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科幻灵异>大家请我当皇帝> 第三百四十一章 平分

第三百四十一章 平分


当张顺带领大军赶到宣府的时候,城中的硝烟尚未散尽,街道两旁还残留着成片成片的血渍和一堆一堆被打翻在地的摊子。</p>

三三两两的百姓,正夹杂其间挑挑拣拣,在回收还能利用我物件。</p>

“看样子,昨晚战斗很激烈啊?”张顺皱了皱眉头,不由开口问道。</p>

“暴动的敌人几乎已经肃清,现在唯余部分余孽躲藏在城中,正在逐家搜寻。”镇代王张维世不由连忙应道。</p>

“为首之人竟是原分守口北道兵备副使刘永祚,只因其任职已久,声望颇隆,是以闹出这偌大的动静。”</p>

原来就在李自成率领张胖子等人进攻万全右卫和张家口堡的时候,张维世、李国樑、宋献策和李过一干人等也在宣府城内镇压以分守口北道兵备副使刘永祚为首的暴动敌人。</p>

<a id=wzsy href=http://www.siluke.com/0/111/111218/>《重生之金融巨头》</a></p>

兵备副使,即兵备道,乃是明代中后期极具特色的掌握武备的文职官员。</p>

这个职务不但能够管理辖区的军务,而且可以指挥参将、游击、守备、操守等低级将领,基本上就是一个小号的地方巡抚。</p>

分守口北道兵备道下辖镇城、鸡鸣驿、上西路、下西路和南路,正掌管了几乎占据了宣府一半的区域。</p>

“这刘永祚何须人也,为何有这般本事?”张顺闻言不由皱了皱眉头,开口问道。</p>

兵备副使和参将、守备等武职将领完全不同。前者是流官,任期一到便会调离;而后者则出身卫所,世代为军,在边军中关系盘根错节。</p>

故而,在张顺看来,一个兵备副使不应该有这么大能量。</p>

“舜王容禀,这刘永祚乃是都察院右佥事御史兼管兵备道!”张维世苦笑一声,不由开口解释道。</p>

“此话怎讲?”他不解释还好,一解释张顺反倒更迷湖了。</p>

“臣原来也不过是都察院右佥事御史兼巡抚宣府!”张维世一看张顺是真不明白,不由连忙又追加了一句道。</p>

“哦?原来却是本王大意了!”张顺听到此处,顿时恍然大悟。</p>

你道为何?</p>

原来明代各地兵备副使一般都是就任按察佥事、按察副使等职兼管兵备。</p>

前面代表品秩编制,而后面代表差遣。</p>

虽然这品秩编制高低并不影响兵备副使的权限,但是却代表着身份的高低和提拔的优先级。</p>

比如当初洪承畴、卢象升就是以从三品的参政身份兼管兵备,后来做出来成绩以后就得到了大力提拔。</p>

那分守口北道兵备副使刘永祚也正是如此,如果没有意外,一旦宣府巡抚张维世离职,恐怕接任者十有八九就是此人。</p>

但是,世界上有些事情就是这么巧。</p>

那兵备副使刘永祚还未等到身兼宣府、昌平两地巡抚的张维世离职,结果却等来了“改旗易帜”,“改朝换代”,这让好容易“媳妇熬成婆”的他如何甘心?</p>

好巧不巧,正好“大清国恭顺侯”吴惟侯在这个时候找到了他,两人一拍即合,这才有了这宣府的祸事。</p>

“这样,且传令下去,宣府各处兵备副使可封侯爵!”张顺听他细细讲述明白,不由连忙下令道。</p>

什么叫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这就叫成事不足败事有余!</p>

张顺自以为这一次开出的价码够大了,结果没想到还是有意外发生了。</p>

“报,紧急军情!”就在张顺和张维世、李国樑陪同下边走边聊,快走到都司,不曾想早有士卒急急忙忙了过来。</p>

“说!”张顺一看身边没有外人,便下令道。</p>

