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科幻灵异>七海扬明> 章一零四 强强对决

章一零四 强强对决

  海军现在很强!

  泰勒带来了海军中最后一波舰队为此北洋、江南和广东战区已经把精锐抽调一空在李明勋统御之下目前海军有瑞兽级战列舰三艘、台湾级战列舰四艘、台北级重巡四艘、逆戟鲸级主力舰四艘、独角鲸级大型巡航舰四艘两艘刚刚修复完成的重炮舰总计二十三艘主力舰全部参战。

  此外还有九艘自由贸易级武装运输船(第一支已经从欧洲返回)两艘九百吨级盖伦船三艘六百吨级盖伦船后五艘船是改造自荷兰被扣船队除此之外还有十六艘三桅纵帆护卫舰统共五十三艘军舰组成了合众国有史以来实力最强的远征大舰队这支舰队的总排水量达到了五万五千吨(实际没有这么多作战状态的舰船和商船为了保持速度和敏捷都会轻载)总计拥有两千三百门火炮其中绝大部分火炮都是九磅以上的火炮整支舰队拥有包含指挥官在内的海军与陆战队军官、水手和陆战队员一共有两万一千四百人无论是舰船数量还是火炮亦或者参战人数都是合众国历史之最在东方历史上也从未有过如此规模的海战!

  而荷兰巴达维亚舰队的实力也不弱在舰队之中有八一千八百吨级别的东印度大帆船四十艘六百吨左右的巡航舰四艘八百吨左右的大型盖伦七艘还有十四艘双桅纵帆船合计一共七十九艘舰船总共有三千四百四十四门火炮舰队全体战斗人员超过了两万五千人其中只有不足八千人是来自欧洲的荷兰人、德意志人和北欧人另有六千人是欧洲人与南洋土著的混血另外则是招募的土著甚至有部分华人。

  可以说无论从舰船数量还是火炮总量及战斗人员上荷兰人都已经占据了上风但数量并不能说明一切在这支规模庞大的舰队之中只有不到二十五艘的军用船只其余都是武装商船而这些舰船搭在的火炮中四磅、六磅能轻型火炮占据了一半以上如果比拼双方火炮的弹药投射量还是合众国占据上风再考虑破防问题远征舰队的优势就更大了。

  永历六年七月十五日远征大舰队从文岛港和穆西河口驶出(巨港的出海口极为辽阔水域较深停泊在这片淡水区的船只可以免受一些海洋水生动植物影响)其并未沿着邦加海峡南下而是转向北面驶入了辽阔的南中国海在海面上远征大舰队进行了编队。

  编队序列是重新组织的为此统帅部海军参谋和海军部作战参谋团争吵了半年之久西蒙斯和李北极等几个海军将领争论不休最终是李明勋直接参与其中拍板决定一个拥有丰富海军作战经验的元首此刻显露出了足够的价值。

  从整体上来讲组织了战列舰队和护卫第一第二分队共三支舰队两支护卫分舰队各自有八一分队跟随战列舰队行动第二分队留在文岛港保卫锚泊地里的运输船队。

  战列舰队采取红、白、蓝三支队作战实际上就是前卫、中坚和后卫支队在风帆战舰时代这几乎就是战列线对决的铁律也是在遥远欧洲正在爆发的英荷战争中英国海军将领布莱克首创的。

  合众国的战列舰队也是分为前卫、中坚和后卫只是以龙舰队、麒麟舰队和鹰舰队代指这也昭示了战列舰队中的三个指挥官李明勋、西蒙斯和李北极这几乎是合众国三个应用主力舰最娴熟的将官了但是原有的三大舰队编组被打乱。

  龙舰队依旧是以李明勋的座舰青龙号为旗舰、先导舰然后编列有玄武号战列舰逆戟鲸号在内的四艘六十炮主力舰以及两艘虎鲨、白鲨号重炮舰两艘大盖伦一共十艘主力舰这十艘船都拥有四十四门以上的重炮。

  中坚舰队则是西蒙斯的麒麟舰队以麒麟号战列舰为首外加九艘自由贸易级武装船三艘艘盖伦船麒麟舰队数量多、吨位大火力密集坐镇全舰队之中西蒙斯领升副司令旗帜可靠稳当。

  鹰舰队编列四艘重巡、四艘战列舰火力、防御与速度均衡既为全队后援亦为突击主力。

  而高明义率领四艘巡航舰和六艘护卫舰组成了巡护第一支队支援战列舰编队作战。

  从李明勋的排兵布阵就可以看出其战术意图按照合众国以往的作战经验战列线上前卫和后卫舰队更容易主动出击改变战场胜负其掌握了舰队进攻的主动权因此以配备最强最快的军舰而中坚舰队为全舰队核心防御之担当阵型之脊梁不容有失。

  很显然在舰船数量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李明勋选择发挥其长火力猛、速度快和防御力强的优势直接摆出了进攻态势进攻将是中国海军的主旋律而在人员配备上除了舰船上原本标配的水手和随船陆战队李明勋把两千五百人的精锐陆战队员加强到了各舰船上所以即便是接舷肉搏远征舰队也丝毫不怯阵。

  由于舰队规模过于庞大以至于到了傍晚舰队才编组完毕大舰队可不会在夜幕下穿过岛屿密布的群岛海峡直接落下船锚休整第二天一早趁着舒适的西南季风向东航行后以之字形穿过了辽阔的卡里马塔海峡正式进入了爪哇海当辽阔的碧蓝色海域充塞了李明勋全部的视野周边再无岛屿之后李明勋下达了舰队进入二级备战状态。

