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目标,炙热熔岩
(来自十一月十日,瓦胡岛,干线道路,公交车的车载摄像头影像)
上条,美琴,芭德薇三人坐在大型公交车上。
滨面,番外个体和黑夜三人则有别的行动。上条组,一方组准备阻止瓦胡岛的“起爆剂”被搬走,不过为了以防万一还是最好能在夏威夷岛的基拉韦厄火山附近张开防卫线比较好。这也是滨面他们的目标了。
“基拉韦厄火山的人为喷发,将产生50万的牺牲者啊……”
“……嗯。”
发出感慨的是美琴。
芭德薇一边眺望窗外,
“你有疑问吧。”
“虽然明白‘恐怖分子’会去策划这种荒唐事啊。”
对于格雷姆林和魔法没有正确把握的美琴,尝试着用这种名词作为代替。
“在‘起爆剂’入手之前,收集情报时,不是还控制了上院下院之类,一堆政府相关人员吗。嘛,简直就像我们那边第五位一样的混蛋了……”
“恐怕拥有能够同时控制相当人数的能力呢。这又是?”
“不觉得他们的做法有些绕圈子吗?如果拥有议会过半数的力量,那么就算不使用武力也能改变这个国家了吧。”
“如果只是美国一国的问题也就算了。”
芭德薇随口说道。
“但是格雷姆林是更大规模的敌人。而且将视野开拓到合众国之外的话,也能发现那些家伙的踪迹。”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小家伙。”
“听好了。‘起爆剂’是在美国研究所开发出来的。而在这件事的过程中政府的议会、官僚组织、军队、警察、情报机关都是其中的一个齿轮而已。如果在这个时候发生基拉韦厄火山人为喷发这样大规模恐怖袭击的话,民众感情的矛头就不仅仅指向恐怖分子,倒不如说针对没用的美国政府的可能性更大。”
“……”
“而且,夏威夷中比起当地居民,外国游客要多上几倍。而这一次事件的大部分牺牲者恐怕也是游客了吧。就是说,这已经不是一国的内政问题了。许多的国家,许多的政府,许多的政治家们都将对于基拉韦厄火山的喷发经过进行彻底的调查,而在真相出来前,美国肯定要面临严峻的纠纷了。战后到处都需要资金啊。……不过当然了,美国不可能答应所有赔偿要求。因此混乱将持续下去。”
“目标是对于科学侧整体进行打击吗?”
上条抱怨般地说。
“而且,各国内部将以此为契机着手进行准备。只要基拉韦厄火山喷发的话,之后科学侧所属的国家之间就会肆意开始争执,然后在科学侧的运转齿轮中埋下导火索了。”
“……虽然技术中心在科学都市,但是实际上经济领域还是美国最强。如果说要将其彻底击溃而导致活动停滞的话……”
“失业,贫困,饥饿的循环将会爆发吧。而且不仅仅是中心地带的美国,远离那儿的发展中国家也会出现大量的受害者。并且一旦他们发现自己受到的伤害比起元凶美国更甚的话,那些周边国家的愤怒将加倍升级。这就是所谓恶性循环了。”
“最糟糕的是,与格雷姆林没有任何关系的恐怖袭击和暴动也有在全世界范围扩散的危险吗?那样的话就连追踪格雷姆林踪迹的功夫都没有了。”
就是这样,芭德薇小声地说,
“使用美国的力量,通过美国之手,将美国拖入地狱。这就是重要的原因了。为此而刻意采取了多此一举的方法。”
芭德薇呵呵一笑,
“同时,这也能对其他发达国家……担当科学侧支柱的家伙以巨大的压力。”
“什么……意思?”
“在出现新的敌人时,只要是精神状态正常的国家,必将开发和装备更强大的武器,以此应对危机吧。可是,这次事件是利用美国的设备对于美国进行打击的计划。也就是说……越是增强军备,风险就越高。如果要减轻风险,那么倒不如说只有将本应守护自己国家的装备给舍弃才行。”
“不会吧……”
“如果这次事件获得成功,彻底打击到美国的话,其他发达国家也必将停滞不前。政治家也是人啊。眼前就是遭遇重大失败的家伙,所以他们也理所当然的不会跟风采用同对方相同的做法。”
“但是,如果不准备战力的话不就无法战斗了吗!?”
“就算常识上是如此,但是他们会得出自己独自背负风险是件很不爽的事情这样的结论(阿三:注意这儿伏笔)。这就是所谓的政治家了。所以谁都不会轻举妄动,因而也就什么都不会发生变化。原地踏步,停滞,政治的空白,经济活动的受损……他们的目标就是其本质吗?或者说,目标是在这满是漏洞的世界中自由地阔步,然后散布更大的破坏吗?虽然这一点还不清楚,不过不管怎样,讨厌在第三次世界大战后的‘偏重科学的世界’的格雷姆林,肯定会闹出事情让世界的前进方向发生改变。”
五十万的牺牲者也好,美国的巨大打击也好,对于格雷姆林而言都不过是“契机”而已。
这种想法,让上条当麻静静地,但是却紧紧地握住了右拳。
(十一月十日,瓦胡岛,电动手推车的车载摄像头影像)
罗伯特·卡采一边用单手操纵车子的方向盘,一边用另外一只手调试立体声。一方通行虽然想通过收音机的新闻获取些情报,但是从广播里传出来的却是“比起月圆月缺更应该关注小动物大量出现”这样闲谈一般的迷幻音乐。
“……你在干什么?”
“放松啊。罗紫琳那家伙很罗嗦的。……老实说,现在感觉比我想象中的更能放下肩膀的担子呢。完全没有被操纵的疑惑,能够保证自己还是一个人啊。”
在总统驾驶的摇摇晃晃的电动车中,一方通行问道。
“你知道‘起爆剂’在什么地方吗?”
“开发主体是由海军主导的。因为他们在救灾的时候也会被派遣去的关系。”
“夏威夷群岛对于合众国来说可是起到太平洋防线的作用。这儿到底有几个基地我就不知道了。”
“准确的说,把海军、空军和海兵队加起来总共有52个呢。要是算上训练场就更多了。”
“……总觉得增加了啊。”
“原本是为了应对第三次世界大战而一窝蜂建造的。但是大战比预想的要更早结束。可是发下去的预算又不能拿回来,或者说有些家伙不愿意还回来,于是就在那儿继续毫无意义的突击工事了。”
一方通行瞠目结舌。
总统嘿嘿地笑着,
“刚才说的基地总数,其实约一半都是在建设中。虽说如此,在完工前已经有一部分可以使用了,所以最终也不能将它们从调查对象中排除掉。”
“那么,我们应该去哪儿?”
“毕竟不可能做一个不漏地搜查这种莽撞的事情。利用总统权限进入网络的话,也还是能收集一定程度的情报。”
“说重点。”
“在夏威夷群岛中最大级别的,也是太平洋地区最大的美军设施聚集地。只是名字的话,我相信japanese你也是听说过的。”
“别什么都让我问。地方在哪儿。”
“珍珠港。”
(来自十一月十日,瓦胡岛,海兵队珍珠港第三基地附近,信号机并设的交通监控摄像头的影像)
连绵数公里,一直都是铁丝网的景象。
接近铁丝网后,上条当麻、御坂美琴与雷维尼亚·芭德薇同罗伯特和一方通行会和了。
美琴看见一方通行,似乎回忆起了“血腥的心灵创伤”而吓
(本章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