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

后记

  造就这本书的最大功臣无疑是编辑吕尚烨先生。他冒着让出版社亏损的风险,成功替一个没有妹妹的人完成梦想。赐人一妹,胜造七层浮屠,将来我要是比编辑先生您早走一步的话,会在阴间帮您写推荐信,搞不好我们还能结伴去脑髓地狱。

  再来要感谢替妹妹绘制封面的vofan老师。回想我的高中,就是在pad与《物语》中度过的,如今憧憬着的画师竟然在绘制自己笔下的角色,当下觉得自己真是幸福过头了!这已经是超高校级的幸运了吧?这让我不禁幻想起有朝一日妹妹活跃在小薄本上的画面,届时我一定也能像个普通哥哥般留下感动的泪水。

  我会努力让这部作品寿命能长久一点,以看见妹妹她绑双马尾为目标,奋斗!

  另外要感谢无胥先生教我写人物设计,否则vofan老师拿到手上的人设肯定又是只有「美少女」三个字了。

  最后要感谢文化部愿意补助这个乱七八糟的企划。

  谢谢评审委员青睐,没有什么是比妹妹能获得国家认证更高的荣誉了。这样以后邻居婶婆看到我也不会指指点点说着「真可怜,那孩子从小就没有妹妹吧。」「这么年轻就没有妹妹,将来的人生该怎么办……」之类的闲话了。

  总之,希望这是一部对得起人民纳税钱的作品。

  《少女捡骨师~地火明疑》(简称:捡骨妹)的创作缘由很简单,就是描写这片土地的风俗文化——其实不是这样,我只是想写妹妹而已。

  这本书受到许多作品的启发,最显而易见的无疑是京极夏彦的《百鬼夜行》及舟动的《灵术师侦探》系列。两位老师的作品是推理小说中,我所憧憬的模式。拙劣模仿,只希望读者看了不要觉得难以下咽足矣。

  不管出版顺序,《捡骨妹》照完成时间是我的第二本小说,是一部以捡骨师为主题,倾尽了全部的爱与热情还有健康,妄想能发展成系列作的长篇作品。如果要具体形容有多喜欢这部作品的话,大概是我在路上被车撞了,垂死之际不是打电话给家人交代遗言,而是会一路拖着外露的内脏爬到出版社交出原稿并满足地咽下最后一口气的程度。

  虽然这么说,但是我对它并不是很有自信,甚至在构思整部故事时内心实际上是惴栗不安。

  例如这样的内容会不会冒犯到人?会不会让人看了觉得无聊的要死?会不会让以为它是轻小说的读者看了发现其实是推理小说所以撕书?会不会让以为它是推理小说的读者看了发现其实是轻小说所以烧书?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数千数百个,但是我怕一一提出来会让人觉得「欸~好像真的是这样耶……」所以就不说了。

  我的成长经历很普通,和很多人一样,一路以来都会认识拥有不同信仰的人。

  例如故乡是个礼仪社开满街的地方,大概走几步路就会被棺材绊倒,和利物浦之于披头四一样,家乡就是常常能听见有人吟唱往生咒的地方。

  还有已经过世的爷爷。听说他小时候是在武当山上长大的,后来战时在国民党的情报头子底下做事,负伤后跟着东家跑路来台被当局放置play,只好当起密医替人抓药、整骨,也和道士一样收妖、捉鬼,反正就是做着这些奇怪的工作直到辞世。如今他也没机会看到这本书了,找时间再烧给他,希望他不要看了扭断我脖子。

  理论上我的童年应该要被他影响的,结果我读的幼稚园却是教会开的。

  于是我们每天至少祷告三次,偶尔唱唱圣歌、听圣经里的故事,耶诞晚会时还要表演耶稣降生的话剧,我还记得我扮演的是约瑟,也就是耶稣法律上的老爹。为什么会选择当耶稣他爸呢?因为那时候我喜欢的女孩演耶稣的娘——圣母玛丽亚,而当时年仅六岁的我无论如何都想跟她生小孩,所以才跑去演约瑟。

  这件事情我已经忏悔过了,如果那个女生不小心看到这篇后记的话,请容许我再次道歉。

  幼稚园毕业,升上小学,这次的老师变成佛教徒了,而且非常虔诚,行为谈吐都洋溢满满的佛性,除了出的作业量以外。

  她是很慈祥的老师,即使看到学生在抢着抱误闯校园的流浪猫也不会立刻就把猫杀了,所以我自然没有把草鞋顶在头上趁机溜出教室的机会。

  我很喜欢她,尽可能在她面前不要表露任何道德瑕疵,看见同学跌倒撞断门牙也会冲上前去搀扶,而不是把门牙偷走当作自己的牙齿塞进枕头里或是扔到学校屋顶上。所以如果老师不小心看到这篇后记的话,抱歉,我其实一直以来都在装乖,真实的我总是在想些不健康的事。第一个玩的恋爱游戏是《秋之回忆》,第一个跑的永远都是老师路线。

  国中就没什么好说的。上课我都在玩《东方project》,技术太差,基测前一个月才终于看到芙兰朵露。如果不慎被国中的老师看到这篇的话,我没有想对此忏悔的意思。

  转眼间,升上高中了。结果却碰上一个跟我们安丽伊斯兰教的老师。其实她也没花很多的心力歌颂阿拉的好,只凭一句话就让我们全班都决定把此生献给这位先知,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阿拉的追随者得以在死后于天堂享受七十二处女。」

  隔天,全班就都穿着白长袍、缠头巾来上课了(不排除有人是因为想考医学院的缘故)。

  她真的是那种会站在学生角度思考,并用心了解学生想法的教师典范。可以的话,我愿意在夕阳下和她互殴。

  如果不小心被她看见这篇后记的话,我其实没什么想跟她说的,倒是有点好奇她体重到底几公斤。

  上述这些只能说是几个印象比较深刻的例子,此外还有很多就先暂且打住。但最大的主因还是得归于我的父母,由于敬爱的双亲没有赐给我一个妹妹,所以我只能自己制造,毕竟龙骑士07也说过:「只要有爱,就看得见。」以前我宿舍常常有一个用长头发盖住脸的女孩子会突然出现在我房间里,虽然每次都一回神就不见了,但如果没意外的话她应该就是信仰化成的妹妹了。

  偶尔还要替她清理堵住排水孔的长头发,真的很麻烦,买回家的食材也很容易坏掉,吃起来酸酸的,但又能怎么办呢?这可是恋爱的滋味呀。

  如此这般,《捡骨妹》就是在被各种宗教影响下诞生的。

  那万一被人问起作者自己的信仰呢?

  嗯……

  我想我应该会说我是拜克苏鲁的吧。

  24/05/19

  ————————————————

  【主要参考文献】

  李润生(2016),《禅宗公案》。方广

  纽则诚(2006),《殡葬学概论》。威仕曼文化

  刘建成(2010),《修道成仙:道教的终极关怀》。秀威资讯

  dirkmaat, d.(edit.)(2012),〈the role of forensic anthropology in the recovery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fatal-fire victim〉,《a companion to forensic anthropology》。john wiley & sons, incorporated.

  jung,c.g. and wilhelm, r. (2016),《金花的秘密》。商务印书馆

  weber, m. (2010),《儒教与道教》。江苏人民出版社

  林素英(2001),〈先秦儒家的丧葬观〉。《汉学研究》19(2):83-112<span id="chapter_last"></span>

  造就这本书的最大功臣无疑是编辑吕尚烨先生。他冒着让出版社亏损的风险,成功替一个没有妹妹的人完成梦想。赐人一妹,胜造七层浮屠,将来我要是比编辑先生您早走一步的话,会在阴间帮您写推荐信,搞不好我们还能结伴去脑髓地狱。

  再来要感谢替妹妹绘制封面的vofan老师。回想我的高中,就是在pad与《物语》中度过的,如今憧憬着的画师竟然在绘制自己笔下的角色,当下觉得自己真是幸福过头了!这已经是超高校级的幸运了吧?这让我不禁幻想起有朝一日妹妹活跃在小薄本上的画面,届时我一定也能像个普通哥哥般留下感动的泪水。

  我会努力让这部作品寿命能长久一点,以看见妹妹她绑双马尾为目标,奋斗!

