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武侠仙侠>我当捕快那些年> 第217章 卧虎藏龙金陵城

第217章 卧虎藏龙金陵城


六扇门。

谭时飞的热情,让范小刀有些意外。刚来金陵城,屁股还没坐热,又是送美女,又是送银票,这让他生出了警戒之心。

这哪里是接风,这分明是把范小刀架在了火上烤。

更像是对范小刀的一种试探。

范小刀是江湖人,又分管江湖司,自然懂得这些江湖规矩,他们这是要想方设法把自己拉上船,让自己跟他们狼狈为奸、沆瀣一气,如今范小刀拒绝了他,接下来怕是不会和颜悦色了。肯定会想尽一切办法,让他难堪出丑。

他不是惹事之人,却也不是怕事之人。

京城的大风大浪都过来了,还会害怕江湖人?不过,他没有想到的是,这里是金陵,与京城确实有区别,京城毕竟是天子脚下,双方就算有争斗,面子上的功夫还是要做,而且要搞事情,也得按照规矩来,但金陵就不同了。

范小刀和赵行来江南,接手六扇门,一是整顿江南的江湖风气,传达江湖新政理念,二是调查私铸铜钱一案,还没等开始,就已掉进了对方糖衣炮弹的陷阱之中。

换作其他人,怕是早已沦陷。

来江南之前,太子曾经暗示过他,江南官场、江湖勾结太深,风气极差,要他做好心里建设,要想查清案子,并非容易之事。

前脚在落脚地,谭时飞就进来了。

他开口就是满脸歉意,“范大人,今日接风宴真是对不住,没有跟大人通气,自作主张,弄得不欢而散,是我唐突了。”

范小刀见他如此,也不好说什么,只是道:“以后这种宴请,尽量少安排为妙。你来的正好,我有些话要问你。”

才到金陵,按照官场规矩,要找自己的顶头上司金陵知府谢愚报到,得提前做好功课,“谢大人是怎样的人?”

谭时飞道,“谢大人为人清廉,是个好官,也是个清官,在百姓中口碑甚好,只是……”

“只是什么?”

谭时飞低声道,“他做事有些唯唯诺诺,凡事没什么主意,是个老好人了。”

范小刀有些奇怪,这位谢知府,据说是从松江知县提拔上来的,泰和三年的进士,在知县位子上熬了十几年,一年前被提拔为金陵知府。

这件事,可令所有人跌破眼镜!

要知道,金陵乃江南最为富庶的三地之一,金陵知府一职,甚至比一些边陲的巡抚都要热门,是无数人垂涎三尺的肥肉,怎么会落到一无背景,二无关系的人头上?

只是当个老好人,绝不能坐上这个位子!

这时,小叮当进来道,“门外有个人,自称是知府大人的师爷,要进来见你。”

范小刀连让他进来,不多时,一位四十岁左右的书生打扮的幕僚,来到院内,看到谭时飞,连连哈腰,“谭捕头也在呢!”

谭时飞向范小刀介绍道,“这位是金陵府上的二爷,宋不凡宋师爷。”又问,“大人外出巡查回来了?”

宋不凡一愣道,“回来了?”旋即反应过来,“刚刚回来。听说京城来的范副总捕头来了,这不要请范大人往衙门一叙!”

范小刀拱手道,“在下也正准备去拜谒大人,师爷稍后,我去换套衣服,随后就到。”

谭时飞道:“我刚好也有点事找谢大人,同你一起去。”

范小刀换了红衣捕头服,与谭时飞一起前往知府的公署。都在一个衙门内办公,知府在正堂,六扇门在衙门东南角,中间隔着两道墙。

不审案开堂之时,谢愚一般都在书房办公,反倒自己的公署,平时不怎么去,一般是幕僚还有几个书吏在用。

谭时飞带着范小刀来到书房门口,门也不敲,直接推门而入。

谢愚正在看公文,见二人进来,连忙起身,迎了上来,笑道:“谭捕头也来了!”他打量着范小刀,道:“听说京城派来了两位六扇门总捕头,想必这位便是范捕头吧,年纪轻轻,果然是英雄少年!”

