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朱毅的志向
半年时间,终于结束了,朱毅自累了。
他真的累了,半年的时间一直在杀人,朱毅的神经都彻底麻木了,有一段时间朱毅感觉自己已经快崩溃了。
不过他最终还是挺过来了,还成为了正经的中郎将,还封侯了,或许就是时也命运。
战事结束了,朱毅却感觉突然没有目标了,生活的目标在哪呢?自己以后该做什么呢?
现在朱毅脑子里一团乱麻,好在所有人现在都处于高度放松的状态,所以竟然没有人发现朱毅的问题。
就连杜旭,也沉浸在自己的状态中无法自拔,除了朱毅,现在没有人知道杜旭曾经是黄巾军的大帅,跟随他进入汉军的两个护卫在后续的战斗中,都战死了。
杜旭的表现非常悲伤,不知道是因为自己忠心耿耿的两个护卫的战死,还是因为自己曾经信仰的黄巾军的彻底覆灭。
于禁,徐晃,程普,都非常兴奋。三个无根底的家伙,都成为了正经的汉军校尉,严格意义上来说,他们都具备了独自领军出征的资格,本来以他们的身份,无论如何也无法突破军司马这道门槛的,但是,他们跟上了朱毅,这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现在的大汉军方的勇武第一人!
朱毅在颍川,在南阳的勇武事迹已经在整个大汉传扬开来,他已经成为了新一代年轻人心目中的偶像,一代人心目中的旗帜,只是这个旗帜,现在很迷茫。
朱毅不知道自己到底现在想要什么,不知道应该做什么,但是现在他的身份不容许他放任自流。
他现在是整个南阳汉军的旗帜,他是大汉神策营4000将士的的主帅,他是杜旭的主公,他已经不是孤身一人了,如果他倒下了,剩下跟随他的人怎么办,自己的父亲怎么办?
一个月的时间,从平定黄巾开始,朱儁所率领的汉军在南阳整整驻扎了一个月,所有人都在这一个月里渐渐恢复状态,所有人都开始认清自己的身份,所有人的野心都在滋长!
朱毅再也终于在这一个月里明确了自己目标,他终于想起来现在是什么时候了,现在是东汉末年,从现在往后的100年里,整个大汉有超过4000万人死于战乱!
整个大汉整整减少了7成的人口,如果没有属于自己的力量,自己能活下去么?显然是不能的,于是,朱毅决定做一个军阀,争取在关东联军讨伐
董卓之前占领一片属于自己的地盘,扩充属于自己的力量,在这乱世,只有力量是保存自己的最好保证,也是朱毅守护自己父亲的最大依仗。
终于在第二年的二月,汉军开始拔营启程了,目标是洛阳,那座属于东汉的帝都!
终于一个月后,汉军抵达了洛阳!
朱毅以及他的大部分部下,都是第一次来到这座帝都,见识过后世大都市的朱毅还好,比较镇定,可是,杜旭,程普,于禁,和徐晃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眼睛都不够用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朱毅想起了班固的《东都赋》,如此描述洛阳:“增周旧,修洛邑。扇巍巍,显翼翼。光汉京于诸夏,总八方而为之极。于是皇城之内,宫室光明,阙庭神丽。奢不可逾,俭不能侈。外则因原野以作苑,填流泉而为沼。发苹藻以潜鱼,丰圃草以毓兽。”
“这确实一座无比雄伟的城池,要攻下他太难了!”杜旭突然说了这么一句,这句话让周围的几人完全不明所以,但是朱毅却明白。
杜旭在还叫波才的时候,可是真的考虑过进攻洛阳的,现在真的看到洛阳后,被震惊也是可以理解的。
可是他并不知道的是,这座城市后来会遭遇无比凄惨的情形,六年后,这座雄伟的城市会被付之一炬,烧成一片废墟!