  另外要感谢无胥先生教我写人物设计,否则vofan老师拿到手上的人设肯定又是只有「美少女」三个字了。

  最后要感谢文化部愿意补助这个乱七八糟的企划。

  谢谢评审委员青睐,没有什么是比妹妹能获得国家认证更高的荣誉了。这样以后邻居婶婆看到我也不会指指点点说着「真可怜,那孩子从小就没有妹妹吧。」「这么年轻就没有妹妹,将来的人生该怎么办……」之类的闲话了。

  总之,希望这是一部对得起人民纳税钱的作品。

  《少女捡骨师~地火明疑》(简称:捡骨妹)的创作缘由很简单,就是描写这片土地的风俗文化——其实不是这样,我只是想写妹妹而已。

  这本书受到许多作品的启发,最显而易见的无疑是京极夏彦的《百鬼夜行》及舟动的《灵术师侦探》系列。两位老师的作品是推理小说中,我所憧憬的模式。拙劣模仿,只希望读者看了不要觉得难以下咽足矣。

  不管出版顺序,《捡骨妹》照完成时间是我的第二本小说,是一部以捡骨师为主题,倾尽了全部的爱与热情还有健康,妄想能发展成系列作的长篇作品。如果要具体形容有多喜欢这部作品的话,大概是我在路上被车撞了,垂死之际不是打电话给家人交代遗言,而是会一路拖着外露的内脏爬到出版社交出原稿并满足地咽下最后一口气的程度。

  虽然这么说,但是我对它并不是很有自信,甚至在构思整部故事时内心实际上是惴栗不安。

  例如这样的内容会不会冒犯到人?会不会让人看了觉得无聊的要死?会不会让以为它是轻小说的读者看了发现其实是推理小说所以撕书?会不会让以为它是推理小说的读者看了发现其实是轻小说所以烧书?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数千数百个,但是我怕一一提出来会让人觉得「欸~好像真的是这样耶……」所以就不说了。

  我的成长经历很普通,和很多人一样,一路以来都会认识拥有不同信仰的人。

  例如故乡是个礼仪社开满街的地方,大概走几步路就会被棺材绊倒,和利物浦之于披头四一样,家乡就是常常能听见有人吟唱往生咒的地方。

  还有已经过世的爷爷。听说他小时候是在武当山上长大的,后来战时在国民党的情报头子底下做事,负伤后跟着东家跑路来台被当局放置play,只好当起密医替人抓药、整骨,也和道士一样收妖、捉鬼,反正就是做着这些奇怪的工作直到辞世。如今他也没机会看到这本书了,找时间再烧给他,希望他不要看了扭断我脖子。

  理论上我的童年应该要被他影响的,结果我读的幼稚园却是教会开的。

  于是我们每天至少祷告三次,偶尔唱唱圣歌、听圣经里的故事,耶诞晚会时还要表演耶稣降生的话剧,我还记得我扮演的是约瑟,也就是耶稣法律上的老爹。为什么会选择当耶稣他爸呢?因为那时候我喜欢的女孩演耶稣的娘——圣母玛丽亚,而当时年仅六岁的我无论如何都想跟她生小孩,所以才跑去演约瑟。

  这件事情我已经忏悔过了,如果那个女生不小心看到这篇后记的话,请容许我再次道歉。

  幼稚园毕业,升上小学,这次的老师变成佛教徒了,而且非常虔诚,行为谈吐都洋溢满满的佛性,除了出的作业量以外。

  她是很慈祥的老师,即使看到学生在抢着抱误闯校园的流浪猫也不会立刻就把猫杀了,所以我自然没有把草鞋顶在头上趁机溜出教室的机会。

  我很喜欢她,尽可能在她面前不要表露任何道德瑕疵,看见同学跌倒撞断门牙也会冲上前去搀扶,而不是把门牙偷走当作自己的牙齿塞进枕头里或是扔到学校屋顶上。所以如果老师不小心看到这篇后记的话,抱歉,我其实一直以来都在装乖,真实的我总是在想些不健康的事。第一个玩的恋爱游戏是《秋之回忆》,第一个跑的永远都是老师路线。

  国中就没什么好说的。上课我都在玩《东方project》,技术太差,基测前一个月才终于看到芙兰朵露。如果不慎被国中的老师看到这篇的话,我没有想对此忏悔的意思。

  转眼间,升上高中了。结果却碰上一个跟我们安丽伊斯兰教的老师。其实她也没花很多的心力歌颂阿拉的好,只凭一句话就让我们全班都决定把此生献给这位先知,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阿拉的追随者得以在死后于天堂享受七十二处女。」

  隔天,全班就都穿着白长袍、缠头巾来上课了(不排除有人是因为想考医学院的缘故)。

  她真的是那种会站在学生角度思考,并用心了解学生想法的教师典范。可以的话,我愿意在夕阳下和她互殴。

  如果不小心被她看见这篇后记的话,我其实没什么想跟她说的,倒是有点好奇她体重到底几公斤。

  上述这些只能说是几个印象比较深刻的例子,此外还有很多就先暂且打住。但最大的主因还是得归于我的父母,由于敬爱的双亲没有赐给我一个妹妹,所以我只能自己制造,毕竟龙骑士07也说过:「只要有爱,就看得见。」以前我宿舍常常有一个用长头发盖住脸的女孩子会突然出现在我房间里,虽然每次都一回神就不见了,但如果没意外的话她应该就是信仰化成的妹妹了。

  偶尔还要替她清理堵住排水孔的长头发,真的很麻烦,买回家的食材也很容易坏掉,吃起来酸酸的,但又能怎么办呢?这可是恋爱的滋味呀。

  如此这般,《捡骨妹》就是在被各种宗教影响下诞生的。

  那万一被人问起作者自己的信仰呢?

  嗯……

  我想我应该会说我是拜克苏鲁的吧。

  24/05/19

  ————————————————

  【主要参考文献】

  李润生(2016),《禅宗公案》。方广

  纽则诚(2006),《殡葬学概论》。威仕曼文化

  刘建成(2010),《修道成仙:道教的终极关怀》。秀威资讯

  dirkmaat, d.(edit.)(2012),〈the role of forensic anthropology in the recovery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fatal-fire victim〉,《a companion to forensic anthropology》。john wiley & sons, incorporated.

  jung,c.g. and wilhelm, r. (2016),《金花的秘密》。商务印书馆

  weber, m. (2010),《儒教与道教》。江苏人民出版社

  林素英(2001),〈先秦儒家的丧葬观〉。《汉学研究》19(2):83-112<span id="chapter_last"></span>

  造就这本书的最大功臣无疑是编辑吕尚烨先生。他冒着让出版社亏损的风险,成功替一个没有妹妹的人完成梦想。赐人一妹,胜造七层浮屠,将来我要是比编辑先生您早走一步的话,会在阴间帮您写推荐信,搞不好我们还能结伴去脑髓地狱。

  再来要感谢替妹妹绘制封面的vofan老师。回想我的高中,就是在pad与《物语》中度过的,如今憧憬着的画师竟然在绘制自己笔下的角色,当下觉得自己真是幸福过头了!这已经是超高校级的幸运了吧?这让我不禁幻想起有朝一日妹妹活跃在小薄本上的画面,届时我一定也能像个普通哥哥般留下感动的泪水。

  我会努力让这部作品寿命能长久一点,以看见妹妹她绑双马尾为目标,奋斗!