范小刀上前施礼,谢愚拦住道,“没有外人,不必客套。快些坐下。”

书房中有套茶具,以橡树根雕刻而制,已有了包浆,看上去有些年份,他坐在主人位上,亲自为二人摆弄茶叶,道:“本官也没什么爱好,就喜欢点好茶,今年刚下来的明前龙井,来尝尝!”

谭时飞道,“我俩有口福了!”

他看到茶桌上有水果,连招呼也没打,直接拿起一个来,吃了起来。

范小刀有些惊愕,好歹也是下属,这谭时飞怎得如此随便,谭时飞拿起一个苹果,递给范小刀,“你也来个?”

范小刀摇了摇头。

两杯清茶,摆在两人面前。

谭时飞放下水果,端起茶杯,闻了一下,道:“谢大人,你这茶不错,就是水不太行啊。”

谢愚笑道,“谭捕头真是懂行,这茶水是从前院井中打出的。”

谭时飞道,“改日我让人给送一车圣泉水给大人。”

圣泉在凤阳府,号称江南第一泉,水质清冽,乃是泡茶的极品水源,只是距离金陵城将近五百里,要运一车水过来,无论人力还是物力,都是一笔不菲的数字。

谢愚道,“那可要多谢谭捕头了。”

三人闲聊了片刻,范小刀觉得此人说话和蔼,似乎没什么脾气,与

(本章未完,请翻页)

谭时飞所说所差无几。

几杯茶落入腹中,谭时飞从怀中取出一纸公文,道:“这是江宁县捕房捕头孔顺义的委任状,大人给签了吧。”

“江宁县捕房?”谢愚迟疑道,“江宁县不是去年秋刚换了捕房头吗,我记得好像叫郭守凉,这几个月送过来的几个案子,都办得不错。前不久江宁县富户杀妻案,好像就是他破的。”

谭时飞道:“大人,这个案子怕是另有隐情,那郭守亮手底下不干净,被我的人查到了,理应严查,看在同僚一场的份上,我让他引咎辞职,把二捕头孔顺义扶正,还江宁县一个清平。”

谢愚问,“这事儿,江宁知县知道吗?”

谭时飞摇了摇头,“这件事,他并不知情。”

“怕是不妥吧?”

“这个安排,转运使谢大人打过招呼,咱们也不敢招惹啊。”

谢愚一听转运使大人,连连点头,“谢大人打过招呼,那自然是要照办的,可我没见过他的条`子啊?”

谭时飞道,“要不,我给您要一个去?”

谢知府脸色微微一变,摆了摆手,“这等小事,不必再去找谢大人,我签了便是。”说罢,提起笔墨,在委任状上签上了自己大名。

范小刀看得目瞪口呆,谭时飞在谢愚面前,未免太过于飞扬跋扈了,连人事安排都自作主张,就是不知他口中的转运使大人到底是什么人。

看上去谢知府很是惧怕此人。

一个人名,就把谢愚吓成这样子,至于谭时飞,多半是假借转运使的名义来找谢愚的,原来这金陵城内藏龙卧虎。

难怪谭时飞说他唯唯诺诺,他这是把金陵知府给架空了啊!

谭时飞拿到委任状,“谢谢大人!”

一个金陵,两个谢大人。

一个是金陵知府谢大人,一个是江南转运使谢大人。

不知道他谢的是哪个谢大人。

谭时飞道:“你们先聊,我还有点事,先告辞。”

谢愚也站起身,将他送出门外,待谭时飞走后,谢愚脸色变得十分难堪,冷哼一声。

范小刀道,“大人对谭捕头似乎有意见啊?”

谢愚道,“狗仗人势的东西,仗着江南转运使的关系,在金陵城内横行霸道,自我调任金陵城,就没办过一件顺心的事!”

“那一位谢大人,又是何人?”

