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科幻灵异>七海扬明> 章二二 较射

章二二 较射

  在七月初国姓的军队逐渐从潮州府撤出返回了南澳岛按照合众国与国姓的秘密条约南澳岛仍旧由国姓实际控制但岛上官兵不允许在广东境内进行收税、打粮等任何军事或者民政行动而合众国也保证不会让清军攻占南澳岛。

  而国姓回到南澳岛休整了不到半个月便是起航前往琉球方向岛上仅仅留下了施琅和千余兵马屯田自守。

  潮州事变暂时告一段落由统帅部军官参谋组成的潮汕开发公司接管了潮州全府而在此之前合众国给予当地明国百姓十天的自由时间用于决断是否留在潮州府许多有亲属在清廷为官为将或者参与清廷科举的缙绅在短时间内变卖家产祖宅离开了自己的家乡以免成为了合众国追究的对象而大部分百姓留在这里。

  何文瑞作为潮汕提督总管潮州的一切其向统帅部提交的潮汕报告之中所有的治政理念都完全符合李明勋给潮州府定下的方针——恢复生产稳定局面减少投入输出资源。

  显然合众国自我认定上不认为己方有实力在中国大陆更精确说是两广一带拥有一块国土原因很简单只要永历政权不灭那么西南就是清廷的主要战略方向潮汕地区可以和广东同进退但做不到和广西甚至于云南同进退毕竟同样的资源投入到其他方向造成的战略影响和经济收益是完全不同的事实上潮汕事变完全就是一个小插曲合众国今年和明年的战略方向在于北洋战区东南和西南两大战略方向吸引了清廷大部分的战争资源即便是江南在清军的内河舰队尚未具有掌控力之前也要投入兵力而广袤的北方则是完全暴露出来。

  而统帅部对于这个计划刚刚确定下来了战略方向那就是山东。

  其实原因非常简单无论是海战还是登陆战大自然都是最大的敌人在北洋作战除了考虑信风、冰封之外最大的敌人就是黄海、渤海延安那长长的水下沙坝、水面沙洲其对合众**队造成的制约远远超过了清廷军队。

  从长江往北南直隶的沿海肯定是最差的选择江淮此时是黄河的入海口沙梁和沙坝阻塞了海岸线二百吨以上的船只都很难接近风帆船这类操纵性较差的船只搁浅是稀松平常的事情事实上这个时代的船只从长江口出海后要向外海行驶百里才敢转向北向。

  就是因为如此虽然知道登陆江淮可切断南北联系威慑江南阻断运河但在这灾难性的沿海环境面前如此诱惑只能深深埋在心中。

  如此在往北就是山东、天津和辽东三地天津最先被放弃这太靠近清廷的统治核心北京了清廷总是要在直隶保持两万以上的满洲八旗(满洲八旗兵会从南方回北京避暑)而天津沿海同样是泥沙淤积与江淮沿海一样只有划桨船才能自由出入。

  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则完全不同两个半岛深入渤海和黄海之中距离清廷的统治核心比较远海岸线适合海船停靠良港众多而其中尤其以山东半岛为上毕竟山东是中国大陆上重要省份而辽东则是满洲老家在满洲崛起的几十年里数百万辽人早就被屠杀、驱逐一空而满清入关更是把辽东的旗人及其附属包衣带进关内许多虽说入关之后满清有动员移民到辽东的举措但按照北洋战区提供的情报山海关外清廷治下的人口绝对不会超过百万这还把大量的蒙古人、女真人算作在内了。

  按照北洋战区的总结来说抢遍辽东也不如抢山东一府而山东半岛深入黄海深处附近还有朝鲜这块大肥肉如果在山东投入一支无法忽视的力量那么对西南战局的支持将是巨大的同样也会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这总比在西南和永历联军作战这类赔本买卖要强的多。

