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言情女生>三国:从落凤坡开始> 第四百四十八章 该作何应对?

第四百四十八章 该作何应对?


随着曹操称王大典传遍天下诸州。</p>

于西南一隅誉为汉室帝胃的汉中王刘备一方自然是反响最为强烈。</p>

他能立国的基础就是以宗室身份高举“中兴大汉”的旗帜,外加一道天子刘协私下颁发的衣带血诏。</p>

这是目前唯一能够名正言顺号召诸众讨贼,行清君侧的合法依据。</p>

但若是现在曹氏僭越称王,枉顾大汉朝廷,而刘备这方对此不闻不问,作壁上观,</p>

【讲真,最近一直用野果阅读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www.yeguoyuedu.com 安卓苹果均可。】</p>

无疑是会令天下中人觉得“兴复汉室”不过是一句空话,实则不过与江东孙氏,北方曹氏为一己之私的野心家罢了!</p>

那样势必会让仅存的合法性荡然无存。</p>

未来开启北伐的战争,只会愈发困难。</p>

故而,在朝会之上,汉中王刘备公开向麾下朝臣宣布了对曹氏此番举动的反制措施,并指定了由军师将军全权负责。</p>

诸葛亮的行事效率亦是异常的迅速,</p>

短短之间的功夫,政令传到了各郡县的官署。</p>

各官吏无不是纷纷遵循上面指令。</p>

抄写文书张贴于大街小巷间派人宣讲,</p>

短期间,益州各地的士民情绪就纷纷被激了起来。</p>

民怨沸腾的地步!</p>

“没错,汉中王躬行仁义,我等愿衷心拥护大汉。”</p>

“是啊,大王平定益州前,境内匪患四起,那时的刘章除了在成都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外,何曾理会过我等?”</p>

