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历史军事>九岁的我制霸了大唐> 第四百一十三章 老夫心服口服

第四百一十三章 老夫心服口服

  第四百一十三章 老夫心服口服

  其中一个身形微胖的坊正赔笑着道:“好叫上官知晓,子按下是崇贤坊的坊正,这些钱是我们坊市的,您差人细数一下,我们坊市每个人缴纳了十文钱,崇贤坊七万人,总共七十万文,也就是700贯。”

  沈炼投给负责皇家炭市的官员一个眼神,那人赶忙差人一起核算,确认无误以后,开始记录在案:

  崇贤坊一共缴纳700贯,温度上升5度。

  写好了以后,沈炼叫他再写了一份,按下了皇家炭市的印章,将腾出的那一份递给崇贤坊坊正,道:“回去等消息吧,一个时辰后,若是温度没上来,你再来这里。”

  “有劳上官了。”

  崇贤坊坊正欣喜的拱了拱手,美滋滋的离开了。

  沈炼看着皇家炭市有条不素的运作着,无需自己再操劳,便转身走向秦王府,将消息带给了李泰。

  李泰穿着单薄的衣衫,坐在软塌上,手里捏着果脯放入口中,一边嚼着腮帮子,一边听着沈炼的话,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

  “你再差人去跟管理崇贤坊四个锅炉的人说一声,一天多烧一百斤石墨。”

  “诺。"沈炼应了一声。

  李建成咋舌道:“一百斤煤炭,折合市价的话,就是200文钱, 你收了崇贤坊七百贯,就付出二百文钱?那岂不是赚了六百九十九贯?”

  李泰翻了翻白眼,“谁叫你把小数点抹去了?还有八百文呢。

  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看着李泰的眼神,仿佛见了鬼一样。

  这小子,吸金兽啊!

  一个坊市,一天就能赚七百贯,长安城一共有一百一十个坊市,-天就能赚七万七千贯。

  哪怕是抹去零头,也有七万贯啊!这还只是一天。

  整个冬天,要持续三个月。

  九十天的时间,至少也能赚六百三十万贯。

  三个人不由倒吸了一口冷气,三个月时间,一个冬天赚大唐三年的税赋。

  这他

  皇家炭市设立之事,很快也惊动了满朝文武,沈炼前脚没走多久,文武百官便纷纷而来。

  含光门外,裴寂当仁不让的走在最前面,看到城墙上挂着“皇家炭市”四个大字的牌匾,再一看摆放城墙脚下一个个木箱,他眼睛都看直了。

  那个木箱,再熟悉不过。

  不就是钱箱吗!

  皇宫之中,这几个月小皇帝没少放这种钱箱,每次下朝之后,他们从那经过,没少眼热。

  裴寂忍不住走了过去,打开了其中一个木箱,看了一眼,呼吸都急促了。

  萧璃、封德彝、陈手段三人围了过去,看向打开的钱箱,登时睁大了眼睛。只见钱箱之中,放的不是文钱。

  而是黄金!

  萧璃惊声道:“这么多箱子,难道都装的是黄金吗?”

  负责皇家炭市“五一零”的官员赶忙站起身迎上去,冲着他作揖道:“好就萧宋公知晓,确实都是金子。”

  裴寂呼吸急促的问道:“总共收了多少钱?”

  官员道:“平均下来,一个坊市缴纳五百贯。”

  “多少?”

  陈叔达失声叫道:“五百贯,还就一个坊市?”

  长安城里有一百一十个坊市。

  一个坊市交五百贯钱,所有坊市加起来,岂不是一天赚五万五千贯。

  裴寂听得目瞪口呆。

  不仅是他,一同赶来的文武百官,一个个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之色。

  “一天就赚了五万五千贯?”

  “怎么做到的! ?”

  “这一切都是陛下的雷霆手段啊。”负责皇家炭市的另一名年轻官员,连忙将赚钱的法子告诉给百官们。

  裴寂眉头一拧,“恐怕朝廷也没少出钱吧?朝廷出了多少钱?”

  官员摇头道:“朝廷一文不出。”

  封德彝错愕看着他,“怎么可能一文不出?烧的那些石墨,那不要钱吗?

  皇家炭市官员耐心道:“是这样的,接下来各个坊市的锅炉,烧的不再是石墨,而是木炭。”

  萧璃怔然道:“那就更不对了,木炭的价格,可是100文一斤,这还叫朝廷没有出钱?”

  皇家炭市官员笑道:“市场价现在说是100文一斤,但其实陛下从五姓七氏手中,拿到的木炭价格,是一文钱-斤。

  -瞬间,文武百官齐齐吸了一口凉气。

  “五姓七氏疯了?”

  “卖这么便宜?”

  “他们不得赔死吗!

  “不对。"陈叔达忽然说道:“如果他们不按照这个价格去卖,才可能血本无归啊。

  听到这话,百官们想一想,便明白缘由。

  现在因为小皇帝的手段,让整个长安城的百姓,在这个冬天里感觉不到寒冷,那百姓们何必要再去买木炭来过冬?

  而五姓七氏手里的木炭,就算是降价出售,却也不一定能卖得出去。

  因为,其他豪门望族也囤积了木炭。到时候势必会打一场价格战。

  哪怕五姓七氏将木炭价格,压低到以往的市场最低价,恢复木炭一斤两文钱,问题是有多少百姓去买?

  木炭囤积在五姓七氏手中,一旦过了冬天,木炭将会一斤也卖不出去。

  当然,这一次小皇帝只是让长安城的百姓们,在这个冬天冻不死,并未说长安城外的其他郡县百姓。

  五姓七氏手里的木炭,在长安城里卖不出去,完全可以将木炭运往长安城外,

  去其他地方售卖。

  但是小皇帝会让他们得逞?

  到时候,小皇帝必然会像之前白盐和粮米一样,不许运出长安城,到时候他们真就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

  他们手中的木炭,只能卖给朝廷。

  小皇帝用市场上的半价来买,他们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裴寂忽然问道:“现在长安城一个坊市,一天会烧多少斤木炭?”

  “好叫裴丞相知晓。”皇家炭市官员连忙道:“现在一个坊市,-天会烧一百斤木炭。”

  裴寂当时就惊着了,“一个坊市,一天就烧这么点?”

  百官们同样一副不可思议的模样。一百斤木炭,用小皇帝收来的价格,那就是100文钱。

  一个坊市赚五百贯,却只需要成本100文,这得是多少倍的利润! ?

  “难怪小皇帝陛下说,不仅不会让朝廷出钱,而且还会让朝廷大赚特赚,原来法

  子出在这里。“

  “老夫是真的心服口服。”

  “陛下英明啊。“

  本书首发来自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