  另外要感谢无胥先生教我写人物设计,否则vofan老师拿到手上的人设肯定又是只有「美少女」三个字了。

  最后要感谢文化部愿意补助这个乱七八糟的企划。

  谢谢评审委员青睐,没有什么是比妹妹能获得国家认证更高的荣誉了。这样以后邻居婶婆看到我也不会指指点点说着「真可怜,那孩子从小就没有妹妹吧。」「这么年轻就没有妹妹,将来的人生该怎么办……」之类的闲话了。

  总之,希望这是一部对得起人民纳税钱的作品。

  《少女捡骨师~地火明疑》(简称:捡骨妹)的创作缘由很简单,就是描写这片土地的风俗文化——其实不是这样,我只是想写妹妹而已。

  这本书受到许多作品的启发,最显而易见的无疑是京极夏彦的《百鬼夜行》及舟动的《灵术师侦探》系列。两位老师的作品是推理小说中,我所憧憬的模式。拙劣模仿,只希望读者看了不要觉得难以下咽足矣。

  不管出版顺序,《捡骨妹》照完成时间是我的第二本小说,是一部以捡骨师为主题,倾尽了全部的爱与热情还有健康,妄想能发展成系列作的长篇作品。如果要具体形容有多喜欢这部作品的话,大概是我在路上被车撞了,垂死之际不是打电话给家人交代遗言,而是会一路拖着外露的内脏爬到出版社交出原稿并满足地咽下最后一口气的程度。

  虽然这么说,但是我对它并不是很有自信,甚至在构思整部故事时内心实际上是惴栗不安。

  例如这样的内容会不会冒犯到人?会不会让人看了觉得无聊的要死?会不会让以为它是轻小说的读者看了发现其实是推理小说所以撕书?会不会让以为它是推理小说的读者看了发现其实是轻小说所以烧书?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数千数百个,但是我怕一一提出来会让人觉得「欸~好像真的是这样耶……」所以就不说了。

  我的成长经历很普通,和很多人一样,一路以来都会认识拥有不同信仰的人。

  例如故乡是个礼仪社开满街的地方,大概走几步路就会被棺材绊倒,和利物浦之于披头四一样,家乡就是常常能听见有人吟唱往生咒的地方。

  还有已经过世的爷爷。听说他小时候是在武当山上长大的,后来战时在国民党的情报头子底下做事,负伤后跟着东家跑路来台被当局放置play,只好当起密医替人抓药、整骨,也和道士一样收妖、捉鬼,反正就是做着这些奇怪的工作直到辞世。如今他也没机会看到这本书了,找时间再烧给他,希望他不要看了扭断我脖子。

  理论上我的童年应该要被他影响的,结果我读的幼稚园却是教会开的。

  于是我们每天至少祷告三次,偶尔唱唱圣歌、听圣经里的故事,耶诞晚会时还要表演耶稣降生的话剧,我还记得我扮演的是约瑟,也就是耶稣法律上的老爹。为什么会选择当耶稣他爸呢?因为那时候我喜欢的女孩演耶稣的娘——圣母玛丽亚,而当时年仅六岁的我无论如何都想跟她生小孩,所以才跑去演约瑟。

  这件事情我已经忏悔过了,如果那个女生不小心看到这篇后记的话,请容许我再次道歉。

  幼稚园毕业,升上小学,这次的老师变成佛教徒了,而且非常虔诚,行为谈吐都洋溢满满的佛性,除了出的作业量以外。

  她是很慈祥的老师,即使看到学生在抢着抱误闯校园的流浪猫也不会立刻就把猫杀了,所以我自然没有把草鞋顶在头上趁机溜出教室的机会。

  我很喜欢她,尽可能在她面前不要表露任何道德瑕疵,看见同学跌倒撞断门牙也会冲上前去搀扶,而不是把门牙偷走当作自己的牙齿塞进枕头里或是扔到学校屋顶上。所以如果老师不小心看到这篇后记的话,抱歉,我其实一直以来都在装乖,真实的我总是在想些不健康的事。第一个玩的恋爱游戏是《秋之回忆》,第一个跑的永远都是老师路线。

  国中就没什么好说的。上课我都在玩《东方project》,技术太差,基测前一个月才终于看到芙兰朵露。如果不慎被国中的老师看到这篇的话,我没有想对此忏悔的意思。

  转眼间,升上高中了。结果却碰上一个跟我们安丽伊斯兰教的老师。其实她也没花很多的心力歌颂阿拉的好,只凭一句话就让我们全班都决定把此生献给这位先知,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阿拉的追随者得以在死后于天堂享受七十二处女。」

  隔天,全班就都穿着白长袍、缠头巾来上课了(不排除有人是因为想考医学院的缘故)。

  她真的是那种会站在学生角度思考,并用心了解学生想法的教师典范。可以的话,我愿意在夕阳下和她互殴。

  如果不小心被她看见这篇后记的话,我其实没什么想跟她说的,倒是有点好奇她体重到底几公斤。

  上述这些只能说是几个印象比较深刻的例子,此外还有很多就先暂且打住。但最大的主因还是得归于我的父母,由于敬爱的双亲没有赐给我一个妹妹,所以我只能自己制造,毕竟龙骑士07也说过:「只要有爱,就看得见。」以前我宿舍常常有一个用长头发盖住脸的女孩子会突然出现在我房间里,虽然每次都一回神就不见了,但如果没意外的话她应该就是信仰化成的妹妹了。

  偶尔还要替她清理堵住排水孔的长头发,真的很麻烦,买回家的食材也很容易坏掉,吃起来酸酸的,但又能怎么办呢?这可是恋爱的滋味呀。

  如此这般,《捡骨妹》就是在被各种宗教影响下诞生的。

  那万一被人问起作者自己的信仰呢?

  嗯……

  我想我应该会说我是拜克苏鲁的吧。

  24/05/19

  ————————————————

  【主要参考文献】

  李润生(2016),《禅宗公案》。方广

  纽则诚(2006),《殡葬学概论》。威仕曼文化

  刘建成(2010),《修道成仙:道教的终极关怀》。秀威资讯

  dirkmaat, d.(edit.)(2012),〈the role of forensic anthropology in the recovery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fatal-fire victim〉,《a companion to forensic anthropology》。john wiley & sons, incorporated.

  jung,c.g. and wilhelm, r. (2016),《金花的秘密》。商务印书馆

  weber, m. (2010),《儒教与道教》。江苏人民出版社

  林素英(2001),〈先秦儒家的丧葬观〉。《汉学研究》19(2):83-112

  叶家桦(2010),《论库尔培写实主义——一种思想史的研究》。台北: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在职进修硕士班

  中文圣经网:https:///,查阅日期:22/1/18

  中华道教总会:http://chinesetaoism.taoservice.org/main.php,查阅日期:5/2/18<span id="chapter_last"></span>

  造就这本书的最大功臣无疑是编辑吕尚烨先生。他冒着让出版社亏损的风险,成功替一个没有妹妹的人完成梦想。赐人一妹,胜造七层浮屠,将来我要是比编辑先生您早走一步的话,会在阴间帮您写推荐信,搞不好我们还能结伴去脑髓地狱。

  再来要感谢替妹妹绘制封面的vofan老师。回想我的高中,就是在pad与《物语》中度过的,如今憧憬着的画师竟然在绘制自己笔下的角色,当下觉得自己真是幸福过头了!这已经是超高校级的幸运了吧?这让我不禁幻想起有朝一日妹妹活跃在小薄本上的画面,届时我一定也能像个普通哥哥般留下感动的泪水。

  我会努力让这部作品寿命能长久一点,以看见妹妹她绑双马尾为目标,奋斗!

