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言情女生>照花> 第三章 恍然若梦

第三章 恍然若梦

  一行人找到上山的小道后,便兵分两路,浮光命穗儿、平儿送道长下山。

  平儿驾着车一路颠簸而下,驶入永安城街市时老道士拂去身上尘土,朗声道:“小兄弟就停在此处吧。”

  平儿得了小姐吩咐要将道长安顿好,便问道:“道长要去何处?”

  玄辰道:“我有位故人便住在这条长街后面的小巷中,此时正好去寻了他借住一宿。对了,适才你家小姐说与玄冲道长有世交,还未请教府上是?”

  平儿指了指城楼方向,“不知道道长可曾听过永安城北裴氏?”

  玄辰讶异道:“哦?原来是裴公后人。”

  平儿笑道:“我家小姐正是裴老先生的亲孙女。”

  玄辰笑了笑转身离开,留下一句,“丫头若问起,就说我们还会再见的!”

  ……

  再说浮光三人沿小道上山。兴儿走在前面开路,慈姑扶着小姐走在后面。只见四周枯草丛生,荆棘挡道,行路艰难。

  “小姐,那道长说走这条路上山只需半个时辰。可走了这一阵功夫怎的连个飞云观的影子也不曾看到?”慈姑有些气馁地问道。

  浮光笑道,“兴儿,咱们歇息一会吧,想来慈姑也累了。”

  “奴婢这身子骨结实,只是忧心小姐受累。”慈姑擦了擦额上的汗珠,喘了口气道。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我无碍。况且原本也是要去母亲灵前参拜的,如此也算一举两得了。”

  “如此便不敢耽搁小姐大事,我们还是快些上去吧!”

  主仆三人又赶了一会儿路,又穿过一片松树林终于看到一堵水墨砖墙内房舍古朴,山门前的檐下书着‘飞云观’几个大字。

  飞云观门外的老枣树下,两个小道童正弯着腰在地上拾果子。小道童见了浮光,便笑盈盈地迎上前道:“姐姐来了,我们这就去把香烛都备好。”

  浮光笑道:“你两个不做功课却在这里顽皮,当心被师父罚!”

  “姐姐不知,师父早上去山中采药了。”

  “哦?何时才能回来?”浮光想到道长所托不免有些焦急。

  小道童摇了摇头。

  慈姑取出一包点心分给两个童子,两人欢欢喜喜地领着客人进去。

  几人穿过三清殿、又进了两道门,一路婉转到了供香客们休憩的厢房。只见檐下一方青底匾额上写着‘上善若水’四个朱笔大字。

  小道童看了看时辰道:“请施主们在此处歇息片刻,厅中有茶水,客人可自便。”

  浮光再次谢过,又在房中等了一些时候仍不见玄冲道长回来,于是领着慈姑、兴儿先去上七真殿上了香。

  主仆三人出了主殿,穿过一座石桥,见紫云殿前人众聚集,不知在做些什么。

  “奴才过去替小姐瞧一眼可好?”兴儿是个爱热闹的性子,凡事都要捧个场。

  浮光笑道:“去看看吧,快去快回。”

  不一会果然看他兴冲冲地跑了回来:“小姐,小道长说来了位能掐会算的高人,因此聚拢在一处看热闹。”

  慈姑因早年被算命的骗取了银钱,颇有不悦道:“谁知是能掐会算的高人还是招摇撞骗的江湖术士,也敢在真神仙面前班门弄斧!”

  兴儿争辩道:“这位高人真乃神人也,一说一个准儿。”兴儿意有所动,于是央求小姐赐字,也要拿去卜上一卦。

  浮光知他也是牵挂家人,便回房中取了笔墨写了字予他。

  两人依旧回房中等待。不多时听见有人扣门,说是观中伙房备了些斋饭,慈姑怕人多冲撞了小姐,便自随了道人去取。

  浮光正在廊下等待他二人,忽听得一阵钟罄击打之声,那声音悠远空阔不似凡俗之音。

  她循声而去,穿过一片竹林,不知不觉走入一个清幽的院落之中。只见那院中古树参天,树下挂着一口丈余高的大钟,却不见了打钟人的身影。

  走近看时,见那正殿中供着一尊不曾见过的道君塑像,门前刻着“福地名山无点真心难到此蓬莱胜迹有些诚意自可游”两句楹联。不禁心中疑惑:也不知这殿中供奉的是哪位尊神?

  抬步走入其中,正欲看个分明,身后的两扇门啪地一下合上了。

  原来这殿中有几处机关,她再去开门时却发现,那门像是被人从外面拴住了,怎么也打不开。

  “有人吗?有人吗?”浮光高声呼救,却无半点声响。

  她有些慌乱地对着那尊神像拜了拜,“尊神在上,小女子无心打搅,如能平安返还,定将日日参拜供奉尊神。”

  就在她的额头第三下叩在那块砖石之上时,听得‘哗啦’一声,神像左边居然开了一个拱形的口子,细细看去却像是一扇洞门,顺着那洞门看过去却一条深不见底的甬道。

  想到在这里等还不知道要等到何时,她便鼓起勇气一边在心中默默祈祷,一边沿着那条道路走过去。

  只见甬道之中也无烛火,细碎的光透过砖石间的缝隙照进来,勉强也能看得清脚下的路。手指触到墙上砖石,只感觉那石壁触手生凉,她不禁打了个寒颤,更加不敢停留。

  奈何越往里走那寒意越甚,就在她感觉自己快要支持不住时,恍惚间看见好似有几团光亮。一想到可能出口就在前面,便强打起精神朝那个地方走过去。

  却原来是间放着几颗夜明珠的石室,浮光只觉得那间石室中有一股暖气并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异香。四肢百骸像是被浸泡在一汪温泉之中。一股脑的困倦之意袭来,竟不知不觉地合上了双眼。

