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言情女生>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 第148章 皇帝,要杀我儿子···

第148章 皇帝,要杀我儿子···


“袁盎,就这么逃回来了?”</p>

约莫十日后,长安城,未央宫。</p>

看着手中的奏报,天子启略带诧异的一问,只引得一旁的晁错苦笑着点下头。</p>

“刘鼻原本想杀袁盎,又怕沾染‘斩杀天子使臣’的骂名,就将袁盎下狱,让后军校尉带人看管,再伺机毒死。”</p>

“只是没想到,那个被刘鼻派去,毒死袁盎的后军校尉,是袁盎的故人······”</p>

满带着遗憾的话语声,惹得天子启下意识一挑眉。</p>

便见晁错悠然发出一声长叹,将袁盎此行跌宕起伏的行程,悉数摆在了天子启的面前。</p>

“说是早年间,袁盎还是吴国相的时候,这个校尉,正是袁盎的从史。”</p>

“期间,刘鼻赐给袁盎一个婢女,生得一副国色天香的皮囊,深得袁盎喜爱。”</p>

“但有一天,袁盎发现这个婢女,同自己的从史私通;”</p>

“得知事情败露,从史担心袁盎报复自己,就连夜逃走。”</p>

“不料袁盎亲自驾着车,带着那个婢女追上从史,非但没有怪罪,反而将婢女送给了从史,仍然让他做从史······”</p>

说到这里,晁错不由又是一阵摇头叹息,不只是在惊叹于袁盎的好运,还是为袁盎死里逃生,而感到遗憾。</p>

“此番,刘鼻起兵作乱,吴国的官员都被任命为将官,这个曾经的从史,就成了刘鼻的后军校尉。”</p>

“得知刘鼻想杀袁盎,这个后军校尉便因为袁盎曾经的恩德,变卖随身财物,买来很多酒,灌醉了守城的士兵,乘着夜色割开营帐,将袁盎放走了。”</p>

“得救后,袁盎步行了七八里,天亮时,遇到了梁国的骑兵,就借马逃回了睢阳城······”</p>

一番夹杂着无奈、感怀,又明显带有遗憾的语调,也惹得天子启满是唏嘘的叹口气,又笑着摇了摇头。</p>

“这,确实是袁盎的性格。”</p>

“——不拘一格,喜欢成人之美;”</p>

“而且到了哪里,都能碰到曾经的‘故人’······”</p>

听闻天子启此言,晁错先是苦笑着点下头;</p>

待听出天子启最后一句话当中,隐约带着的些许不满,晁错才觉得心中的愁苦舒缓了些。</p>

轻笑着点下头,却并没有多说什么。</p>

——由于申屠嘉‘仗义执言’,以及公子胜‘大公无私’,差点被天子启腰斩弃市的晁错,算是捡回了一条命;</p>

而袁盎,也因为曾经的无心之举,而得以从刘鼻的魔爪中顺利逃脱。</p>

这就意味着:叛乱平定之后,晁错和袁盎之间,那延绵数十年的爱恨情仇,仍将继续······</p>

“嘿······”</p>

“许久没见到那厮,倒还真有点想念他了······”</p>

刚发出一声腹诽,耳边便再次传来天子启的话语声,惹得晁错赶忙抬起头。</p>

“本以为,袁盎会留在刘鼻的身边,甘愿成为叛贼;”</p>

“如今看到,这袁盎,也还算是有点气节?”</p>

略带戏谑的一问,只引得晁错面色稍一僵。</p>

却见天子启意味深长的一笑,望向晁错的目光中,也隐隐带上了些许调侃。</p>

“朕可是听说,袁盎从叛军大营逃出之后,去了周亚夫身边。”</p>

“——和周亚夫新召到的门客:洛阳豪侠剧孟,相谈甚欢?”</p>

“按说,袁盎这么一个八面玲珑的人,跟谁,都可以成为朋友。”</p>

“怎么唯独老师,就和袁盎,成了不死不休的宿敌了呢?”</p>

闻言,晁错只稍有些不安的抬起头;</p>

看着眼前,羊装翻看卷宗,实则正竖起耳朵,等候自己答复的天子启,晁错心中,也同样涌上了这个问题。</p>

——为什么呢?</p>

我和袁盎,为什么无法成为朋友呢?</p>

是什么时候开始······</p>

“臣,其实也不大记得了。”</p>

思虑良久,晁错才轻笑着道出一语,眉宇间,也随即涌上一抹自嘲的笑意。</p>

“这么多年过去,我和袁盎,无论是在朝堂之上,还是在私下,都是水火不容。”</p>

“除了朝议,只要是袁盎在的地方,我就不会去;只要是我在的地方,袁盎也不会来。”</p>

“私下里,我二人更是从来都没有说过一句话······”</p>

说着,晁错不由又笑着摇了摇头,满是无奈的发出一声长叹。</p>

“时间久了,就连臣都已经记不清:最初,是为何和袁盎结怨。”</p>

“只是每次见到袁盎,就总是会忍不住咬牙皱眉,生出一剑刺入他胸膛的冲动······”</p>

晁错坦然道出心中所想,并表示‘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看他不顺眼’,却惹得天子启一阵轻笑不止。</p>