  另外要感谢无胥先生教我写人物设计,否则vofan老师拿到手上的人设肯定又是只有「美少女」三个字了。

  最后要感谢文化部愿意补助这个乱七八糟的企划。

  谢谢评审委员青睐,没有什么是比妹妹能获得国家认证更高的荣誉了。这样以后邻居婶婆看到我也不会指指点点说着「真可怜,那孩子从小就没有妹妹吧。」「这么年轻就没有妹妹,将来的人生该怎么办……」之类的闲话了。

  总之,希望这是一部对得起人民纳税钱的作品。

  《少女捡骨师~地火明疑》(简称:捡骨妹)的创作缘由很简单,就是描写这片土地的风俗文化——其实不是这样,我只是想写妹妹而已。

  这本书受到许多作品的启发,最显而易见的无疑是京极夏彦的《百鬼夜行》及舟动的《灵术师侦探》系列。两位老师的作品是推理小说中,我所憧憬的模式。拙劣模仿,只希望读者看了不要觉得难以下咽足矣。

  不管出版顺序,《捡骨妹》照完成时间是我的第二本小说,是一部以捡骨师为主题,倾尽了全部的爱与热情还有健康,妄想能发展成系列作的长篇作品。如果要具体形容有多喜欢这部作品的话,大概是我在路上被车撞了,垂死之际不是打电话给家人交代遗言,而是会一路拖着外露的内脏爬到出版社交出原稿并满足地咽下最后一口气的程度。

  虽然这么说,但是我对它并不是很有自信,甚至在构思整部故事时内心实际上是惴栗不安。

  例如这样的内容会不会冒犯到人?会不会让人看了觉得无聊的要死?会不会让以为它是轻小说的读者看了发现其实是推理小说所以撕书?会不会让以为它是推理小说的读者看了发现其实是轻小说所以烧书?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数千数百个,但是我怕一一提出来会让人觉得「欸~好像真的是这样耶……」所以就不说了。

  我的成长经历很普通,和很多人一样,一路以来都会认识拥有不同信仰的人。

  例如故乡是个礼仪社开满街的地方,大概走几步路就会被棺材绊倒,和利物浦之于披头四一样,家乡就是常常能听见有人吟唱往生咒的地方。

  还有已经过世的爷爷。听说他小时候是在武当山上长大的,后来战时在国民党的情报头子底下做事,负伤后跟着东家跑路来台被当局放置play,只好当起密医替人抓药、整骨,也和道士一样收妖、捉鬼,反正就是做着这些奇怪的工作直到辞世。如今他也没机会看到这本书了,找时间再烧给他,希望他不要看了扭断我脖子。

  理论上我的童年应该要被他影响的,结果我读的幼稚园却是教会开的。

  于是我们每天至少祷告三次,偶尔唱唱圣歌、听圣经里的故事,耶诞晚会时还要表演耶稣降生的话剧,我还记得我扮演的是约瑟,也就是耶稣法律上的老爹。为什么会选择当耶稣他爸呢?因为那时候我喜欢的女孩演耶稣的娘——圣母玛丽亚,而当时年仅六岁的我无论如何都想跟她生小孩,所以才跑去演约瑟。

  这件事情我已经忏悔过了,如果那个女生不小心看到这篇后记的话,请容许我再次道歉。

  幼稚园毕业,升上小学,这次的老师变成佛教徒了,而且非常虔诚,行为谈吐都洋溢满满的佛性,除了出的作业量以外。

  她是很慈祥的老师,即使看到学生在抢着抱误闯校园的流浪猫也不会立刻就把猫杀了,所以我自然没有把草鞋顶在头上趁机溜出教室的机会。

  我很喜欢她,尽可能在她面前不要表露任何道德瑕疵,看见同学跌倒撞断门牙也会冲上前去搀扶,而不是把门牙偷走当作自己的牙齿塞进枕头里或是扔到学校屋顶上。所以如果老师不小心看到这篇后记的话,抱歉,我其实一直以来都在装乖,真实的我总是在想些不健康的事。第一个玩的恋爱游戏是《秋之回忆》,第一个跑的永远都是老师路线。

  国中就没什么好说的。上课我都在玩《东方project》,技术太差,基测前一个月才终于看到芙兰朵露。如果不慎被国中的老师看到这篇的话,我没有想对此忏悔的意思。

  转眼间,升上高中了。结果却碰上一个跟我们安丽伊斯兰教的老师。其实她也没花很多的心力歌颂阿拉的好,只凭一句话就让我们全班都决定把此生献给这位先知,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阿拉的追随者得以在死后于天堂享受七十二处女。」

  隔天,全班就都穿着白长袍、缠头巾来上课了(不排除有人是因为想考医学院的缘故)。

  她真的是那种会站在学生角度思考,并用心了解学生想法的教师典范。可以的话,我愿意在夕阳下和她互殴。

  如果不小心被她看见这篇后记的话,我其实没什么想跟她说的,倒是有点好奇她体重到底几公斤。

  上述这些只能说是几个印象比较深刻的例子,此外还有很多就先暂且打住。但最大的主因还是得归于我的父母,由于敬爱的双亲没有赐给我一个妹妹,所以我只能自己制造,毕竟龙骑士07也说过:「只要有爱,就看得见。」以前我宿舍常常有一个用长头发盖住脸的女孩子会突然出现在我房间里,虽然每次都一回神就不见了,但如果没意外的话她应该就是信仰化成的妹妹了。

  偶尔还要替她清理堵住排水孔的长头发,真的很麻烦,买回家的食材也很容易坏掉,吃起来酸酸的,但又能怎么办呢?这可是恋爱的滋味呀。

  如此这般,《捡骨妹》就是在被各种宗教影响下诞生的。

  那万一被人问起作者自己的信仰呢?

  嗯……

  我想我应该会说我是拜克苏鲁的吧。

  24/05/19

  ————————————————

  【主要参考文献】

  李润生(2016),《禅宗公案》。方广

  纽则诚(2006),《殡葬学概论》。威仕曼文化

  刘建成(2010),《修道成仙:道教的终极关怀》。秀威资讯

  dirkmaat, d.(edit.)(2012),〈the role of forensic anthropology in the recovery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fatal-fire victim〉,《a companion to forensic anthropology》。john wiley & sons, incorporated.

  jung,c.g. and wilhelm, r. (2016),《金花的秘密》。商务印书馆

  weber, m. (2010),《儒教与道教》。江苏人民出版社

  林素英(2001),〈先秦儒家的丧葬观〉。《汉学研究》19(2):83-112<span id="chapter_last"></span>

  造就这本书的最大功臣无疑是编辑吕尚烨先生。他冒着让出版社亏损的风险,成功替一个没有妹妹的人完成梦想。赐人一妹,胜造七层浮屠,将来我要是比编辑先生您早走一步的话,会在阴间帮您写推荐信,搞不好我们还能结伴去脑髓地狱。

  再来要感谢替妹妹绘制封面的vofan老师。回想我的高中,就是在pad与《物语》中度过的,如今憧憬着的画师竟然在绘制自己笔下的角色,当下觉得自己真是幸福过头了!这已经是超高校级的幸运了吧?这让我不禁幻想起有朝一日妹妹活跃在小薄本上的画面,届时我一定也能像个普通哥哥般留下感动的泪水。

  我会努力让这部作品寿命能长久一点,以看见妹妹她绑双马尾为目标,奋斗!

