在的核心阵地则是八旗兵和蜀兵为主的禁军数量在超过了五万部署在高地及其周边的位置这些军队统一归顺治指挥但是可以看出清军利用四号高地北面的纵深隐藏了几支实力不弱的军队而且多是骑兵。

  关外八旗至少还有两万人外藩蒙古不下三万漠北与漠西的蒙古汗国加起来超过一万五还有以关外八旗名下包衣和八旗包衣训练的包衣军也能拉出三万山东团练军团也是经过了整编也能拉出四到五万人来而这些都没有出现在锋线上显然作为预备队或者隐藏手段特别是那些关外八旗和蒙古人骑兵为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