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颍川
面对朱儁给出的建议,朱毅和杜旭二人深以为然,人选的问题先放在一边,先挑个合适的地方再说,两个人又回到了朱儁那里,从朱儁的书房中,找到了大半个豫州的地图。
两个人来回比划,琢磨,最后把目光放在了颍川!
颍川,两个人太熟悉了,最重要的是,颍川经历战火,虽然治所颖阴并没有被攻下,可是颍川毕竟是当时的主战场,整个颍川缺失了大量人口,尤其是跟南阳交界的地方,朱毅在跟随朱儁前往南阳的途中是曾经到过的,那个地方已经是人迹罕至,方圆百里,几乎是荒无人烟!
想要在这里安置这些人怕不是要太简单吧!
两个人在仔细研究颍川下辖的所有县,阳翟、阳城、轮氏、郏县、父城、颍阳、襄城、昆阳、舞阳、定陵、郾县、临颍、颍阴、许县、新汲、鄢陵、长社,共十七县,两个人开始一个一个的分析。
甚至朱儁到达他们面前的时候,两个人竟然毫差距。
“舞阳肯定不行,太远了,这么多人,几乎要穿过整个河南郡以及整个颍川郡,就黑山军那些老弱病残,这么长的路,恐怕要死很多人,只能选择稍微近一点的!”
“如果要考虑这个,其实可选的空间就非常有限了,只能选择颍川北部的诸县,而且不能距离颖阴和阳翟太近,否则会让整个颍川不安!”
朱毅的眼睛死死的盯着地图,他的目光在可选的几个地方中来回徘徊,阳城、轮氏、郏县、父城,只有这几个是在颍川北部的。
这个位置的选择,既不能距离怀县太远,否则黑山军有多少人能走到还真不好说,然后又不能离南阳过远否则就会变为一块飞地,对于将来入住南阳以后,是一个很大的麻烦,最好就在南阳的边界!
于是,目标进一步缩小,经过几轮的筛选,最后目标终于锁定为了一个,父城!
父城,为春秋晚期至战国中期楚北重镇,始筑于楚平王六年。规模仅次于楚国都城郢,是楚国事实上的陪都。春秋至秦名城父,西汉改为父城县,属颍川郡。
父城在历史上可是出过一位大人物的,西汉开国功臣,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的,留候张良!
张良就是出生在这父城县的,父城也因为张良而扬名,只不过今天的父城早已狼藉一片,赤地千里,哪怕黄巾之乱已经在父城结束了一年多了,整个父城的人口依然非常少,恐怕只有几千人!
朱儁就在旁边静静的站着,他较有兴致的认真聆听两人的谈论,没有打扰两人的探讨,见证了两人分析的整个过程,直到他们选出了最终的目标,父城。
对于这个目标,朱儁也是考虑过的,同样父城作为了重要的备选方案,原因么,自然跟两个人分析的如出一辙,距离合适,人烟稀少,又紧贴南
阳,同时还远离颍川
(本章未完,请翻页)
真正的中心,可以说是最理想的选择之一。
看到朱毅和杜旭二人最终选定了地点,朱儁轻轻的咳嗽了一声,清了清嗓子。
这并不大的一声,惊醒了二人,两人这才发现,朱儁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在了他们的身边,顿时两人冷汗直冒,警惕性太低了,如果现在有什么人想要对两人不利,恐怕两人现在已经没命了,幸好这个出现的人是,朱儁!
“拜见父亲(车骑将军)!”反应过来的两人,随即对朱儁行礼。
朱儁面带笑容的看着两人,见两人异常紧张,不得不先安抚好两人,“你们两个讨论的太过认真了,我是在不忍心打断你们的思路,所以就等了一会,无妨,不必担心!”
朱毅和杜旭二人的心情稍微放松了一点。
“刚才听你们似乎定下了想要安置黑山军的地方了?”
两人对视一眼,由杜旭开口回答,“车骑将军,我们最后选定了父城!”
朱儁点点头,“父城是可以的,留候张良的故乡,距离适中,又是紧邻南阳,而且人口几乎在黄巾之乱中损失殆尽,如果你们定好了,颍川太守杨彪那边我去说,以他颍川现在的状况,他应该不会反对的,有二十万人迁入,他高兴还来不及呢,这点你们不必担心。”
“我听说你们两个缺一个县令人选?”
