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言情女生>大明孽子> 第136章 前面海域又发现了一支大的船队

第136章 前面海域又发现了一支大的船队


第二天一整天,船队都在原来那个海域几乎没有移动。</p>

十艘福船打败了十六艘大海船组成的船队,收尾工作显然不是那么容易完成的。</p>

各种战利品的搜查和盘点,重新对俘虏的分类和甄别,都是需要时间的。</p>

好在阿卜杜拉还算配合,在他的命令之下,各个船队的人整体上是比较听话的。</p>

至于个别不听话的人,已经送到海里面喂鲨鱼了。</p>

“三百三十四两白银,再加十万两黄金和一船的香料,其他一些东西就不是那么值钱了。王爷,这就是初步清点的结果。”</p>

陈昭很是主动的接下了清理战利品的工作。</p>

那种享受的感受,让他对出海的兴趣提升了好几个档次。</p>

“原本想着出来一趟要想搞个上千万两白银回去是不大可能的,现在看来一千万两也不是什么问题啊。”</p>

朱瞻墉他们在海上虽然折腾了一个多月了,但是南洋还有好多地方他们还没有去。</p>

这要是继续折腾一两个月,一千万真不是什么问题。</p>

要知道大明现在一年的赋税收入折合成白银也就是两千多万两而已。</p>

这绝对是一个非常夸张的数据了。</p>

拿着这笔钱去到广州府投资的话,完全无法想象会带来什么样的一个改变。</p>

到时候广州府将会彻底的成为越王府的大本营了。</p>

毕竟,对于当地的百姓来说,谁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他们就支持谁。</p>

其他扯什么虚头巴脑的东西,显然是没有什么意义的。</p>

“这出海的收益这么高,搞得我以后种植甘蔗都没有什么积极性了啊。”</p>

朱勇自然也是听到了陈昭说的数据,忍不住在旁边开起了玩笑。</p>

虽然他只能分到一成的收益,但是这已经非常的夸张了。</p>

毕竟一成到时候也有一百多万两白银啊。</p>

整个成国公府,把房子卖了都是凑不出一百多万两白银出来的。</p>

可是现在却是轻而易举的就挣回去了。</p>

不需要朱瞻墉再去做什么鼓励工作,他们自己就想着回去之后要好好的搞造船业,好好的搞海外贸易,要重视海外的事情。</p>

这也算是朱瞻墉带着他们,还愿意分几成收益给他们的重要原因。</p>

毕竟,个人的力量终归是非常薄弱的。</p>

哪怕朱瞻墉是穿越者,也是一样。</p>

“确实也是,辛辛苦苦搞个几万亩甘蔗园,一年下来估计也就挣个几万两白银就撑死了。但是几万两白银在现在看来完全就不是东西了。”</p>

张軏对朱勇说的话非常的认可。</p>

他来广州府本来就是跟着朱瞻墉来的,并不是为了要搞甘蔗种植园。</p>

“那不一样,甘蔗种植园里头的收益是非常稳定的,并且可以带动整个糖业在我大明内部运转。而这些横财是不具备重复性的。”</p>

“甚至这些所谓的财富,本质上其实就是一堆没有用的黄金和白银,我们只有生产出来了足够多的物资,这些黄金和白银才有真正的意义。”</p>

“否者就会像是倭国和苏禄苏丹国他们一样,手中光有黄金和白银,但是买不到什么东西,百姓的生活水平也是很差。”</p>

朱瞻墉自然是不认可朱勇和张軏的说法的。</p>

哪怕他们只是开玩笑,他也要站出来反驳一下。</p>

毕竟,万丈高楼都是从地基打起的。</p>

这要是地基不稳了,那么后面的什么东西都是白说了。</p>

“说的也是,出海也是有风险的,万一碰到了飓风什么的,船毁人亡也是很正常的。终归是没有甘蔗种植园那么的稳定啊。”</p>

陈昭觉得蚊子再小也是肉。</p>

甘蔗种植园的收益不算很高,但是也不算低了。</p>

这个收益,自然是不能放弃的。</p>

“呜呜呜!”</p>

就在朱瞻墉还想再跟大家说点什么的时候,桅杆上的瞭望手再一次的吹响了警示作用的号角。</p>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野果阅读!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www.yeguoyuedu.com 】</p>

“王爷,前面海域又发现了一支大的船队,一支非常巨大的船队。”</p>

“什么?你确定没有看错?这几天是见鬼了啊,在南洋居然能够接二连三的碰到大船队?”</p>

朱瞻墉很是怀疑瞭望手是不是看错了。</p>

别把海市蜃楼什么的当成真了。</p>

奈何有些东西他就是那么的巧。</p>

不用等瞭望手重新说什么,视力很好的张軏就在旁边说道:“福船,好像是我们大明的福船。”</p>

福船的特点是非常明显的,采用的修造技术跟西洋人的完全不同。</p>

所以张軏只要瞄一眼就知道远处的是福船。</p>

这么一来,事情就变得很有意思了。</p>

因为大家都是明人的话,对方的身份会是什么呢?</p>

“靠过去,但是也不要靠的太近了,看看到底是什么情况。”</p>

听了汇报,朱瞻墉也觉得有点晕。</p>

这个情况自己看不懂啊。</p>

“王爷,这个有点像是郑和下西洋的船队。”</p>

等到船队彼此更加靠近的时候,王富贵说出了自己的猜测。</p>

“郑和的船队?他不是奉命下西洋了吗?”</p>

朱瞻墉自然是听说了郑和的大名,但是还没有见过真人。</p>

当然了,小时候见到朱迪身边的郑和的场合不算。</p>

“郑和的船队?”</p>

朱瞻墉愣了一下。</p>

这个世界居然有那么巧的事情吗?</p>

为了寻找高产的粮食种子,朱瞻墉在南京城可是给郑和他们的船队挖了坑的。</p>

希望他们不要掉到这个坑里面去啊。</p>

“瞻墉,还真有可能是郑和的船队,那几十上百艘船只组成的船队,除了郑和之外,没有其他人可以搞出那么大的规模和动静了。”</p>

朱勇在五军都督府可是有职位的人。</p>

对于郑和下西洋的情况还是比较了解的。</p>

“我大明应该还没有规模那么大的商队,但是对方用的又是福船,看来是郑和的船队不假了。”</p>

朱瞻墉结合自己把握到的情况,也很快就有了判断。</p>

看来自己这帮人的运气还真是独特啊。</p>

茫茫大海都能碰到返程回国的郑和。</p>

“过去打一个招呼就行,不需要让他们知道太多的情况。”</p>

朱瞻墉显然没有要跟郑和的船队好好的沟通一番的想法。</p>

万一到时候对方打了自己船上白银的主意,事情就会变复杂了。</p>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