  因为风向比较固定而舰队中的那些拥有高大船艉楼的船只缺乏逆风航行能力(船艉楼和高大的舷墙就是一面收不起的帆逆风换舷非常麻烦)所以舰队航向正东偏南三个罗经点航向直指马打蓝王国的泗水港(苏腊巴亚)如果荷兰舰队不出现那么舰队会在泗水港进行一次补给再航向巴达维亚这样西南季风将总是从大舰队的侧舷吹来大部分航段舰队的速度会保持在三节左右。

  实际上从大舰队离开文岛港之后就被埋伏在必经之路上的荷兰舰船发现而过了卡里马塔海峡正式进入爪哇海之后与荷兰侦察船的接触越来越频繁在七月二十四日大舰队在卡里摩爪哇群岛一带与巴达维亚舰队确认了目视接触因为敌我双方舰船数量实在是过于庞大一时没有办法统计巴达维亚舰队的数量和舰船种类但眼瞧着战列线看不到头就知道荷兰人已经倾巢而出。

  李明勋以大舰队司令的身份下达了避战命令调整航向向正东前行原因很简单当时的西南风强劲达到了二十五节这意味着全速航行之下舰队的航速可以达到五节左右如此快的速度不利于海军作战并非海军不擅长高速作战而是在低速情况下海军的优势更大。

  战列线战术起源于西班牙人严正威武的宝船船队在北大西洋排列严整的宝船队才可以在最少变化的情况下应付层出不穷的海盗和小规模舰队有利于发挥出宝船队的火力和吨位优势而战列线的最终形成是英国人的创举英国的护国公克伦威尔是陆军起家受够了海军的自由散漫因此派遣陆军将领整肃海军并且在英荷战争中确认了战列线战术的先进合理而荷兰人是最后接受这类战术的也为所有海军当了反面教材。

  不是荷兰人蠢而是情况不允许荷兰人最擅长的战术就是乱战在战列线战术大行其道之前荷兰船多、船小、操船技术高超是其优势在海军对阵之中灵活的荷兰船只穿插敌舰队行列打乱战打接舷战可以让荷兰海军更有优势正是这类战术让其在唐斯海战中结果了西班牙的主力舰队。

  虽说合众国海军阵型严整对战列线战术早已精熟但难保证船只数量占上风的巴达维亚舰队打成一锅粥如果是那样海军就没了优势。

  而实际上巴达维亚舰队不如本土的通航适合打乱战因为这支舰队的主力是东印度大帆船既没有速度也不灵活航行性能也比较差想要发挥打乱战的优势就得借助充足风力所以李明勋要避战等风力小了荷兰人最擅长的战术也就没了用武之地。

  双方进行了追逐到了傍晚的时候海面上狂风大作按照合众国对爪哇海的了解这有可能引发雷暴雨爪哇海位于热带海域来自澳洲大陆的干气流与上升气流碰撞产生的暴雨将会是灾难性的躲避风暴成为了必然功课就连巴达维亚舰队也不敢冒险。

  最终巴达维亚舰队转向驶入了卡里摩爪哇群岛则其背风海域落帆下锚躲避风暴这就是荷兰人的优势他们在爪哇海经营了半个世纪对这里海况非常熟悉而合众国海军也仅仅是知道有这么个群岛至于哪里能避风哪里会搁浅通通不知道索性继续南下前往泗水港。

  夜晚还未降临黄豆大小的雨点劈头盖脸的砸了下来海面上能见度不到一里所有的一切都遮掩在雨雾之中李明勋直接命令解散舰队打开信号灯但是持续的暴雨很快引发了巨大的海浪大舰队在狂风暴雨之中四处漂泊漆黑的夜空中不时劈斩下闪电只有这一刹那才能看清楚舰队其他船只所处的位置风向从西南转为西北吹着舰队向爪哇岛好在舰队与爪哇岛相距很远不用担心舰船被拍在珊瑚礁上。

  巨浪从船尾掀起雄伟的船身在大自然面前什么也不是好似一片落叶一样随浪涛起起伏伏青龙号的船长用绳索把身体绑在主桅杆上用雄浑的声音安抚水手们好在亚洲从来不缺台风天气合众国这些精锐的水手都知道如何应对。

  在船长们的努力下舰队各船降下了桅杆的横桁和上桅杆精壮的水手在暴风巨浪之中收起船帆这是世界上最勇敢的一批人十几米高的桅杆上脚下不过尺寸之地三十多名水手在大风和暴雨中团结协作宛若精密的机械零件李明勋站在船长室看的热血沸腾合众国有如此勇敢、专业的队伍何愁会不胜利呢?

  暴风雨持续了大半个晚上天亮的时候大舰队被吹的七零八落散落在周围上万平方公里的海域最新的事故报告显示没有船只沉没但有船员落水失踪的消息传来有几艘船的桅杆断裂或者为了避免帆船被船长命令砍断了桅杆。

  看来不去泗水港是不行了天亮之后天气仍然没有转晴海面上风浪仍然很大只是不像昨晚那么危险巴达维亚船队肯定知道大舰队情况不好所以李明勋命令舰队不用集合直接前往泗水港方向在航行之中编组。

  虽然只升起了主帆但狂风为舰队提供了充足了动力大舰队得以用了一天半的时间赶到的泗水港成功避开了当晚更为狂暴的一场大风暴不得不说大舰队的运气还算不错。

  对于马打蓝苏丹国这位盟友来说战胜风暴给他们的震撼不亚于战胜红毛夷魔鬼他们知道爪哇海恶劣天气的可怕但见到舰队有惊无险对于大舰队的实力更为认可在泗水港大舰队全体官兵得到了热情的接待只是欢迎宴会上的菜品让他们有些不适应马打蓝人不吃猪肉本地的土著信印度教不吃牛肉餐桌上只有鱼虾和米饭烤羊也是不多但劫后余生的海军仍然举杯欢庆可惜杯中没有酒只是茶水或者咖啡。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