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历史军事>神话三国:从无限复活开始> 第一百一十五章风起云涌

第一百一十五章风起云涌

  虽然潘凤下定决心要打袁绍,顺带占据并州。</p>

  但想在短时间内发起一场大规模战争,远没有后世想象的那么简单容易。</p>

  无论是调集兵马,筹备粮草,还是征发民夫,都要耗费至少一两个月。</p>

  虽然潘凤一直试着用后世先进理念的治理冀州,效率远比其他势力要高。</p>

  但受限于科技生产力水平,依然快的有限。</p>

  首先是调兵。</p>

  对于军队,潘凤采取的是群雄割据时代一方诸侯最喜欢以及最常用的方式,强干弱枝。</p>

  冀州最精锐的军队、数量最多的军队,全在邺城内外驻扎。</p>

  况且太祖有云:枪杆子里出政权。</p>

  军权这等神器,潘凤又怎会假手于他人?</p>

  所以要出征的话,潘凤能轻轻松松调动五六万大军。</p>

  但打仗不是过家家,该准备还是得准备。</p>

  他召集各营校尉,即日起训练将士,随时兵发并州。</p>

  如有懈怠者,轻则革职查办,重则祭旗,以壮军威。</p>

  此外,这种事怎么能漏了一心报国的刘皇叔?</p>

  潘凤亲自给刘备写了一封信,让他带兵过来与自己汇合,共同攻打并州袁绍。</p>

  一句话,有空尽量来,没空派关羽张飞过来。</p>

  冲锋陷阵,斩将夺旗,还离不开这两位万人敌。</p>

  刘备收到潘凤书信后,立刻动员河间郡,凑了五千大军,将郡务托付给与世家沆瀣一气的郡丞,打算亲自带兵前来听命。</p>

  按照刘备的说法,潘无双匡扶汉室,征讨暗杀朝廷大臣的逆贼,他怎么也得帮一把。</p>

  其次是粮草。</p>

  现状是冀州各大粮仓剩的那点粮食,养养老鼠,逢年过节给官员们发点,倒是绰绰有余。</p>

  但要想支持大军出征,恐怕还没运到前线战场,就被运粮队给吃光了。</p>

  不过这难不倒潘凤。</p>

  州府没存粮,但郡县有啊!</p>

  官府手中存粮不多,世家手里存粮多啊!</p>

  就之前被潘凤灭了满门的巨鹿魏氏,存粮就超过十垛。</p>

  一垛粮食两万石,加起来就有二十万石。</p>

  冀州其他世家纵然有所不如,但存粮几万石的大把。</p>

  潘凤为此做了两件事,第一,召集各郡县官员来邺城,商议各郡县应该拿出多少粮食支援州府。</p>

  好在他刚清洗了一番冀州官场,余威犹在,没什么不长眼的人,杵着脑袋往他刀口上撞。</p>

  虽然一个个郡守县令,在潘凤面前诉苦叫穷,但摊派下去的指标,倒也没人真正反对。</p>

  毕竟潘凤摊派的数量不多,一县两万石,州府五万石。</p>

  虽然全部加起来,在两百万石以上,但分下去不算什么。</p>

  在以前,潘凤不敢或者说不想收刮郡县的。</p>

  因为一旦这么做了,极容易郡县皆反,一州之地转头变成一郡之地,甚至一城之地。</p>

  如今他不但大军在手,更得世家支持,还有招贤令储备的人才,随时准备接替空出来的位置。</p>…

  郡县的人,又不是傻子瞎子聋子,自然知道该怎么做。</p>

  第二,宴请各大世家家主,商议购粮一事。</p>

  当潘凤提出攻打并州缺粮时,各大世家纷纷表态支持占据并州的矿山和马场……</p>

  不对,正义的他们对州牧韩钰遇刺身亡一事义愤填膺,愿意借钱借粮讨伐袁绍,只为替死去的韩馥父子讨个公道。</p>

  潘凤闻言之后感动万分,热泪盈眶,当场向各大世家认购百万石粮草。</p>

  至于钱,暂时给不了,只能先欠着。</p>

  等打下并州,再慢慢还,实在不行,就拿缴获的物品充抵。</p>

  说白了,就是空手套白狼。</p>

  套到了,大家一起分肉。</p>

  没套到,那以后再说。</p>

  换作一般的一方诸侯,想空口白牙拿走世家存下的粮食。</p>

  完全是天方夜谭。</p>

  可冀州这群世家,已经在潘凤身上尝到了甜头,他们还打算继续尝下去。</p>

  那怎么办?</p>

  支持呗。</p>

  不就是粮食吗?</p>

  家里五垛八垛十几垛,还不够你吃的吗?</p>

  就这样,加上郡县的支援,共筹集三百万石粮草。</p>

  当然,这三百万石粮草不是说到就到的。</p>

