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言情女生>初唐:开局告诉李二我是穿越者> 第两百四十二章 你要违逆朕?

第两百四十二章 你要违逆朕?


跟黑齿常之打完了最后一仗后,百济这边,已然没有可用之兵。</p>

一天后。</p>

辽国的军队便兵临泗沘城。</p>

扶余义慈知道已经不可能打得过了,于是率城内所有贵族出来投降。</p>

李悠然接管了泗沘城,同时,派人对其余的百济城池进行劝降。</p>

还是跟之前一样,要把这城中的贵族全部都带走。</p>

另外……</p>

财物什么的,还有奴婢什么的,包括城中的牛啊,马啊这些,只能说李悠然一个都没有落下。</p>

而新罗这边。</p>

高句丽军队的进度则明显比李悠然这边要慢很多。</p>

而且……</p>

由于武器装备已经没有一开始强盛时那么好,现在甚至打个倭国,都感觉有点费劲。</p>

直到李悠然这边把百济给解决了,倭国那边也得知了这个消息,高句丽的军队这才开始快速地推进了起来,才变得顺畅了很多。</p>

几乎是十来天的时间,新罗全境便已经是被高句丽的军队给重新占领。</p>

而倭国,也是直接对昔日的盟友百济视而不见。</p>

不过也对!</p>

这才半个月不到,你百济就被别人攻打到你的都城了。</p>

这怎么救!</p>

现在倭国要想的,已经不是要不要救自己的盟友,而是该怎么见好就好。</p>

因为自己不见好就收,说不定下一个就轮到自己。</p>

他们十分清楚百济的实力,也十分清楚自己的实力。</p>

百济都打不过辽国,那他们肯定也打不过。</p>

于是……</p>

趁着现在李悠然应该还没有截断他们的退路,他们便以最快的速度,赶紧撤回到港口,准备乘船跑路。</p>

殊不知……</p>

李悠然早就想到了他们说不定会乘船逃跑,所以……</p>

当他们偷偷摸摸地回到了港口以后,他们的船早就被李悠然派人去全部摧毁了。</p>

中大兄皇子在前面跑,高藏这边也是带着人在后面追。</p>

至于李悠然,则是在收刮财物。</p>

不!</p>

准确地说,是让他们都主动地捐献出来。</p>

等高藏跟中大兄皇子也打完了,李悠然便押送着所有的战利品返回辽东。</p>

在离开前,当然也有留下一些人来安抚百济、新罗的百姓。</p>

反正……</p>

以前的日子怎么过,接下来的日子也怎么过。</p>

两个月后。</p>

李悠然满载而归。</p>

去的时候是两万人,回来的时候,人数却是去的时候的三倍。</p>

其中,一万是百济的贵族以及他们的家卷,还有三万,则是他们家中的长相相对漂亮一些的奴婢。</p>

以后……</p>

既可以分配给有功的将士,也可以分配给辽东的百姓,帮忙干点农活,甚至,生娃。</p>

当然!</p>

已经成家立室的那些就算了,免得弄得到时候家里不和。</p>

辽东城,见扶余义慈已经被生擒过来,李治也是坐在上面问道:</p>

“扶余义慈,你可想过会有今日?本来朕想杀了你的,只不过,念在你最后还是出城投降了,便饶你一命,你服不服?”</p>

扶余义慈双膝跪地,头磕到地上。</p>

李治当年便把这些百济贵族都送到了大唐。</p>

得知消息的李二看完了书信以后,也是忍不住跟其他人得瑟道:“朕这么多儿子当中,也只有太子跟晋王,是最有出息的了。太子领兵,一举消灭了高句丽三十万兵,而晋王经营辽东,十年之内灭亡三国。我大唐东北,从此再也不用担心外患了。”</p>

然后……</p>

命有司准备酒宴,他要宴请所有在洛阳五品以上的官员,必须得好好地喝上一喝。</p>

听说李二要喝酒,李重直接傻眼。</p>

只能说……</p>

你又不是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压。</p>

李二主要是觉得这几年太压抑了,身边的重臣一个个地离去不说,并且,他也过上了几乎闭门不出的生活。</p>

趁着有这样的机会,必须得好好地庆祝一下。</p>

然后当天。</p>

李重便把他的酒换成了水。</p>

两人在上面你推我攘,眉目相对也是吸引了其他人的注意。</p>

你说陛下跟李重没有点什么,他们肯定是不信的。</p>

“朕就喝一点点。”</p>

“就算是一点点也不行。”</p>

“你要违逆朕?”</p>

“那你喝吧,到时候头疼,眼睛模湖看不见了,失明,可别怪我没有提前说。”</p>

李二想了想,这失明确实有点折磨人,那他不就变成瞎子了吗?只能是落入下风,乖乖地听了李重的话。</p>

只能说……</p>

他这辈子都已经没有快乐了。</p>

辽东。</p>

虽说军事上的仗是打完了。</p>

但是,政治上的仗却还没有打完。</p>

接下来……</p>

对于这个破破烂烂的半岛,辽国应该怎样进行治理呢?</p>

然后……</p>

五小只便不得不开始了讨论。</p>

只见李昂然道:“如果是用辽国的官员,那当地人未必会乖乖地听话,但是如果用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本地的官员,又怕这些人聚众闹事,到时候一有什么不对,便很有可能会反叛。这样的事情,在历朝历代的史书当中,都屡见不鲜。”</p>

李悠然也是道:“如今,我们的情况就有点像是秦国刚刚统一完六国,虽说我们已经迁徙走了不少六国的贵族,但是,这并不代表六国就没有余孽。”</p>

李纯然:“这跟官员的治理,也有关系,如果百姓过得好的话,那他们肯定不会跟着别人造反。”</p>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换源app!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www.huanyuanapp.com 】</p>

李幼睦:“现在三国还剩下多少人?”</p>

李昂然:“这个要等之后统计完了才能知道,看三国的户籍资料,根本不准。”</p>

李悠然:“这十年来,打了太多的仗了,是该好好地休养生息一下了。”</p>

李幼睦:“那剩下的人,我们不杀了吗?”</p>

李悠然:“没有借口怎么杀,而且,越是打得久了,越是厌倦了杀人。”</p>

李治:“那就每个城都派出一个辽国的官员,去进行监视、联络吧。”</p>

李悠然:“还要想个办法防止他们一些人再次联合起来。”</p>

李治:“比如说?”</p>

李悠然:“比如说,像汉朝的分封那样,要让他们一点点分化,变得内部不团结。”</p>

李治:“你的意思是……以后那些地方就是他们的封地?”</p>

李悠然:“不是这样,只是,希望能找到一种方法,离间他们,让他们彼此都独立。”</p>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