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言情女生>开局就奠定了起点> 第96章 二王子的戏

第96章 二王子的戏

  姬宵心中一沉,最后句话不曾说出口,因为他自己也不确定。

  陈正华语气淡淡的问:“殿下不觉得大王一派的实力过于强大吗?”

  姬宵狐疑看他一眼:“父王势力庞大,有利于集权驾驭群臣,这有何不妥?”

  陈正华闻言摇头。

  楚国仓促建立,眼前的王室子弟姬公子在一年前还只是侯爷之子,不如那些出生在帝王世家的子嗣,对权势了解不深。

  二王子没有从小的耳濡目染,不知君权和臣权之间的微妙关系。

  似乎,有必要提一提。

  如果摆出一副好为人师的姿态,怕是不妥。

  陈正华面色自然谨慎的解说道:

  “一言堂的朝廷,百官形同虚设的傀儡,没有话语权,只懂得执行命令。在这过程中,执行和决策不会发挥自己的主观,不懂的修正或者提出异议。

  既然只是执行,大王已经决定了方针,那么对于执行后的结果是好还是坏,自然就不承担对应结果。如此一来,让事务变得死板、无效。会严重阻碍楚国的壮大。”

  个人决策代替了百官商议策,使一切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沦为一纸空谈。

  独断专行的一言堂,那就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一样,难以长久。

  恃势者终以势败,吃独食,不给别人殷切追寻的权势好处,最后成了众叛亲离的下场。

  陈正华点到为止,后续敏感的语论,自不能提。

  他说的这些已经足够,姬宵瞬间就明白了,还能举一反三:

  “因此朝廷需要各个势力平衡。父王需要党派党争,如果臣下铁板一块,众口铄金,不利于王权的统治。”

  陈正华笑着点头,原来他看得清形势。

  “所以,大王任由大臣们拉拢党派,朝内大臣分为实力不相伯仲的多派,对朝政大事各抒己见,大王可以从中斡旋,调停。一则便于控制局势,二则可以安抚人心。”

  这些,姬宵是看得清的。

  他也非常佩服自己的父王,父王从没在朝堂中枢待过,却深蕴帝王权术。

  或许,父王身居高位,自然而然就懂了。

  “各派系此起彼伏,此消彼长的循环往复,最终只有父王受益。”

  陈正华暗暗吃惊,二王子眼界不小。

  姬宵看见他这副模样,心里稍有得意,面色平静的打趣一句:“季玉盯着我许久,不觉得唐突?”

  “……”

  你好歹来一句冒犯,才算恰当!

  陈正华笑着挑挑眉。

  姬宵满脸嫌弃的转头。

  开一句小玩笑,引出了一个不正经的。竟然对男子眉来眼去。

  并且,这男子是王子的身份。

  姬宵转回头,瞪了他一眼。幸好自己这点肚量还是有的。

  陈正华手背抵唇,呵呵笑两声,这才续前话:

  “王党实力庞大,王党虽然依附大王,但同样有领军人物,有时候为了私心私利,暗中对大王阳奉阴违也完全有可能,有强大的权势依仗行事,造成的后果必然很严重。所以,为了防范于未然,王党实力不可太大。其余势力也不会甘心王党继续坐大。”

  姬宵闻言,频频点头深思。

  父王给他的门下王党实力太大了,足以一压众党。

  王党众官虽然依附父王,但许多利益都给他们拿了去,这是父王赏赐他们依附的好处。

  得的好处越多,势力越能壮大,如果再不制衡就会有尾大不掉的趋势。

  想到这,姬宵心头猛的一振!

  原来如此,季玉要说的恐怕就是这件事。

  “季玉是说父王牢牢抓住过于庞大的权势,其中有一些是替大哥留着的?”

  党派的根本所求是什么?

  无非就是权势利益。

  权势利益从何而来?

  朝堂中谋求。谋,是与各党争抢,求,是父王给的利益。

  王兄不必如我一样,要自己去谋,父王会给他留着,就因为他是世子,一出生就占尽了所有好事,父王从小就对他偏爱,将来也会让他继任王位。

  而我呢?只能靠自己去争!

  姬宵在转瞬的时间就想了许多,心里不平,面色平静无波,询问的眼神依旧停留在对坐的身影上。

  陈正华点头:“大王的门下势力占据了很多位置,有一部分是留着给世子的。”

  别问他如何会知道。这是他备好功课的结果。

  他来到太安城,每天都有出去转悠,对王城和宫城之中的事情都十分感兴趣。

  因为身上有大侄女的馈赠,让他有钱常去楚馆茶楼坐坐,凡是鱼龙混杂能听见小道消息的地方,他都有去。

  姬宵得到确认的回答,面无异色,牵唇微笑道:“我等大哥回来。”

  等大哥回来,真正的争斗才拉开序幕。

  …………

  五天后,陈辰从府衙出来,刚与二王子的大哥告别。

  此刻她的心情小有郁闷!

  适才楚世子给她看了太安城传来的鸽信,得知了朝堂的动向。

  二王子正气凛然的在朝堂上坚决维护李如安,甚至不惜顶撞楚王。

  楚王已经有处置李如安的意向。

  朝堂百官许多人都已猜到楚王的意思,难道就只有二王子会看不出?

  假如他真的没发现楚王的意图,那些得了暗示的王党官员,支持朴志恩的弹劾,如此显而易见的作为,总该能想到什么了吧?

  但他似乎毫无察觉,依然振振有辞的与王党官员强辩。

  楚王不得不明确表态,沉着脸严肃的说出一句不轻不重质疑李如安的话。

  这个态度,让一众清流不少人都哑火了,因为那份让牛鬼蛇神看了都会引咎自戮的奏章,他们本来就处于劣势。

  即使有强撑的辩者,也是小心谨慎,尽量请求楚王高抬贵手给个颜面,意思意思得了。

  开国君王的威望很高,手段铁血,谁都不想轻易的触犯。

  诚然,清流稍稍偃旗息鼓了,可架不住二王子依旧坚持。

  二王子好样的!不屈的意志,不畏大王的暗中压迫。

  对李如安有情有义,我等虽不如,却不可落后。

  同路的清流派精神再次振奋,也跟他一样不屈不挠,一副誓死抵抗的姿态。

  二王子死扛,不惜让圣心震怒。

  他绝不是愣头青。

  陈辰是聪明人,一眼就看出其中有猫腻,他一人之力雄辩王党,不派门下官员。

  朝堂成了他的戏台,一个人在百官瞩目下,上演有情有义,有坚持有原则的戏码。

  戏台上的正派主角合该不畏艰险,以一敌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