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言情女生>铭文之神> 第一百零四章 都城风云(下)

第一百零四章 都城风云(下)

  在陈子陵的感觉中,三天时间很快过去,但又像过了很久很久。

  在这三天之中,不断地操纵先天真气,不断地精准灌注星力,陈子陵全神贯注,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松懈,已是困顿不堪。

  当昭文渊新的左臂完全长出之后,他顿时放下心来,就此沉沉睡去。

  他还没有意识到,昭文渊的断臂重生,会对楚国产生翻天覆地的影响,都城的风云才刚刚开始。

  昭文渊断臂重生之后,肢体健全,作为当今皇帝的嫡次子,就有了皇位的继承资格。

  当今楚平帝有三位嫡子,老大昭阳乃是武痴,专注于修炼,是楚国七大武圣之一。老三昭英,字元山,授封为英王,掌管兵部和户部,权倾朝野。

  昭阳武圣无意皇位继承。故而,未来的皇位将会在昭文渊和昭元山之间产生。

  十拿九稳的皇位继承,如今出了变故,昭元山会甘心?

  陈子陵醒来时,已是第二天上午。走出密室,艳阳高照。他的心情随之变得愉悦起来,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让他人断臂重生,古来能有几人做到?

  来到书房,昭文渊和魏丽娘都在,昭世威也在围着昭文渊说话。昭文渊身着紫金色、绣七只“浴火飞凤”的袍服,不时活动着左手,看起来意气风发,眉宇间都蕴含着笑意。

  见陈子陵进来,魏丽娘深深鞠躬,对着陈子陵行了大礼。

  陈子陵措手不及,赶紧跪下回礼。魏丽娘感激地说道:“子陵大恩,师奶奶我没齿难忘。”

  陈子陵扶起魏丽娘,诚恳说道:“师奶奶言重了。我们是一家人,帮师爷爷恢复伤势,是我从小就立下的誓愿。如今能够达成,足慰平生。”

  “好孩子!对、对、对,我们是一家人。”魏丽娘连声说道。

  “师爷爷,您的左手现在感觉如何?”陈子陵关切问道。

  “活动自如,完全没有任何问题。以后时时用真气淬炼,会和右手一样强悍。”昭文渊朗声说道。

  昭文渊要去宫中面见楚平帝,禀告这一喜汛。一直等待陈子陵醒来,拖延到现在。

  能够让人断臂重生,陈子陵不想暴露自己有这方面的能力。他向昭文渊表达了自己的想法。至于皇家的赏赐,他并不在意。

  昭文渊沉吟了一下,拍着陈子陵的肩膀,说道:“我们爷孙之间,一切尽在不言中。子陵为我做一切,我会一直铭记于心。”

  昭文渊离开后,魏丽娘在书房陪着陈子陵叙话。

  陈子陵说起自己在十万大山中的历险经历,一旁的昭世威听得热血激荡,看着陈子陵的眼神充满了敬意。

  魏丽娘却惊呼连连,为之担忧不已。

  陈子陵郑重地对魏丽娘说道:“师奶奶,如今妖兽势大,人族一直在苦苦支撑。都城也不是绝对安全之地。时见化形妖兽潜伏人境,图谋不轨。男儿习武,还是很有必要的。而且早习武比晚习武好。”

  魏丽娘看了看昭世威,说道:“威儿还是太小,吃不得习武的苦。”

  “母亲,我能吃苦!我想习武。”昭世威抗声说

  (本章未完,请翻页)

  道。

  “皇室的昭阳武圣,五岁就修炼出真气,习武时间更早。师奶奶,不如就让我来教小师叔习武吧?”

  魏丽娘考虑了一下,答应了,对陈子陵,她还是比较放心的。

  女人的心理很怪异,有时不听劝说,会坚定反对一件理所应当之事,但是劝说的人不同,又会放弃反对。情绪大于逻辑。

  陈子陵带着昭世威来到后花园,找了一处环境清净的所在,将自己幼时修炼的“七星功”详细传授给他。修行七星功的重要性、修行规范、动作标准等等细节,逐一教授。

  “七星功”是陈子陵家传修炼功法,以七星桩法行气,勤加修炼可以百日筑基,修炼出真气。

  五形拳锻炼身体和近战技巧,效果最佳,但修炼出真气是修行的根基。

  上午练习五行拳,下午读书习字,中间休息玩闹一个时辰,晚上修行七星功。陈子陵给昭世威制定了每日的学习计划。

  取得了魏丽娘认可,然后拜请魏文谋督促落实。

  陈子陵不能在都城久待,但是可以经常往来,驾驶铭文飞轮从凤尾城到都城仅需几个时辰。

  安排好昭世威习武之后,陈子陵出了文王府,信步来到栖霞山前。望着高大的太学门楼,陈子陵微微一笑,沿着笔直、宽阔的山道向上行去。

  太学是文王昭文渊力主创办,乃是国立最高学府。

  创办太学最初的目的,是因为武人治国,戾气太盛。希望能够文武调和,化解国家治理方面的戾气。

  后来因为学术上自由探讨、思想上兼容并蓄,生活上有丰厚保障等方面原因,太学吸引了各个方面的高水平学者前来,大家在一起研究探讨学问,逐渐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盛况。

