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言情女生>偏偏那人是你> 九 沈家匪患冯大山出头

九 沈家匪患冯大山出头

  大山一直随着,听到他们隐约在说什么沈家时就明白了,就是这伙人准备在天黑去洗劫沈家,并且准备狠狠大干一场!

  他看见劫匪远去才从山坳走出来。

  他觉着此事非同小可

  于是赶紧回家了,赶忙上沈家去……丢了斧头卸下背篓就匆匆往家外赶。

  大山一路快走

  走了快有七八里路才瞧见一家沈家的金器铺子,气喘吁吁地走入店。

  掌柜的正打着算盘,小二在店内擦拭木柜。木柜是专门请手工匠人按照结构给这一个个木箱子装锁,按照榫卯搭建的方法,还有装了防盗措施,如果没有通过一定规律,然后用钥匙打开,那么里面的金镯子,首饰通通都会被强行打开而损毁可以想见手艺人的造艺之高。

  掌柜一抬头就看见了冯大山

  就问

  “要什么?”

  大山喘口气说:“赶紧赶紧通知沈家,今晚会有匪贼去夜盗沈家赶紧通知你家主家!”

  掌柜见他气喘吁吁地

  “你又是从哪里知道的?”

  大山赶紧喝了口水接着说

  “那伙人已经进村了,赶紧通知县丞,安排捕快,在沈家里面蹲着!”

  掌柜自然不信的

  “万一不是呢,这倒不像真的”

  小二也道

  “是啊是啊,咱们镇子上都没有匪贼的,哪来的匪贼敢盗镇子上大户?哈哈哈”

  大山见二人并不信

  赶紧劝道;

  “掌柜的,我也就来提醒提醒你,如果今夜没发生什么事还好,若生了大事,你明知不报这沈老爷查起来,可就……”

  掌柜那么一听也有道理

  这掌柜是沈家家生子,父母皆在沈府里面出生,几乎已有第三代在沈家,到了他这代还好,能混得上外面铺子掌柜;其实,也幸亏他老子替他娶了三小姐的大丫头银儿。

  这大丫头自小被买了进沈府

  原本无根基才是,可这银儿人天生就激灵,会讨人喜欢。三小姐可是沈老爷和沈夫人的眼珠子;要什么给什么的。

  可能也由于是家里就这么一个独生女原因。常常被惯着;因此身边的大丫头银儿也得了脸,夫人瞧着银儿服侍女儿服侍得不错想指个好人,这时,在采买跑腿堆底下的辛大就得了风,就赶紧安排了几出戏,让辛壤去露脸殷勤。

  然后就被三小姐指了婚;然后,顺水推舟地,辛大给管家塞了几亩水田,管家就安排了个事儿。

  辛壤和银儿这事

  将来还好着呢,都知道以后沈三小姐出门子,银儿这一支指定跟着陪房,陪房了男的管庄子,丫头作为老妈子一辈子服侍小姐,各方奴仆都要高看一眼。

  沈三小姐今年十六

  唤沈熏怡,熏陶怡然之意吧!生的也有几分姿色,薄薄的樱桃小嘴,丹凤眼,画了个细眉毛,让人一看也很有小家碧玉的模样;沈家上下之宝;至于亲事,许多人来求,可沈老爷夫妇均不开口,让女儿隔着屏风在后头看到访的男子。

  闺阁好友分别是李家五女和六女儿,虽说两家不和,可有回沈熏怡去南华寺上香。中途扭了脚,又下雨,李五小姐去替姨娘病好还愿,李六小姐也一起。

  于是,李五和李六就扶着沈熏怡下山,自那之后三人就成了闺中好友。

  李家没有嫡子,只有两个嫡出的女儿。上面有几个姐姐压着她们这些庶女的日子并不怎么好过;身边贴身丫头有两个,其余便没了。

  沈熏怡并无别的姊妹,只有一个弟弟,那弟弟也存在感极低,见了她们蛮好玩的于是手帕交便起来了~不时约她们出来吃几盏茶,听几出戏。

  这都是后话了

  辛壤很会来事,先去内院找了银儿,小夫妻的见了也脸红,又经不住旁边的烧火妈子,烧火丫头,打杂梳头的丫头打趣脸就红了。赶紧拉着他出去。

  银儿就问:“怎么了要进来这一趟?”

  辛壤就在她耳边嘀咕完

  银儿觉得这事并非空穴来风,还是先报一报为好,假的没损失出去避一避也没什么说的,若是真的那可就……两人商量定。由银儿去报给三小姐。

  此时还是下午未时

  沈熏怡午睡还没醒,银儿就候在门外等着;

  待申时

  沈熏怡醒了,就喊着

  银儿!

