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言情女生>诸天从拯救大明开始> 第一百四十一章 我就跟他拼了!

第一百四十一章 我就跟他拼了!


靖难勋贵们,其实是对朱高煦抱有好感的。</p>

因为这位汉王是真正的军伍出身,天然就是站在武勋这边。</p>

武将们也不傻,很清楚的知道文武相争是必然的事情。</p>

而之前的太子朱高炽,很明显是站在文臣那边的。</p>

如果没有好生孙,说不得就会又出现一次靖难之役。</p>

现在有了好圣孙出面,武勋们可以名正言顺的举着大义的旗帜,聚集在李云泽的背后。</p>

哪怕是朱棣都不愿意背负一个谋逆的名声,不得不编一个皇宫失火,建文帝不知所踪的由头来做掩盖。</p>

其实具体如何,谁不知道啊。</p>

现在有了李云泽在前边扛大旗,勋贵们自然会站他。</p>

当李云泽说出不交兵权的时候,大帐内所有勋贵们,全都下意识的挺起胸膛。</p>

杨荣极为震撼,目光之中满是不解“殿下,这是为何?为何不将兵权交予陛下?”</p>

他还算是留了面子,没直接说‘你丫是不是想要谋反?’</p>

但凡是换个人,这就是毫无疑问的要谋反。</p>

“陛下乃天子,掌天下兵权乃大义所在。”杨荣苦口婆心的劝说“还请太子殿下莫要自误。”</p>

这是在拿大义压他。</p>

“这里有遗诏。”李云泽示意张辅递过去“你且好生看看。”</p>

神色凝重的杨荣接过两张遗诏,仔细查阅。</p>

第一份没的说,太子朱高炽登基继位算是彻底了解了文官们担心朱棣把皇位传给朱高煦的担忧。</p>

可第二份遗诏,却是让他的神色瞬间宛如大...巨便。</p>

遗诏上指名朱瞻基为太子,这倒是没什么,大家也都认可。</p>

可后面却是有着由朱瞻基掌天下兵权的字句,这却是让杨荣难以置信。</p>

朱棣是什么人?堪比秦皇汉武的一代雄主!</p>

文官们的心思,他又岂能不懂。</p>

他很清楚什么叫做人死如灯灭,就算是有遗诏立好圣孙为太子,可若是手中没有兵权,随便找个由头就能给废掉。</p>

那样的话,他辛辛苦苦经营的大明,岂不是就要被文官们给糟蹋了。</p>

朱棣并没有对朱高煦说假话,他的的确确是对朱高炽非常不满意,因为这家伙与文官们的绑定太深了。</p>

如果没有好圣孙,说不得就得真的将大明留给朱高煦。</p>

为了给李云泽上位扫清障碍,哪怕相信李云泽的能力可以摆平诸多麻烦,朱棣也依旧是给他留下了一份亲掌兵权的遗诏圣旨。</p>

【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app,野果阅读,www.yeguoyuedu.com 安装最新版。】</p>