“回禀殿下,后金兵已经攻克居庸关,夺取保安!”那士卒连忙汇报道。</p>

“什么,这么快?”张顺不由眼皮一跳,暗道不好。</p>

他连忙下令道,“李述孔何在?速速光布斥候,谨防有变!”</p>

先前只听说后金攻克了昌平,张顺还道对方需要停留一段时间,不曾想这么快就破了保安州。</p>

保安州位于洋河下游故地,东接延庆,西连宣府,北抵龙门,南接蔚州,乃是宣府往东的必经之地。</p>

既然后金兵抵达此处,想必延庆州已失,龙门、开平二卫也及及可危。</p>

如果这是这般,虽然自己已经占据了宣府镇治所,实际上依旧是双方平分了宣镇。</p>

既然如此,当务之急是修整人马,清点家底,以便为下一步计划做好准备。</p>

想到此处,张顺眼见李述孔应了,这才心中稍安。</p>

他不由开口向原宣府巡抚张维世问道:“不知城中堪用兵马几何?”</p>

“城中原有九营人马。”张维世闻言一边将张顺引入都司,一边解释道。</p>

“其中抚标、镇标及铂标左右翼四营为战兵,兵机营及城东、城南、城西、城北五营为守兵。”</p>

“其中镇标五千,先前被李总兵带去了太原,如今只剩下九千战兵,一万五千守兵。”</p>

“哦?”张顺闻言正要计算如何部署,突然想起来明军吃空饷的恶习来,不由又追问了一句道,“实在多少?”</p>

“实在……抚标三千,左右翼四千,合计战兵七千员名;守兵七千五百员名……”张维世犹豫了一下,只好自报家门道。</p>

“嗞!”张顺闻言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你们可真能玩。</p>

如今正是用兵之时,宣府又是京西重镇,一营人马都凑不够三千之数,我是该夸你们勇呢,还是笑你们傻?</p>

要不是如今正是用兵之际,他差点想当场反悔,收回封赏给他们的爵位。</p>

“额……额……少是少了点,不过舜王殿下你且放心。这些兵个个都是敢战之士,以一当二……”眼见气氛有些尴尬,张维世连忙拍着胸脯保证道。</p>

都是千年的狐狸万年的妖,你给我玩什么聊斋!</p>

张顺不由冷笑一声,打断了张维世的话道:“先前是怎么回事,大家心知肚明,本王也不再追究。”</p>

“只是如今大伙儿跟了本王,那就按照本王的规矩办事儿。不然误了军机,大家都担待不起。”</p>

“我麾下人马都是一营三千,多退少补,俱要清点实在,不容有半点虚假。”</p>

“镇代王,你这标营人数已经达标。但是,我还是给你一天的时间,自己给我摸一摸底儿。”</p>

“不管你查不查,明天一早我派人逐个清点,如有短缺,我拿你是问!”</p>

“微……微臣领命谢恩!”镇代王张维世闻言不由脑门冒汗,连忙拱手应了。</p>

“李国公,先前你麾下的标营已经被我军打散,不复存在。”张顺这才点了点头,又扭头对李国樑道。</p>

“你待会儿带人把你的亲信、家丁都抽调回去,左右翼二营战兵任你挑选,五日之内我要你新建标营一营,有没有问题?”</p>

“没问题,没问题!”李国樑偷偷看了一眼一脸尴尬的张维世,连忙应了。</p>

“至于守兵,姑且不动,只是须让他们个个给本王做实了,不许有半点虚假!”张顺想了想,又强调道。</p>

“记住,别想着跟本王耍花招。明天一早,我要依照花名册逐个点名,个个校艺。”</p>

“点名不应向,视为未到。校艺不过,当场淘汰。个个俱要孔武有力,武艺娴熟,如此才能打得胜仗!”</p>

“臣(末将)领命!”那原宣府巡抚张维世和麾下五个游击将军,闻言顿时汗如雨下,连忙应下了。</p>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