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真要命10
李雨萌回了家,赵成文还没回来,从空间拿出来二斤苹果,又把布和围巾都放在了柜子里,又把鸡蛋罐填满,毕竟今天大家都知道她出去采购了。
不过她的存款只有8块钱了。已经变成了“贫农”了。
不过李雨萌也不担心,不行就去县里黑市卖点货就行啦。
【叮,恭喜宿主完成任务,获得技能抽奖一次加上特殊奖励一次。】
【宿主,现在开启特殊奖励吗?】系统也好奇这个特殊奖励是啥。
“先开始特殊奖励吧,我也好奇。”
【叮,开始特殊奖励……本次特殊奖励是:花销=收入,特殊奖励仅限本位面使用。】
李雨萌一看,眼前出现了这个奖励的解释,花销=收入,顾名思义,花了多少钱就等于赚了多少钱,也就是花了10块钱后,自动赚了10块钱。这技能无敌了。
李雨萌开心到无以复加,赶紧看看自己的小金库,刚刚还是8块零9分的,现在就变成19元一毛二分了。
幸福来的就像龙卷风!!!
现在她最大的问题就是把钱和物资想办法过明路。
这个她还没想到办法。
激动过后,李雨萌才想起来,还有个技能没抽呢,赶紧叫系统出来营业。
【宿主,请问是否进行技能抽取?】
“是是是。”
【请宿主按下开始按钮,然后按停止按钮,亮灯的技能就是你新的技能。】
“跟以前不一样了?”
【因为上次升级系统后的结果,更加灵活的营业了】
李雨萌按下了开始后,紧张的按下了停止键,啥都看不清,技能太多了,眼睛都花了。
【恭喜宿主获得技能:花之蕊(一级)】
人家的技能都是各种金手指,她的呢?咋这么怪异!
点开技能一看,瞬间惊呆了,可以听见花的心声?有点牛呀!不过有啥用????
现在技能是1级,只可以听到1朵花的心声。
额……(vv)有啥用???
李雨萌把这个技能就放在了一边,毕竟暂时没啥用。
还是特殊技能比较牛,不过只能这个位面使用,有剩于无嘛。开心!
李雨萌晚上跟赵成文各种显摆采购成果,赵成文虽然疑惑为什么媳妇总是有钱买东西,不过他相信她不败家,肯定是有自己的思考,就算败家怎么了,他努力赚呗。
想着这些也陪着媳妇开心了。
当然晚上的他更开心!
李雨萌跟赵成文这边甜甜蜜蜜,可是老赵家却阴云笼罩,家里每天都特别的沉闷,老赵头没想到三儿子和儿媳妇会这样对待他,非常不满,跟他老伴抱怨以后,得到了老伴劈头盖脸的教训。
“老糟头子,我怎么说的,不要让三儿子入赘,我三儿子能干又乖巧,你偏偏去宠那个傻狗子,现在还想我三儿子家给你送饭?你怎么不去吃屎?”孙老太太大声的训斥。
老太太最宠的其实就是三儿子,可是家里实在是没什么钱,所以都没给他做过新衣服,也没给他好姻缘,家里的傻老头子总觉得老大能养老,也不看看老大啥德行。
当初要让三儿子入赘,老太太是反对的,可是其余所有人都同意,而且人家老刘家过来后跟她说,以后一定把他儿子当亲儿子对待,只要对她闺女好。
他们跟他家老头子估计说了给米面的事,老头子立马就答应了,她觉得老头子不是不爱三儿子,只是在他心里的地位越不过他自己,它大儿子和二儿子。
现在三儿子和儿媳妇不来往了,对他们来说也是个好事吧。
孙老太想开了以后吃了饭自己就回房休息了,剩下的几个人都一脸烦躁的吃着窝窝头。
赵老大的心里特别看不起他爹,只能对他们横,他娘一生气,一个屁都不敢放,要不是当初他死命劝着他爹把老三嫁出去,现在他地位还不高呢。
赵老二看着家里每个人的样子,都看不起,一群傻的,他也许该研究巴结一下三弟了。
这些都影响不了老刘家的生活。
最近李雨萌总是跟她家提起总觉得收成不好,是不是要挨饿啥的,一次两次没人注意,说的多了,老刘家就有点上心了。
想了想最近的天气和最近夏收的收成,也去囤了一些粮食,虽然不多,可是估计今年不会太难过。
夏收终于结束了,这次夏收比往年每次都难熬,不是因为活不好干,主要是赵成文他家每天都会飘着香味,每天换着样做,让家里的孩子都哭了好多天。
就连老刘家都偶尔可以吃到一些,让大家别提多羡慕了,可是也不敢去抢,毕竟人家也是花钱买的。只能感叹:财大气粗!
李雨萌也终于完成任务,得到了一次抽福气的机会。
李雨萌赶紧抽奖。
【叮,恭喜宿主获得敬业值66点,现敬业值:148点,请问宿主是否合成一张敬业福?】
“合成!”
【叮,恭喜宿主获得敬业福1,更新宿主福气值面板:
财富值:77点
敬业值:48点
爱国值:3点
亲情值:43点
友善值:3点
福卡:爱国福1,敬业福1
技能:灵魂空间(1级)
满脸痘痘(单世界)
了解原主一生(永久)
系统空间中获得任务情报(永久)
花之蕊(1级)
特殊技能:花销=收入(本位面)】
李雨萌看到自己这么多技能都觉得自己超厉害的。可是实际有用的貌似不多……
夏收过后没几天大队果真开了紧急情况讨论会,每个家庭至少出一个人去参加,他们大队的人家并不多,只有106家,算是比较少的,旁边李家生产大队2队都有242家呢。
因为他们村之前就不大,所以后来变成大队也就是这个规模。
虽说只有106家,可是却来了200多号人,知青们也都来了。
这个时候的知青吃着商品粮,住着大队建的大房子,虽然也要上工,可是大家还是觉得知青们还是最轻松的。
知青们却觉得太累了,以前也没干过这么累的活,可是城里更不能回,毕竟现在城里生活更难。
由于各种原因大家的相处也算融洽,并没有发生什么知青和乡亲不合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