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三首歌2

  第152章三首歌2

  满脸迷糊的何老板被学长一波吐沫横飞的科普,这才算明白过来原因到底是什么。

  现在的国内流行音乐市场,总体上依然处在一个非常原始的蛮荒时代。

  什么版权保护啦,明星培养啦,都是没影子的事情。

  由于现在电视、电影、晚会、节目等展示渠道非常有限,大量有梦想有实力的年轻人无处可去。

  咋办呢?

  大概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就是各种走穴商演赚钱。

  无论在哪个年代,能把钱先赚到手才是硬道理。

  别看那些大明星在舞台上风光,很多为了维持自己的开销其实负债累累,每天累得个孙子似的,到手还没几两肉。

  从八零年代中期开始,自琼省往北,各种演艺吧、歌舞厅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

  这个时候很多有才艺有梦想的年轻演员都选择下海,从PUB里面开始做起,一步一步地追求遥远的目标。

  比如后世大名鼎鼎的影帝黄博,如今应该就在琼省的歌舞厅里面演出。

  何野之前看过黄博的一个采访,他九零年的时候在南方已经相当火爆了,不仅在琼省,在深圳、广州等城市还开过不少的系列巡演,堪称九零年代的夜店王者。

  要知道,那个时候黄影帝上台唱几首一晚上就能赚到足足一千四百块!

  这可是一九九零年,这个价码实在是不低了。

  很多人都是在这样的夜店锤炼之中一步一步成长起来,慢慢走上了演艺的道路。

  只不过这条路比起齐珏他们这种科班出身还有体制保障的正经大学生,实在是残酷了千万倍。

  不知道有多少人每天吃着便宜的盒饭抽着劣质香烟抱着一把破旧的木吉他仅仅靠着一点点自我幻想的催眠而奋斗不休。

  没有什么有付出一定就会有回报。

  其中的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多年以后饱含血泪浑身伤痛从此接受生活,心丧若死。

  哪怕红极一时的黄博,最后也是靠电影出头的。

  谁还记得那个在狂狼歌舞厅穿着皮背心戴着霹雳手套梳着飞机头的火热少年呢?

  无非是记忆中还值得炒作的碎片罢了。

  除开这种残酷地野蛮生长,也不是没有第二条路的。

  同样是在琼省和深圳等地,有一批专业生产各种所谓正版卡带、碟片的音乐公司。

  别问为啥老有琼省,问就是老打口大省,水货天下一绝。

  当时国内还在封闭阶段的时候,这个海岛省份就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玩命地输送着各种内地急需的资源。

  文化产品首当其冲。

  无论是迈克尔杰克逊还是猫王,邓丽君还是四大天王,每一个巨星都跟琼省这个‘口岸’有不解的缘分。

  几乎每天都有一船又一船的‘水货’从海岸线各个隐蔽的角落上岸,然后在各大文化公司重新包装进入市场。

  其中大名鼎鼎的除开各种水货卡带、CD之外,还有各种官方版号的盗版印刷品。

  有看过琼省美术出版社出品的《七龙珠》、《圣斗士》的可以把手举起来了。

  这些都可是琼省的支柱行业。

  不过,现在这帮子水货商人已经不满足于仅仅靠‘进口’创收了。

  其中脑子比较活跃的一帮人就开始筹谋,既然这些音乐这么赚钱,咱们何必要舍近求远跑去外面弄呢?

  检查越来越严,运输费越来越贵,采购的成本大大限制了资金流。

  既然都有这个技术了,为什么不在国内自己搞几个歌星起来,不比跑船有搞头?

  想到就要做。

  于是,琼省和深圳等口岸城市的音像公司如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

  不过,他们同样要面对一个难题,就是专业技术人才的缺失。

  这帮人跑船经商是把好手,让他们写歌那可就抓了瞎。

  唱歌的话你抓几个有天赋的俊男美女,总会有能推上来的。

  可写歌这真真的是技术活,没有个十年苦工,写出来的玩意压根就看不得。

  这个年代歌曲的质量还真的是非常重要的。

  歌如果红不起来,他们怎么靠明星赚钱呢?

  不过,这些人也不愧是一群常年在海上漂泊的小机灵鬼。

  没有歌?不要紧啊,咱们手上这么多打口碟,卡拉OK录像带,都用起来啊。

  反正内外沟通成本辣么高,我还怕你本尊来国内跟我打官司不成。

  于是一大批官方翻唱专辑就是这么出现的。

  既然没有新歌用,那就唱港台和国外的爆红作品呗!

  这比新歌还有保障,毕竟都是经历过市场验证的经典了。

  而且这种情况下,出版商可以大量试错,反正成本极低,无非就是新人的费用和制作成品的费用。

  这些对于那些海商大佬来说,压根就不算钱!

  何野手上的这盘带子,自然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出现的。

  封面上印的是着名的歌星韩宝仪,但实际上,真正的演唱者是印在背后的那个姚晓丽。

  这种情况在这个时代实在太常见了,包括后世的大姐大纳姐也曾经这样‘翻唱’过着名歌星苏芮的专辑……

  “原来是这样,你是说找几个有潜力的歌手来给我们唱主题曲和插曲?”

  何野摸了摸手中的磁带,若有所思。

  如果不是学长的提醒,他完全就忽略掉了这个方面。

  但实际上,音乐的传播速度和爆炸性,在很多时候都是要超过影视剧的。

  有很多烂片本身没有任何的人气,结果靠着一首大红的主题曲直接引爆。

  这样的例子也不是一个两个了。

  “最好是能搞个带子。”

  学长摇摇手里面的卡带:“何老板,这玩意老挣钱了,而且愿意听的也多。”

  “我寻思你主要是给牌子做广告嘛,不如搞个带子容易火。”

  “也不是不行,不过这个歌手……”

  何野心动了。

  只不过,如果要做的话,一定要做出爆点来才可以。

  如果能利用好自己的先知优势,找两个未来一定会爆火的歌手来唱,等到本人翻火的时候,还能带动一波自己产品的后续销量。

  九零年代,最红的国内歌星……

  黑豹?窦仙?王飞?还是……

  姚雨灵?

  等等……姚雨灵??!

  何野低头一看,傻眼了。

  这带子上笑得勾人心魂的短发小妹子……你别以为你穿上姚晓丽的马甲我就认不出来了!

  你特么就是姚雨灵!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