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六七 抗清御虏统一阵线
岱山寺内一时噤若寒蝉文官们纵然再有不甘纵然对张名振心有微词也是不敢再说话这就是乱世官员们不怕皇权不怕勋戚独独就怕乱兵他们可不会和你讲道理他们要是闹起来不死几个人是不行的遥想安史之乱皇帝慑于兵变连杨贵妃都是杀了今日若是非得找几个人去顶缸握有实权的将军可无事自己这些人怕是死一批了。
朱以海到底还是有些本事站出来道:“诸位先生如今岱山岛已归我属诸位大人还是去安置百姓抚顺民心吧。”
熊汝霖此时也明白了这里的每个人都不拿自己当回事自己是中了那李明勋的计了反倒是不为众人所信成为祸害之属闹僵下去怕是不美索性起身离开。
李明勋微笑看着熊汝霖等人离开对这个局面极为满意从以往来看和文官打交道有太多麻烦掣肘就算成事也是效率低下耗费良多和武勋、开明官员打交道就不同了他们只在乎里子只要面子上过得去没有什么不能谈的不过今日看来文官们还是那般腐朽执拗倒是这位鲁监国拿得起放得下开明的很是个不错的合作伙伴。
“阁下若无意与诸先生相谈明说便是何故如此惹出诸多嫌隙。”朱以海脸上挂着微笑话语之中确实藏着机锋他已经察觉出这是李明勋的计策但也明白若是熊汝霖态度好一些也没有这么多事。
李明勋道:“方才张将军一句话说的好这些人就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而我这个人就是有这么个毛病旁人敬我一尺我回敬一丈旁人若是轻视我我亦不会热脸去贴冷屁股他们视我为蛮夷我何故要尊而重之呢?乱世之时我周全不了所有人索性就只能周全自己了。”
“罢了还是谈谈如何安置百姓吧这段时日浙东大败逃难来舟山的士卒超过三万加上百姓怕是不下十万小小舟山一隅根本养活不了这么些人便是东番把今年十万石援助粮提前给了也是不行啊。”沈廷扬面带忧虑的说道。
李明勋还未说话乌穆在一旁说道:“你们可以采购粮食啊台北和泗礁山粮食都不少我便不信你们光顾着从浙江逃命连家财都扔了。”
这话一出顿时就断了岛上明军要求增加援助粮的想法沈廷扬轻咳一声问:“李大人这也是你的意思吗?”
李明勋笑了他本想让乌穆这个蛮夫来搅浑水自己再周旋一下没想到沈廷扬竟然这般直接李明勋道:“我这卫队长不知礼仪说话是粗俗不堪但意思却表达的言简意赅不错这是我的意思。社团的粮食不是大风刮来的我们无偿援助十万石已经是尽了全力诸位可别把我当冤大头。”
沈廷扬众人相互看看窃窃私语皆是没有什么好法子他们确实有些钱但总不能全买成粮食毕竟还要发饷银再者从浙东带出来的银钱都是私财凭什么要为国家养兵?
黄斌卿轻咳一声问:“当年去年泗礁山的章程还作数吗?”
“哦对若是有泗礁山的章程也是极好的。”几个水师将领出言说道。
张名振见鲁监国不解低声在他耳边解释道:“当年芜湖抵挡左逆满清入侵芜湖的水师感觉不妙李明勋便在泗礁山设下粮仓让撤离江南的水师将领拿人换粮食两个人便是能换一石粮食当时撤退水师纷纷出手以护送百姓撤离为由在江南大规模掳掠人口顺流而下把十数万百姓卖给了东番。
后来后来这群人趁着江南变乱到处登岸强掳百姓去泗礁山那段时日这几乎成了江南的买卖连一些满清绿营也加入其中以人换粮然后在江南出售东番是来者不拒据说仅仅是弘光元年半年从泗礁山迁到各处的百姓就有近四十万。东番给人是明码标价普通百姓无论男女老幼俱是两人一石匠人、郎中、教书先生、老中掌柜却是价格高些最高者一人十石米粮若是能把一家全部迁来另有赠送。”
沈廷扬见张名振与朱以海耳语索性走了过去低声道:“殿下这个时候可不能有妇人之仁历朝历代遭遇变难请蛮兵夷卒清剿是寻常事若不能以布帛银钱相许便是要许之以便宜了。”
见朱以海稍稍缓和神情他又说:“其实每次大变东番都会大规模移民山东御虏、登莱撤退、江南大变、淮北撤军不然东番治下那数百万汉家百姓如何来的?他们在东番治下总归好过为满清掌握。毅宗为国不免忍辱负重何况殿下呢?”
