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
当前位置:铅笔小说>历史军事>唐赟> 第三百零八章 争论(上)

第三百零八章 争论(上)

  “王老,可有营救之法?”

  武珝心知无能为力,可她还是不忍相信这是事实,要是不想办法这次李宽在劫难逃,私放死刑犯的罪名绝对是十恶不赦的大罪,就算是李世民再怎么宽仁也不可能坐视不理。

  “听天由命!”

  王槐真的不忍心说出这几个字,此话一说武珝的泪水再也控制不住犹如洪水一样倾泻而下,她知道王槐说出这话代表着他也无能为力,完全束手无策,他们同样担心却又无可奈何。

  王槐等人真的不知李宽为何敢如此胆大包天,私放死刑犯回家,明明知道这是死罪,毅然决然的去做,他们真的不懂到底有什么原因让李宽如此坚持非要去做。

  现在倒好十八名死刑犯全都离开京城回家去了,反倒是李宽自己被问罪。武珝哭得稀里哗啦,她恨自己这个时候为何无能为力,无法给予帮助,也责怪李宽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对自己隐瞒。

  武珝哭过一阵后,迅速回房,一边流着泪一边梳妆打扮起来。既然事情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武珝已然做好陪同李宽一起死的准备,打扮好以后,武珝没有说什么话直奔皇宫而去。

  王槐等人吓得赶紧跟上,张冲、冷锋两人也率领一队护卫跟了过来,肖秋水、肖怡也紧随其后。王槐见武珝前往皇宫,还以为她也要擅闯皇宫,连忙劝阻道:“王妃不可啊!”

  武珝勒住马,让它停了下来,而她本人则是默默地站在皇城门口,视野一直注视着城门口的动向,王槐等人见她不是擅闯皇宫,暗暗地放下心。但是,看到如此痴情的武珝,三人均是一阵感慨,最后陪同武珝一直站在皇城门前等待着李宽再次出现的身影。

  与此同时,李宽早已入宫面圣,这次他不是与皇上单独见面,而是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被带至太极殿。

  文武大臣站立两旁,纷纷侧目等待着此次早朝的当事人。昨夜李世民便收到崔仁师秘密递交上来的奏章,上面清楚的写了事情的详细经过,身为大理寺少卿有义务监管大理寺卿的行为是否正确。

  崔仁师担心此事牵连自己,不得不硬着头皮将事情悉数上奏,李世民得知此事后气得暴跳如雷,险些晕眩过去。本来他对李宽的态度改了很多,对他寄予厚望。

  不曾想李宽在大理寺卿位置上不到半个月就惹出了这么大的事情来,完全无视大唐律法,再三的挑衅他的底线。此次早朝,李世民阴沉着脸不发一语,众人朝拜后刚准备上奏其它事宜全都被李世民喝止:“待楚王上殿再议,今日只议楚王之事,其它事明日再议!”

  崔仁师进殿后便跪在地上等待发落,头都不敢抬一个,长孙无忌、魏徵等人诧异的看着崔仁师一眼,心里一阵惊疑,他们的确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惹得皇上如此生气。

  另外,李世民宣布楚王上殿,也就是说从不上朝的李宽今日破天荒的来了,众人纷纷猜测又会是什么大事。因为在他们看来,事关李宽就没什么好事,主要是上次的事情闹得太大了,整个朝廷上下都知道了李宽成为开国之初第一位连升二十多级的官员,众人怀疑他将会受到皇上宠信,日后更是平步青云。

  “启奏皇上,楚王殿下来了!”吴公公急急忙忙上殿躬身施礼奏禀,李世民沉着脸厉声道:“让这个孽子进殿!”

  众人闻言大吃一惊,李世民对李宽的称呼与他们所想背道相驰,这让他们也有些看不懂了。

  “传楚王李赟入殿!”

  李宽整理衣冠,身上的官服早就换做三品大员的服饰,面带笑容,昂首挺胸的向前走去,来到大殿前,躬身行拜礼,高呼一声:“臣拜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汝可知罪?”李世民怒目而视,李宽摇头道:“臣不知犯了何罪?”

  李世民咬牙切齿,恨铁不成钢的怒道:“汝是大理寺卿枉顾大唐律法,私自放走死刑犯回家,可有此事?”

  “有!”李宽点头称是。

  “既然如此,那你还有话说?”

  李宽不卑不亢的回道:“臣有话说,他们是死刑犯不假,臣放他们回家也不假。但是,臣乃是为了大唐才如此做。若是皇上认为臣之心而所为是犯罪,那臣无话可说。”

  “还敢狡辩!”李世民怒火中烧,厉声道:“赵国公,辅机你将大唐律法中的规定说与这个孽子听,好让他明白自己所犯何罪!”

  长孙无忌躬身说道:“大唐律令规定:‘若私放囚犯入十罪之列,以叛国罪论处,知法犯法者罪加一等,不适流刑、杖刑,不许赎铜抵罪,没收全部家产,府中亲眷皆为奴婢,判处绞刑可立即执行!’”

  李宽依然气定神闲,不慌不忙的说道:“哦!我想请问赵国公一句,这律令何时颁布的?”

  “贞观十一年已然昭行天下!”长孙无忌回答,李宽接着说道:“若是我没记错的话,大唐律法制定之处有赵国公一份功绩,难怪赵国公对律令如此熟悉。”

  长孙无忌的确参与其中,李宽又说道:“皇上,大唐律令中也有提及犯人死前有遗愿当以满足。他们已经勾决,斩首之期不远矣,我身为大理寺卿自然满足他们死前心愿,好让他们安心投胎做人。他们死前心愿便是回家探望家人最后一面,如此简单地要求我又怎能不答应?”

  “简单要求?”众人瞠目结舌,更多的是嗤之以鼻,李世民听闻亦是冷笑:“若是每个死刑犯都有如此要求,那岂不是天下大乱了吗?你可知这些人犯得是何罪,他们还有人性可言吗?若是一去不回头,就凭你一人脑袋根本不够砍!”

  “为了彰显我大唐皇帝陛下的宽仁爱民如子,又彰显我大唐律法的公正严明,唯有放他们回家才能以此告知百姓懂得奉公守法,以他们亲身经历告诉身边的人,犯了法就会受罚,也是体现我大理寺执法必严。”

  李宽掷地有声的反驳,道:“若是他们信守诺言,岂不是证明我朝皇帝陛下的英明神武?大唐律法深入人心吗?”

  “狡辩!”其中一大臣怒斥道,“他们均是杀人放火之人,会懂得信守承诺吗?殿下怕是太天真了吧!若是他们懂得承诺二字,又何须走上这条不归路?以臣之见,殿下这话就是无稽之谈!”

  此话不仅是他一人所想,就连李世民自己都如此想,朝中与李宽交好的大臣倒是皱着眉头,心里一阵担心。以现在的情况来看,李宽处于不利地位,十有**被严惩。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