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历史军事>我的皇位我做主> 第八十二章 三姐到府

第八十二章 三姐到府

  李松问过娄杰,也问过在牢内的狱卒,齐正德毕竟是福州的刺史,就算被关进大牢,也没有人敢对他做什么,只能好吃好喝的伺候着。

  对于齐正德的死,李松还是有些疑惑,但之前已经接到了任平生的亲笔信,赞同杀掉齐正德,因此李松也不再多想。

  李松关心的是凤语儿,中秋之夜,因路仪突然闯入,凤语儿也知晓了李松的身份,因一时间不能接受,所以与李松分开了,而这一走,就没了她的消息。

  古代的画师虽有一些技艺高超的,但只通过李松的描述,并不能画出凤语儿的神色。

  画师画了一上午,李松又挑了一个时辰,最后选出了一幅,让人拿着去福州城询问,随后,李松又派了两名禁军,让他们去四林县查探。

  知晓李松寻找的是一名女子后,路仪也往宫中寄了一封信。

  李松这几日,右眼皮经常跳的厉害,根据李松的记忆,右眼好像是跳灾。

  李松从来不相信这种迷信的话,但最近发生的事情,让李松也有些担忧。

  五天过去了,没有凤语儿的消息,李松都有些放弃了。

  皇帝来福州,名义上是避暑一月,可先皇李青在世时,每次都是二十天左右,便会启程回京。按照这样的惯例,路仪也吩咐下人,尽快收拾好东西,准备回京。

  八月二十一的晚上,李松采纳了路仪的建议,后日一早便启程回京。

  李松躺在床上,拿出“小钱钱”:“变成镜子,朕要看凤语儿在的地方。”

  李松已经不知道是第几次,想让“小钱钱”帮他寻找凤语儿了,但也不知怎么回事,“小钱钱”虽能变成镜子,但是镜中没有一次出现过凤语儿的画面。

  “咚咚咚”,有人敲响了李松房间的门。

  根据这个力度和频率,李松心里清楚,门外的人是程咬金。

  “进来吧。”

  只见程咬金推开门,把一封信交给了李松。

  李松拿起信,发现中间有一道缝。

  程咬金说:“陛下,这信本是被一把小匕首插着,有人把匕首扔到了府门前的柱子上,我发现后,就把这信拿来了。”

  李松打开信一看,信里虽然只有一行字,但李松却有些激动。

  “明晚酉时一刻,阳平湖旁的小木屋,小女子在此等候,凤语儿留。”

  程咬金见李松的嘴角微微上扬,也凑上前,想看看信上写了什么。

  李松发现了程咬金的举动,赶紧把信纸一折:“老程辛苦了,回去休息吧,出去后跟小仪子说,没有十万火急的事,不要让其他人来打扰朕。”

  “好~”程咬金拖着长长的尾音,不情愿的离开了房间。

  程咬金走后,李松又从枕头底下,拿出了之前凤语儿在马车里留下的信,两封信一对比,发现字迹是一样的。

  李松又仔细看了看后,脑中突然有了另外一个想法,嘴上的笑容也消失了。

  “咚咚咚”,房间的门又响了。

  李松把两封信收好后,让门外的人进来。

  来人又是程咬金。

  李松说:“刚说没有大事别来打扰朕,你又来做些什么?”

  程咬金解释说:“陛下,府外有个人要见你,不知陛下是否要见?”

  “谁啊?”

  ……

  一封信,一个人,李松一晚上都没睡着,脑中充满了疑问,他知道,明日去见凤语儿,应该能从她的口中得到答案。

  第二日傍晚,李

  (本章未完,请翻页)

  松换上便服,独自一人离开了双阳府,沿途打听着路,来到了阳平湖畔,李松向四周眺望,果然发现了一座小木屋。

  打开最外面的栅栏,走进院子里,李松看了下周围,发现右边有一块地,原先应是有人在这里种些东西,只是现在看来,已经荒废了许久。

  通过木屋的窗,李松能看到屋内蜡烛的光,也清楚里面有人。

  李松走到门口,轻轻敲响了门。

  “咚咚咚”,三声过后,李松把耳朵凑近了门缝,想听到里面的声音。

  “陛下请进。”屋里传出了凤语儿的声音。

  李松推开门,看到屋内有一张桌子,桌子上有一个酒壶,两个杯子,凤语儿就坐在一旁。

  见到李松进来,凤语儿起身行礼:“小女子见过陛下。”

  “朕还是喜欢松哥哥这个称呼。”

  李松走过去,想要把凤语儿扶起,但李松的手碰到凤语儿的胳膊时,凤语儿直接后退了两步。

  李松见状,就直接坐下来,凤语儿也坐到了另外一边。

  李松说:“朕以为皇帝只是一个身份,只要两情相悦,这些都是无所谓的。”

  凤语儿低着头回答:“陛下乃是一国之君,胸怀天下,小女子只想在民间度过一生,还请陛下不要勉强。”

  李松叹了一口气,然后说道:“你是怕朕有三妻四妾,进了宫就不宠你了吗,这个你放心,皇后之位还空缺着,如果你跟朕回宫,那个位子就是你的。”

  凤语儿依然没有抬起头:“陛下误解了我的意思,陛下身份尊贵,小女子只是普通百姓,万万不敢高攀,今日请陛下来,是听说陛下不日将会离开,特来与陛下道别。”

  凤语儿起身,拿起酒壶,倒了两杯酒,一杯拿到李松面前,另外一杯在自己手里拿着。

  凤语儿全程没有看过李松,这让李松感觉,两人好像是陌生人,现在是第一次见面。

  李松拿起杯子,对凤语儿说:“语儿不是不喝酒吗?”