  于是太学发展成为一所综合性的学府。

  现有执教博士数百人。都是在文学、艺术、算术、建筑、医学、武学、铭文、军事谋略等方面,具备极高水准的学者,被文王请来主持教学事务。这些执教博士享有相应的爵位和俸禄。

  太学共有六个分院,分别为,书院:教授文学、历史、艺术、地理等等;工学院:教授算术、匠学、建筑、医学等等;治学院:教授国家公务、民政治理等;武经学院:武学研究、修行探讨、妖兽研究等等;铭文学院:教授铭文、进行铭文深入研究;军事学院:教授军阵、军士谋略、军队基础建设等等。

  各分院祭酒都是各个行业宗师级的人物。铭文学院祭酒是皇家铭文总馆原来的馆长魏文和,铭文宗师。

  太学生三万余人,毕业后最低有八品官员身份。各郡优秀的青年才俊,踊跃入太学就读。据说,大河对面的秦、赵、齐也有学生来此就学。

  太学每年为楚国输送各方面的优秀人才近八千人,对楚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影响越来越大。

  高大的围墙依山而建,将太学数百栋建筑护入其中,仅正门和两个侧门可以出入。

  陈子陵来到太学大门,守门的护卫有两个十人队。太学的日常护卫由皇家御林军派遣了一屯军士三百人,进行日常的值守和巡逻。

  护卫队正简单验

  (本章未完,请翻页)

  看了陈子陵的身份后,挥手放行。

  进入太学,入门处是一座方圆数百亩的巨大广场,广场以青石铺成,四周种植着常绿乔木。看起来干净平整。广场上停放着数十架马车。

  广场上有三股山道,通往山顶。

  山腰和山顶都建有广场,山腰处的广场围山而建,有山路连接六所分院。

  山顶处的广场周围,建有数百栋小院,乃是执教博士们的住所。

  陈子陵一路行去,见各处建筑造型古朴而典雅,山上各处布置独具匠心,小树、修竹、花草、凉亭、楼阁,尽皆布置得清新脱俗,而又能与自然完美融合。

  行走其间,乐而忘忧。陈子陵心中感叹:“好地方啊,能在此求学,人生之幸事。”

  来到山腰广场,沿着右边第一条山道向前行去,不多远,见路边立有丈许高的牌子,上书“铭文学院”四个大字。

  再向前行没多久,一排排白墙青瓦的建筑就出现在眼前。那是铭文学院的课室,足有上百间,每间课室放置有六十张“铭文操作台”,可以容纳六千名学生同时上课。

  据陈子陵了解,考进太学铭文学院的学生都是年轻的铭文师。

  升级为铭文大师,即可毕业,也可留院教学和做铭文方面的深入研究。

  陈子陵驻足于一间课室前,静静听着课室里面老师的授课。不久露出会心一笑,有所得。

  长期以来,陈子陵的铭文偏重于实用,依靠自己摸索,理论方面极为欠缺,这方面的局限性已经显现出来。入太学学习铭文一直在他的考虑之中,今天过来的目的就是想当场感受一下,有助于自己做出决定。

  接着又看了看铭文学院的研究室、小工坊、学生生活区,陈子陵心中主意已定。

  离开铭文学院之后,陈子陵来到山腰广场,顺着左边的山道,往玄武湖方向的侧门行去。紫衣老者焦和仁此时应该在侧门的门房。

  选一处隐蔽角落,陈子陵看着坐在门房里喝茶的焦和仁,静静地观察着他的一举一动。

  焦和仁神态悠闲,不时端起茶杯,随意品茶,有时会和进出的学生打声招呼,举止中,时常带着一些军人的姿态,并无反常之处。

  陈子陵笑着走上前去,对着焦和仁拱手施礼,说道:“老丈好悠闲啊,令人羡慕。”

  焦和仁看向陈子陵,淡淡说道:“军中老卒,蜗居此地,安度余生,不敢得小哥羡慕。”

  “我来此是受小威所托,特来拜谢老丈,感谢老丈这段时间对小威的教导。小威今后将随我习武,不敢再劳烦老丈。”陈子陵盯着焦和仁说道。

  “如此甚好。我教小威习武,不过是一时兴起,近来颇感惭愧,水平浅薄,不敢误人子弟。”焦和仁面容平淡,无丝毫不忿。

  “那就不打扰老丈了。我斗胆送老丈一句话:道不同,也可殊途同归。”陈子陵语含深意。

  焦和仁对陈子陵话语中的含义,似无所觉,平静地点点头说道:“小哥一路走好。”

  陈子陵飘然而去。心中不安的感觉更甚。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