  运到前线战场,还得花费一些时间。</p>

  而这个时间,同样是大军训练的日子。</p>

  第三,征发民夫。</p>

  这点是最容易得罪百姓的。</p>

  因为他们是徭役的主力。</p>

  修城墙,修路,打仗,全都找他们。</p>

  一个不小心,说不定就会出现陈胜吴广这等人物。</p>

  可对潘凤而言,完全不存在问题。</p>

  有着四十万青壮的工程营,这段时间正好活干的差不多了。</p>

  一事不烦二主,这运粮和充当辅兵的活,他们不干谁干?</p>

  正好他们被下放到各个郡县,这次回来,可以顺带把郡县支援州府的粮草一起带回来。</p>

  潘凤一口气将出兵困难的问题干脆利索处理干净,转而静等各方面的准备到位。</p>

  等工程营的人带着粮草抵达邺城那天,便是冀州出兵并州之时。</p>

  在等待过程中,潘凤也没闲着。</p>

  他准备检查郭嘉搭建情报系统的进度。</p>

  检查的同时告诉郭嘉,有什么问题直接提,一家人不说二话。</p>

  未来不管是出征在外,还是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情报系统都是重中之重。</p>

  尤其是提前知道敌人的动向,针对性设下埋伏,完全能左右一场战争的胜利。</p>

  官渡之战,曹操若非从许攸口中得知袁绍粮草所在地,一把火把袁绍粮草付之一炬,怎么都不可能打赢。</p>

  而攻打并州在即,潘凤肯定想知道袁绍大军在并州的分布,粮草储藏在哪里,袁绍和底下一群大将在哪里?</p>

  等潘凤找到郭嘉,还没开口,便听到郭嘉一脸严肃说道:“君侯一直的青州黄巾军余孽,有动静了。”</p>

  说完将一纸转换过的文书递给潘凤。</p>…

  潘凤接过一看,青州黄巾军头领管亥率三十万匪寇进攻兖州,兖州刺史刘岱,命丧贼手。</p>

  至此青州兖州皆为无主之地。</p>

  潘凤看完,面露犹豫之色。</p>

  不得不说,眼下正是消灭黄巾军余孽,趁机占领青州和兖州两块地盘的大好时机。</p>

  如果他放弃攻打并州,暂时按兵不动。</p>

  等青州黄巾军肆虐兖州,和同样野心勃勃的曹操大战一场两败俱伤,他再进场收拾残局,一战即可定乾坤。</p>

  但他刚完成布局,对外全是声称攻打并州。</p>

  朝令夕改,损害的是他的公信力。</p>

  要面子,还是要里子。</p>

  这是个问题。</p>

  好在这个问题不需要潘凤独自面对。</p>

  他没有犹豫太长时间,立刻命人召集荀谌、荀攸、徐庶一起前来议事。</p>

  “如今冀州上下一心,众志成城欲进军并州,除袁绍报韩钰之仇。”</p>

  “但不管从哪方面看,趁机占据青州以及部分兖州,都是最好的选择,不知诸位怎么看?”</p>

  郭嘉接道:“敢问君侯,建征北将军府,雄据冀州,窥视北方,是为了替韩钰报仇,还是成就一番霸业?”</p>

  “”</p>

  当然,这并没有难倒他。当然,这并没有难倒他。</p>

  州府没粮,但不代表各大世家没粮啊。</p>

  就连被灭的魏氏,都有三垛粮草。</p>

  毕竟他才兵围州牧府,亲手杀死韩钰,余威犹在。</p>

  冀州的情况相对</p>

  潘凤虽然</p>

  初平三年,四月。</p>

  潘凤在邺城城外军营点兵,当着六万冀州军的面,细数袁绍十大罪状,誓拿袁绍人头,以祭韩馥韩钰父子。</p>

  立威之后,便是施恩。</p>

  潘凤当众宣读新的军功制。</p>

  这个制度,徐庶年前就开始了构思。</p>

  年初不久,</p>

  邺城城外,校场。</p>

  六万大军排成一个个队列整齐的方阵。</p>

  士兵们神色肃穆,一股锐利的气息油然而生。</p>

  潘凤一步一步走上五丈高的点将台,朗声道:“弟兄们,袁绍狗贼泯灭人性,先是忘恩负义,逼死与他称兄道弟的前州牧韩馥。”</p>

  “接着又派人勾结现州牧韩钰亲信,将其害死,”</p>

  潘凤传令全军,各营半个月内恢复训练,待夏收之后,攻打并州做准备。</p>

  徐庶最近变得很忙,因为潘凤回来之后,让他去做冀州军的军功核查和论功行赏。</p>

  这是他来冀州之后,第一次独立负责一件事。</p>