最后一句话彻底打消了朱以海心中的犹疑是啊崇祯皇帝都能坐视东番移民自己如今境况远不如崇祯之时还坚持什么呢?
“可是若无百姓支持我等偏安舟山又能有何作为呢掳卖舟山百姓更是不可多是士卒家属怕是惹出变乱来。”朱以海担忧道他可不想做出任何饮鸩止渴的事情。
沈廷扬道:“殿下何故拘泥于舟山一地如今殿下还掌握兵马两万余水师大体完整上岸迁徙百姓也就是了浙东大乱满清重心又在南下攻打福建正是好时候就算浙东距离满清军太近那江南可被抽调空虚的很呢。”
朱以海重重点头:“那便以北伐为名进击江南解民倒悬。”
朱以海越想越是顺遂心中有了大体章程让那些溃兵水师上岸名为北伐实为抢掠抢掠民财自己分润不得但夺回来的百姓却可以作为筹码和东番交易一可讳掠为胜大振军心二可开源财政解舟山钱粮之困。
一群人各自商议个没完乌穆却是有些心焦他低头问道:“主子你们说他们能开窍吗若是明白不过来您的深意不如索性直白说了吧!”
李明勋笑了笑:“不妨先看看这种事最好他们自己提出来否则总归有人说咱们是落井下石发国难财。”
过了一会安静了不少王之仁等大将都是满脸期许的看着朱以海朱以海也知道这件事算‘众望所归’他轻咳一声:“国难之时不得不权变便请李大人以仿泗礁山之例开设粮仓如何?”
李明勋笑道:“恭敬不如从命。”
双方达成一致王之仁等皆是摩拳擦掌朱以海趁着李明勋去吃饭的当头把诸将召集起来除了留下必要的守备兵力水师各部都是出去打粮实际上这也是未来鲁监国政权得以存续的重要手段不光是他民族英雄郑成功也是靠掳掠百姓的才得以坚持许久只不过随着李明勋的加入他们抢夺的不光是财货米粮还有百姓本身了虽说这有些杀鸡取卵但如今也是顾不得了。
李明勋回到岱山寺的时候大雄宝殿之中只剩下朱以海一人他站在佛像之前凝视久久不语李明勋知道这位监国殿下有话私下与自己说他对乌穆微微点头乌穆便是守在了门前。
李明勋上前取了桌前的一炷香点燃插在了那里朱以海看到李明勋叹息一声道:“还未曾谢过阁下仗义出手救我妻儿脱困。”
“举手之劳罢了当年在山东我无力阻止东虏攻占兖州至今仍感觉惭愧。”李明勋盘腿坐在蒲团上道。
朱以海坐在了李明勋对面他说道:“当年东虏凶狠在兖州灭我一家虽说阁下未曾出手相助但总归杀了阿巴泰为我和兄长一家复仇也是大恩呐。”
李明勋叹息一声他知道朱以海也是苦命人与满清有血海深仇不然也不会坚定抗清到死而朱以海更是无奈说道:“这段时日在诸将口中听闻阁下许多故事北御鞑虏南征西夷端的是豪雄之态我若是有阁下一半本事也不会落得这份田地了曾听闻毅宗、先帝、唐王皆有招抚阁下之意但我却知道以阁下之胸怀大能如何是屈居人下之辈呢。”
李明勋听得这话更是对朱以海好感大增这位监国殿下不说能力胸怀和气度是有的算是个开明君王而是御虏之心坚定也知变通倒是个不错的人李明勋问道:“监国阁下没有招抚之意吗?”