  另外要感谢无胥先生教我写人物设计,否则vofan老师拿到手上的人设肯定又是只有「美少女」三个字了。

  最后要感谢文化部愿意补助这个乱七八糟的企划。

  谢谢评审委员青睐,没有什么是比妹妹能获得国家认证更高的荣誉了。这样以后邻居婶婆看到我也不会指指点点说着「真可怜,那孩子从小就没有妹妹吧。」「这么年轻就没有妹妹,将来的人生该怎么办……」之类的闲话了。

  总之,希望这是一部对得起人民纳税钱的作品。

  《少女捡骨师~地火明疑》(简称:捡骨妹)的创作缘由很简单,就是描写这片土地的风俗文化——其实不是这样,我只是想写妹妹而已。

  这本书受到许多作品的启发,最显而易见的无疑是京极夏彦的《百鬼夜行》及舟动的《灵术师侦探》系列。两位老师的作品是推理小说中,我所憧憬的模式。拙劣模仿,只希望读者看了不要觉得难以下咽足矣。

  不管出版顺序,《捡骨妹》照完成时间是我的第二本小说,是一部以捡骨师为主题,倾尽了全部的爱与热情还有健康,妄想能发展成系列作的长篇作品。如果要具体形容有多喜欢这部作品的话,大概是我在路上被车撞了,垂死之际不是打电话给家人交代遗言,而是会一路拖着外露的内脏爬到出版社交出原稿并满足地咽下最后一口气的程度。

  虽然这么说,但是我对它并不是很有自信,甚至在构思整部故事时内心实际上是惴栗不安。

  例如这样的内容会不会冒犯到人?会不会让人看了觉得无聊的要死?会不会让以为它是轻小说的读者看了发现其实是推理小说所以撕书?会不会让以为它是推理小说的读者看了发现其实是轻小说所以烧书?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数千数百个,但是我怕一一提出来会让人觉得「欸~好像真的是这样耶……」所以就不说了。

  我的成长经历很普通,和很多人一样,一路以来都会认识拥有不同信仰的人。

  例如故乡是个礼仪社开满街的地方,大概走几步路就会被棺材绊倒,和利物浦之于披头四一样,家乡就是常常能听见有人吟唱往生咒的地方。

  还有已经过世的爷爷。听说他小时候是在武当山上长大的,后来战时在国民党的情报头子底下做事,负伤后跟着东家跑路来台被当局放置play,只好当起密医替人抓药、整骨,也和道士一样收妖、捉鬼,反正就是做着这些奇怪的工作直到辞世。如今他也没机会看到这本书了,找时间再烧给他,希望他不要看了扭断我脖子。

  理论上我的童年应该要被他影响的,结果我读的幼稚园却是教会开的。

  于是我们每天至少祷告三次,偶尔唱唱圣歌、听圣经里的故事,耶诞晚会时还要表演耶稣降生的话剧,我还记得我扮演的是约瑟,也就是耶稣法律上的老爹。为什么会选择当耶稣他爸呢?因为那时候我喜欢的女孩演耶稣的娘——圣母玛丽亚,而当时年仅六岁的我无论如何都想跟她生小孩,所以才跑去演约瑟。

  这件事情我已经忏悔过了,如果那个女生不小心看到这篇后记的话,请容许我再次道歉。

  幼稚园毕业,升上小学,这次的老师变成佛教徒了,而且非常虔诚,行为谈吐都洋溢满满的佛性,除了出的作业量以外。

  她是很慈祥的老师,即使看到学生在抢着抱误闯校园的流浪猫也不会立刻就把猫杀了,所以我自然没有把草鞋顶在头上趁机溜出教室的机会。

  我很喜欢她,尽可能在她面前不要表露任何道德瑕疵,看见同学跌倒撞断门牙也会冲上前去搀扶,而不是把门牙偷走当作自己的牙齿塞进枕头里或是扔到学校屋顶上。所以如果老师不小心看到这篇后记的话,抱歉,我其实一直以来都在装乖,真实的我总是在想些不健康的事。第一个玩的恋爱游戏是《秋之回忆》,第一个跑的永远都是老师路线。

  国中就没什么好说的。上课我都在玩《东方project》,技术太差,基测前一个月才终于看到芙兰朵露。如果不慎被国中的老师看到这篇的话,我没有想对此忏悔的意思。

  转眼间,升上高中了。结果却碰上一个跟我们安丽伊斯兰教的老师。其实她也没花很多的心力歌颂阿拉的好,只凭一句话就让我们全班都决定把此生献给这位先知,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阿拉的追随者得以在死后于天堂享受七十二处女。」

  隔天,全班就都穿着白长袍、缠头巾来上课了(不排除有人是因为想考医学院的缘故)。

  她真的是那种会站在学生角度思考,并用心了解学生想法的教师典范。可以的话,我愿意在夕阳下和她互殴。

  如果不小心被她看见这篇后记的话,我其实没什么想跟她说的,倒是有点好奇她体重到底几公斤。

  上述这些只能说是几个印象比较深刻的例子,此外还有很多就先暂且打住。但最大的主因还是得归于我的父母,由于敬爱的双亲没有赐给我一个妹妹,所以我只能自己制造,毕竟龙骑士07也说过:「只要有爱,就看得见。」以前我宿舍常常有一个用长头发盖住脸的女孩子会突然出现在我房间里,虽然每次都一回神就不见了,但如果没意外的话她应该就是信仰化成的妹妹了。

  偶尔还要替她清理堵住排水孔的长头发,真的很麻烦,买回家的食材也很容易坏掉,吃起来酸酸的,但又能怎么办呢?这可是恋爱的滋味呀。

  如此这般,《捡骨妹》就是在被各种宗教影响下诞生的。

  那万一被人问起作者自己的信仰呢?

  嗯……

  我想我应该会说我是拜克苏鲁的吧。

  24/05/19

  ————————————————

  【主要参考文献】

  李润生(2016),《禅宗公案》。方广

  纽则诚(2006),《殡葬学概论》。威仕曼文化

  刘建成(2010),《修道成仙:道教的终极关怀》。秀威资讯

  dirkmaat, d.(edit.)(2012),〈the role of forensic anthropology in the recovery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fatal-fire victim〉,《a companion to forensic anthropology》。john wiley & sons, incorporated.

  jung,c.g. and wilhelm, r. (2016),《金花的秘密》。商务印书馆

  weber, m. (2010),《儒教与道教》。江苏人民出版社

  林素英(2001),〈先秦儒家的丧葬观〉。《汉学研究》19(2):83-112<span id="chapter_last"></span>

  造就这本书的最大功臣无疑是编辑吕尚烨先生。他冒着让出版社亏损的风险,成功替一个没有妹妹的人完成梦想。赐人一妹,胜造七层浮屠,将来我要是比编辑先生您早走一步的话,会在阴间帮您写推荐信,搞不好我们还能结伴去脑髓地狱。

  再来要感谢替妹妹绘制封面的vofan老师。回想我的高中,就是在pad与《物语》中度过的,如今憧憬着的画师竟然在绘制自己笔下的角色,当下觉得自己真是幸福过头了!这已经是超高校级的幸运了吧?这让我不禁幻想起有朝一日妹妹活跃在小薄本上的画面,届时我一定也能像个普通哥哥般留下感动的泪水。

  我会努力让这部作品寿命能长久一点,以看见妹妹她绑双马尾为目标,奋斗!