  在此之前,他一直在荀谌手底下帮忙,但荀谌处理内政的能力过分的高,所以他除了打杂……还是打杂。</p>

  要不是能在荀谌身上学到不少东西,有着任侠气概的他,早就留下一封书信,拍拍屁股走了。</p>

  对了,据说很多新颖的事物,来自于征北将军潘凤。潘凤与徐庶详谈之后,大手一挥,将论功行赏这件头等大事交给了他。</p>

  不过他说的论功行赏,不止是按照军功发放奖励,而是让徐庶结合这次经历,参照秦汉两朝的军功制,制定出新的军功制。</p>…

  比如呈批制和票拟制……</p>

  以他的智慧和能力,自然能明白这种制度的优越性。</p>

  毕竟经历过一千多年的沉淀。</p>

  所以等潘凤一回来,徐庶立刻找到他,希望能给自己安排一些重要的事。</p>

  因为他想从潘凤这位正主身上学到更多。</p>

  潘凤与徐庶详谈之后,大手一挥,将论功行赏这件头等大事交给了他。</p>

  潘凤与徐庶详谈之后,大手一挥,将论功行赏这件头等大事交给了他。</p>

  不过他说的论功行赏,不止是按照军功发放奖励,而是让徐庶结合这次经历,参照秦汉两朝的军功制,制定出新的军功制。</p>

  不过他说的论功行赏,不止是按照军功发放奖励,而是让徐庶结合这次经历,参照秦汉两朝的军功制,制定出新的军功制。</p>

  既能让士兵们心满意足充满动力,又不会拖垮冀州的财政。</p>

  军功核查和论功行赏是小事,建制是大事。</p>

  严格来说,小到一家公司,大到一个国家,优越的制度才能做大做强。</p>

  潘凤本身没什么时间去做,荀谌政务缠身,郭嘉擅长军略,所以才会交给徐庶。</p>

  一来智商够,二来闲。</p>

  当然,潘凤会抽空将一些先进的理论灌输给徐庶,给他指引方向。</p>

  别的不提,光站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数之不尽的牛人的肩膀上,忽悠……教导徐庶,肯定够的。</p>

  有一种人,让他去做什么事,不一定能做的很好。</p>

  但指挥起别人做事,往往有如神助。</p>

  而潘凤就是这种人,江湖人称嘴强王者。</p>

  最令潘凤满意的是,徐庶对这种事甘之如饴。</p>

  一些惊世骇俗的话冒出来,反而让徐庶视潘凤为神明。</p>

  然后某天躬身一拜,高呼拜见主公。</p>

  反正就是</p>

  在此之前,徐庶得顺带完成两件事。</p>

  就是军功核查和这次的封赏。</p>

  从经手人到荀谌这里,每个人都要给出</p>

  邺城。</p>

  闲散一个多月的徐庶,迎来了一件大活。</p>

  征战归来的冀州军战功核查和论功行赏。</p>

  这一个多月</p>

  说是核查,不如说统计和清理冒功</p>

  议事厅内。</p>

  潘凤与三位谋士相对而坐,脸色阴郁:“巨鹿魏氏趁本侯率大军征战在外,暗中联络别的世家,欲迎袁绍回冀州主事?”</p>

  荀谌微微颔首,补充道:“侯爷攻打壶关无功而返的消息传到冀州,立刻人心浮动。”</p>

  “魏氏借机发作,以侯爷未能夺取上党郡,无法践行承诺为借口,煽动其他世家摆脱侯爷对冀州的掌控。”</p>

  “直至昨日,足有二十余家私底下动作不断,请侯爷务必重视。”</p>

  潘凤摸了摸鼻子,准确来说,他的确无法践行当初的承诺。</p>

  本来答应打下上党郡,将上党郡的马场和矿场贱卖给</p>

  徐庶最近变得很忙,因为潘凤回来之后,让他去做冀州军的军功核查和论功行赏。</p>

  这是他来冀州之后,第一次独立负责一件事。</p>

  在此之前,他一直在荀谌手底下帮忙,但荀谌处理内政的能力过分的高,所以他除了打杂……还是打杂。</p>

  要不是能在荀谌身上学到不少东西,有着任侠气概的他,早就留下一封书信,拍拍屁股走了。</p>

  对了,据说很多新颖的事物,来自于征北将军潘凤。</p>

  比如呈批制和票拟制……</p>

  以他的智慧和能力,自然能明白这种制度的优越性。</p>

  毕竟经历过一千多年的沉淀。</p>

  所以等潘凤一回来,徐庶立刻找到他,希望能给自己安排一些重要的事。</p>

  因为他想从潘凤这位正主身上</p> 神话三国:从无限复活开始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