  诶小姐我来了!

  银儿就在那嘀咕,小姐,我刚刚听到了一个事情,觉得一定要禀告您。

  “什么?”沈熏怡照着镜子,银儿就替她梳头;

  银儿缓缓说:“今天有个人到辛壤那儿说,今晚会有贼人来府里偷盗。”

  沈熏怡一惊,忽而转头

  小姐是不是…吓到你,银儿手一颤,薅了几根头发。

  她摇摇头,消息可靠吗?

  银儿就回说:“可靠倒还不知,只不过那人说是在山上听到那伙贼人进村了;”

  “小姐你觉得……可不可信?”

  沈熏怡暗暗思量

  丫头端来玫瑰水让她浸泡手指,她也没动;

  银儿见小姐愣住于是就想转移一下话题。

  三下五除二,沈熏怡不管不顾,匆匆泡了一下手,披头散发往门外跑;这么一说,若深夜真有劫匪来沈府行动,那时门卫松懈指不定出个什么乱子,沈熏怡越想越觉得还是得和爹娘说道说道去。

  于是用事不宜迟的步伐跑出去

  银儿在后面追着喊,小姐小姐你慢点!

  沈熏怡一溜烟感觉跑到隔壁娘的院子。

  沈夫人此刻刚刚礼完佛

  准备提笔写佛经就见女儿匆忙跑入;

  沈夫人笑着:“慢点你慢点,别急。”待沈熏怡进入屋里就想发问。

  没带沈夫人有话讲

  沈熏怡就开始说

  “娘,有人告诉辛壤说今晚会有一伙穷凶极恶的匪贼来我们家偷盗,别管真假,赶紧地您收拾一下,我通知了人去喊爹爹拿主意,我们今夜就去外面先呆一晚吧。”

  沈夫人一脸懵

  “消息来源可不可靠?”

  沈熏怡看着母亲说

  “娘,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今夜我们还是避一避,我喊家丁拿着爹的令牌,拿了一百两去请县令带着一队人过来;”

  沈夫人不可置信看着女儿

  “熏怡真要这样?”

  沈熏怡大方说

  “若今夜无事,那我们出去住一晚又不会怎么地,若今夜有事,那可就不好说了”

  沈夫人看着女儿,觉得此番话有理于是乎就听了,吩咐下去沈二还有沈四那边的姨娘,丫鬟……

  吩咐时沈熏怡还特地道

  “家中许久不曾一起到外面珍馐楼吃饭,今夜便一道出去吃吧!”婆子按着这话去回沈二还有沈四那两处的人去了。

  沈老爷此刻正在旦家谈着桩戏服生意,原是京城里望江侯需要向圣上润帝献几部戏,准备给太后做寿辰的。

  至于京城之地,虽说华服无数。可到底旦家是土生土长的沥西边陲小地的人,这回在献媚上想想些不一样的点子。

  戏服就按地方特色制

  还有戏班的角儿,旦,的人物;还有戏词跟剧情,因为想要大刀阔斧新创几出新戏。

  又在旦家内部起了一场“头脑风暴”自创新戏,使望江侯博得润帝和太后青睐才是关键的。其次,才能让他们更好照拂旦家。

  于是制戏服当然想到了沈家

  沈老爷这边刚刚和旦老太君商议完,就收到家里小厮附在耳边的话,他脸色大惊,赶紧赔礼就回家了。

  此时候在旦府门外由沈熏怡喊来的小厮等着,其余的就抬着轿子带着沈老爷往珍馐楼去了;

  沈老爷一到就见妻儿家小坐在席面上;沈夫人眼神忧虑一见老爷就起身,老爷!

  他眼神看去女儿

  沈熏怡就给爹端了一碗茶,安静地拿起帕子替他擦汗。

  “爹先喝水”

  沈老爷喝了口就问

  “熏怡啊这是怎么了?”

  沈熏怡附在爹耳边,一五一十讲了经过;沈老爷虽觉得似乎有点大题小做本是件小事,可碍于是女儿组织的,又不好说点什么。就说道

  “熏怡啊,搞这么大动静,万一没有那贼匪呢?”

  沈熏怡慢慢分析起

  “爹,方才我拿了令牌去请了县令今夜安排一队人候在家里,还把家里四个角落,前门,后门,角门,偏门,巷子,还有一些狗洞之类的,我都让辛壤带着门房候着了。爹您可能觉得女儿大题小做,可女儿却认为,宁可信也比不信好……虽说我们镇上已经很久不曾闹过匪了,可这回既然有人听到了来提醒咱,咱就警醒点,不过是一夜罢了我们一家在外面住住有什么,真出事了那到时可就是大事了,丢几件钱和家伙什倒小事可一个万一家中亲人有个好歹,倒不好了,爹您觉得呢?”

