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言情女生>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 第090章 召辕固、黄生入宫!

第090章 召辕固、黄生入宫!


嘴上这般问着,刘启的心思,却不由自主的飘到宫外,距离未央宫仅一街(章台街)之隔的长乐宫。</p>

——太皇太后薄氏,已经驾崩;</p>

如今的汉室天下,太后窦氏最大!</p>

至于那句‘朕百年之后’,自也不是刘启一时兴起,又或是灵机一动;</p>

而是刘启经过深思熟虑、再三考量之后,得出的最佳方桉。</p>

甚至就连梁王刘武入朝之后,刘启针对这个弟弟做出的每一个姿态,都是在为那句石破天惊的‘朕百年之后’做铺垫。</p>

若说刘启为什么要这么做,那也只能说:刘启想要借这件事达成的目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三言两语之间,根本就说不完;</p>

但其中最关键,也最为主要的,显然还是未来几年之内,必将发生的一场宗亲诸侯叛乱。</p>

——天子刘启,需要一个对自己、对宗庙社稷忠心不二的好弟弟!</p>

需要一个为江山、社稷浴血奋战,拼着战死最后一个梁国人,也绝不让梁国都城:睢阳,落入叛军手中的梁王刘武!</p>

至于事后,该怎么把自己今天说出去的话,再原封不动的咽回肚子里。刘启自也是早有计划。</p>

但刘启先前的所有筹谋、布局,都是以刘启的母亲——太后窦氏,看明白了自己这个皇帝儿子的意图,并心照不宣的配合刘启作为前提。</p>

而现在,这个曾被刘启下意识忽略的前提,却显然出了些岔子······</p>

“查过了。”</p>

“自秦王政驾崩沙丘以来,蓝田黄生,从来没有离开过关中!”</p>

“先太宗皇帝之时,梁王在长安的那段时间,黄生也从未曾踏足长安。”</p>

“在梁王离京就藩之后,黄生更是从未曾和爵位在关内侯以上的人来往。”</p>

“平日里,和黄生互通书信的,全都是钻研黄老学的人。”</p>

“除了同人谈论黄老之说,黄生,几乎没有其他任何人际关系······”</p>

随着黑衣人的禀告声,天子刘启也不由有些诧异起来;</p>

现如今,刘启先前的计划,无疑是在‘窦太后’这里出了些岔子。</p>

所以,刘启看似是在关心这个黄生,实则,却是想透过一切渠道,来探明母亲窦太后,针对自己那句‘朕百年之后’的态度。</p>

但在黄生已经被查明‘家世清白,和梁王刘武毫无关联’之后,刘启窥探窦太后内心的最后一条线索,也随之宣告断裂。</p>

而这个结论,无疑是让刘启有些接受不能······</p>

“唉~”</p>

“只可惜,朕实在狠不下心,在长乐宫安插耳目······”</p>

“罢了;”</p>

“罢了······”</p>

满是唏嘘的发出一声感叹,便见刘启缓缓从榻上起身,正对着殿门的方向,将双手背负于身后;</p>

嘴上却也没忘继续交代道:“往后,多注意这个黄生。”</p>

“就算查不到这个黄生,和太后说了什么,也一定要弄明白:黄生和梁王,究竟谈论了什么!”</p>

“——就算谈论的,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也定要一字不漏的报上来!”</p>

“这件事,关乎江山社稷安危,绝对不能马虎!”</p>

刘启突然严肃起来的语调,自是让那黑衣人也身形一正;</p>

拱手应命过后,那黑衣人正要离去,却又似是想起什么般,略带迟疑的停下了脚步。</p>

“陛下;”</p>

“说起黄生······”</p>

“近几日,倒是有一则趣闻,陛下或许会感兴趣?”</p>

“哦?”</p>

略带试探的一语,果然吸引力天子刘启的注意,本欲朝殿外走去的身形,也不又再次坐回了御榻之上。</p>

“说说看。”</p>

得到刘启的许可,黑衣人自也不多迟疑,稍一措辞,便开口道:“说是近几日,黄生每日午时不到,就进长乐宫面见太后,一直到黄昏时分才退出宫。”</p>

“为了方便黄生出入长乐,太后更是赐下了宫牌。”</p>

“《诗》博士辕固听闻此事,不知是不是嫉妒,便登门找黄生辩论;”</p>

“据说,辩的是汤、武变革,究竟是篡逆,还是天命······”</p>

果然不出黑衣人所料,一听到黄生、辕固二人的变体,刘启的面容之上,便立时涌现出兴致勃勃的神情。</p>

“汤、武变革?”</p>

“嘿!”</p>

“这两个老家伙,倒也真敢说······”</p>

略带戏谑的笑了笑,便见刘启神情一振,眉宇间的疲惫都散去不少;</p>

“黄生、辕固,各执什么立场?”</p>

“最终结果如何?”</p>

见刘启感兴趣,黑衣人也暗下稍松了口气,不假思索道:“黄生认为,商汤、周武革命,是谋篡;”</p>

“而辕固认为,商汤、周武是顺天应命,吊民伐罪。”</p>

“二人各执一词,争执不休,辩了一整天,都没有分出胜负。”</p>

“最后还是太后出面,叫停了这场辩论······”</p>

听闻此言,刘启更是心下一动,深邃的目光中,立刻闪烁起智慧的光芒。</p>

在先前,听到这黄生,和长安朝堂有名的老顽固——博士辕固辩论,刘启还只是觉得新奇。</p>

得知二人的辩题之后,刘启也只是觉得,这个辩题很有意思。</p>

直到最后;</p>

直到那黑衣人口中,道出那句‘不分胜负,太后叫停’,刘启原本只是有些许猎奇的心,才终于躁动了起来。</p>

“朕明白了;”</p>

“下去吧。”</p>

沉声遣退黑衣人,又暗自思虑片刻,天子刘启终还是从御榻上起身;</p>

朗声吼出一句‘来人’,天子刘启的面容之上,便挂上了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p>

“召《诗》博士辕固、长乐客卿黄生入宫,以汤、武革命一题,辩于朕当面!”</p>

“另着梁王刘武、内史晁错,至宣室旁听!”</p>

满是坚定地做下吩咐,又面带纠结的思虑片刻,刘启最终,还是补充了一句:“丞相也叫来吧。”</p>

<a href=http://m.beqege.cc id=wzsy>beqege.cc</a></p>

“还有那些小子,也一个不差,全都叫到宣室来。”</p>

“——尤其是荣那个混账,必须到场!”</p>

又发出一声嘹亮的呼号,确定没有遗漏,再目送那郎官领命离去,刘启才带着怪异的笑容,坐回到了御榻之上。</p>

对于刘启而言,片刻之后的宣室殿,将上演一场必将垂名青史的好戏;</p>

而对于每一个合格的皇帝而言,这样的好戏,都是一次不可多得的机会。</p>

很显然:刘启,是一个合格的皇帝。</p>

刘启,不可能错过这么好的机会······</p>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