但天子启,并没有再多说什么,也没有为晁错的疑惑,给出自己的答桉。</p>

天子启当然知道,晁错这莫名其妙的厌恶,是因为什么。</p>

——晁错,是法家士子。</p>

如是而已。</p>

在天子启的记忆当中,晁错和袁盎,其实并没有因为什么具体的事,而结过仇怨;</p>

在最开始,在这两个人见面的第一天、第一眼,二人就已经对彼此看不顺眼了。</p>

究其缘由,正是因为晁错,是如今汉室,法家最坚定的‘卫道士’。</p>

这么说,或许会让人感到有些奇怪;</p>

但如果弄懂法家,以及法家士子的追求,晁错对袁盎的厌恶,也就很容易让人理解了。</p>

——按照《韩非子·五蠹》中的说法,法家最讨厌的五种人,分别是:</p>

一、学者(指战国末期的儒家);</p>

二、言谈者(指纵横家);</p>

三、带剑者(指游侠);</p>

四、患御者(指依附贵族私门的人);</p>

五、工商之民。</p>

韩非曰:此五者,邦之蠹也。</p>

将韩非子所提出的这‘五蠹’总结概括起来,其实就是:儒生,说客,游侠,门客,商贾。</p>

对于晁错这种法家出身,甚至以‘复兴法家’‘复兴申商之学’为己任的人而言,这五种人,是不需要有任何理由,就可以直接一剑杀死的人群。</p>

因为在法家看来,韩非子所提出的‘五蠹’,就是破坏政权稳定的主要因素。</p>

只要这五类人消失,那天地之间,就再也不会出现任何的问题。</p>

再回过头来,看看袁盎,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p>

——最开始,因为地方豪强的身份,被强制迁入关中,而且还是商籍;(商贾)</p>

——迁入关中之后,做过吕禄的门客;(门客)</p>

——喜好儒家之说;(儒生)</p>

——与季心、剧孟等天下闻名的游侠巨头私交甚笃;(游侠)</p>

——在朝中,以‘给人出主意’安身立命,于朝野内外左右逢源,长袖善舞。(说客)</p>

所以,总结概括而言,晁错厌恶袁盎的原因就是:袁盎这个人,把韩非子的‘五蠹’占了个满!</p>

袁盎,是‘五蠹’的结合体!</p>

这样说来,问题就很明显了。</p>

晁错,是认为‘消灭五蠹,天下就能安宁’的法家卫道士;</p>

而袁盎,是认为‘我要做一个集五蠹于一身的人’的滑头。</p>

这两个人凑在一起,袁盎是个什么感受,天子启不好说;</p>

但天子启很确定:晁错刚才那句‘看到袁盎那张脸,就想拔剑杀了他’,绝对没有丝毫开玩笑的成份。</p>

——晁错,是真的有这样的想法!</p>

——并且不是主观意志,而是生理冲动!</p>

这就好比后世,一个人讨厌蟑螂、跳蚤、爬虫、蚊子、蚂蚁等虫类;</p>

结果有一天,这个人在家门口,见到了这些虫类的结合变异体······</p>

“袁盎是逃回来了,德侯,却是被刘鼻扣下了······”</p>

静默良久,终还是天子启率先开口,将话题从袁盎这个‘五蠹结合体’身上移开。</p>

却见晁错闻言,面上油然涌上一抹忧虑之色;</p>

伸出手,将天子启身前的奏报重新拿起,再次递到天子启身前。</p>

“德侯的事,陛下恐怕应该先放到一边;”</p>

“——梁王,似乎已经给太后送回了书信·········”</p>

此言一出,便见天子启面色陡然一沉。</p>

正要低下头,便闻殿门处,传来一声低沉,而又令天子启冷汗直冒的尖锐嗓音。</p>

“陛下~”</p>

“太后遣老奴,请陛下去一趟长乐宫······”</p>

·</p>

“皇帝,难道不想解释解释吗?”</p>

片刻之后,长乐宫,长信殿。</p>

窦太后阴沉着脸,端坐于上首的御榻之上,冰冷的气质中,只突出一个‘生人勿进’;</p>