  沈老爷听女儿这么一说

  也点头赞同

  “确实是这个道理,熏怡啊还是我家姑娘最懂事!最周到”哈哈哈哈沈老爷摸摸女儿的鬓角,心细如发,逻辑缜密,怎能让人不爱;

  吃了夜饭

  沈二还有沈四以及两个姨娘都有些想走,在等着上首的人发话。

  沈老爷发话

  “我让人去收拾了咱们铺子后头的那个小院,今晚都一起过去住住!”

  沈二就问

  “怎么那么忽然要去那儿住一晚!”

  沈夫人知道老爷这是不想住客栈未免人说闲话,落人口舌为何忽然一家全都迁出府外单独住一夜,是个多心之人都会觉得其中必有关节!

  于是道

  “老二,老爷安排了就听着!哪有那么多为什么?”沈夫人瞥一眼

  她作为主母素来宽厚的,生有大儿子三女儿,大儿子远学去了,家中就有第二和第四庶子无论从什么环节上从来都不苛下,该有什么份例就有,在沈府以及外面素有贤名。

  沈二听了母亲这话倒不说了

  任姨娘点点头,沈四还有岳姨娘也依着服从……并无二话。

  到了半夜

  县令早早候在沈府里,收了钱财,他自然乐开花的。若真有劫匪搞不好还能有个擒拿匪患的官绩,搞不好还能升任呢,他坐在厅内,辛壤和门房小心伺候着他;

  果然外面似有响动

  辛壤和门房在守着

  只见窗上插入一个竹子

  众人已经准备好湿水的厚布戴上;

  待浓烟一过

  县令和捕头就出去,随着门房和辛壤一起;

  第二天的镇上热热闹闹的

  就有嘴快的沈家家丁把这事传了出来,一时成为镇子上的热点话题。

  沈老爷一家回来

  他还很圆滑地亲自上县衙“感谢”县令。

  沈熏怡自得,沈夫人看着女儿开心的模样笑道。

  “熏怡啊,女儿啊,你这回可是真有远见呐!若你不提醒娘,你看看昨夜抓了十八个彪汉劫匪,据说是从北方的山下下来的野蛮子,浑身带着家伙事儿的,若真出了事可怎么好?”

  沈熏怡安慰回母亲

  “娘,这不是已经提前预见了嘛,我们做好防备了!”

  沈老爷回来

  “哎呀我们三女儿这回可真真的出息!”他对着女儿竖起拇指大声赞叹

  还不停夸“若我女儿是个男孩定是在世诸葛,军师”

  沈熏怡被这番彩虹屁夸了,脸红了,爹,女儿可是都听您的才懂那么多的。

  沈老爷自是很开怀

  “哎呀,这回可得好好感谢那个报信的人!”

  沈熏怡也点头,沈夫人也道

  “是啊是啊,得好好谢谢人家”

  于是吩咐了管事,喊来辛壤

  沈老爷阔气地拿出一张一百两银票递给辛壤:“来,这样,若那个报信的人来了,你把这银票给他,对他说若有意也可入府来寻份管事做做!”

  辛壤点头,好的老爷!

  后面的事儿就是沈老爷对着辛壤还有门房昨夜留守,分别都赏了二十两十两的。

  这边

  大山刚刚起

  就迫不及待跑镇子上去

  就是听到了街上已经有人在议论昨晚沈家遭劫匪的事儿了。

  他开心就极了

  果然那掌柜有去通报!

  于是他急端端跑去沈家金铺去;

  辛壤刚刚从府里头回来就看见了他;呦,大兄弟来了~

  一阵寒暄~

  辛壤就从怀里拿出一张五十两的银票来:“喏,老爷赏你的!”

  大山拿着这银票

  他还是第一次见那么大一张钱,是整整五十两;

  大山兴奋接过道谢;辛壤还说,老爷还说了……大山在等着他说话下一句,只见辛壤又打着算盘似乎不经意;大山咬咬牙,说到,我愿意与掌柜献上二十两用于引见一下老爷!

  辛壤见他会来事

  于是收了他银票,又拿出三十两与他……

  跟他笑嘻嘻说

  “老爷说了,你若有意可以入府去给安排一个差事~至于明日嘛这引见的,进入门房又是需要打点一下……”

  大山一听欲哭无泪了

  连忙说着

  “掌柜的,我跪下了”他忙跪下,堂堂男子汉七尺男儿却因为这几两碎银而给人下跪。

  辛壤见了立马想扶他

  大山忙道

  “掌柜的若明日我见了老爷,老爷愿意给我安排差事也是掌柜之恩!冯大山没齿难忘的!只是这还余了三十两,我前一阵媒婆寻了门亲,对方姑娘也要三十两,这三十两犹如老天馈赠,少一分人家也不能把姑娘嫁我啊……”他重重地说,说着说着冯大山眼泪都来了;

  辛壤觉得自己又确实有点贪心了

  摆摆手道:“明日你来找我,我带你入府去见老爷!”

