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八七 长崎事变
大久保忠朝的养父大久保忠职是如今的唐津藩的藩主而其生父则是大久保教隆则是二代将军德川袖秀忠的御书院大番头忠朝所在的唐津藩就位于长崎所在的九州岛九个令制国肥前国原本肥前国是天草家族的但因为天主教徒掀起了岛原之乱肥前国被没收分给了大久保家族。
大久保家是谱代大名是关原之战前就投靠德川家族的大名这在到处都是外样大名的日本西部谱代大名就有监视震慑之意而长崎作为日本少数几个对外交往的口岸安排德川直系家臣团号称十八一的大久保家在此其信重的意味不言自明。
一直以来长崎奉行与九州附近的几个谱代大名执掌着这个对外口岸的一切在德川幕府中一直担当重要职位的大久保家更是其中关键人物。
这些年随着合众国的崛起长崎日渐兴隆已经是一个拥有十五万常驻人口的大城市其也是日本第一繁华城市原因在于日本第一城市幕府将军所在的江户城在前年发生了明历大火导致城中十万多人被烧死如今还在战后重建之中。
长崎一开始的繁华是让整个日本都欢呼雀跃的各类‘南蛮货’与明国商品越发丰富价格越来越低像是唐津藩这样只有八万石高的小大名也因为海贸的繁荣享受精美的明国丝织品上等的南洋香料和最精致的白糖而合众国还带来了明国的文化和书籍让日本的高层获得知识的途径更为丰富也更为廉价。
但是日本是一个分封制的国家全国大大小小的大名所代表的武士阶层是这个国家的权贵被束缚在土地、武艺和参觐交代制度中的大名们无法自由的参与商业而在日只有特权商人才能存活因此日本渐渐出现买办阶层而这个阶层越来越强大精明的商人通过替大名甚至将军采购货物攫取了大量财富逐渐成为了武士乃至旗本、大名的债权人而拥有巨大财富的商人起居豪奢从德川家康时代确立的武士国度因为对外贸易兴盛已经出现了礼乐崩坏的情况在江户、京都这些还不明显在长崎已经是司空见惯而年轻的大久保忠朝就是在这种环境下成长滋生了越来越多的仇恨。
日本已经承平已久而随着幕府进入四代将军德川家纲的时代武断政治也结束了谱代和外样大名们终于不用每天为领地会被改易、没收而提心吊胆当长崎口岸送来了丝绸衣服、美味食物、各式美酒、曲艺戏剧享乐之风在日本越演越烈越来越多的武士放下了武士刀拿起了毛笔甚至扇子刚毅质朴的武士们一个个倒在温柔乡里诸如大久保之辈越来越痛恨外国人。
像是大久保忠朝在日本还是少数的毕竟大部分人特别是衣食无忧的当权者都是受不了物质的诱惑只要外国人不表现出敌意或者像发展切支丹那样动摇幕府统治或许这样的享乐日子可以持续一二百年事实上合众国一直尽可能的避免刺激德川幕府以免失去这个重要的市场。
在过去二十年里合众国因为虾夷地、郑藩的问题产生过纠纷但合众国都很好的避免了冲突相反合众国为日本解决了不少麻烦首先是切支丹问题日本很担心天主教再卷土重来尤其担心葡萄牙和西班牙两个国家合众国则通过外交手段让葡萄牙和西班牙使者承诺不再与日本贸易还在某些时段两国武装商船叩关的时候协助日本驱逐。
日本的和平让人口大增很多武士失去了领地成为浪人而合众国则很好吸收这些日本浪人去国外从此再不回来解决了治安问题。合众国虽然总是希望幕府严苛的贸易制度可以松动比如解开贵金属限制开放其他的口岸但一直是外交协商从未有过威胁之举反而想尽办法帮着日本解决贸易逆差的问题。