“对,原本我考虑东来是合适的,但是,后来考虑到我们现在的根本还是神策军,所以不可偏废,所以需要父亲帮忙为我们无色一个人选!”
“好吧,这个问题我给你解决,县令,好说!不过,你们不会以为一个县令就可以管理好二十万人吧!那可是相当于郡守之能了!可是就算有郡守之能,他一个人也管不过来啊!你们考虑过这个问题么?”
这个,朱毅还真考虑过!
他的方案就是仿照后世,重新组建一套新的管理制度,或者干脆按照军队编制,先把合适的兵员选择出来,作为后备军,同时,把剩余的人,按照后世的建设兵团模式,以几千人或者万人为一个单位,进行管理。
具体的管理人,就是那个拥有郡守职权的县令,而关于其中需要的大量基础工作人员,则直接从神策营的后备军中选择,公务员嘛,这个朱毅太熟悉了。后世既然行之有效,那么就肯定有可取之处,既然有可取之处,那就可以拿来试一试,然后他和杜旭就此又进行了一轮探讨。
“方式是有的,父亲,毕竟就算是这位县令有王佐之才,一个人也会累死的,所以我考虑了一种叫做生产建设兵团的制度……”
然后朱毅就以后世的生产建设兵团开始举例说明,必然以生产为主,同时也要承担部分防卫职责,包括双重领导等一些列问题,朱儁听到后啧啧称奇。
“叔龙,你这个构想确实有可取之处,你们的屯田直接采取了军
(本章未完,请翻页)
屯的模式,确实有利于集中力量,促进生产,兵团这个名字也和军团响应,确实是个好的模式,既然如此,那我就书信一封,差人送往颍川,让杨彪早做准备!”
听到朱儁的话,两人的脸上立刻露出了兴奋的神色,然而朱儁立刻就给了两人一盆冷水。
“你们两个不是不知道二十万人到底是什么概念,怎么会以为一个县就能装下这堪比一郡的人口呢?其实我早就想提醒你们两个,只是看你们两个过于兴奋,实在不忍心给你们泼冷水,但是你们两个似乎有点忘乎所以了!”
朱儁在说话的时候,表情一改笑容,变得非常严肃,目光直指两人,看的两人面红耳赤,好像确实是有点得意忘形了!
“反应过来了?两个大英雄?”朱儁难得开起了两人的玩笑,脸上的神色也恢复如常,继续变成了宽厚的笑意。
两个人瞬间傻眼了,朱儁这到底是闹哪出?最重要的是,一个县装不下怎么办?
“你们两个,真不知道是聪明还糊涂,我这只是想要提醒你们两个不要得意忘形,至于安置人员,本来准备替你们直接安排好的,只是看你们两个状态不对,才以此提醒一下你们,这个问题好解决!”
朱毅和杜旭两人的脸上露出了疑惑的神色,在两人看来这可是天大的麻烦!
“颍川现在到底有多缺人口你们两个不是不知道,四十多万颍川人,在战后,只剩下了二十万,剩下的人口呢自然是需要补充的,你们的二十万人过去,安置好了就是,他们的身份只要不再是黑山贼,而是叔龙麾下的生产建设兵团,那就百无禁忌了,屯田而言,你们又有了这一模式,直接全部分开就是了,原本我还担心过于分散会让他们逃走,可是现在你们有了好的组织模式,那自然要好好利用起来,直接分开又有何妨?”
几个人在怀县里面讨论如何安置未来的二十万黑山军,而太行山中的张燕,从麾下斥手中得到了怀县的最新情报,朱毅来了?
这个人可不好对付啊,他可是在颍川和南阳杀了无数人的,堪称各路反贼眼中的屠夫!
王当能挡住他么?张燕表示怀疑,如果挡不住,恐怕那些人就要变成人质了。
现在张燕非常佩服自己的先见之明,在山谷中留下了大量的粮食,用这些足够十万人吃两年的粮食,买命总是够的吧,他相信不论是朱毅进军,还是朱儁亲自领兵出战,都会看在粮食的面子上,放过这些老弱妇孺。
但是他还是有点不太方向,于是他停下的了北上的步伐,带少数精锐南下,一路向河内进发,目标正是怀县,他要去会一会这位平定了黄巾之乱的车骑将军,顺便跟他谈谈条件,毕竟自己现在已经身居高位了,没必要再无休止的带领手下这些人去拼死拼活,否则他为什么专门把家小放在距离怀县那么近的地方,这不就是给他一个机会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