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科幻灵异>造物纪实> 第一百四十三章 空白的文明史

第一百四十三章 空白的文明史

  原本的宇宙是什么模样?</p>

  或许转生之前,局限于巴比伦行星的李良还不清楚宇宙的概念,但转生之后,作为华胥人类一份子的他,已经对此无比熟悉。</p>

  那是任何笔墨都没办法表述的广大与浩瀚,是远远越过人类视野的无穷尽之存在。</p>

  他所居住过的两颗行星,在整个宇宙之中不值一提,就算用沧海一粟来形容都太过勉强,远不足以道出其中差距。</p>

  次宇宙,就是完整宇宙的一个虚拟缩影。</p>

  当前,华胥文明的人类和华胥一起,被限制在自洽空间之中,人们习惯于有限制空间的存在,仿佛从来如此,仿佛这就是所处宇宙的本来面目,反倒把基于真实宇宙的虚拟世界,当做是华胥的创意。</p>

  本来,在转生时,被灌输许多能用知识的李良,对诸多的自洽空间略知一二,也知晓华胥空间只不过是其中一个,与自己老家巴比伦隔着层极厚的晶壁。</p>

  但也仅限于此,他原本以为,这个外来宇宙的架构本来就是这样,由一个又一个空间组成的。</p>

  这些知识来自于冥河渡神,是当今局限在华胥空间中的人类不可知的。</p>

  但手中的这本书,却明确告诉他,绝不是天生如此。</p>

  这里曾经和次宇宙一样,拥有浩瀚的星系、星系团和无数怪异庞大的天体,是没有明确限制边界的无垠宇宙。</p>

  如今的格局,是后天形成。</p>

  将得自渡神的知识、对次宇宙的认识和面前这本书的内容结合贯通,李良只觉得背后生寒,大气都不敢喘。</p>

  这些次宇宙中的反应,被忠实地反映在他现实的物质身躯上,他的身体背后开始分泌汗珠,毛孔紧缩。</p>

  “是祂吗?”</p>

  李良不由自主地想到。</p>

  究竟是何等存在,才能一手打碎原本的宇宙格局,将无数空间用无法计量的晶壁分割开来,形成当前渡神所述的局面?</p>

  那不是一里格二里格,不是数个天文单位,甚至不是整整一个拥有数亿恒星的庞大星系。</p>

  而是囊括百亿光年的真正宇宙。</p>

  数字大到一定程度之后,会使人失去感觉。</p>

  李良无法理解,百亿光年究竟是怎样的尺度,他只能用简单无感的数字来描述,却永远都没办法想象出那会是怎样令人震撼沸腾的广远。</p>

  因为假如仅凭自身,他这一生都未必能走过光线走一秒的长度。</p>

  看到这里的李良,很久很久都没有平复下心情。</p>

  华胥文明史中,对宇宙消失的变故没有过多记载,因为没有前因后果,没有追溯缘由,更没有改变的办法。</p>

  晶壁,就是记述中不可逾越的屏障,它挡住了一切向外探究的手段,哪怕是声称触及宇宙本质的巅峰华胥文明,也完全没有办法理解其存在,并从锁死的空间中离开。</p>

  不可避免的,李良联想到书中提及的‘祂’。</p>…

  “会是祂吗?”</p>

  对这以‘祂’代指的存在,书中并没有过多的正面描写,在那些本应书写祂样貌、威能等的段落,是大片大片的空白。</p>

  是祂造就了如今的宇宙格局?亦或者另有其人?</p>

  假如是,那么祂为什么要这么做?</p>

  华胥文明似乎远逊于巅峰的衰落状态,也与之有关吗?</p>

  李良很想知道答案,但他同样清楚,这些谜团,书中不可能找到缘由。</p>

  猛然间,他突然回想起,老家巴比伦,似乎也有同样神秘而不可知的存在。</p>

  创世神。</p>

  但又突然摇头。</p>

  二者差距过于巨大,巴比伦传说中的创世神虽也有捏造恒星的伟力,却似乎不能与书中特指的祂相提并论。</p>

  李良太清楚老家的状况了,入夜之后星星少得可怜,如今一想,那岂不是说明老家所在的宇宙就没几颗行星,跟华胥空间比都差得老远,遑论这个外来的、由自洽空间组成的宇宙?</p>

  如果知晓他心中所想,远在巴比伦的罗桓肯定会翻个白眼,再狠狠地竖起中指。</p>

  感慨一番后,李良继续顺着目录向下看。</p>

  没了。</p>

  在元年后一亿六百万年,晶壁立起后不久,便没有了下文。</p>

  像是弹到一半的琴声戛然而止,停在中间。</p>

  之后长达九千多万年的时间里,都像是没有任何值得记载的内容,直到现在。</p>

  就像这段历史,并没有存在过一样。</p>

  宇宙消失后发生了什么?人们如何应对?文明又为什么会在近一亿年之后不进反退,变成现在这样?</p>

  统统没有答案。</p>

  “申请文明史补足。”</p>

  李良向维持次宇宙的华胥提出申请,他觉得可能是表述有问题,以至于得到的文明史并不完全。</p>

  但...</p>

  “无可补足之处。”</p>

  李良得到了这条信息。</p>

  不管是现实还是次宇宙,都由华胥维持,一般来说,是不会出错的。</p>

  “为什么自元年一亿六百万年之后,没有任何资料?”</p>

  李良再次询问。</p>

  得到的结果却是:</p>

  “数据丢失,无法接续历史。”</p>

  紧接着,当问及数据丢失的原因时,给出的答案是华胥主要机体遭遇过突然的超新星爆发,由于那颗突然爆发的大质量恒星,数据一直很正常,所以没能在它形成超新星之前准确预测,好在距离较远,所以只有部分机体损毁和部分数据连同备份一同丢失。</p>

  按理来说,乍一看挑不出毛病,毕竟谁也不清楚当时的实际情况。</p>

  但是,李良却觉得,事实可能未必如此。</p>

  华胥文明的架构本身就已经非常奇怪,不像是正常发展的产物。</p>

  虽然在巴比伦,有人设想过人人平等、物质极度充裕、不用为生活发愁、只需享受的乌托邦,但是,正常条件下这不太可能实现。</p>

  或许有人会想,社会发展到极先进的地步,制度也会随之进步,能打造出理想的国度。</p>

  但实际上,不大可能。</p>

  人是复杂的,即使制度和社会都十分先进发达,也绝不可能仅仅展现好的一面。</p>

  正因如此,华胥文明的现状本身就是大大的疑点。</p>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问题隐藏。</p>

  寿命就是其中最难以忽视的一项。</p>

  </p> 造物纪实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