但这一次科隆与大久保忠朝就是抓住了合众国在贸易中的努力而掀起了这一场大战。
日本限制贵金属的出口很早就不允许贵金属以商品出售而且完全按照日本固有的三种货币作为媒介但是日本幕府总是通过命令的方式制定各种商品的价格使得利润本就不高金银也就罢了换成了日本金银货币回到大本营可以按照汇率换取合众国的金圆银圆总归是不亏的但铜钱就不行了日本的铜钱也是掺了其他材料的如果按照铜料的价格换取合众国的铜圆那就太亏了在日本不可能提供大量贵金属而贸易额又连年上升的情况下合众国只能以货易货了。
运来明国商品、南蛮货和机械商品的合众国商人会得到大量的铜钱原本这些铜钱在朝鲜、满清和南洋都有销路但是随着满清发顺治钱南洋开始流通合众国的铜圆朝鲜大规模内乱这些铜钱最好就在日本花掉才好所以纵然日本的粮食价格在十分银子一石左右的价格徘徊商人们仍然大量购买日本粮食木材、煤炭、棉麻等物品也是大宗量的货物而日本的人力价格又比较便宜所以运来铁锭由日本人加工成铁制品再买走销售也是很有利润的这一点与麻织品类似。
但问题就出在粮食、棉布等一些生活必须物资上因为爪哇大乱和与安南关系恶化合众国接连进行战争光复非产量区闽浙等因素合众国的粮食价格飞涨台北的粮食很长时间维持了一两半一石的价格这还是国家大规模拿出战略储备粮食维持的价格这样的价格从日本进口粮食就很有利润了。
而因为粮食价格上涨合众国很多领地原本种植棉麻等经济作物的种植园和农户又改种粮食导致棉布、麻布等价格也上涨从日本进口麻布的数量也越来越大这本来没有什么日本商人也乐得这些东西出口但关键在于日本这些年诸多不顺。
为了给一位思春少女做法事江户城爆发了世界历史上三大火灾的明历大火江户城毁于一旦不仅如此伊势神宫、大阪城也是连遭火灾日本这几年各类天灾不断大水、地震频繁发生以至于江户和京都都在盛传当今的日本天皇后西天皇德行有亏所以频频更改年号以期改运连续改了三个年号仍然没用。
日本频发灾难自然需要大量物资赈灾赈灾需要粮食布匹等物资还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土木工程德川幕府照例把手伸向了各地大名特别是外样大名和谱代大名但这些大名也没有钱日本的大名需要进行参觐交代便是每年进行一次前往江户的团体旅游使得大名们的财政很紧张而九州、西国一带的大名因为享受生活不少又欠债累累如今德川幕府来了一招手传普请(让大名出钱进行工程营造)直接让各藩的财政崩溃。
大名们缺钱又不敢得罪幕府除了借贷只能更严重的剥削领民导致更多人的处于灾难之中而真正触动大久保忠朝这类人的便是当各地的灾民嗷嗷待哺的时候在长崎那些贪婪的商人还把一船一船的粮食和布匹运送到国外而科隆敏锐的抓到了这种思潮引导大久保忠朝发动一起针对长崎或者说针对中国商人的行动。
在一个月之前九州各地都出现了一种说法商人们欺骗了武士领主夺走了领民的口粮和衣服运送到长崎准备卖出海去换取商人们华丽的丝绸衣服和金银玉器很快乡间地头出现了殴打商贾的事件继而产生了暴乱长崎之外一片混乱盗贼四起而大久保忠朝等人组织的乱民正在冲向长崎。
夺回我们的粮食!