  而北洋战区开辟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拥有一条顺畅安全的交通线事实上合众国在社团时代就进行过两次进入山东的行动分别是中原御虏和登莱大撤退两次中最大规模的行动无异是运出移民而这两次行动的中间衔接点是崇明但今时不同往日那个时候崇明尚且处于和平盛世海域安全地区安定而现在无论是崇明还是泗礁山都处于战区所以合众国需要一个规模较大的中转站而这一次李明勋的目标定在了济州岛。

  位于朝鲜半岛西南侧的济州岛近两千平方公里气候温和降水充沛冬季最低温度也很少到达零下不然在后世也不会称之为东方夏威夷而济州岛拥有绝佳的地理位置处于中日朝三国之间取得这块土地便拥有对周边所有强国的影响力。

  济州监营。

  宽大的监营之中一场射箭比赛正在进行岛上一些低阶文武官和年轻贵族都是盛装到场装饰华丽的朝鲜弓和高大神骏的战马是最好的炫耀资本。

  朝鲜与大明不同因为两班贵族的原因文贵武贱并不是那么的浓厚因为朝鲜贵族多崇尚射术并且将之视为国粹所以文官之中不乏善射之人因此济州监营比武往往是文武同比而济州文武官将之中济州牧金允澈和判官李子敬二人的比试尤为引人注目。

  这二人是济州岛上文武官将之首区别则是济州牧是新任领议政金自点的侄子典型的亲清派而判官李子敬因为不愿谄媚而备受排挤金允澈上任之后通过向满清贡马得到赏识不仅在朝中、京城多有人脉在济州也是一言九鼎连李子敬的兵权也是夺取大半。

  金允澈骑着一匹纯黑战马走入了监营营中文官武将纷纷跪地行礼其从马上下来指着战马上的马鞍问道:“李判官本官这雕鞍如何?”

  无论在中国还是朝鲜文化中雕鞍都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指纹饰华丽的马鞍另外则是引申为坐骑而在李子敬的眼里金允澈的意思肯定是坐骑而他认为这是莫大的羞辱原因很简单金允澈这匹好马原本属于他。

  “自然是好马!”李子敬冷冷说到这匹马是一个商人的献礼据说来自海外身上拥有一半印度卡提阿瓦马的血统尤为神骏其最为明显的特征便是那折返向内的精致马耳不然也不会被称之为折耳马。

  金允澈呵呵一笑说:“本官问的是鞍如何这是上国使者赐予本官的以筹赏本官供马之功。”

  李子敬躬身道:“马鞍华丽用料精细端的是上国气派。”

  金允澈听后哈哈大笑道:“说的极是说的极是啊不知今日你我较艺判官大人以何物为彩呀?”

  “那要看观察使大人有何雅兴?”李子敬抱拳说道。

  金允澈道:“那本官若以此马和此鞍为彩头呢?”

  李子敬便知道金允澈会如此而今天他计划的便是把这匹好马给赢回来李子敬一拍手一个官奴低头抱着锦盒走来金允澈和周边官将都是围了上来他们知道李子敬这位判官经常做些通洋的买卖本家在对马也有势力所以常见许多难得的玩意。

  锦盒打开之后露出一对华丽的手枪握把包金裹满繁复瑰丽的花纹一支是曼陀罗一支是彼岸花击锤被刻画成了如意形状而枪管上还有醒目的嵌银花朵花瓣丝丝缕缕的向这四面八方伸展华丽的让所有人瞪大了眼睛。

  “自生火铳!”金允澈尖叫喊道他很清楚这把枪的意义两把手枪根本改变不了战局却是可以作为谄媚上官的礼物这类礼品即便送到北京递到八旗权贵面前也是极为惹眼的。

  “好本官与你赌了!”金允澈强迫自己从手枪上挪走炽热的眼神咬牙说道一副志在必得的模样。

  说着他已经从折耳马上解下了他那把精致的朝鲜弓李子敬摇摇头:“不金大人既然下官的彩头是火铳我们就应该用火铳来对决不是吗?”

