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科幻灵异>七海扬明> 章六四 兵力和战局

章六四 兵力和战局

  能说服林士章和自己步调一致李明勋心中长出一口气这意味着社团可以减轻极大的压力旁的不说现在社团和南明朝廷还在蜜月期不具备占据琼州的法理基础等到满清打下琼州再收复占领那只是激将之法作不得真就算琼州是一块不亚于台湾的肥肉也需要时间才能消化。

  处置完了琼州之事李明勋感觉再无后顾之忧去了统帅部专心处置大陆战场的事情统帅部占据了香港市政府的最顶层参谋人员已经在诺大的会议室里构筑了一个巨大的沙盘上面囊括了大半个中国红蓝两色箭头针锋相对血色阵线犬牙交错战争从未停止过。

  其实在台湾的时候陆军就对大陆战场的形势向元老院做了汇报每隔一个月就汇报一次概略当然还有海陆两军的军备情况可以说李明勋很清楚自己手里有多少筹码也知道自己的盟友是什么德性更清楚敌人的实力。

  在扩军之前陆军的野战兵力就有四个野战营一个骑兵营和两个炮兵营在去年得到巨额资金之后陆军进行了大规模的扩编编列了六个野战营骑兵炮兵各两个营但一年时间既不够这些新营伍获得合格的士兵兵工厂也生产不出足够的武器所以只有三个野战营和一个炮兵营处于能作战的状态即便是这三个野战营也是从原有的营伍之中抽调军官把大本营精锐的开拓、守备营老兵加入其中。

  除了这些主力部队各行政区还利用自己的财政扩编守备营、大队来弥补辖区内士兵被抽调的缺额目前香港就有两个守备营。

  但并不是所有的野战营都能参加大陆的战事永宁行政长官区需要一个野战营作为预备队琼州刚刚派遣了一个新的吕宋行政区更是需要一个野战营和一个骑兵营协助目前真正能归统帅部调配的只有四个野战营和两个炮兵营以及专门防御香港的两个守备营伍。

  算上直属部队兵力大约有一万两千人左右需要指出的是除了吕宋参战的营伍老营伍中三个在李明勋麾下其中两个已经改编成了燧发枪营。

  在下一个财政年到来之前统帅部不会获得新的营伍下一个拥有参战能力的野战营会被派遣往吕宋作战镇压那里造反的天主教徒。实际上这也是陆军养军的手段派遣兵马去吕宋军费自然由吕宋那边来出花的都是当初的战争公债。

  相对来说社团的陆军力量拥有了在大陆作战的能力但大陆广阔的战场上形势也在急剧的变化着。

  整体来说江南崩溃之后东南沿海的闽浙一带都是保持了相对安静的局面但实际上这是因为满清志不在此的缘故弘光政权失败之后东南迅速出现了鲁监国和隆武朝廷两个政权两个政权针锋相对之后暂时分出了势力范围衢州、处州等浙江四府基本归了隆武朝廷剩下的就属于鲁监国了。

  两个政权虽然同属朱明但却完全不同隆武朝廷继承的是弘光的遗产大量的江浙士绅、官宦聚拢在其麾下也被大部分的省份所承认而鲁监国只有浙东一地团结的却是中小士绅大量启用生员、秀才这类地位较低的读书人倒也显的朝气蓬勃。

  鲁监国政权诞生之际有过一段时间缺乏自我认知或者说自不量力其麾下的主力是水师迫切的希望通过长江夺取南京这个政治意味十足的城市来彰显自己的正统地位结果却是遭遇了无情的惨败即便当时多铎早就带着八旗班师回朝去了北京而江南百姓因为剃发令而掀起大规模的反抗浪潮鲁监国政权也是不敌绿营。

  第一波进攻江南从淮北撤回来的原登莱水师损失殆尽第二波进攻沈廷扬和舟山水师几乎全军覆灭自此鲁监国政权认识到了自己的实力不再异想天开的进攻江南而是选择渡过钱塘江收复杭州打下更多地盘拿到更多的饷源地毕竟鲁监国只有宁绍台三府一年六十万的赋税实在养不起十万军队可惜的是鲁监国政权根本不具备进攻能力仅仅能与钱塘江对面的绿营兵保持微妙的平衡。

  围绕钱塘江双方打了一个来回渡江的明军被击溃反击到钱塘江南岸的绿营一样被全歼双方就隔着江对峙陷入了僵局一直到博洛率领主力攻掠闽浙才打破了这个僵局。

  按照情报分析这一波进攻鲁监国根本挡不住对杭州的攻掠把积攒的粮饷和军械损耗殆尽而败军对浙东的横征暴敛又让其民心尽失十万大军完全是架子部队没有一个合格的盟友社团不可能和鲁监国一起防御浙东尽管他们看起来很强大。

  实际上在这方面朱家的两位当权者是难兄难弟隆武朝廷的境况一样恶化。

  满清入关以来一直有一个秋冬工事一直以来都是如此春夏闷热的时候在北方休整积蓄粮草秋冬凉爽南下进攻每一次都能夺取数省把战线前推数百里从如果进京到阿济格攻掠关中、多铎南下江南都是如此隆武元年的冬季满清没有理会内斗不停的鲁监国和隆武政权因为满清知道他们无力北上满清额重点在湖广在南明最强的一支精锐顺军。

  顺军被阿济格击败之后整体上归顺了大明两广总督何腾蛟和湖北巡抚堵胤锡但顺军也彻底分裂李过、高一功为主成立忠贞营全心全意去抗清救国与高一功有些过节的部分闯军、左镇兵马成立忠武营而那群在湖广投降满清又反正的两面派以袁宗第为首则是阳奉阴违延续顺军的系统公推李自成的弟弟做了首领明军本身就不团结除了忠贞营之外在湖广烧杀抢掠完全的流贼做派极不得人心因此在满清大将勒克德浑的攻击下全线大败。