谢愚道,“江南转运使谢芝华,以前是个御史,几年前来金陵,成了金陵一霸,就连巡抚大人也要给几分面子。”他低声道,“听说是太平公主的人。”

范小刀心中暗惊,这太平公主真是无处不在啊。难怪金陵知府做个老好人,敢怒不敢言,他不过是一个地方提拔上来的小官,又怎么能扳得动扎根此处,在这里经营数年的江南转运使?

谢愚又道,“还好你跟赵捕头来了!”

范小刀道,“大人真是抬举我们了。”

谢愚道,“这几个月来,他想尽办法谋求总捕头一职,又是到京城托关系,又是使银子,本以为总捕头一职是囊中之物,只是没想到,朝廷会派你们二人过来。”

说罢,他从取出一把钥匙,打开抽屉柜,取出一封信,递了过来,范小刀接过一看,当即大惊,竟是太子朱延的手书。

他这才明白,难怪谢愚能当上金陵知府,原来他的身后,也有个靠山,那便是太子朱延。朱延在金陵呆了四年,又怎么会不扶植自己的亲信?

只是,这个极为隐秘,谢愚到任之后,表面上与太子没有任何关联,政务上也没什么主见,看似被谭时飞等人架空,实则是在隐忍,在等一个机会。

谭时飞谋求江南六扇门总捕头一职而不得,多半是谢愚在后面搞事,太子担任六扇门总捕头,又怎么会让太平公主的人把持江南六扇门?

书信中,朱延对范、赵二人大加推崇,让谢愚配合两人的工作,彻底整顿江南官场与江湖勾结的一团乱象。

书信的落款时间,是去年十一月。

那时,武林大会还没有召开,他们与驸马府的人斗得正烈,看来,太子把二人派到江南,并非一时冲动,也不是向太平公主妥协,而是谋定而动。

他早已预料到,与太平公主的争斗,最后会是什么结果,提前为二人想好了退路,也借这个机会,把他们从六扇门缉盗司中脱离开来,给他们一个更大的施展空间。

范小刀将书信还给谢愚,“没想到,你也是太子的人。”

谢愚道:“当年我做松江知县之时,带着百姓开渠修沟,太子微服私访,去松江田间陇头考察,我当时不认识殿下,见他谈吐不凡,以为是乡间能人异士,与之攀谈甚久,后来邀请他去府中作客,两人秉烛夜谈,从农桑之事到治国之道,只感觉是同道中人,相见恨晚。”

他回忆道,“当初,我并不知他身份,后来我在松江知县任满之时,忽然朝中来了一纸调令,委任我为金陵知府,江南赴任之后,再见到他,才知道是太子殿下。他对我说,金陵城内,鱼龙混杂,官场吏治,混乱不堪,让我暂且隐忍不要妄动,所以一年来,我几乎不问政事,金陵官场见状,更是不再忌惮,我也落得了个老好人的名号。直到去年底,太子来信,说要给我派来两个帮手。范捕头,你们来的真是时候啊!”

范小刀顿时

(本章未完,请翻页)

明白,难怪太子让二人放开手脚,这是把他们两人,当做了捅破金陵官场的两把尖刀!

范小刀起身,深行一礼,“以后日子,多多仰仗大人了。”

谢愚握住他手,“大家互相扶持。赵总捕头什么时候到?”

范小刀道,“月底之前吧。”

“谭时飞做事独断专行,说话做事又是两面三刀,人前一套,人后一套,阴险的很,你要小心他,别着了他的算计。”

范小刀哈哈一笑,“多谢大人提醒,大人是正经的官场之人,说话行事,一切依规矩来,我们与大人不同之处,而我们做事,除了用法律,还有一件别的武器。”

“什么?”

范小刀道,“手中的刀。”

……

下午是一个六扇门的见面会,谢愚破天荒的来到六扇门,亲自送范小刀正式履职。

谭时飞看到谢愚,愣道,“你怎么来了?”

谢愚道,“怎么,本官不能来吗?”

谭时飞哈哈一笑,“大人的一城父母官,这里又是知府衙门,又何来不能之理,大人能莅临六扇门,是我们六扇门的荣幸。”回头道,“还不行礼?”