  金允澈不解的看向了李子敬继而笑了他认为这是李子敬的无奈之举火铳和弓箭都是他擅长的李子敬也同样喜欢摆弄但两者不同之处在于弓术是需要多年的习练越练越精熟而火铳则更多依赖器械本身而标靶远了更仰仗运气。

  “好本官应你了!”金允澈信心十足的说道。

  一群下官前去准备精挑细选了十余只火铳来这火铳与日本火绳枪大同小异保养的还算不错平日里都是贵族用来射猎的金允澈挑选了两支放在了身前的案子上而李子敬则是没有挑选而是招来一个官奴取来一支平日用的那火铳看起来半新不旧想来也是李子敬用惯了的唯一不同的是那枪管似乎要长一些。

  金允澈不屑的笑了笑任凭李子敬施展李子敬让人开始在校场树立标靶一人十个标靶从三十步到一百五十步都有意思很明确谁打的中的多谁便是要赢。

  砰!

  金允澈率先开火铅子击碎了三十步外木质标靶的中心打出一个拳头大小的孔洞来惹的周围一片喝彩之声而金允澈第二枪同样击中了标靶这次是四十步开外忽然他有些疑惑因为李子敬一直没有开枪。

  扭头一看李子敬还在装填子药那把火铳立在地上铁质的推弹杆插在枪管里李子敬正用小木槌敲打着推弹杆的尾部一边敲打药子一边进入金允澈不由笑了李子敬装填一发自己足可以装填十发了。

  “李判官需要本官相助吗?”金允澈笑问。

  李子敬脸色如常已然装填好了他回答道:“不劳观察使大人费心。”

  说着李子敬端起火绳枪微微调整了一下火绳随着尖锐的枪声响起一团浓烟腾空而去与平日火铳开火一般无二然而金允澈却是笑了起来原来李子敬眼前三十步外的标靶没有任何反应依旧矗立在那里。

  “看来判官大人射术疏于习练呀。”金允澈笑吟吟的说道。

  “是啊不然就应该打中靶心了。”李子敬微笑回应道。

  这话一出金允澈愣在原地因为他亲眼看到李子敬什么也没有打到正此时几声惊呼从后面传来金允澈回头一看几个年轻官吏在那里惊叫满脸不敢相信金允澈重新打量李子敬面前的标靶发现三十步外标靶毫无异样而这个时候李子敬又开了一枪。

  这一次金允澈的眼睛被远处的标靶吸引住了一百四十步之外那标靶直接碎裂随风飞起金允澈大吃一惊原来李子敬是从远向内打的他定睛一看最远处一百五十步开外的标靶左上角有一个大洞。

  “这这怎么可能?”金允澈满脸不敢相信。

  砰!

  李子敬又是开了一枪这次标靶树立在百步之外铅子直接命中靶心金允澈大惊失色高声喝道:“李判官你让人在标靶上做了手脚不成?”

  “观察使大人好重的心思。”李子敬笑着回应道又是一枪这一次直接命中金允澈那边一百五十步的标靶。

  “观察使大人还要继续吗?”李子敬一边清理弹膛一边笑问道。

  金允澈满头大汗不知当如何回话他口鼻之中粗重喘气强忍着不敢发作出来正此时一行骑兵疾驰而来对监营众官喊道:“观察使大人判官大人倭寇来袭倭寇来袭!”

  “放肆朗朗乾坤太平盛世何来的倭寇!”金允澈正无处发泄怒斥道他转念一想脸色恢复如常对李子敬说道:“李判官军情紧急我等还是先回府衙坐镇今日比试来日再续如何?”

  说罢不等李子敬回复骑上战马疾驰而去许多人紧随其后监营之中仅剩了李子敬一行他身边仆人忽然抬起头眼睛之中露出精光用地道的北京官话说道:“果然是个滑头的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