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6章 东海大战(6)
金塘水道的战斗中,虽然双方都是老式战船,然而战法却截然不同。</p>
郑芝龙依旧是海盗的老套路,勐冲勐打,希望通过拉近距离、依靠数量多的优势取得胜利。</p>
王昌却将手中的战船横过来,依次排开,尽量集中船上所有的武器,发挥火力优势。</p>
夏国海军的建设,一直都是体系化、规律化的。</p>
每一个将士都十分清楚,这种老式战船迟早会被一一淘汰。他们将来服役的地方,都是新式战舰。</p>
因此尽管目前战斗在老式战船上,可他们已经开始熟悉新的海战方法了。</p>
尽管老式战船上装载的武器数量很少,但是二十多艘船排成一线,打出来的效果还是很惊人的。</p>
郑芝龙冲锋的一路上损伤之惨重,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p>
唯一让他安心的就是,双方之间的距离终于拉近到了呼吸可闻的程度。</p>
最终双方撞在一起,打成混战,已成定局。</p>
看着不足一百米的郑氏战船,王昌心如铁石。</p>
“命令各船自由射击,火箭炮装好了没有?”</p>
此时此刻的他,最无法接受的,就是火箭弹的装填实在是太慢了。</p>
要是能有一种方法,让火箭弹的装填和火炮一样快,该多好呀!</p>
“报告,火箭弹已经装填完毕。”</p>
总算有了一个好消息,让王昌长出了一口气。</p>
“把所有的火箭弹全部打出去,目标覆盖敌人中后段。”</p>
近在眼前的敌人,火箭弹已经打不到了。此时此刻,王昌决定隔绝战场。</p>
利用火箭弹形成的火海,让郑芝龙船队的后半部分同前半部分断开联系,然后集中全力先处理冲上来的敌人。</p>
火箭弹再次咆孝,在一千米外的海洋上重新形成了火海。</p>
许多郑氏的战船躲避不及,要么被当场炸毁,要么被火焰点燃,吓的其他的战船纷纷后撤。</p>
与此同时,各艘战船上的火炮开始通过直瞄的办法,攻击冲上来的郑氏战船。</p>
特别对轻型火炮而言,直瞄射击的办法反而更好,也是这个时代海战的普遍模式。</p>
直瞄增加了精准度,导致郑氏战船的损失速度更快。</p>
除此之外,夏军战船上还有很多士兵纷纷扛着火箭筒出来了。</p>
当初在对马海战中,尚可喜灵机一动,通过这种方法重创了萨摩藩的奇兵。</p>
从那以后夏国就增加了火箭筒的研发,使之成为了海上近战时的有力武器。</p>
此时郑氏的战船已经不足五十米了,夏军遭遇的攻击方式也变得乱七八糟。</p>
投石机啊、火枪啊、弓箭啊、油罐啊、烟球啊,反正郑氏有什么武器都扔了过来。</p>
夏军的战船上,每个人都各司其职。射击的射击,操船的操船,损管的损管,虽然忙碌但不混乱。</p>
火箭筒投入战斗,瞬间增强了夏军的火力。</p>
冲在最前面的几艘郑氏战船,登时被炸的四分五裂,还阻碍了后面的战船靠近。</p>
郑芝龙本来满心欢喜,等着看双方撞在一起,接舷战爆发。</p>
他十分笃信,论起水上肉搏的本领,郑氏就是天下第一。</p>
可结果他却看到夏军的战船上飞出来一根根一米多长的铁管子,撞到郑氏的战船上立刻剧烈爆炸。</p>
木制的战船即便没有被炸碎,也阻挡不了熊熊大火的燃烧。</p>
夏军超出了认知的武器,让他遍体生寒。</p>
可是现在已经无路可退了,背后是熊熊的火海,前面是夏军勐烈的炮火。除了冲上去,就只能任人宰割了。</p>
北面的洋面上,东海舰队主力同郑芝凤的战斗也陷入了白热化。</p>
郑芝凤采取分进合击的办法,有效的规避了东海舰队的炮火,拉近到了可以还手的距离。</p>
双方的战斗越来越焦灼,渐渐纠缠在了一起。</p>
这个时候,任何一方想要轻易退出,已经不可能了。</p>
一颗黝黑的大铁球带着滚滚的热气重重的砸在了临清号的甲板上,顿时木屑横飞,卷起一大片血肉。</p>
左华站着的位置上,更是砰砰砰的声音乱响不停。</p>
不知道有多少碎物砸在了他的附近,差点就伤到了他。</p>
可左华却屹立不动,凛然不惧,仿佛春风拂面。</p>
他的镇定很好的鼓舞了士气,夏军上下不慌不忙运作着。</p>
左华又一次抬起手腕,看到上面的表针指向三点钟时,不由露出了一抹大功告成的笑意。</p>
郑芝凤看到本方的战船终于冲到了近前,大喜过望。</p>
“让各船放火,快放火,咱们要赢了。”</p>
他的喊声未止,桅杆上的哨兵突然发出了凄厉而慌乱的喊叫声。</p>
“有船!背后有船过来啦!六艘新式战船,我们被包围了!”</p>
郑芝凤错愕了一下,赶忙跑到另一头,向着东方看去。</p>
只一眼,他浑身的血液就凝固了。</p>
只见背后的大鹏山拐角处,一艘巨大的战舰正在极速的现出影子。</p>
随即是第二艘、第三艘……</p>
竟然足足有六艘之多!</p>
而且这些新出现的战舰,竟然和东海舰队的主力一模一样,全都是三级战列舰。</p>
<a id=wzsy href=https://m.01xs.com/xiaoshuo/118220/></a></p>
上面迎风飘舞的旗帜表明,这些也是夏国海军。</p>
可这个事实,郑芝凤却无法接受。</p>
“哪儿来的战船?为什么还有?夏国的那些战船不是还没有下水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p>
然而全都陷入了绝望中的郑氏海盗们,没有人可以给他解惑。</p>
郑氏上下此刻已经全都明白,他们到了最危险的地步。</p>
前面有四艘东海舰队的三级战列舰阻挡,后面又有六艘同样规制的战舰包抄而来。</p>
这样的局面,郑氏的失败已经注定。</p>
临清号上,左华一直绷紧的神经此时终于放松下来。</p>
“郑芝龙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咱们在吉林还有一个造船基地。相信这个惊喜,一定会让他刻骨铭心。”</p>
在他的旁边,尚可喜同样笑容满面。</p>
“拖了一年零八个月的时间,延迟了这四艘船的下水,恰好让吉林造船厂那边完工。不得不说,殿下的算计真是让人无法应对啊。”</p>
早在明确要和郑氏发生冲突的时候,左梦庚就开始了有意的部署。</p>
虽然吉林造船厂成立的时间要比青岛造船厂晚一些,但吉林造船厂有一个巨大的优势。</p>
那就是少了木材运输这个环节,极大的提升了工期。</p>
与此同时,他特意嘱咐青岛造船厂这边悄悄的放慢了建造的速度,使得两边战舰的完工达成了一致。</p>
这种战略欺骗,很好地让郑芝龙上当了。</p>
郑芝龙蛮以为东海舰队就只有四艘新式战舰,集中全力不是不能殊死一搏。</p>
却根本不知道,夏国在此之外还有六艘三级战列舰正在秘密赶来。</p>
东海舰队追击郑芝豹的时候,左华就已经同赶来的援军取得了联系。</p>
大战打起来时,这六艘新式战列舰就隐藏在更北面的大鱼山后面。</p>
按照双方约定的时间,准时赶到了战场。</p>
现在包围网已经形成,终于到了东海舰队反攻的时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