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言情女生>大明孽子> 第90章 光明正大的抢

第90章 光明正大的抢


石见银山是倭国最大的银矿。</p>

巅峰时期一年的产银量占据了全世界的三分之一。</p>

朱瞻墉一回到南京城,就找朱高炽要了大明最好的银匠去倭国,使用大明最新式的冶炼白银的技术,产量自然不会差。</p>

不过,银子到了自己口袋还没有捂热,朱棣就派亦失哈亲自来找自己了。</p>

朱瞻墉就猜到老爹刚刚估计把自己卖了。</p>

就是不知道卖没卖上好价钱。</p>

“瞻墉,石见银山是不是已经开始出银子了?”</p>

朱棣见到朱瞻墉的时候,第一句话就直奔主题。</p>

“是的。”</p>

朱瞻墉有点幽怨的看了朱高炽一眼,把后者都给看心虚了。</p>

“产量怎么样?”</p>

“目前刚刚开始,一天可以出银一千两左右。”</p>

朱棣左手锦衣卫,右手朱高炽,这种事情显然是瞒不住他的。</p>

所以朱瞻墉这一次当了回老实人。</p>

“一天一千两,一年就三十多万两,这已经可以跟大明最大的银矿相媲美了。”</p>

对于这个产量,朱棣显然还是非常满意的。</p>

别看只有三十多万两,其实已经不少了。</p>

要知道这是纯新增的白银,不是市面上流通的。</p>

“瞻墉,你之前不是说石见银山是一座年产几百万两白银的银山吗?怎么只有三十多万啊?”</p>

朱高炽今天刚把儿子给卖了,本来现在是想要当小透明的。</p>

只是听了朱瞻墉的话之后,他觉得数据似乎有点对不上。</p>

“年产几百万两?太子,你是在做梦吧?”</p>

朱棣忍不住笑了。</p>

自己这个儿子,想钱想疯了吧?</p>

看来这太子之位,也不好当啊。</p>

“今年刚刚投产,产量自然是不可能那么高的。但是只要人手足够,等到明年的时候,日产量提高到一万两,也不是一点可能性都没有。”</p>

朱棣的话刚刚说完,朱瞻墉就凑过来打脸了。</p>

不过,这种打脸场景,朱棣显然是喜闻乐见的。</p>

“嗯?瞻墉,你确定?”</p>

大明现在一年的白银产量都没有几百万两。</p>

现在一座新开采的矿藏,朱瞻墉居然敢说明年就可以日产一万两白银。</p>

那岂不是说一年的产量就有三百多万两?</p>

这比大明全年的产银量都还要多了呢。</p>

“爷爷,只要你抽调两千匠人和一千护卫给我,石见银山明年就可以达到这个产量。”</p>

这年头的采矿效率是比较低的。</p>

石见银山目前的旷工大部分都是石见国的倭国人。</p>

但是财帛动人心,朱瞻墉自然是不敢全部用倭国人的。</p>

要提高产量,就要有足够的明人匠人和护卫。</p>

而这个东西,没有朱棣的支持是比较难的。</p>

“瞻墉,就两千匠人,你要一千护卫看守干什么?有个一百人就够了。”</p>

朱高炽对于兵权非常的敏感。</p>

这么多年,他监国的时候基本上都是不怎么插手军队的事情的。</p>

要不然朱棣也不会信任他一直监国。</p>

真以为父慈子孝啊?</p>

眼下朱高炽听自己儿子一开口就要一千护卫,立马就直皱眉头。</p>

朱棣没有立马说话,不过朱高炽的疑问,他显然也是有的。</p>

要不然就不会目光闪烁的盯着朱瞻墉了。</p>

“爹,这一千护卫可不是用来看守两千匠人的,这是用来看守一万倭国矿工的。要想实现日产一万两白银,单靠两千匠人怎么可能实现?”</p>

朱瞻墉这么一解释,朱棣脸上的表情明显放松了不少。</p>

结合大明自己的矿山的情况,朱棣知道一个日产一万两白银的矿山,有个一万多人在那里忙活事很正常的。</p>

甚至大明现在各个银矿上的匠人和旷工的数量都不止一万多人,但是日产白银却是只有一万两的一半。</p>

“好!此事朕同意了!银山是属于朝廷的,这样子处置对你自然也是不公平的。朕可以在广州府赏赐十万亩农田给你!”</p>

十万亩良田是个大手笔,账面上也算是价值几百万两白银了。</p>

当然了,广州那边的天地,跟江浙这边的价格肯定是完全没有办法比的。</p>

真要是去广州购买,别说几百万两白银,就是一百万两白银都不用,就可以买到十万亩农田了。</p>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野果阅读!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www.yeguoyuedu.com 】</p>

毕竟,那里曾经是流放犯人的地方。</p>

没有什么世家大族,人口密度也是不如江浙。</p>

相应的,土地价格自然也就不高了。</p>

朱棣也不可能赏赐十万亩良田,只是十万亩的土地而已。</p>

如此小的代价,换回来一座年产几百万两白银的石见银山,怎么都是划算的。</p>

这个道理,朱瞻墉倒也不是不知道。</p>

只是他能有什么选择呢?</p>

他压根就没有说不的权利!</p>

你真以为朱棣那么好说话的啊?</p>

“多谢爷爷!我正愁着到时候去到广州府,怎么去购买更多的田地呢,没想到爷爷您都帮我准备好了。”</p>

朱瞻墉的表现让朱高炽松了一口气。</p>

这要是自己儿子不同意,那就麻烦了。</p>

他对自己老爹的做事风格可是非常清楚的。</p>

“你这小子,倒是比你大哥还识趣。”</p>

朱棣心情显然很是不错,“也罢!看在你这么识趣的份上,朕就再给你一个恩旨,以后你去了广州就藩,只要想回南京城,随时都可以回,不需要等朕的旨意。”</p>

在大明,藩王无故不得进京。</p>

在大清,藩王无故不得离京。</p>

这个政策可是完全不同。</p>

正常情况下,朱瞻墉去就藩了,只要朱棣没有同意他回京,他是绝对不可以回来的。</p>

如今朱棣允许他随意回京,还真是一个恩旨。</p>

“多谢爷爷!如此,我娘总算是可以放心了!”</p>

朱瞻墉脸上,总算是露出了一个真心的笑容。</p>

今天被老爹卖,被爷爷坑,他的心情能够好才怪了呢?</p>

虽然石见银山他早就知道自己是守不住的,朱棣也不会允许他拥有这么一座银山。</p>

但是知道归知道,真的被人抢走的时候,心情还是很不爽的。</p>

如今朱棣好歹是做了补偿,也还算是一个不错的结局了。</p>

人家真要是豪取抢夺,他也是没有任何办法的。</p>

“行了,我听说你已经定了三天后离京,想必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准备,朕就不留你了!”</p>

朱棣挥挥手,把朱瞻墉给赶走了。</p>

果然,当皇帝的都是拔吊无情啊。</p>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