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祸
承启三年,刚入深秋。
大理寺卿元幕跪在御书房外,等待着承启帝宣召。
萧瑟的冷风刮在元幕身上,让他整个人都麻木不已,尤其是已经在殿外跪了一个时辰。
元幕依旧跪的笔直。
他想起这段时间,当初的一件贪污小事,抽丝剥茧,居然牵扯出了朝中如此多的大臣,甚至于有些皇子,牵连其中。
如果此事深究,结果又会如何?
这个大理寺卿又该如何?
他又想起家中的妻女,妻子温柔贤惠,女儿聪慧过人,这时应该在家里等待着他回来吧,想着这些嘴角微微上扬。
“元大人,皇上宣您进殿”耳边传来公公的声音,打断了元幕的思绪。
元幕抬头看了眼公公,这是皇上身边的近侍李公公。
元幕连忙起身,正了正朝服,朝李公公拱手,“是,多谢李公公”。
说罢,便随着李公公朝御书房走去。
一踏入御书房,元幕便三两步上前跪去。
“臣,元幕,叩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元幕跪在皇帝下方,恭敬垂首。
承启帝像是没有注意到元幕似的,也未曾唤他起身。
御书房里很安静,气压好像有点低沉。偶尔有承启帝翻阅奏折的声音传来,元幕猜不到皇帝的心思。
“元爱卿,起来吧”淡淡而又威严的声音响起。
“谢陛下”元幕起身。
承启帝今年已经四十出头,身材欣长,膝下已有四子两女。自从登基以来,也从未沉溺美色,倒是励精图治,至此也显得他四十岁看上去风度翩翩,但这么多年上位者的气息越发浓厉,让人琢磨不透。
“爱卿何事?”承启帝问道。
承启帝开口没有直接问贪污案一事进展如何,反倒是让元幕心中一闷。
帝王之心不可测。
历代帝王都有自己独特的情报网。元幕也不知晓皇上到底知道多少。
这是对臣子的考验吗?
元幕立马拱手:“回陛下,臣受君命彻查此次贪污案,其中牵连甚广,小至地方贪官,大至朝廷官员……臣已命人收集诸多证据,已完全誊在官册,请皇上过目。”说罢便从袖中掏出一本册子,双手呈上。
李公公见状,连忙从元幕手中拿起册子,呈于皇上。
皇上见状,拿起册子看了起来。
安静的御书房中偶尔响起纸张翻阅的声音。
“这些混账东西……”承启帝怒拍御案,将册子摔了下来。
“皇上息怒”,元幕,李公公跪倒在地。
承启帝怒色却未消半分,嘴里冷哼一声“食君之禄,分君之忧,他们可真是‘好好`地报答朕这个一国之君啊。”
两人都不敢答话。
“元幕,你觉得朕将这些人该如何处置?”承启帝的声音传来,带着冷意和试探。
试探什么,试探有没有“漏网之鱼”,还是?
元幕想起有些人借着公事之由,竟含蓄的表示要是此次帮了他们家大人,以后官场之路便势如破竹。
在这朝堂之上,谁都有软肋,谁都不该有软肋。
元幕依旧低着头,嘴里的话说了出来:“臣觉得,此事该由皇上决断。”
这不就和没说一样吗,元幕知道,但他又能说什么呢,这天下是皇上的天下,臣民是皇上的臣民。
君要臣死,臣必须死。
君要保谁,他就无忧。
此事若是追究,朝堂换血,不追究的话,得由皇上决定。
元幕心底苦笑一声,很多时候心思真的难猜啊。
果然上头传来承启帝无语的声音:“你这是是推脱责任啊,爱卿?!”皇上扶额,“此事暂且不提,你先退下吧”。
元幕如临大赦,忙回了句是立马退了出去。
元幕退出御书房,心里呼出了一口气。罢了,最终结果如何,不是他一届臣子可以左右的。
看着皇宫的红墙绿瓦,宫人们来回匆匆。夜幕悄然降临,元幕提起衣服快步离开。
元幕乘着马车一路回到元府,到了府门口,下车后,马夫牵着马下去了。
元幕作为大理寺卿,虽然每月俸禄不少,但是他府内的仆从却算不得太多。
推开元府大门,一眼望去,就是元府大厅。但是今日却未见自己妻女和一众仆人。
元幕心中生疑。
马不停蹄的向后院走去,希望能看到妻子。
走到后院,没有见到往日熟悉的身影。
只看到,院子仆人一具具尸身平放在地上。
元幕吓得一颤,快速走到尸体身边,查看之后发现他们已死去多时。
那,我的妻子呢,孩子呢!
元幕不敢想!也不敢多做停留,只得一个人翻看着尸体,口中不停唤着夫人,还有他们唯一的女儿阿芙。
没有回音,找了半天也依旧没有找到。
元幕撇眼看向书房,他的目光定格了。那,那书房一角,微微漏出的衣角,明明是……明明是他的夫人啊。
元幕眼中泛酸,走向书房,没有一点点意外,就是他最亲最爱的夫人啊。
元幕跪了下来,抱起元夫人,口中念念有词,都怪我,都怪我呀!这个男人再也忍不住,眼泪夺眶而出……
一场大火,焚了整个元府。
只有人隐隐约约看见,大理寺卿元幕自缢于元府府中。
隔日,朝廷派人过来,元府中无一人生存。只见那带头人一问:“尸首可点清楚了?”
随从立即抱手回道:“是,大人,府中计五十四人,尸首共五十四具……无一幸免。”
带头人低头一叹,随意问起“听说元大人府中有一幼女,也在其中?”
“是……”
“下去备案吧,收拾完了收工。”带头人说罢转头离开。
这到底是天灾,还是,一时众说纷纭。
这件事传到御殿上承启帝的耳中,承启帝被气的不轻。
三天后,皇上下旨,将贪污中众多之人通通斩杀,下人流放。
一时之间,人心惶惶。谁也不知道下一个被杀的人是谁,也不知道谁又能相安无事。
夹起尾巴做人。
这才是最为重要的事情。
在这之后好多年,再无人敢明目张胆提起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