  就在合上眼的那一刻,她猛然苏醒过来,她的潜意识在不停地警告自己要离开这个古怪的地方。慈姑、兴儿此时一定也在心急如焚地寻找着自己。

  她支起身子倚靠着那堵墙坐起来,休息了片刻之后感觉自己的意识清醒了许多。才发现这石室的四面墙上刻八位手持法器的仙人,地上画着五行八卦图。那墙壁上还挂了一幅老君骑牛的画像,笔法细腻颇有古风。

  她越发地认定这个地方原是某位道长修行之地。再起身去看那幅画时发现那画中居然另有玄机。细看之下竟是一幅画中画,她揉了揉眼睛再去看竟真的看见了一幅永安城街市图。

  “这个地方是皇宫,这个地方是城楼,那这个地方该是我们裴家。”手指顺着那条线划过去果然找到了一处院落,她认得那块御赐的牌匾正是他们裴府。

  正在惊诧之间,也不知触碰到了什么机关,忽听得轰隆轰隆几声巨响,整座石室如同快要坍塌一般剧烈地晃动起来。

  就在浮光感觉自己就要葬身于此的时候,那晃动突然停滞下来。再去看时,脚底的八卦图生了变化。从地下升起一方石台,那石台之上竟放置着一枚铜镜。

  眼前发生的一切早已令她难以置信,她觉得自己一定困在一了个梦境中,用力地掐了掐自己却还是无济于事。既然醒不过来就索性把这个梦做完,她在心里安慰着自己。

  她拂去镜上尘埃,见自己狼狈不堪的模样也有些无可奈何。再欲看时,发现镜中似有风云变幻,云开雾散时画面中却发生了变化。

  “恭喜将军,夫人给您添了一位可爱的小千金!”产婆将孩子递到男子手上,那男子小心翼翼地抱着婴儿,眼中充满了柔情。

  浮光猛然一惊,这个人不是父亲吗?又看那床榻之上的妇人果然是她的母亲。再去看时果然又出现了一些自己幼时的一些场景。

  父亲在庭院中练剑,母亲就在廊下沏茶。兄妹二人为了掏鸟蛋差一点被蛇咬,后来哥哥被父亲罚跪祠堂,她和慈姑便拿了栗子糕偷偷递进去……

  光阴似水,一转眼到了她过六岁生辰的那个傍晚。母亲病中醒来拉着她的手告诉她,“母亲要去一个很远的地方了,你一定要乖,要听父亲、兄长的话。”

  她哭着恳求,“娘亲不要走,不要走,娘亲!”

  却还是无济于事,从那天之后她再也没有看到过那张美丽的面容,没有触碰到过那只温暖柔软的手。

  后来她才知道母亲不是去了很远的地方,而是长眠于黄土之下,从那时起她便一直在逼迫着自己长大成人。

  往事一幕幕闪现在眼前,浮光早已是泪眼婆娑,她想自己一定是很想念母亲从前才会想起这些画面。

  后面便看到些最近发生的事情,哥哥随邹师傅的商队去了津州探望姑姑,父亲领了皇命出了边塞。

  忽然之间那镜中又是一阵风云涌动,再看下去时,镜中却出现了她从未见过的画面。她越发地感到有些古怪。

  可是那镜中人—父亲、兄长、长姐、大伯、慈姑、福伯甚至是一些不认识的人,每一张面孔都是如此清晰、真实。

  她看到了一幕又一幕鲜血淋漓的画面,镜中人不停地哭着、喊着,眼泪都快要流干了。

  这让她的内心生出了无限的恐惧与痛苦,但她却哭不出来,甚至发不出一点声音。就算她不停告诉自己这只是梦境,那种身临其境、撕心裂肺的痛苦还是吞噬着她,让她无法喘息……

  “小姐、小姐,醒一醒!”

  浮光睁开眼见慈姑忧心忡忡地注视着自己,又见自己竟在池边的水榭中,问道:“慈姑我怎么在这里睡着了?”

  慈姑埋怨道:“小姐可是要吓死奴婢了,我和兴儿都快把这座道观翻遍了。小姐想来也是倦了,竟在这风口中睡着了。”

  浮光只觉神思十分倦怠、头痛欲裂,越发地觉得方才所见果然是黄粱一梦。

  兴儿禀报道:“小姐,玄冲道长已经回来了。”

  浮光忙查看那白瓷瓶,果然还在自己身上,于是对他二人说道:“我们将东西交给了道长就速速回府吧。”

  “是!”

  ……

  自那日后浮光时常觉得有些恹恹欲睡,她的梦中时不时会出现那日镜中看见的场景。

  “父亲、父亲,不要!”她声嘶力竭地哭喊着。

  午后慈姑正坐在窗台下绣屏风,听见小姐声音忙跑过去查看,“小姐可是又梦魇了?”

  见小姐脸上布满泪水,她慌忙地拿出手绢为小姐擦拭。

  浮光靠在慈姑肩上,紧紧抱着她问道:“慈姑,这只是梦!对不对?”

  慈姑不知道小姐梦里究竟发生了什么,只能轻声安慰道:“对,就是梦。现在小姐醒来了,看,什么都还好好的。奴婢明日就去帮小姐求一个镇邪符,凭他什么妖魔鬼怪都再近不得小姐身。”

  浮光点了点头,拭去脸上的泪珠道,“替我打水洗洗脸吧,咱们一会儿去东郊柳巷。”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