“但这种现象却在大王入主益州后焕然一新!”</p>

“政治清明,打击当地恶霸,分发田地予以耕种。”</p>

“何况,大王一生走南闯北,足迹遍布半个天下,无不是时刻约束自身,善待于民,”</p>

“仅凭此点,吾就愿意维护大汉。”</p>

“我相信,只要汉中王能扫清乱世,必能还天下之民一道太平,”</p>

“诚如两百载前的光武一般!”</p>

一道道言语接下来的时日中,不断在益州、荆州等地流传着。</p>

士民止不尽的相互探讨着,</p>

甚至,许多青壮参军的热烈之心亦是无比的火热。</p>

招兵处每日都能够听到浩瀚壮志的言语,</p>

“还请将军批复我等参军报国。”</p>

“吾等愿跟随大王,共同剿灭篡夺大汉的奸贼。”</p>

而随着一封封文书的声讨之下,</p>

此舆论亦是在渐渐的发酵着。</p>

刘备一方关乎于曹氏称王的舆论声讨也逐步的传到了其余州郡。</p>

交州,江东之地,凉州之地……</p>

边塞地带都几乎是听闻了曹氏称王,自建封国,似有脱离大汉重建秩序的举动。</p>

不过,除却荆、益二州的民众民怨沸腾外,其余地方基本是持观望的心思。</p>

众士人都在期待着蜀中是否会大举发兵,予以讨伐,</p>

单纯的舆论战术声讨可湖弄不了其他呢。</p>

而在诸葛亮全权统筹舆论战的计划时,</p>

曹氏方面,也在静静的关注着封王大典后的影响。</p>

魏王曹操私下召见了董昭,命其着手召集人手以反击蜀中刘备的舆论声讨。</p>

称公、称王……</p>

基本都是董昭一力所促成。</p>

如今,他自然是成为了曹操面前的红人,对他也十分器重。</p>

隐隐有继曾经的荀或、程昱后的后起重臣。</p>

当然,蜀中方面,也不会只有单纯的舆论战。</p>

在声讨的声势渐渐浩大过后……</p>

诸葛亮也将此事逐渐交给麾下的属官董和、杨洪负责。</p>

他本人亦是与黄权一道参与到筹措军资、军械粮草至汉中囤积,以及选拔集结将士等重任。</p>

还有就是保障己方小规模袭扰曹氏治下的后勤粮道……</p>

依法正之策,汉中王刘备确立了以荆州关羽为首的荆州军团继续围困襄樊城下,给予曹氏的核心中原诸州施加压力。</p>

以及汉中、武都方面,也命魏延、赵统通力协作,发起对关陇、凉州地区的攻势。</p>

为己方大举北伐的集结争取时间。</p>

……</p>

也正是由于政策的确立。</p>

在舆论声讨的计划刚一启动,汉中王刘备就亲笔给总督荆州的前将军关羽回了一封书信。</p>

从成都发往各地的王令,待到达目的地基本已经是大半月有余。</p>

九月下旬。</p>

江南暖暖的秋季渐渐予以退散,转而逐步有冷空气的降临。</p>

襄樊城下,荆州军大营,</p>

本来此番誓师北伐,主将关羽是欲借秋季的汛期来以此攻击襄樊。</p>

只可惜,今岁终究是有些天公不作美的味道。</p>

虽然今年的七八月时分,汉水周边地区也伴随着雨季。</p>

不过却都是属于正常的秋雨。</p>

并未有那种难得一遇的汛期出现,饶是汉江北岸的樊城所处地带基本上是一片低洼之地。</p>

但没有山洪的爆发,也难以淹没城郭。</p>

那想要以强攻之势攻破樊城,就将难如登天!</p>

但对于此事,关羽除了有些隐隐的失望以外,倒也并未怨天尤人。</p>

他好歹十多载前,也曾在樊城,新野的汉水江面上操练过水军,深知这一片地域的天气多变。</p>

并非是每一年都有汛期伴随。</p>

在刘表时代,他久驻樊城的七载里,也只遇到过一两次这样的情况出现。</p>

故而,今岁想象中的雨季所蔓延的山洪淹没城郭的情况出现,关羽也只得是在心下稍作思忖道:</p>

“今岁未有,那也只能是现在攻破襄樊的时机未至也!”</p>

“只得继续静候良机了!”</p>

本来,他都准备计划策划撤军南归了。</p>

可曹操忽然称王的事件传了过来,令关羽所谋划的退兵暂时搁置了下来。</p>

他一面继续围困襄阳城,另一面火速差人前往成都请示下一步的作战计划。</p>

究竟是持续施压,亦或者是按照原定的计划南归。</p>

这日。</p>

被派遣往成都的信使再度是风尘仆仆的携着刘备亲笔所写的回信奔回了大营中。</p>

大帐中。</p>

此刻的主将关羽身席藏青色衣袍,端坐于主席上,面前的帅桉上整齐摆放着一道道文书,他正手执着慢慢查阅,批复着近日来的军务以及由留守后方江陵庞统所送来的重要军情。</p>

从旁其子关平站立一侧,侍奉着。</p>

随着信使急匆匆的求见,关羽心下也顿时一喜,连忙挥手示意命其入内。</p>

“小人参拜君侯,少将军。”</p>

信使进帐先是拱手躬身向上首的关羽以及旁边护佑的关平恭敬行礼,礼毕,方才从甲胃的怀中取出信笺呈递上去。</p>

“此乃大王亲笔所书,给君侯您的回信!”</p>

关平见状,亦是眼疾手快,连忙拾步下来接过信笺,再度转身走上来交给其父。</p>

关羽接过信笺,面上所流露着的神情未有变化。</p>

他依旧是以平常的心态打开查阅着。</p>

看罢后,他脸色微微一笑,下意识的抚摸了一下下颚的美髯。</p>

“嗨……大兄终究还是让我见机行事,是战是和,由我视情势而定。”</p>

关羽看罢,面上不自觉的透着数分苦笑道。</p>

不过,信中也透露了一点,那就是短期间,若无攻破襄樊的把握,也不可全线撤军。</p>

至少也得有少量的部曲于北线制造一股压力,以做出己方在军事上对曹氏称王的抵制。</p>

瞧着回信内容,关羽一时之间丹凤眼紧紧凝视着书信,陷入了短暂的沉思。</p>

他在思索着下一步的作战计划。</p>

现在即将就快迈入十月的步伐。</p>

待气温渐渐降下来,冬季以后,汉江的霜冻会令江水结冰。</p>

到那时,如果太过严寒的话,那己方封锁沔水水域,断绝襄樊两岸间联系的水师就将失去了用途。</p>

反而是樊城方面,曹仁可派遣精锐步骑踏兵过江与襄阳的吕常所部前后出击,对己方发动攻势。</p>

那时节,局势反为不美!</p>

渐渐的思索了一番,关羽内心间退兵的计划已是愈发坚决。</p>

“不过,现在军中众将士正是上下一心,气势如虹之际,得有一个退兵的由头才是!”</p>

但转念间,他又随即将思绪拉回到此,暗自思忖着,“该如何退兵,既能不打消将士们的积极性,又能满足小规模的袭扰荆北一线,不让曹军能安顿下来呢?”</p>

“以达成大兄所说的做出表率,抵制曹操的称王?”</p>

关羽正在暗自思索之际,</p>

忽然间,帐外步履沉重,下一刻,身形健硕高大的持刀侍卫快速奔进,面露着严肃的面孔拱手汇报着:</p>

“启禀君侯,后方传来军报称,我方输送至前线的后勤物资又在汉津一带遭受了文聘所部的劫击。”</p>

“嗯?又被毁了?”</p>

此话一出,一侧的关平面容紧皱,沉声道。</p>

一侧的关羽面容间也生出了些许的无奈之色。</p>

自从兵锋推进至襄樊城下,围困襄阳后,</p>

屯驻江夏已北一带的文聘所部就时常于后方活动,接连对己方的后勤军需物资动手。</p>

这已经是这半月来第二手被劫了。</p>

特别是面对着这种情况,偏偏还没有丝毫办法制止。</p>

由于主力基本都囤于此参与围困襄阳,后方的留守军力还须防范下游的江东,也压根抽不出多余的军力去押送军需物资。</p>

“该怎么应对呢?”</p>

关羽默不作声,却是在心下暗自思索着。</p>

“文聘劫掠,军需物资到不了前线?”</p>

好似是默默念叨了几遍,关羽的眼神亦似乎是越来越明亮,红彤彤的面色愈发欣喜,喜道,“有了!”</p>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