这是日本暴民们的口号但他们的目标可不只是夺取粮食和布匹等生活物资隐藏其中的宵小之辈已经准备好了刀剑准备向唐人屋敷里的中国商人和华裔竖起屠刀了。
长崎中国使馆。
驻日本公使魏柏年正在联络长崎各地的中国商人向码头集结魏柏年是国有企业但是却在远洋航运体系里出来的是进行洲际贸易的先驱那也是仗剑行商之辈魏柏年当年从台北出发与何文希前往欧洲又率领船队回来那是走了一个来回杀了一个来回胆略和能力都是不缺的当他发现长崎内外开始大规模散播不利于商人团体谣言的时候他就已经警惕起来。
让魏柏年感到庆幸的是因为日本的闭关锁国政策所有的中国商人都不得离开长崎范围大部分人居住在华人为主体的唐人屋敷之中所以当城外的探子发现大量暴乱的农民举着锄头喊着口号向长崎围攻的时候魏柏年就已经命人处置撤退之事了。
合众国在长崎使馆只有三十人的护卫队也只有手枪燧发枪这类轻武器但停泊在长崎港口内的中国船上可不止这些玩意而那些水手也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人魏柏年毫不客气直接命人组织水手控制港口好在日本秋收尚未结束大量船只也没有离开港口里还有十五艘国有航运公司的船只这些船只上的水手可是训练有素的。
“记住命人挨家挨户的去叫让他们随我们离开特别是那些有影响力的不要管财物了先保住命告诉他们损失多少钱将来老子会让这群倭奴十倍偿还的钱财还能偿还人要是死了血债血偿又能怎么样?”在杂乱的使馆里魏柏年对手下的吏员们告诫道。
这群人要去唐人屋敷通知华人要求他们一起撤离的魏柏年虽然没有经历过马尼拉大屠杀但合众国开国元老们大部分是从血海尸山中跑出来的没有人能忘记在马尼拉被屠杀的火海刀光所以在任何一个国家的使馆都有危难之时拯救国人和华人的义务这是血脉相连的义务是同宗同族的义务。
魏柏年是按照预案行事但他也知道灾难注定要形成了因为长崎有超过四万人的华人还有五千人以上的中国商人、水手港口的船只注定救不走这么多人。
城外传来了几声枪响魏柏年有些坐不住了他披挂完毕之后发现卫队长跑了进来说道:“长官出事了唐津藩的军队正在向港口进发超过千人!”
魏柏年一脚踹翻了桌子骂道:“老子就知道肯定有倭狗在后面作祟哼你不仁我不义!”
说罢魏柏年骑马出城一路直奔港口而去港口已经被合众国的武装人员控制五千多商人之中大半是水手动员了一千五百人的武装水手和五百名志愿者唯一的坏消息是武器不多只有一半人拥有燧发枪或者火绳枪但好消息是船只已经控制住合众国的商船上就不存在没有火炮的。
卫队长带着五百名装备了火枪的水手挡在了唐津藩的必经之路上就在港口的一处码头这座码头是国有公司专用一艘千吨级大盖伦还未移动走魏柏年一身戎装就站在船艉楼之上他看着一排排站在码头上的日本武士和足轻拍了拍身边的船长说道:“你小子有个漂亮的日本小老婆这老子知道一会你可别不忍心。”
船长咧嘴一笑:“长官我还有一个要钱不要命的日本老丈人这您不知道如果他在这里我得把他脑袋塞进这十二磅炮的炮膛里。”
“按照长崎奉行命令所有唐船立刻靠泊接受检查以免带走违禁物品!”一个足轻头大声对码头山列出松散队形的水手大声喊道。
“再次重复一遍接受检查!”
双方的对峙在继续但长崎城中不断涌出带着大包小包的侨民、华人他们携妻带子哭声震天向船上的人讲述长崎城发生的事情。
城外的仓库被占领货物被抢夺城内的中国商铺也在抢掠之中乱民们到处抢掠财务迫害城中商民夹杂其中的暴民肆意杀戮针对中国人和华人的屠杀已经开始大久保忠朝眼瞧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逃走命令铁炮足轻开火。
唐津藩的二百名铁炮足轻用了荷兰火绳枪打出了一轮齐射但震耳欲聋的炮声忽然从侧面的商船上传来炮门被打开火炮甲板上的十二磅炮露天甲板上的六磅炮开始泼洒霰弹暴风骤雨一般的霰弹一轮齐射就打死了唐津藩数百人一阵硝烟之后魏柏年的命令传来:“上刺刀杀倭奴杀一个赏十两!”
就此长崎事变彻底爆发一场新的挑战出现在了李明勋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