  另外要感谢无胥先生教我写人物设计,否则vofan老师拿到手上的人设肯定又是只有「美少女」三个字了。

  最后要感谢文化部愿意补助这个乱七八糟的企划。

  谢谢评审委员青睐,没有什么是比妹妹能获得国家认证更高的荣誉了。这样以后邻居婶婆看到我也不会指指点点说着「真可怜,那孩子从小就没有妹妹吧。」「这么年轻就没有妹妹,将来的人生该怎么办……」之类的闲话了。

  总之,希望这是一部对得起人民纳税钱的作品。

  《少女捡骨师~地火明疑》(简称:捡骨妹)的创作缘由很简单,就是描写这片土地的风俗文化——其实不是这样,我只是想写妹妹而已。

  这本书受到许多作品的启发,最显而易见的无疑是京极夏彦的《百鬼夜行》及舟动的《灵术师侦探》系列。两位老师的作品是推理小说中,我所憧憬的模式。拙劣模仿,只希望读者看了不要觉得难以下咽足矣。

  不管出版顺序,《捡骨妹》照完成时间是我的第二本小说,是一部以捡骨师为主题,倾尽了全部的爱与热情还有健康,妄想能发展成系列作的长篇作品。如果要具体形容有多喜欢这部作品的话,大概是我在路上被车撞了,垂死之际不是打电话给家人交代遗言,而是会一路拖着外露的内脏爬到出版社交出原稿并满足地咽下最后一口气的程度。

  虽然这么说,但是我对它并不是很有自信,甚至在构思整部故事时内心实际上是惴栗不安。

  例如这样的内容会不会冒犯到人?会不会让人看了觉得无聊的要死?会不会让以为它是轻小说的读者看了发现其实是推理小说所以撕书?会不会让以为它是推理小说的读者看了发现其实是轻小说所以烧书?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数千数百个,但是我怕一一提出来会让人觉得「欸~好像真的是这样耶……」所以就不说了。

  我的成长经历很普通,和很多人一样,一路以来都会认识拥有不同信仰的人。

  例如故乡是个礼仪社开满街的地方,大概走几步路就会被棺材绊倒,和利物浦之于披头四一样,家乡就是常常能听见有人吟唱往生咒的地方。

  还有已经过世的爷爷。听说他小时候是在武当山上长大的,后来战时在国民党的情报头子底下做事,负伤后跟着东家跑路来台被当局放置play,只好当起密医替人抓药、整骨,也和道士一样收妖、捉鬼,反正就是做着这些奇怪的工作直到辞世。如今他也没机会看到这本书了,找时间再烧给他,希望他不要看了扭断我脖子。

  理论上我的童年应该要被他影响的,结果我读的幼稚园却是教会开的。

  于是我们每天至少祷告三次,偶尔唱唱圣歌、听圣经里的故事,耶诞晚会时还要表演耶稣降生的话剧,我还记得我扮演的是约瑟,也就是耶稣法律上的老爹。为什么会选择当耶稣他爸呢?因为那时候我喜欢的女孩演耶稣的娘——圣母玛丽亚,而当时年仅六岁的我无论如何都想跟她生小孩,所以才跑去演约瑟。

  这件事情我已经忏悔过了,如果那个女生不小心看到这篇后记的话,请容许我再次道歉。

  幼稚园毕业,升上小学,这次的老师变成佛教徒了,而且非常虔诚,行为谈吐都洋溢满满的佛性,除了出的作业量以外。

  她是很慈祥的老师,即使看到学生在抢着抱误闯校园的流浪猫也不会立刻就把猫杀了,所以我自然没有把草鞋顶在头上趁机溜出教室的机会。

  我很喜欢她,尽可能在她面前不要表露任何道德瑕疵,看见同学跌倒撞断门牙也会冲上前去搀扶,而不是把门牙偷走当作自己的牙齿塞进枕头里或是扔到学校屋顶上。所以如果老师不小心看到这篇后记的话,抱歉,我其实一直以来都在装乖,真实的我总是在想些不健康的事。第一个玩的恋爱游戏是《秋之回忆》,第一个跑的永远都是老师路线。

  国中就没什么好说的。上课我都在玩《东方project》,技术太差,基测前一个月才终于看到芙兰朵露。如果不慎被国中的老师看到这篇的话,我没有想对此忏悔的意思。

  转眼间,升上高中了。结果却碰上一个跟我们安丽伊斯兰教的老师。其实她也没花很多的心力歌颂阿拉的好,只凭一句话就让我们全班都决定把此生献给这位先知,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阿拉的追随者得以在死后于天堂享受七十二处女。」

  隔天,全班就都穿着白长袍、缠头巾来上课了(不排除有人是因为想考医学院的缘故)。

  她真的是那种会站在学生角度思考,并用心了解学生想法的教师典范。可以的话,我愿意在夕阳下和她互殴。

  如果不小心被她看见这篇后记的话,我其实没什么想跟她说的,倒是有点好奇她体重到底几公斤。

  上述这些只能说是几个印象比较深刻的例子,此外还有很多就先暂且打住。但最大的主因还是得归于我的父母,由于敬爱的双亲没有赐给我一个妹妹,所以我只能自己制造,毕竟龙骑士07也说过:「只要有爱,就看得见。」以前我宿舍常常有一个用长头发盖住脸的女孩子会突然出现在我房间里,虽然每次都一回神就不见了,但如果没意外的话她应该就是信仰化成的妹妹了。

  偶尔还要替她清理堵住排水孔的长头发,真的很麻烦,买回家的食材也很容易坏掉,吃起来酸酸的,但又能怎么办呢?这可是恋爱的滋味呀。

  如此这般,《捡骨妹》就是在被各种宗教影响下诞生的。

  那万一被人问起作者自己的信仰呢?

  嗯……

  我想我应该会说我是拜克苏鲁的吧。

  24/05/19

  ————————————————

  【主要参考文献】

  李润生(2016),《禅宗公案》。方广

  纽则诚(2006),《殡葬学概论》。威仕曼文化

  刘建成(2010),《修道成仙:道教的终极关怀》。秀威资讯

  dirkmaat, d.(edit.)(2012),〈the role of forensic anthropology in the recovery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fatal-fire victim〉,《a companion to forensic anthropology》。john wiley & sons, incorporated.

  jung,c.g. and wilhelm, r. (2016),《金花的秘密》。商务印书馆

  weber, m. (2010),《儒教与道教》。江苏人民出版社

  林素英(2001),〈先秦儒家的丧葬观〉。《汉学研究》19(2):83-112

  叶家桦(2010),《论库尔培写实主义——一种思想史的研究》。台北: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在职进修硕士班

  中文圣经网:https:///,查阅日期:22/1/18

  中华道教总会:http://chinesetaoism.taoservice.org/main.php,查阅日期:5/2/18<span id="chapter_last"></span>

  造就这本书的最大功臣无疑是编辑吕尚烨先生。他冒着让出版社亏损的风险,成功替一个没有妹妹的人完成梦想。赐人一妹,胜造七层浮屠,将来我要是比编辑先生您早走一步的话,会在阴间帮您写推荐信,搞不好我们还能结伴去脑髓地狱。

  再来要感谢替妹妹绘制封面的vofan老师。回想我的高中,就是在pad与《物语》中度过的,如今憧憬着的画师竟然在绘制自己笔下的角色,当下觉得自己真是幸福过头了!这已经是超高校级的幸运了吧?这让我不禁幻想起有朝一日妹妹活跃在小薄本上的画面,届时我一定也能像个普通哥哥般留下感动的泪水。

  我会努力让这部作品寿命能长久一点,以看见妹妹她绑双马尾为目标,奋斗!