这是什么?这是大义的名分!</p>

朱棣相信只有好圣孙才能继承自己的事业衣钵,所以尽可能的为他增强手中的筹码。</p>

早在出征之前,他不断调集各地精锐兵马聚集在边关的时候,就已经是有了这层意思。</p>

为的就是这个时候!</p>

瞧不上朱高炽,可谁让他有个好儿子呢,只能是让他暂且过渡一下。</p>

可却是不能让其威胁到好圣孙上位,那就干脆把最为至关重要的兵权交给好圣孙,这才是最硬邦邦的保障。</p>

至于说因此而引发的一系列麻烦与阴谋诡计,那就是考验好圣孙能力的时候了。</p>

如果因为能力不足摆不平,那就是活该!</p>

“这是先帝移命。”手杵永乐宝剑的李云泽,神色澹然的开口“请恕某不能交出兵权。”</p>

情绪逐渐缓和下来的杨荣,平静的合上了圣旨“殿下,此乃乱命。臣,不受。”</p>

此言一出,帐中顿时一片哗然。</p>

张辅等人纷纷出言呵斥,上火的已经去拔刀了。</p>

大皇帝刚刚去世,这就有人想要抗旨了?</p>

李云泽摆了摆手,众将这才逐渐安静下来。</p>

他好奇的看着杨荣“何解?”</p>

“自古以来皆是皇帝亲掌兵权,若是落入他人之手,必是谋逆奸臣。”杨荣可真是什么都敢说“敢问殿下,欲谋逆否?”</p>

“呵呵~~~”李云泽对此不屑一笑。</p>

“殿下。”</p>

杨荣上前一步,恭敬而又诚恳的行礼“陛下已然册封殿下为太子,日后大明江山自然也是殿下的。为何要在此时与陛下交恶,弄到父子反目啊。”</p>

这就是讲亲情了。</p>

毕竟从大义上来讲,拿着遗诏的李云泽,毫无疑问的是站在制高点上的。</p>

所有人都看向了李云泽,等待着他的回复。</p>

李云泽也不含湖,慢悠悠的来上了一句话“陛下可是有好几个儿子。”</p>

别看朱高炽身子骨不好,可在享乐上却是没有丝毫停下过。</p>

单单只是儿子,就有足足十个之多。</p>

天家无亲情这句话,所有人都知道。</p>

为了那把椅子,别说朱高炽还有九个儿子,就算是只有一个,也没人敢保证李云泽一定能继承上那个位置。</p>

杨荣面色一僵,没想到李云泽如此难缠。</p>

而且居然连亲情都不讲,果然不愧是被朱棣看重的人,这特么的简直就是一模一样的冷酷无情。</p>

大义站不住脚,亲情又没有用。</p>

这个时候,杨荣还能怎么办,当然是耍无赖了。</p>

“无论如何。”杨荣连连摇头“此等乱命,天下有识之士皆不会受。”</p>

“你说了两次乱命。”</p>

杵着剑的李云泽,站起身来“莫不是觉得先帝去了,就可以肆意妄为的诽谤圣躬?”</p>

明朝大头巾们敢喷皇帝,就连朱棣这种勐男都有方孝孺敢开骂。</p>

从骨气上来说,的确是有的。</p>

只不过后来鞑虏入关之后,当他们学着前辈那样开骂的时候,却是直接被砍了脑袋。</p>

砍着砍着,自然也就没人敢再骂了。</p>

鞑虏摊丁入亩,搞士绅一体纳粮的时候,也没人站出来像是明朝时候那样去反对。</p>

说到底,都是被惯的。</p>

李云泽很清楚这些,所以他从来都不惯着大头巾们。</p>

看着一言不发的杨荣,他挥挥手“诽谤圣躬者,拿下。先吊起来抽他二十鞭子。”</p>

诸将顿时上前,直接将杨荣拿下。</p>

“殿下!”杨荣挣扎大喊“难道要以子攻父吗?难道就不怕天下人唾骂吗?”</p>

他倒不是怕被打被关,纯粹是担心文官们选中的朱高炽,就这么被掀下台。</p>

“你这话说的就没道理了。”</p>

李云泽当面呵斥“我只是在遵旨行事。你莫不是觉得,先帝大行,留下的旨意就成废纸了?”</p>

这话没法接,接了就失去了大义的名分。</p>

读书人讲究大义,不能自己先失去了这份名分。</p>

说到底,朱高炽的皇位也是要由朱棣的遗诏来认证,这才算得上是名正言顺。</p>

杨荣还要再说,李云泽直接转身挥手“拖出去!”</p>

等到杨荣被拖出去吊起来打,李云泽环顾四周诸多靖难勋贵“诸位,看来朝中诸臣不愿遵从先帝遗诏,尔等有何看法?”</p>

看法?</p>

勋贵们面面相觑,我们能有什么看法。</p>

咱们都是跟着大皇帝做反贼谋反起家的,这个时候的情况,怎么看都像是又要再来一次。</p>

好处在于,全天下的兵马精锐,几乎都在他们的手中,这可比靖难之前强上太多。</p>

坏处在于,大家伙的家小可都是在城里啊。</p>

相顾无言,最终还是张辅出头“我等皆从殿下之命。”</p>

意思很明确,你现在是老大,你说怎样就怎样。</p>

“嗯。”</p>

李云泽缓缓点头“各部集结兵马,开赴京师!”</p>

果然,大皇帝真是没挑错人,这简直就是一模一样嘛。</p>

诸将齐齐应声行礼。</p>

“领命!”</p>

数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开向京城的消息传来,京城内外顿时一片哗然。</p>

“你就别转悠了。”已然从太子妃升级为皇后的张妍,看着眼前背着手不断转圈的朱高炽喊“转的我头都晕了。”</p>

“你还说。”朱高炽气的面色涨红“都是你教的好儿子,他现在要搞玄武门了!”</p>

“我教的?我教的!”</p>

张皇后大怒,将怀中的白毛大将军给扔在地上,站起来就喊“你可真会说!教孩子不都是你们的事儿吗,跟我有什么关系。再说了,哪来的什么玄武门,他自己就是太子,他准备射死</p>

谁?难不成他的箭会拐弯,射出去了再掉头射他自己个?”</p>

朱高炽真是气的发抖,他捂着头叹息“老爷子,还有这个臭小子。好啊,这爷孙俩可真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老爷子早早就把天下兵马集中起来,我就说打个鞑靼怎么用得上数十万</p>

大军,原来是在这儿等着呢。还有那臭小子,一朝兵权在手,立马就去学老爷子。气死我了~~~”</p>

“兵权给他就是了。”张皇后很是不满“老爷子都说给他了,你们凭什么不同意。”</p>

要说此时京城内外谁的心态最为稳当,那自然就是张皇后了。</p>

她公公是皇帝,她丈夫是皇帝,不出意外的话,她儿子也是皇帝,以后孙子还是皇帝。</p>

现在掌权的是丈夫,外面带兵过来的是儿子。</p>

她怕个毛线啊。</p>

“真是岂有此理。”朱高炽俯身去将白毛大将军抱起来“自古以来,非皇帝亲掌军权的,必是谋逆奸臣。他凭什么不把军权交给朕?”</p>

“不都说了是老爷子的遗诏吗。”张皇后狐疑的打量着朱高炽“还是说,你想把皇位传给别人?”</p>

“我还没死了!”</p>

朱高炽真是被气的够呛,自己刚刚登基,身边人就一心的想着皇位要传给谁,这是要咒他早死啊!</p>

气坏了的朱高炽,勐然盯着张皇后看。</p>

“看什么?”</p>

“要不你去一趟,问问那臭小子究竟想要作甚。他要是想来玄武门,那我...我,我就跟他拼了!”</p>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