  袁宗第为首的当年李自成中军再次投降然而这次他们遇到了老奴第九子巴布泰这个家伙把投降的顺军首领杀了个干干净净虽说不少营伍保住了并且在勒克德浑夏季撤兵后发动了反击但湖广的局势已经崩溃了。

  最重要的是湖广的战事让隆武皇帝把最后一丝力量投入其中却什么也没有得到。

  实际上南明几个皇帝中隆武天子算是比较圣明的君主也为南明抵抗运动做过努力但最终付诸东流隆武天子在登基之后也算是积极抗清在无法团结鲁监国政权的情况下其也没有专心内斗而是选择进攻已经沦陷的江西。

  隆武的意图很明确只要打下江西就能和湖广连接成片从私心来讲实力强劲的顺军势力可以制衡郑氏一族有利于皇权稳固而从公心来讲这个计划一旦成功就可以顺江南下威胁江南因此隆武皇帝号称五路北伐全力进攻江西。

  或许是感觉时不我待从沈犹龙那里强夺的二百万两白银被隆武皇帝全盘扔进江西的战事之中毕竟江西没有什么八旗兵主力都是绿营但就是这几营绿营兵就让隆武朝廷束手无策其中关键在于前线掌兵的将领几乎都是郑家的人其中以郑彩和郑鸿逵为主。

  实际上当初保卫江南郑芝龙是出了全力郑藩精锐几乎损失殆尽如今郑藩除了施福一脉几乎都是新兵所以战斗力并不强郑鸿逵作为郑芝龙的弟弟在前线一直是打打停停三心二意完全没有进展但是郑彩本就心向朝廷又在郑藩中相对独立一度击败江西绿营但终究后劲不足而隆武朝廷手中的精锐从云南、两广来的精兵终究还是损折在了赣州。

  如此半年鏖战下来隆武朝廷的钱粮耗尽最强一波的攻势被瓦解。

  这就是两大明国政权的现状满清尚未主动进攻他们就把好不容易积蓄的力量消耗殆尽如今是军心民心尽失粮食军饷全无除了各自有用十万左右土匪兵之外几乎是一无是处。

  而此次攻掠闽浙的博洛率领的满清兵马不是多么强大因为此次是夏季出兵博洛麾下仅仅只有万余左右的八旗兵虽说麾下有总兵十几个但兵马却只有不到两万总体来说博洛麾下有三万精兵但从以往的事实来看南下之后这支部队会随着大量明军的投降而滚雪球一般的起来等到了福建的时候总归不少于七八万人无论郑藩投降与否总归不是隆武朝廷能阻挡的。

  而目前得到的消息是郑藩的情况很不稳定有投降的可能。

  按照统帅部参谋们的说法两个政权都已经失去了拯救的必要顶多可以把视为核心的皇帝、监国陛下救出来至于兵马、地盘那是不要想如果硬要参与到浙江、福建的战事中去结果是必败区别只是这万余精兵和执政官阁下与哪位朱明皇室死在一起显的更为壮烈罢了。

  但是李明勋明白南明朝廷的两位殿下是绝对不会接受社团好心的他们会投奔隶属于自己的军镇无论其是否忠诚强大在两位殿下眼里做其他武勋手中的傀儡也比投奔社团要强。

  其实统帅部的参谋们把此次社团参加大陆战局的重心放在了广东最基本的目标是香港和琼州不容有失香港有构筑接近完成的棱堡工事沿着深圳河东西摆开固若金汤琼州离大陆虽近到底有海峡阻隔有海军在就不会有大风险至于进取则完全看满清的动向。

  如果博洛一路打到广东收拢隆武和鲁监国两大政权的溃兵或许要有十几万人那时候只有死守香港了但考虑到满清的出兵规律博洛很可能不会进入广东那个时候可以视满清兵力而做文章了。

  对于浙江统帅部只希望舟山不容有失而对于福建统帅部一直有争议那就是社团有没有实力阻止郑藩投降李明勋认为可能性不大郑芝龙投降可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早有预谋在原本的历史上博洛大军还在浙江攻掠郑芝龙就把守卫关卡的几部兵马全员撤到了身边以兵马和水师和博洛谈条件以至于发现郑藩投降的隆武皇帝没有任何反应只顾着逃往赣州。

  对于这么一个老谋深算的人就算社团要提前下手也是有些无从下口的感觉而李明勋早就通过私人渠道告知曾樱郑藩有二心但石沉大海至于隆武朝廷与社团联合从郑藩夺权的计划更是被隆武皇帝拒绝了。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郑芝龙投降与否根本不重要但是郑家的水师绝对不能投降或者说郑家的水师是绝对不能为满清所用的这就是社团的底线。

  隆武二年五月底富阳县。

  博洛顶着烈日来到了钱塘江畔手搭在眼前观察着江面只见钱塘江大量河床裸露龟裂成片而河中央只有浅浅的河道不少明国百姓在江中站立洗澡显然情报是真的钱塘江天险消失正是渡江的耗时间博洛微微点头:“渡江吧。”

  随着博洛一声令下以原江北四镇编列的绿营兵前锋开始全线渡江继而是江南提督麾下兵马最后是八旗兵马博洛望着自己麾下这支延绵十余里的强军心中道:“东番李贼杀我父兄待灭了隆武、鲁逆自当上门讨你首级!”

  香港的李明勋听闻了博洛渡江的消息不再犹豫把香港之事交给了陆军提督高锋亲自率领舰队北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