  另外要感谢无胥先生教我写人物设计,否则vofan老师拿到手上的人设肯定又是只有「美少女」三个字了。

  最后要感谢文化部愿意补助这个乱七八糟的企划。

  谢谢评审委员青睐,没有什么是比妹妹能获得国家认证更高的荣誉了。这样以后邻居婶婆看到我也不会指指点点说着「真可怜,那孩子从小就没有妹妹吧。」「这么年轻就没有妹妹,将来的人生该怎么办……」之类的闲话了。

  总之,希望这是一部对得起人民纳税钱的作品。

  《少女捡骨师~地火明疑》(简称:捡骨妹)的创作缘由很简单,就是描写这片土地的风俗文化——其实不是这样,我只是想写妹妹而已。

  这本书受到许多作品的启发,最显而易见的无疑是京极夏彦的《百鬼夜行》及舟动的《灵术师侦探》系列。两位老师的作品是推理小说中,我所憧憬的模式。拙劣模仿,只希望读者看了不要觉得难以下咽足矣。

  不管出版顺序,《捡骨妹》照完成时间是我的第二本小说,是一部以捡骨师为主题,倾尽了全部的爱与热情还有健康,妄想能发展成系列作的长篇作品。如果要具体形容有多喜欢这部作品的话,大概是我在路上被车撞了,垂死之际不是打电话给家人交代遗言,而是会一路拖着外露的内脏爬到出版社交出原稿并满足地咽下最后一口气的程度。

  虽然这么说,但是我对它并不是很有自信,甚至在构思整部故事时内心实际上是惴栗不安。

  例如这样的内容会不会冒犯到人?会不会让人看了觉得无聊的要死?会不会让以为它是轻小说的读者看了发现其实是推理小说所以撕书?会不会让以为它是推理小说的读者看了发现其实是轻小说所以烧书?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数千数百个,但是我怕一一提出来会让人觉得「欸~好像真的是这样耶……」所以就不说了。

  我的成长经历很普通,和很多人一样,一路以来都会认识拥有不同信仰的人。

  例如故乡是个礼仪社开满街的地方,大概走几步路就会被棺材绊倒,和利物浦之于披头四一样,家乡就是常常能听见有人吟唱往生咒的地方。

  还有已经过世的爷爷。听说他小时候是在武当山上长大的,后来战时在国民党的情报头子底下做事,负伤后跟着东家跑路来台被当局放置play,只好当起密医替人抓药、整骨,也和道士一样收妖、捉鬼,反正就是做着这些奇怪的工作直到辞世。如今他也没机会看到这本书了,找时间再烧给他,希望他不要看了扭断我脖子。

  理论上我的童年应该要被他影响的,结果我读的幼稚园却是教会开的。

  于是我们每天至少祷告三次,偶尔唱唱圣歌、听圣经里的故事,耶诞晚会时还要表演耶稣降生的话剧,我还记得我扮演的是约瑟,也就是耶稣法律上的老爹。为什么会选择当耶稣他爸呢?因为那时候我喜欢的女孩演耶稣的娘——圣母玛丽亚,而当时年仅六岁的我无论如何都想跟她生小孩,所以才跑去演约瑟。

  这件事情我已经忏悔过了,如果那个女生不小心看到这篇后记的话,请容许我再次道歉。

  幼稚园毕业,升上小学,这次的老师变成佛教徒了,而且非常虔诚,行为谈吐都洋溢满满的佛性,除了出的作业量以外。

  她是很慈祥的老师,即使看到学生在抢着抱误闯校园的流浪猫也不会立刻就把猫杀了,所以我自然没有把草鞋顶在头上趁机溜出教室的机会。

  我很喜欢她,尽可能在她面前不要表露任何道德瑕疵,看见同学跌倒撞断门牙也会冲上前去搀扶,而不是把门牙偷走当作自己的牙齿塞进枕头里或是扔到学校屋顶上。所以如果老师不小心看到这篇后记的话,抱歉,我其实一直以来都在装乖,真实的我总是在想些不健康的事。第一个玩的恋爱游戏是《秋之回忆》,第一个跑的永远都是老师路线。

  国中就没什么好说的。上课我都在玩《东方project》,技术太差,基测前一个月才终于看到芙兰朵露。如果不慎被国中的老师看到这篇的话,我没有想对此忏悔的意思。

  转眼间,升上高中了。结果却碰上一个跟我们安丽伊斯兰教的老师。其实她也没花很多的心力歌颂阿拉的好,只凭一句话就让我们全班都决定把此生献给这位先知,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阿拉的追随者得以在死后于天堂享受七十二处女。」

  隔天,全班就都穿着白长袍、缠头巾来上课了(不排除有人是因为想考医学院的缘故)。

  她真的是那种会站在学生角度思考,并用心了解学生想法的教师典范。可以的话,我愿意在夕阳下和她互殴。

  如果不小心被她看见这篇后记的话,我其实没什么想跟她说的,倒是有点好奇她体重到底几公斤。

  上述这些只能说是几个印象比较深刻的例子,此外还有很多就先暂且打住。但最大的主因还是得归于我的父母,由于敬爱的双亲没有赐给我一个妹妹,所以我只能自己制造,毕竟龙骑士07也说过:「只要有爱,就看得见。」以前我宿舍常常有一个用长头发盖住脸的女孩子会突然出现在我房间里,虽然每次都一回神就不见了,但如果没意外的话她应该就是信仰化成的妹妹了。

  偶尔还要替她清理堵住排水孔的长头发,真的很麻烦,买回家的食材也很容易坏掉,吃起来酸酸的,但又能怎么办呢?这可是恋爱的滋味呀。

  如此这般,《捡骨妹》就是在被各种宗教影响下诞生的。

  那万一被人问起作者自己的信仰呢?

  嗯……

  我想我应该会说我是拜克苏鲁的吧。

  24/05/19

  ————————————————

  【主要参考文献】

  李润生(2016),《禅宗公案》。方广

  纽则诚(2006),《殡葬学概论》。威仕曼文化

  刘建成(2010),《修道成仙:道教的终极关怀》。秀威资讯

  dirkmaat, d.(edit.)(2012),〈the role of forensic anthropology in the recovery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fatal-fire victim〉,《a companion to forensic anthropology》。john wiley & sons, incorporated.

  jung,c.g. and wilhelm, r. (2016),《金花的秘密》。商务印书馆

  weber, m. (2010),《儒教与道教》。江苏人民出版社

  林素英(2001),〈先秦儒家的丧葬观〉。《汉学研究》19(2):83-112<span id="chapter_last"></span>

  造就这本书的最大功臣无疑是编辑吕尚烨先生。他冒着让出版社亏损的风险,成功替一个没有妹妹的人完成梦想。赐人一妹,胜造七层浮屠,将来我要是比编辑先生您早走一步的话,会在阴间帮您写推荐信,搞不好我们还能结伴去脑髓地狱。

  再来要感谢替妹妹绘制封面的vofan老师。回想我的高中,就是在pad与《物语》中度过的,如今憧憬着的画师竟然在绘制自己笔下的角色,当下觉得自己真是幸福过头了!这已经是超高校级的幸运了吧?这让我不禁幻想起有朝一日妹妹活跃在小薄本上的画面,届时我一定也能像个普通哥哥般留下感动的泪水。

  我会努力让这部作品寿命能长久一点,以看见妹妹她绑双马尾为目标,奋斗!