  大山就抱着掌柜的手千恩万谢了

  那天,冯大山走出铺子那一刻他才觉得人生是有奔头的。于是,紧紧按着胸口的三十两往家去了。

  此时梁家

  苟掌柜的亲自登门来“探望”梁先生!

  至于镇上的沈家闹贼的事情,也是县令的笔贴师爷,梁远从亲自代笔向在知州承告本次匪患经过。

  刚刚到家就看到苟掌柜买了很多东西来;冯阿景开心。

  梁远从未进门就看见苟掌柜正和坐在屋檐下练字的慕瑶在说着什么……似乎在夸人。

  慕瑶只是淡淡的说了几声谢谢

  苟掌柜一见梁远从回来

  连忙谄媚上来

  “梁师爷回来了!”

  梁远从轻轻打了招呼

  “苟掌柜今日光临寒舍是有何贵干?”

  苟掌柜也不急着说出目的

  倒是缓慢说着

  使用迂回战术说着;

  “梁先生想必刚刚从府衙回来吧~也听说了那事儿吧”……

  梁远从就说

  “有事还是直说吧苟掌柜”

  这边镇上的市集

  大胡子就眼尖看见那日一起来家里接人的,似乎和慕瑶嫂子的弟弟那人从摊位前走过。

  刘智银忍不住还是问他

  “嘿,慕瑶腿伤怎么样了?”

  大山回头看他一眼,“我也不知道,自己那么关心就自己去看!”

  刘智银闻言,挠挠脑袋

  “怎么他刚刚那话怪怪的?什么叫我关心就自己去看……这是什么话;”~他又看着大山有些亢奋不定的模样,总觉得哪里说不出来古怪。

  旁边又有人议论

  “诶听说了吗?昨晚沈家闹贼了”

  “啊那怎么样?”

  “昨晚沈家提前收到了风跑了!”

  “那也算沈家察觉~”

  “可这也太巧了吧,沈家怎么就知道有就见劫匪?”

  “据说昨晚那劫匪进村被人看到了,去沈家通风报信的”

  刘智银啃着一只烧鸡,他素来对于镇子上的八卦并不热衷,只不过偶尔也会听听这些妇人议论一下,全当乐子;

  今日生意很一般

  刘智银早早就回家去了,把担子放下,就洗了个热水澡,浑身热气……

  躺在浴头桶里烟雾朦胧之际

  就听到有人敲门

  他起身扒拉了件外衣来穿了裤子就出门去,他也好奇是谁。

  打开门就看见一个瘦小的小布丁。

  冯小弟抬头看着他

  “哥,哥哥好!”

  刘智银记得他,他是那天找慕瑶队伍里的估计也是她嫂子弟弟一类的人物;

  “怎么了?”

  冯小弟从怀里拿出几张字

  刘智银低着头,看他,觉得他的行为有些迷惑~

  “哥哥,你识字吗?”男孩真诚看着他,想等着他回答;

  刘智银嘴角一笑

  “当然识字啦!”

  冯小弟指了指纸上的几个大字,“哥哥你能教教我吗?”

  刘智银问他

  “怎么了,你要识字吗?”

  冯小弟拿着字,低着头有些歉疚道:“刚刚瑶姐姐教我了,可我没记住这几个字,我也想不到还有谁能教我,若明天答不出瑶姐姐会难过吧,她明明那么用心教我,可我却没有学会……”男孩有些拿着纸张有些难过;

  刘智银闻言,心里柔软了,尤其听到冯小弟那“若明天答不出瑶姐姐会难过吧,她明明那么用心教我,可我却没有学会。”

  “进来吧,我教你。”

  冯小弟兴奋地进去里面

  刘智银就开始教他;

  很多年之后,刘智银和慕瑶才知道,原来所谓的不会,其实是冯小弟考察“姐夫”的借口。真实原因是想以此为借口,看看刘智银人品,才学,甚至晚上还“蹭饭吃”有肉的那种!!!

  等冯大山拿着三十两回家

  冯父冯母都近乎哭了

  犹如许久未有雨水的土地,天降甘霖一般……

  “儿啊儿,出息了。有了这钱,赶紧得去把姑娘去回来。”

  “是啊是啊未免夜长梦多现在就去”冯父也赶紧说。

  于是父子二人赶紧就出发了去隔壁大井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