  凤语儿说:“陛下能着百姓服装,独自前来,小女子也可破一次例,陛下请。”

  凤语儿一饮而尽,可放下杯子后,却发现李松只是拿着杯子,迟迟没有喝下去。

  凤语儿问:“陛下为何不喝?”

  李松把杯子放回桌子上,看着凤语儿的眼睛,对她说:“朕怕这酒里有毒,或者是和在意中楼一样,往酒里下了些别的药。”

  李松说完,凤语儿脸色微变,虽然极力控制着表情,但还是被李松发现了。

  凤语儿弱弱的问:“意中楼的药都是精心制作,陛下怎会想起……”

  李松微微一笑:“朕并没有想起在意中楼的任何事,但你刚才的话已经告诉了朕,说吧,这次这酒里又是哪种药,还是说,直接下了致死的毒?”

  凤语儿又低下了头,看情况,李松知道他猜对了。

  凤语儿说:“是什么已经无所谓了,可陛下是什么时候知道的?”

  李松站起来,在屋内走了两步,然后背对着凤语儿说:“从安江县回来后,朕不时的会得到你的消息,但朕从来没怀疑过你,直到昨晚,在收到你的信后,又有一人来找朕,她说的话让朕不得不改变想法。”

  “是谁?”

  “刘三姐。”

  “什么!”凤语儿激动的站起身,瞪大了双眼,一副不敢相信的样子看着李松。

  ……

  昨夜,双阳府外来了一个女子,身上的衣服破破烂烂,但能遮住大部分身体,

  (本章未完,请翻页)

  脸上非常脏,头发看起来也十分杂乱,她踉踉跄跄的走到了府门前,眼睛一张一闭,似是非常疲惫。

  程咬金跟路仪交代完,就回到府门前站岗,刚好看到这名女子,见她身形不稳,像是虽是要倒下去的样子,于是程咬金走过去扶着她。

  女子有气无力地对程咬金说了一些话,但声音太小,程咬金听了好几遍,才勉强听全她的意思。

  女子是要询问一个人,而当程咬金梳理完她说的话后,脑中显现出来的第一个人就是李松。

  程咬金说:“姑娘,我府中确有一人,模样与你描述的相仿,只是……”

  这时,女子一只手抓紧了程咬金的胳膊,然后用沙哑的声音,对他说:“我要见他,我要见……”

  说着说着,女子突然体力不支,晕了过去。

  程咬金让门外的几个守卫将她搀扶进去,自己赶紧跑去向李松禀报此事。

  李松同意后,程咬金便回去,让守卫先把女子抬进最近的房间里,然后给她喂了一些水,没过多久,女子便醒了过来。

  程咬金问:“陛下已经同意见你,姑娘要不要先吃些东西,休息好了再过去?”

  躺在床上的女子,在程咬金的搀扶下,坐了起来。

  女子低着头说:“陛,陛下,听说皇帝来了福州,难道这里就是他住的地方,那要找的人应该不在这里。”

  程咬金从门口的太监手里接过了一碗银耳莲子羹,将她递给了女子:“是的,但陛下仁慈,只要你诚恳,说不定陛下也会答应帮你。”

  “那我们现在就去见陛下吧。”女子拒绝了吃食。

  于是,程咬金就扶着女子,来到了李松的房间。

  女子一见李松,便脱口叫道:“小松兄弟!”

  李松这才认出来,眼前的女子正是刘三姐。

  李松赶忙走过去,把刘三姐扶到椅子上坐下。

  李松问:“三姐,不管怎样,朕还要谢你,要不是你,我妹妹便要遭歹人侮辱了,不过你那晚离开后,去了哪里,又发生了什么?”

  那晚李松中了软筋散,随后被张二哥打晕,白天醒来后,凤语儿便告诉李松,刘三姐救了她,随后离开了破庙。

  只是现在,李松看着刘三姐的样子,像是经历了什么大事。

  可是李松说完后,刘三姐并没有回答,只是呆呆的看着前方。

  “三姐,三姐……”

  李松叫了半天,刘三姐才回过神来。

  刘三姐问:“小松兄弟,不,陛下,不知语儿姑娘是否也在府中?”

  李松摇摇头:“没有,除了接到过她的信,她人现在何处,朕也不清楚,听老程说,你来福州城找朕,不知是为了何事?”

  刘三姐看向李松,对他说:“方才陛下说,那晚我救了语儿,然后离开了破庙,这是语儿对你说的吗?”

  李松点了点头:“是的,语儿还说,是你觉得没脸见我们,所以留下了钱,独立离开了,朕还要多谢三姐留下的钱,不然朕也回不到福州……”

  李松话还没说完,就看见刘三姐站起来,往门口走去。

  李松也起身,过去搀扶着她,也不知她要做什么。

  刘三姐打开门,看了看外面,除了程咬金,没有发现其他人,这才关上了门。

  刘三姐回过头,对李松说:“陛下,语儿是骗你的。”

  “骗朕什么了?”

  “我的两位兄长,不是我动的手,是凤语儿杀的!”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