众捕快跪下道,“见过大人!”

谢愚淡淡道,“都起来吧!”他指了指范小刀,“这位是……”

未等谢愚继续,谭时飞接过话,道,“这是我们新任的六扇门副总捕头范小刀,京城来的。在六扇门才干了不到一年,屡破奇案,破格提拔为红衣捕头,真是年少有为啊,还不见过范副总捕头?”

这话信息量极大。

京城来的,不到一年,红衣捕头。

几个词,难免让人以为,范小刀之所以火速提拔,是因为有什么关系,而并不是靠自己的能力,在六扇门,从一个捕快到红衣捕头,按正常程序,少说也得十年,有些人甚至一辈子也熬不出个红衣捕头,而眼前这少年,年纪轻轻,就成了红衣捕头,自然难以让在场的老刑名们不服气。

谢愚被抢白,脸色一阵青一阵红,并不好看。

不过,他又发挥了隐忍功夫,拍了拍手,“好,既然人已送到,本官先告辞。”说罢,与宋师爷离开了六扇门。

果然,一名老捕快阴阳怪气道,“屡破奇案?不知范副总捕头破了什么案子,可拿出来让大家分享一下?”

出招够快!

范小刀淡淡道,“也没什么奇案,抓了几个间谍,捣毁了北周在京城布局二十年的谍报网络,破了使馆命案,避免了一场外交争端,为朝廷收复凤凰岭提供了绝密情报,运气好而已。”

此言一出,那老捕快顿时不再言语。

众人都目瞪口呆。

这哪里是奇案,这是不世功啊。

难怪年轻轻成了江南六扇门的副总捕头。

众人看向他的眼神,顿时不一样了。

谭时飞见状,连道,“老罗,都知道你是老刑名,破案无数,不过,跟范大人比起来,你那些事就别在这里现眼了,在这里阴阳怪气,是对范大人有意见,还是对我有意见?”

那位姓罗的老捕快,面色通红,道了一声惭愧,退了下去。

“今日是范大人履新之日,我们来请范副总捕头来讲两句。”

范小刀道,“我叫范小刀,山东人,如今派到江南,担任副总捕头,分管江湖司,配合总捕头赵行主持六扇门工作,片汤话套话我就不多说了,我请各位举起手,重温一下我六扇门入门誓言。”

众人纷纷举手。

“吾辈公门之人,当恪守尽职,尽忠报效朝廷,为国为民,不以武犯禁,不恃强凌弱,以吾辈之所能,让宵小之辈有所震慑,让权贵之人有所忌惮,为沉冤者得雪,为弱小者仗剑,为天下开太平!”

声音传遍六扇门的每个角落。

这几句话,说得正气凛然,可是能够做到的,到底有多少?

范小刀道,“我看了一下名册,咱们江南六扇门,登记在册的,共有一百八十七人,可现场在座的,只有八十余人,不知道在座的诸位,谁能告诉我,那剩下的一百人,到底什么去向?”

现场一片死寂。

不应该是一团和气,说些鼓舞人心的话吗,怎么一上来就找茬了?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只是这火烧得也太快了吧?

谭时飞道,“范大人,剩下那些人,有些外出查案,有些在巡逻,因为大人来得匆忙,所以没能召集全。”

范小刀道,“那些是应当的,名册之上,我看到隆泰六年的人,到现在依旧在当差,领取俸禄,若没有算错,他们都已经八九十岁了吧?谭捕头,你代理总捕头将近一年了,能不能告诉我,这到底怎么回事?”

谭时飞脸色十分难堪,这是当着所有人的面,给自己的一个下马威啊,他道,“这个中原因,有些复杂,容我事后单独禀明。”

范小刀道,“有什么话,不必藏着掖着,咱们当面说清吧。”

就在陷入僵持之时,门外忽然有人大骂,“姓范的,你个混蛋狗`娘养的,给我滚出来!”

范小刀闻言,脸色一沉,带着众人,来到门外,只见那个已被革职的城门官蒋校尉,背着被褥,赤裸着上半身,站在六扇门口,破楼大骂。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