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四九 早做准备
西勋其实也不是铁板一块李成栋的嫡系组成了惠藩而在李成栋当年平定广东时候收降的明军诸部则是边缘人物惠藩内部也是如此李成栋亲自尚幼一直把养子李元胤作为接班人而这位接班人在反正之后一直在肇庆行在大部分时候作为人质的身份李成栋本人不是平定郝尚久就是在江西作战广州的大权一直在老将杜永和手中。
杜永和有勇有谋有资历一直被惠藩诸将拥戴而三位义子则坚定的站在李元胤一方在原本的历史中李成栋战死后杜永和便是执掌惠藩大权迫使朝廷承认最终死在了广州围城战中。
“中国之希望不在朱明而在东番此乃我戎马一生所得之论愿与诸弟兄共勉。”李成栋坐定之后抱拳说道神色满是诚恳。
李元胤和两个弟兄相互看看道:“我等愿亲近东番而东番却不接纳这便是问题所在呀。”
杜永和所言可谓一语切中要害加入合众国主导的抗清御虏统一阵线其实并不难只要是抗清哪怕是个土匪都能加入可要想与合众国休戚与共那就难了如今各方势力真正能做到这一步的也不过是粤西琼藩罢了惠藩不得已亲近合众国除了有嘉定三屠这类‘前科’在最重要的是其没有一个稳定的地盘广东虽富却非安全之地莫要说惠藩就连合众国实际控制的潮汕地区都随时处于放弃状态。
可如今的形势是大明沿海一带但凡能养兵抗虏的岛屿已经被瓜分一空了惠藩也没有海上立足之地在清军强势攻击下守住大陆又极为困难惠藩不具备得到合众国支持的地利优势。
杜永和却是道:“国公爷这话也并不绝对朱明恩养天下三百载一直是中国之正统此事便是东番也不敢变更卑职还是以为抗清之希望还是在大明东番不过是占了身居海外之利天下百姓之心终究还是向着朱明的一时之困并不能说明什么!”
这也是李元胤和杜永和之间的主要矛盾李元胤长期在肇庆为人质见过了朝中党争内斗对于朱明早就是失去了信心而杜永和则不同其亲身参与了李成栋反正亲眼看到了恢复华夏衣冠后的民心所向又从朱明朝廷那里得到官职爵位因此对朱明更为忠心。
“杜将军以为这广东能否坚守?”李元胤问道。
杜永和道:“广东乃是我惠藩之根基无论是否成功都需死守!”
李元胤不再作声他与李成栋一般悲观认定两广陷落是早晚的事他只想着眼前的义父可以为惠藩找一条活路李成栋轻咳一声说道:“鸡蛋不能再放在一个篮子里了大明和东番我们得两面下注!”
“国公爷我们惠藩实力本就弱于江西清军若是再分那就是。”杜永和当即辩解道。
李成栋道:“老杜你不用说了我从我老营中挑选两千人马给元胤三兄弟让他们自立门户吧梅关交由我广州之事就全权委托你了。”
表面上惠藩一分为二实则不然李成栋这是把李元胤三兄弟踢出了惠藩的体系却只给了他两千精兵。惠藩及其附属军队一共三万余其中五千是李成栋的老营兵这是根基反正之后吞并了一批不远改旗易帜的明军又从潮州之变中得到了部分清军降兵后得潮汕出售银两编练一批新军虽说去年攻打赣州损折一批但李成栋麾下能战的精锐仍在一万以上分出两千并不算伤筋动骨而按照李成栋的安排便是把大权全权委托给了杜永和实际上杜永和也没想到自己会有如此局面。
李元胤三兄弟的脸色却是极为难看如果不是因为李成栋多年积威这三人怕是早就爆发了只分给三兄弟两千兵不说连一块地盘都是没有分这让三人如何心服?
“义父我与两位弟弟当如何养兵呢?”李元胤按住了三弟李建泰的手示意他不要激动直接了当的问道。
李成栋道:“为父已经为尔等想好了你三人转隶琼藩效力想来以尔等麾下之精强琼藩也不会拒绝这只是一时容身之计为父听闻东番在山东已经收编义从之军虽无地盘却分土地予掌军之权并供给粮草在两广未曾推行是因为此间皆为明国臣民罢了将来东番若有意尔等便做那义从之军为东番效力便是东番法度严明治军公正想来也不会慢待尔等。
朱明若存续尔等便不改朱明身份矢志抗清便是若朱明时运不济便入东番籍做一富家翁吧。”
“儿子明白了。”三子都是点头李元胤忽然跪下看向赵月怀中李元昊道:“义父请将继母幼弟交由儿子看顾吧我三人一定以死相护!”
杜永和见状也是下跪:“国公爷卑职愿照顾公子他日公子长成也好继承惠藩啊。”
李成栋看了看二人微微摇头:“惠藩亲属都在琼州需你三兄弟照顾钱粮方面则需永和支援至于月儿和元昊我已在台北为其置下产业便是不劳尔等费心了。”
众人听了这话才知李成栋当真心有死志哭着劝说李成栋毫不动摇他扶起李元胤和杜永和说道:“如今梅关屯兵待战广州需要永和主持大局你速速回去吧至于元胤三人便先带兵去广州我听闻东番执政官有调停忠贞营与大明之意元胤在朝中日久想来也能相助一二便先与那位阁下结下善缘日后也好交往。”
一群人唏嘘不已堪堪退下只留赵月与李成栋在房间之中赵月眼含热泪说道:“老爷妾身不愿去东番苟活愿与老爷同生共死。”
李成栋粗糙的手抚着赵月娇嫩的脸颊说道:“月儿当初是我强逼于你你却看顾我幼子来归已经是仁至义尽如今何必再履险地呢?”