黄巾军既平,汉灵帝大赦天下,改年号为中平。
张角为首的黄巾军主力被镇压,标志着黄巾起义失败。
这场轰轰烈烈的起义,经过十余年的精心准备,却短短九个月就宣告失败。之后,黄巾余部和各地的农民武装,仍然坚持斗争。
当然这些本来是不管朱毅的事的,他现在在洛阳就是好好休整,好好练兵,顺便结交各种高官贵族。
在洛阳,朱毅结实了后来的三国大人物,未来西园八校中的
中军校尉---虎贲中郎将·袁绍,
典军校尉---议郎·曹操,
这三人曾经一起饮酒,私交甚好,谁也没想到,在二十年后,这三人成为了三分天下的主宰。
“孟德,你有什么志向么?”喝多了的朱毅询问曹操。
曹操便开始说起了自己这些年的变化。
“我被举为孝廉时,年纪很轻,自以为不是那种隐居深山而有名望的人士,恐怕被天下人看作是平庸无能之辈,所以想当一个郡的太守,把政治和教化搞好,来建立自己的名誉,让世上的人都清楚地了解我。”
“所以我在洛阳任职北都都尉的时候,设置的五色棒,现在看来是在是太年轻了,如果不是先祖庇护,恐怕早就死于非命了。”
“后来你就知道了,叔龙,后来我被征召做了骑都尉,又调任典军校尉,并且受命,讨伐黄巾,既然讨伐黄巾,自然是护卫汉室的江山!”。
“现在嘛,天下太平了,我希望能有机会,出兵河西,再次打通河西走廊,重振汉室的声威,恢复汉武帝,汉宣帝时候的汉室天下,死后在墓碑上题字说:“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
“那么你呢,叔龙,你现在有什么志向?”
“我,我也不知道其实,我现在就想守护好自己的亲人,自己的朋友,我打仗打够了,你知道我在颍川,在南阳杀了多少人么?”
曹操沉默了,他明白朱毅经历了什么那不是正常人可以承受的,天下人只知道朱毅有万夫不当之勇,却不知道这万夫不当之勇的背后的心酸。
“看来我们没法问本初了,这货已
(本章未完,请翻页)
经睡成狗了!”随之两人大笑。
原本的北军五校,现在已经变成了北军六校,对,就是多了神策营的存在,而且成为了北军的最强战力,如果一旦再次发生战事,那么抽调神策营理所应当。
中平二年(185)二月,朝廷日益,百姓不堪重负,自黄巾起义后,西及益州,南至交趾,北至幽州,各地义军纷纷起事。
张牛角、褚飞燕、黄龙、左校、于氐根、张白骑、刘石、左髭文八、平汉大计、司隶缘城、雷公、浮云、白雀、杨凤、于毒、五鹿、李大目,白绕、眭固、苦蝤等等,简直举不胜举。
这些队伍大的有二三万人,小的有六七千人,青州黄巾军更是超过百万,黑山军也有百万部众。
义军攻城掠县,诛杀官吏,声势浩大,此起彼伏,形成燎原之势。于是天下再次烽烟再起。
在幽州,当年张纯张举联合乌桓叛乱,最多时候兵力达到十多万。
张举、张纯与乌桓大人丘力居等人进犯幽州广阳郡、右北平郡、辽东郡、辽西郡等地,杀死东汉所置护乌桓校尉箕稠、右北平太守刘政、辽东太守阳终等人,一路焚烧城池、劫掠百姓,对幽州东北部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白马将军公孙瓒率部讨伐,但是被张举等人打败,损失惨重。随后,张举狂妄的自称“天子”,传书到各州郡,说要代替汉朝,还曾经攻入冀州,青州,盛极一时。
无奈之下,汉室朝廷只能委任曾经在幽州任职的汉室宗亲,刘虞前往幽州。
与此同时。博陵人张牛角,趁黄巾起义之机聚众起义,自称将军,与真定人褚燕合兵一处。
大家共推张牛角为首领,进兵攻打瘿陶。张牛角被流箭射中,身受重伤,临死之前,命令部下尊奉褚燕为首领。
褚燕身轻如燕,骁勇善战,有个外号叫“飞燕”。为了纪念张牛角,褚飞燕改姓张,唤作张燕。
当时的黄巾军以青徐部、褚燕和张牛角部规模最大,张牛角手下就有五十余万兵马。
这些义军活动在中山、常山、赵郡、上党、河内等地太行山脉之中,山脉南端有座山叫黑山,改名后的张燕眼看黄巾军气数已近,就将自己的队伍改名黑山军,黑山地区其他义军纷纷来投,达到百万之众,又称“黑山贼”,不断侵扰黄河以北各郡县,东汉朝廷无力围剿。
张燕本人性情剽悍,行动迅捷,在黑山军中聚集了极高的人气。黑山军趁着朝廷中枢混乱、无力克难的时机,逐渐扩张自己的兵力和统治范围,常山、赵郡、中山、上党、河内等郡国的山谷皆被黑山军控制,另有别部孙轻、王当等人率众投奔张燕,因此张燕人众寝广,号称有百万之众。
就在这时,黑山贼突然发兵进攻河内,再次危及洛阳,整个洛阳被震动,再次开始调兵讨伐。
刚刚回到洛阳不久的朱毅带领以神策营为主力的8000汉军出兵河内,抵御黑山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