“以往还存三分侥幸今日得见便知无半分可能怕是我大明一朝唯有太祖成祖才能让阁下受驱使吧。”朱以海微笑说道。
李明勋含笑不语朱以海道:“若将来一日我得以复国登基必当与东番约为兄弟之国互通有无并立于这天地之间。”
李明勋摆摆手这话说也就说了听也就听了当不得真他说道:“那不知是多少年之后的事情许我穷极一生也看不得那日光景不说也罢与其畅想未来不如立足今天监国阁下你与我都居于东海之滨往后可以合作的机会有很多如果再内斗不断怕是会被满清各个击破啊。”
“今日与阁下共谈正想商议此事我知阁下与唐王一系也有合作不知可循今日之例居中调停我愿意与阁下、唐王一同御虏。”鲁监国诚恳说道。
李明勋微微摇头郑重说道:“满清非你一人之敌也非朱家一脉之敌亦不是大明一政权之敌其入侵的是我中华之地毁坏的是我华夏文明荼毒的是我炎黄子孙天下所有的汉家百姓文明所属都应该联合起来共抗满清!我们要建立的不是社团、监国和隆武之间的同盟而是天下所有御虏志士的阵线天下所有的人不论民族不论宗教不论政权不论国别但凡有御虏之心便是你我盟友就应该并列同一阵线共御满清!
剃发令颁布之前百姓为朱明而战剃发令之后百姓为华夏而战。今日发生在东方大陆的一切战事早就不是朱明与满清两个政权的战争而是民族存亡的争夺是文明与野蛮的斗争因此我们要建立一个团结一心的统一阵线把所有的抗清御虏的力量团结起来放弃一切成见暂缓政见不同只有这样才能汇聚一股保卫华夏保卫文明的力量。”
朱以海被李明勋一番大论震撼了忽然李明勋抓住他的手诚恳问道:“监国阁下你愿意与我同处一个阵线吗?”
朱以海本能的点点头这个只有二十九岁的青年大人何时听过如此宏论处于震撼之中的他根本来不及思考但是很快他心中有了一丝清明重新找回了自己的身份——大明皇室子孙大明王朝监国殿下!
“阁下纵然是统一阵线但未免力量分散也该只有一个核心一个领导吧!”朱以海咬咬牙说道。
李明勋知道口号大话是说服不了任何一个政治家的他认真看着朱以海问道:“阁下认为谁最合适呢你我还是福州的皇帝阁下。”
朱以海一时语塞李明勋笑道:“其实谁都合适但谁也不合适无论我们谁处在那个位置都会被其他两方反对因为我们代表着不同的利益集团甚至代表了不同的阶层。”
朱以海点点头道:“阁下说的没错但是存亡之际无论是谁都要妥协啊。”
李明勋点点头说道:“我对你们朱家天子下跪不了你们对我也低头不得索性我们暂缓为抗清御虏统一阵线选一个盟主我们可以先建立一个联络机制成立一个所有势力都有代表的委员会用来调停和缓和矛盾防止内斗和内耗我们可以分配战区平时各自为战但哪方受到满清主要打击其他方面都要派遣兵马钱粮支援。”
“然后呢?”朱以海问道。
李明勋笑了他说道:“大明唯一的好处就是疆域广大而西南距离核心经济区很远东南又有很多岛屿也就是说这必然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时势造英雄乱世出英豪现在我们还相互不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战绩会说明一切百姓会做出选择历史会证明谁才是民族的希望谁才是文明的守护者那个时候天下大势所趋谅腐朽之荧光也不敢与日月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