“妾身不过是乱世飘零罢了将军不纳必为他所害若是他人妾身必殒命久矣。哪里能有今日之风姿想妾身一小女子劝解将军反正人称巾帼女英他日史书工笔或许有妾身一字半句妾身已经是满足了如不能侍奉将军妾身苟活于世还有何意义呢?”赵月轻声说道。
李成栋道:“我这一生最对不起的便是你了。”
琼州府衙。
如果试问现在这个时节大明王朝中谁是最幸福的人那只有一个人选那就是琼藩藩主林士章当然他的职衔是广东巡抚他的粤西四府经过了近四年的经营已经成为了大明王朝控制区中最富庶最安定的区域了。
粤西四府已经拥有近三百万的人口曾经让大明所有皇帝都头疼的疍民和黎民两大威胁已经近乎解决黄蜚和香港分舰队两头并进横扫了广东沿海所有的疍民把他们发配到了永宁行政长官区从事捕鲸、渔业和潜水捕捞等产业中盘踞海南岛数百年的黎民随着明军与合众国野战营水陆并进黎区彻底被打通黎民要么成为了田独和石禄铁矿的矿工要么进了吕宋各类种植园中虽然仍旧有小股的黎民在作乱但完全已经不成气候。
如今的粤西四府拥有肥沃的土地不仅出产稻米还出产甘蔗、棉花、胡椒等经济作物域内田独矿业公司和石禄铁厂两大核心产业同时出产高岭土(瓷器)、珍珠等紧俏物什其境内生丝、制瓷等产业也蓬勃发展琼州港也成为了西洋航线上的必经港口如今的粤西四府不仅可以维持三百万人的生存还能供养两万正兵和三万义军更是拥有一支不弱的武装舰队。
粤西已经成为了大明最稳固的后方只是这个后方掌握在林士章这位七十二岁的老人手中而现在李明勋第一次登上海南岛就是拜访了他。
林士章原本就是江南士绅在私生活上想来讲究其私邸位于府城之外一片果园之后面积不大却是极为精致院子里有一口古井和半院花草古井旁有石砌的凉亭石桌上摆着四色瓜果李明勋拣了一块果脯吃下端起那碗碟把玩着随口说道:“这廉州产的瓷器量是足了可惜质地不咋地啊难怪远洋航运公司那群家伙不远让其上船和台北瓷器厂差的太多了。”
林士章躺在躺椅上不悦的看了他一眼道:“也不知道是谁那般小气好东西都是往自家怀里揽!”
李明勋登时笑了当初从景德镇弄来不少官窑的匠人又在江南弄了好多但最好的匠人留在了大本营用于各种耐火砖的烧制工作目的还是攻克高炉炼钢次一等的便是进了台北瓷器厂廉州瓷器作坊多是琼藩和合众国商人自己筹资建的走的距离原材料产地近的路子但是匠人师傅却只能从广东调水平便是差了许多。
“呵呵集中力量办大事嘛咱不是一直这么干吗?”李明勋笑呵呵的说道林士章既然老交情也是老前辈面子还是要给的。
林士章也不和他纠缠他心里很清楚但凡在海贸上高利润且技术要求高的产业李明勋都会笼到台湾去却也不是留给自己都是变成了国有企业了林士章也说不出不是来他问道:“李成栋的信你看过了吗?”
“哦这事儿啊这家伙是为自己留退路吗?”李明勋问道。
林士章摇摇头:“为自己倒是不然为他惠藩一门留退路倒是真的他想让三个义子到我琼藩来你以为如何?”
“要啊李成栋的老营兵实力不俗不比汉军旗差不多为何不要?”李明勋道。
林士章也是这般考虑的但是他也有为难说道:“如今满清大兵压境秋冬时节便是要大开打前途渺茫的时候谁人都是有想法啊不光他李成栋一个人如今西南半壁能称得上稳定的也就只有我琼藩了难道来人我便是要吗?”
李明勋连忙摇头:“那不能宗室和官绅可不能都要宗室嘛你手里不是有个唐王吗再有个备份也就是了官绅你有那么多官位给他们吗如果没有不如不要老先生应该知道这群孙这部分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比谁都难缠。”
林士章自然明白这个道理粤西有如今这个局面靠的是粤西三巨头——林士章、黄蜚和袁时中三人的独断专行琼藩也就是披着大明的外衣内部是自成一脉选官任将都有自己的体系赋税财政也有自己的标准除了每年给朝廷部分‘孝敬’奉永历为正统琼藩几乎可以说独立一国了别说那些一个比一个爵位高一个比一个官衔大的官绅勋贵就算是忠臣清流林士章也不想要一个陈邦彦都让他烦的够够的了。
“你无需你多说来的宗室官绅勋臣一律自食其力若是不能一律自谋发展到时候多半是去你东番去当富家翁了老夫的说的不是他们是前线下来的兵将要还是不要。”林士章再问道。
这确实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毕竟前车之鉴尚在啊当初弘光命令郑藩水师炮击高杰部溃兵惹的江北四镇投降造成了巨大的恶劣影响满清绿营能打的将领几乎都是出自高杰部比如长沙的徐勇赣州的高进库等等但当时如果不阻拦那些溃兵让其渡江南下相比江南也是要遭遇兵灾这个局面也同样摆在了林士章面前接纳吧粤西要受兵灾不接纳吧便是逼着他们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