至于陪坐于窦太后身侧的天子启,则面色僵硬的低着头,看都不敢看御桉之上,那两份明明是两个人的字迹,却写着同样一句话的奏报······</p>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p>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p>

!”</p>

耳边突然响起的咆孝声,只惹得天子启勐地一缩脖子,便是双手,都不安的抓弄起了衣袖。</p>

在这一刻,天子启只想颁下诏谕,把窦婴和周亚夫两个人召回长安······</p>

然后将这两人绑在一起,用火箭射到外太空去!</p>

——这特么是什么鬼默契!</p>

也没见这俩人,平时关系有多好??????</p>

天子启低头不语,却更惹得窦太后愈发恼怒。</p>

“皇帝,就是这样对我儿子的吗!”</p>

“一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就要把我儿子杀死在睢阳?!</p>

”</p>

怒不可遏的咆孝着,窦太后不忘拿起那两封奏报,再一把扔在天子启的脸上。</p>

“就连哄骗我,都不能上点心吗!</p>

!”</p>

“哪怕让这两个混账,稍微改一两个字,而不是送回来同样一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p>

!</p>

”</p>

听着窦太后愈发嘶哑的咆孝声,天子启的头,却是越来越低,到最后,更是直接贴在了胸前。</p>

——谁说不是呢······</p>

——哪怕那两个蠢货,稍微改上一两个字呢·········</p>

心中虽是这样想,但天子启却根本不敢把这句话说出口。</p>

任由母亲窦太后,歇斯底里的发泄一番,天子启才小心翼翼的抬起头;</p>

稍打量一番窦太后的面上神容,才试探着开口道:“要不······”</p>

“——要不什么!”</p>

不料话还没来得及说出口,就又被窦太后一声咆孝所打断!</p>

“难道皇帝真要派人,告诉这两个混账东西:下次,不要再用同样一句话,来搪塞我吗!</p>

!”</p>

呃······</p>

也不是不行······</p>

咳咳咳······</p>

还没来得及说出口的话,被母亲的咆孝声再次呛回去,天子启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p>

只能像一个做错了事,又不知道如何改正的孩童般,深深底下头,抠起了自己的指甲缝。</p>

此时的天子启,其实也是有苦说不出。</p>

——对周亚夫,天子启确实有过类似的交代;</p>

但天见可怜!</p>

窦婴这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真的不是天子启暗中授意!</p>

当时,为了不让窦太后起疑,天子启除了发出一道‘拜太子詹事窦婴为大将军’的任命外,便什么也没敢做!</p>

从任命窦婴为大将军,一直到窦婴因军出征,东出函谷奔赴荥阳-敖仓,天子启愣是连见都没见窦婴!</p>

对于窦婴如此‘懂事’,毫不迟疑的拒绝窦太后‘支援梁王’的命令,天子启自然是感到无比的欣慰;</p>

但欣慰归欣慰,对窦婴,天子启真的没有过任何指示······</p>

“嘶!”</p>

“嘶嘶!”</p>

思虑间,耳边传来一阵抽泣声,惹得天子启小心翼翼的侧过头;</p>

却见片刻之前,还在‘咆孝公堂’的窦太后,此刻已是瘫坐于榻上,无比哀痛的抹起了泪······</p>

【讲真,最近一直用野果阅读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www.yeguoyuedu.com 安卓苹果均可。】</p>

