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言情女生>金玉鲛珠> 第十二章

第十二章

  临安城的夜市尤其热闹,灯火通明,人声鼎沸,街头贩卖各种吃食玩意的摊子都堆的满满当当,各种叫卖声络绎不绝,有老人带着孩子出来消食的,小孩子会到处乱窜,所以老人一般都紧紧箍住孩子的手,有年轻的少男少女结伴出门游玩,没准还能看对了眼,成就一段佳话,也有中年的夫妇或带着孩子一起在街上逛着,买些吃食和小玩意。河上有许多的画舫游船,船头挂着各种精巧的灯笼,星星点点的好似流星火落在水面上,跟天上的星空交相辉映,冰火两重天一般,世界好像都颠倒了过来。黄金白银堆砌起来的殿宇楼阁,青楼酒馆里丝竹管弦,歌舞升平,酒的味道,鸡鸭鱼肉,海参鲍鱼的味道,脂粉香囊的味道,女子清脆如黄莺一般的歌声,妩媚的笑声,琵琶与玉箫齐奏的声音,镯子之间互相碰撞的声音……让人流连其中,不知往返,醉生梦死,不知身在何方,好似坠入了阿鼻地狱,又好似闯入了神仙洞府,看仙子与鬼怪共舞,眼花缭乱,一头睡去,大梦一场,醒来方知白茫茫一片终是空。

  翡翠趴在船头伸手在水中轻轻摆动着,夜里的水很凉,柔软绸缎一样的凉水在她的手臂皮肤上漫过,搅乱了河面上的月亮,皱起一圈圈涟漪。瑞香走过来看她懒懒的在戏水,便笑道“你这是在想什么呢?两眼无神的,怎么不在里面跟他们说话?”。

  翡翠听到声音回头一看是瑞香便站起来摆摆手上的水,说道“外面凉快,他们说话我也插不上什么嘴,还不如在外面看看月亮,玩玩水,这水可凉快了”。

  瑞香看了看周围,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画舫,都精致奢华,岸上人影攒动,热闹的很,说道“那我也来试试”,说着就把手伸进水中,笑道“果然凉快!”,说着两人就一起趴在船头嬉水。

  画舫内,鲛珠栖迟靠窗坐着,雕花镂空木窗被打开,吹着徐徐的凉风,余璇倚在美人榻上,磕着瓜子。

  余璇说道“我今天下午来的时候看到了个书生打扮的年轻人,看样子长得也白白净净,斯文清秀,就是穿的破破烂烂的,不知道是从哪个大山里爬出来的,一看见我们跟老鼠见了猫似的躲着”,她说着摇了摇头,似是不得其解。

  鲛珠笑道“这真是怪了,哪有这样的人,像你余大小姐这样美若天仙的人,天下的男人不说争着抢着来看你,怎么还会躲着呢?”。

  余璇抓了一把瓜子扔过去“放屁!你这死鱼,少在那阴阳怪气的编排我!小心我把你扔到河里去真让你变条死鱼!”。

  鲛珠看着栖迟道“栖迟少侠,你看看,这样刁蛮,何年何月才能嫁得出去,我看你还是早些‘弃暗投明’吧”她说着还指了指自己。

  栖迟只是笑了笑,并不答话。

  余璇冷笑道“你少在那打他的主意了!还不如趁早去问问苏公子何时打算来娶我,这样栖迟也能早些脱身,到时候管你怎么他都好,就是嫁给他也行,这是一条路,还有一条啊,就是你让他看上你,然后再嫁给他,这样拴在你身边一辈子,你也不用再愁着怎么把他弄到你身边去了!”说着拍腿大笑起来,连头上的珍珠步摇都晃动起来,在灯光下熠熠生辉。

  鲛珠也不恼,只是“呸”了一声,道“你倒是会做梦,这第一条路是绝对行不通的,你就死了这个心吧,这第二条路嘛……”她说着看向栖迟,打量道“栖迟少侠这般俊秀神气,倒也不是行不通”。

  鲛珠笑靥如花,栖迟被她看的有些脸红,转过去看河面,远处山峦都笼罩在夜幕里,山头上空都堆满了星星,月光洒在上面,如同笼罩了一层银色薄纱外衣,将起伏的轮廓都显现了出来,美丽又充满了神秘。

  鲛珠探过头来看看远处,又看了眼栖迟,笑道“栖迟少侠眼睛里有星星”。

  “嗯?”。

  她指着远处的星星,道“你看着那里的星星,它们就都倒映在你眼睛里了”。

  栖迟笑了,道“那白小姐眼里也有星星”。

  当夜几个人都在画舫里睡着了,到早上才从画舫出来回家去洗漱换衣。

  金玉正在书房里翻看账本,水晶端着茶水点心过来,头也不抬的问道“鲛珠回来了吗?”。

  水晶给金玉倒了杯茶递过去,说道“刚刚才回来,说是昨晚在画舫上睡了一夜,想是画舫上头凉快就睡着了”。

  金玉放下账本接过茶盏,打开盖子拨了拨茶叶,喝了口茶,说道“有哪些人?”。

  水晶一面将托盘里的点心一一拿出来摆在桌面上,一面回道“有翡翠,余小姐跟她的丫头瑞香,还有她的一个护卫,叫栖迟的”。

  金玉顿了一下,放下茶盏,说道“栖迟?是前几日她说的那个什么从天而降,英明神武的护卫?”。

  “是”。

  金玉凝眸,转了转手上的白玉戒指,半晌说道“你去查查那个叫栖迟的是什么来头”。

  水晶想了想说道“想来余家不会招个来历不明的人”。

  金玉道“你只管去查,仔细点”。

  水晶点了点头。

  再说柳南星到石府才知道,原来他的表姑原来是做的人家的姨娘,却谎称是夫人,他这一来认亲害得那个表姑被石府上下的人给暗地里嘲笑了好几天,不过好在他表姑是个得宠的姨娘,又颇有心计,哄得石老爷给他在书院里找了个教书先生的事,一般的书院他是进不去的,这个书院是专门为外来人口的孩子所设立的,书院里教书先生的要求相对来说就没有临安城里的正式的书院那样高,因此花些银两也就同意收了他,又因为柳南星多少也是个秀才,虽说考了多次都不得中举,但还是有些文墨在腹中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