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五章 诸葛亮(上)
中原。</p>
合肥。</p>
在四方蠢蠢欲动的同时,关羽也召开了一次军议。</p>
人们众所纷纭,几乎连一句让他能听下去的话都没有。</p>
他的眉头,渐渐地便皱了起来。</p>
他不由得想到了林辰。</p>
心想,若是林辰在此的话,定不会如此,甚至于一旦时势出现了变化,后者便已经找出了破局的方法。</p>
而现在的这些人……</p>
都是废物啊!</p>
当然了,这句话关羽肯定不会说出来就是了。</p>
不过,他却表现了出来。</p>
他在心里说着的同时,慢慢地摸了摸胡须,脸上悄无声息地闪过了一道不耐烦。</p>
而也就在此时,一道高大的身影,陡然之间便走出了人群,站在了正中间。</p>
他微微地摇了摇手中的扇子,缓缓地向关羽行了一礼,随即才开口道:“我师一直都说,一旦天下有变,能担重任者,非美髯公莫属。”</p>
羽毛扇!</p>
子源所属!</p>
看到那把羽毛扇的时候,关羽便是一亮,所以他根本没有计较站出来之人的无礼。</p>
然后,他也就听到了一阵自己最想听到的话。</p>
“哈哈哈哈……”</p>
几乎是在听到的下一刻,他便忍不住地站了起来,很是炫耀似的道:“诸位都听到了吧?子源称我为美髯公!”</p>
“?”</p>
“?”</p>
“?”</p>
众人脸上飘出了一连串的问号。</p>
但是,面对关羽,他们却只能是将一阵的奉承说了出来。</p>
什么样的话好听,他们就说什么话。</p>
至于脸面什么的,他们都已经不要了。</p>
“你是叫诸葛孔明吧?”</p>
关羽听了一阵马屁,心情更好了。</p>
“正是在下,此扇可以证明。”</p>
诸葛亮缓缓地将手中的扇子举了举,同时再度向关羽抱了抱拳。</p>
实际上,这扇子根本就不是林辰给他的,而是他从皖城库房里面好不容易找出来的。</p>
真要说起来的话,林辰早在离开丹阳之前,就已经把这把扇子给留下了。</p>
从那之后,就几乎没有用过。</p>
但是对于其他的人而言,这把扇子却代表了不太一样的东西。</p>
尤其是曾经的一些人,就更是如此了。</p>
这一点,也是诸葛亮在将扇子拿出来之后,才慢慢发现的。</p>
此时此刻,他发现了这把扇子的更大用法——证明自己的身份。</p>
“怪不得,怪不得他会有林仆射的扇子,没想到他竟是仆射之徒!”</p>
“诸葛?莫非与朝中那位……”</p>
“肯定是了!”</p>
“诸葛子瑜的兄弟,必然如此!”</p>
与诸葛亮所想的一样,当他展现出扇子之后,很多人的态度都发生了变化。</p>
甚至还很快地就把他和诸葛瑾牵扯到了一起。</p>
其实,诸葛亮很不喜欢这种依靠别人的行为。</p>
在他看来,哪怕是凭借自身的能力,也可以得到很多人的认可。</p>…
但偏偏,他一来是刚刚抵达合肥,二来……他还没来得及展现能力,天下四方就开始出现乱子了。</p>
当然了,对于他来说,这倒是一个好时候了。</p>
一把扇子,几句话,就能改变天下大势,这不正是他一直都在想的吗?</p>
就仿佛他的师父林辰一般!</p>
关羽也听到了众人的话,不过他早就知道了这两重关系,所以也没有说其他的话,只是默默地看向诸葛亮道:“除此之外,子源还说了什么?可说过中原有变之时,当如何应对?”</p>
“说了!”</p>
诸葛亮几乎没有任何的犹豫,便肯定地点下了头。</p>
实际上,林辰肯定是没有说过的,但是在这么一个时候,他却是不得不撒谎。</p>
因为合肥的骄兵悍将太多了。</p>
打败袁术的这群人,一个个眼睛都仿佛要长到脑袋上面了,如果他不用林辰来压人,那他说的任何一句话,恐怕都不会有人听信。</p>
“我就知道!”</p>
对此,关羽丝毫没有怀疑,反而满脸自信地对众人道:“尔等不知,子源当初追随陛下之初,便展现出了其对于天下大势的碾压态势。”</p>
“自那之后,他一直都在压着所有人,不论发生了什么事,他都会有对策在。”</p>
“而如今,天下刚刚一乱,子源又及时的送来了计策啊。”</p>
“果然如此,果然如此啊!”</p>
说完之后,关羽不理那些拍马屁的人,笑呵呵地看着诸葛亮道:“子源如何说的?”</p>
“其实,也不算是什么策略,只是一些小小的建议,以及一些提醒……”</p>
这个时候,诸葛亮反倒是怕了,他赶忙退了一步,将之前所想到的主意,变成了一次简单的谈话。</p>
在他的语境当中,林辰早在之前的时候就和他说过,中原这地方早晚还会有战事,像是曹操、孙策这样的人,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放弃的。</p>
而到了那一天之后,就该……</p>
人们,信了!</p>
包括关羽在内,他们都相信了。</p>
因为诸葛亮说的有鼻子有眼的,就仿佛真正发生的一般。</p>
最为关键的是,这不是什么策略,只是一些小小的建议罢了。</p>
他们也可以根据这些建议,稍稍地做出一些调整。</p>
这才是最让他们欣慰的事。</p>
毕竟,林辰的策略,一般而言都是没有人敢去动的,哪怕是关羽……</p>
曾经在关羽和袁术打到激烈处,林辰可是出了两个昏招的。</p>
虽然那早已被证明,并非出自于林辰的手中,而是出自于其他的一些谋士。</p>
但这并不代表着什么。</p>
因为当时的他们,哪怕是看出了有缺陷,也还是那么做了。</p>
当然,真正的实际上是,林辰根本没有亲自经历这一战场,所以他真的做不出来什么建设性的策略。</p>
没办法,当时的他就只能找到了朝中一些以谋略著称的人。</p>…
恰好的是,那时候贾诩和袁涣等人有事,于是乎他便很是接纳了一些昏招。</p>
要是换了一般人,恐怕直接就是一个识人不明的大帽子上去了。</p>
但林辰不一样。</p>
也不知道是不是刘备为了维护他战无不胜的名号,还是其他的一些原因,刘备竟然在之后专门下诏,这件事跟林辰无关,而且还稍稍地解释了一番。</p>
虽然解释的很隐晦,但是众人都能听得出来,这是林辰在培养其他人。</p>
只不过,他培养的对象,却让他失望了。</p>
但他却没有去改正,而是就错这么进行了下去,然后……</p>
虽然中原大战的时候,关羽等人输了好几阵,但在鲁肃的调整之下,众人还是赢了这一战。</p>
而且赢的极其漂亮。</p>
最终,林辰的那些错误建议,竟然也被拿出来了当成了典范。</p>
有人甚至说,若不是林辰的轻敌之策,说不得袁术还能坚持个一年半载的……</p>
这简直是荒谬,但偏偏信者云集。</p>
就像是现在一样。</p>
诸葛亮随便说了一番话,众人就又一次地相信了。</p>
《开局劝刘备去南阳》 </p>
喜欢开局劝刘备去南阳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