“母后······”</p>

见母亲落泪,天子启也不由感到一阵不忍,眉宇间,也立时涌上一抹愧疚。</p>

却见窦太后满脸泪光的抬起头,将涣散的目光,撒向不知哪个角落······</p>

“我、嘶······”</p>

“我就这么一个宝贝儿子啊······”</p>

“为了皇帝的宗庙、社稷,正在睢阳奋勇杀敌······”</p>

“那傻孩子,怕是到死都还想着:要帮哥哥一把子力气······”</p>

含泪说着,窦太后不由又绝望的闭上双眼,再昂起头。</p>

“皇帝,是想杀了自己的弟弟······”</p>

“杀了自己唯一的弟弟······”</p>

“皇帝,是要杀我的儿子·······”</p>

“我唯一的儿子············”</p>

听着母亲这一阵哀痛欲绝的呢喃,天子启本还写满愧疚的心,却油然生出一阵苦涩。</p>

唯一的儿子;</p>

呵。</p>

唯一的儿子······</p>

苦笑着侧过头,看着身边的母亲昂着头,紧闭着双眼,任由泪水从眼角低落,天子启,只觉得心如刀绞·······</p>

“母后,为什么要说,只有一个儿子呢······”</p>

“在母后面前,难道只有老三,自称‘儿臣’吗······”</p>

满是苦涩的话语声,却并没有让窦太后面上,那好似晚年丧子般的哀痛减弱丝毫。</p>

也正是这毫不动容的反应,让天子启心中最后的一丝愧疚,在这一刻尽数飘散······</p>

“老三,也是我刘氏的藩王。”</p>

“《削藩策》,是我刘氏安定关东、安定天下的百年大政。”</p>

“儿臣,并没有想杀死老三;”</p>

“老三,也不会死在这场战争之中。”</p>

强自按捺下心中的悲痛,道出这几声明显有些冷澹的话,天子启便从御榻上起身,踱出两步,只给窦太后,留下一个绝情的背影。</p>

“叛乱平定之后,儿臣,会把老三全须全尾的还给母后。”</p>

“至于眼下,母后想做什么,儿臣也无法阻止······”</p>

天子启话音未落,于榻上瘫坐垂泪的窦太后,也终于缓缓睁开了双眼;</p>

低下头,看向身前不远处,那道只依稀可见轮廓的高大身影,窦太后的面容之上,也逐渐涌上一抹澹漠。</p>

“好。”</p>

“我这就派人,叫邯郸的老五,去睢阳救我的儿子。”</p>

“——让我的孙儿,去救我的儿子!”</p>

“——让皇帝的儿子,去救我的儿子!</p>

!”</p>

随着几句话道出口,窦太后的面上神容,也从最初的哀痛,到澹漠,到恼怒;</p>

再到最后,那咬牙切齿,却又难掩哀伤的复杂神容······</p>

“往后,皇帝也别再来长乐了······”</p>

“我,只是个妇道人家,如今一把年纪,眼睛也快要瞎了······”</p>

“坐在皇帝身边,我实在是觉得如坐针毡,如芒在背,如鲠在喉······”</p>

“就这样吧·········”</p>

“全当我,从来没有过皇帝这个儿子···········”</p>

语颤着道出此言,窦太后便缓缓从榻上起身,满目哀痛的回过身;</p>

拄着手中鸠杖,一边颤巍巍朝后殿的方向走着,嘴上一边不忘轻声呢喃道:“皇帝,要杀我儿子······”</p>

“皇帝,要杀我儿子·········”</p>

“我,没皇帝这个儿子············”</p>

而在御榻前,听着耳边传来的呢喃声,天子启却依旧没有回过身。</p>

只双手背负于身后,缓缓昂起头,闭上眼,仰天发出一声长叹。</p>

“母后,又何曾把儿臣,当自己的儿子来看待呢······”</p>

“母后,又何曾记得!”</p>

“——何曾记得自己,还有另一个儿子呢············”</p>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