  另外要感谢无胥先生教我写人物设计,否则vofan老师拿到手上的人设肯定又是只有「美少女」三个字了。

  最后要感谢文化部愿意补助这个乱七八糟的企划。

  谢谢评审委员青睐,没有什么是比妹妹能获得国家认证更高的荣誉了。这样以后邻居婶婆看到我也不会指指点点说着「真可怜,那孩子从小就没有妹妹吧。」「这么年轻就没有妹妹,将来的人生该怎么办……」之类的闲话了。

  总之,希望这是一部对得起人民纳税钱的作品。

  《少女捡骨师~地火明疑》(简称:捡骨妹)的创作缘由很简单,就是描写这片土地的风俗文化——其实不是这样,我只是想写妹妹而已。

  这本书受到许多作品的启发,最显而易见的无疑是京极夏彦的《百鬼夜行》及舟动的《灵术师侦探》系列。两位老师的作品是推理小说中,我所憧憬的模式。拙劣模仿,只希望读者看了不要觉得难以下咽足矣。

  不管出版顺序,《捡骨妹》照完成时间是我的第二本小说,是一部以捡骨师为主题,倾尽了全部的爱与热情还有健康,妄想能发展成系列作的长篇作品。如果要具体形容有多喜欢这部作品的话,大概是我在路上被车撞了,垂死之际不是打电话给家人交代遗言,而是会一路拖着外露的内脏爬到出版社交出原稿并满足地咽下最后一口气的程度。

  虽然这么说,但是我对它并不是很有自信,甚至在构思整部故事时内心实际上是惴栗不安。

  例如这样的内容会不会冒犯到人?会不会让人看了觉得无聊的要死?会不会让以为它是轻小说的读者看了发现其实是推理小说所以撕书?会不会让以为它是推理小说的读者看了发现其实是轻小说所以烧书?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数千数百个,但是我怕一一提出来会让人觉得「欸~好像真的是这样耶……」所以就不说了。

  我的成长经历很普通,和很多人一样,一路以来都会认识拥有不同信仰的人。

  例如故乡是个礼仪社开满街的地方,大概走几步路就会被棺材绊倒,和利物浦之于披头四一样,家乡就是常常能听见有人吟唱往生咒的地方。

  还有已经过世的爷爷。听说他小时候是在武当山上长大的,后来战时在国民党的情报头子底下做事,负伤后跟着东家跑路来台被当局放置play,只好当起密医替人抓药、整骨,也和道士一样收妖、捉鬼,反正就是做着这些奇怪的工作直到辞世。如今他也没机会看到这本书了,找时间再烧给他,希望他不要看了扭断我脖子。

  理论上我的童年应该要被他影响的,结果我读的幼稚园却是教会开的。

  于是我们每天至少祷告三次,偶尔唱唱圣歌、听圣经里的故事,耶诞晚会时还要表演耶稣降生的话剧,我还记得我扮演的是约瑟,也就是耶稣法律上的老爹。为什么会选择当耶稣他爸呢?因为那时候我喜欢的女孩演耶稣的娘——圣母玛丽亚,而当时年仅六岁的我无论如何都想跟她生小孩,所以才跑去演约瑟。

  这件事情我已经忏悔过了,如果那个女生不小心看到这篇后记的话,请容许我再次道歉。

  幼稚园毕业,升上小学,这次的老师变成佛教徒了,而且非常虔诚,行为谈吐都洋溢满满的佛性,除了出的作业量以外。

  她是很慈祥的老师,即使看到学生在抢着抱误闯校园的流浪猫也不会立刻就把猫杀了,所以我自然没有把草鞋顶在头上趁机溜出教室的机会。

  我很喜欢她,尽可能在她面前不要表露任何道德瑕疵,看见同学跌倒撞断门牙也会冲上前去搀扶,而不是把门牙偷走当作自己的牙齿塞进枕头里或是扔到学校屋顶上。所以如果老师不小心看到这篇后记的话,抱歉,我其实一直以来都在装乖,真实的我总是在想些不健康的事。第一个玩的恋爱游戏是《秋之回忆》,第一个跑的永远都是老师路线。

  国中就没什么好说的。上课我都在玩《东方project》,技术太差,基测前一个月才终于看到芙兰朵露。如果不慎被国中的老师看到这篇的话,我没有想对此忏悔的意思。

  转眼间,升上高中了。结果却碰上一个跟我们安丽伊斯兰教的老师。其实她也没花很多的心力歌颂阿拉的好,只凭一句话就让我们全班都决定把此生献给这位先知,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阿拉的追随者得以在死后于天堂享受七十二处女。」

  隔天,全班就都穿着白长袍、缠头巾来上课了(不排除有人是因为想考医学院的缘故)。

  她真的是那种会站在学生角度思考,并用心了解学生想法的教师典范。可以的话,我愿意在夕阳下和她互殴。

  如果不小心被她看见这篇后记的话,我其实没什么想跟她说的,倒是有点好奇她体重到底几公斤。

  上述这些只能说是几个印象比较深刻的例子,此外还有很多就先暂且打住。但最大的主因还是得归于我的父母,由于敬爱的双亲没有赐给我一个妹妹,所以我只能自己制造,毕竟龙骑士07也说过:「只要有爱,就看得见。」以前我宿舍常常有一个用长头发盖住脸的女孩子会突然出现在我房间里,虽然每次都一回神就不见了,但如果没意外的话她应该就是信仰化成的妹妹了。

  偶尔还要替她清理堵住排水孔的长头发,真的很麻烦,买回家的食材也很容易坏掉,吃起来酸酸的,但又能怎么办呢?这可是恋爱的滋味呀。

  如此这般,《捡骨妹》就是在被各种宗教影响下诞生的。

  那万一被人问起作者自己的信仰呢?

  嗯……

  我想我应该会说我是拜克苏鲁的吧。

  24/05/19

  ————————————————

  【主要参考文献】

  李润生(2016),《禅宗公案》。方广

  纽则诚(2006),《殡葬学概论》。威仕曼文化

  刘建成(2010),《修道成仙:道教的终极关怀》。秀威资讯

  dirkmaat, d.(edit.)(2012),〈the role of forensic anthropology in the recovery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fatal-fire victim〉,《a companion to forensic anthropology》。john wiley & sons, incorporated.

  jung,c.g. and wilhelm, r. (2016),《金花的秘密》。商务印书馆

  weber, m. (2010),《儒教与道教》。江苏人民出版社

  林素英(2001),〈先秦儒家的丧葬观〉。《汉学研究》19(2):83-112<span id="chapter_last"></span>

  造就这本书的最大功臣无疑是编辑吕尚烨先生。他冒着让出版社亏损的风险,成功替一个没有妹妹的人完成梦想。赐人一妹,胜造七层浮屠,将来我要是比编辑先生您早走一步的话,会在阴间帮您写推荐信,搞不好我们还能结伴去脑髓地狱。

  再来要感谢替妹妹绘制封面的vofan老师。回想我的高中,就是在pad与《物语》中度过的,如今憧憬着的画师竟然在绘制自己笔下的角色,当下觉得自己真是幸福过头了!这已经是超高校级的幸运了吧?这让我不禁幻想起有朝一日妹妹活跃在小薄本上的画面,届时我一定也能像个普通哥哥般留下感动的泪水。

  我会努力让这部作品寿命能长久一点,以看见妹妹她绑双马尾为目标,奋斗!

  另外要感谢无胥先生教我写人物设计,否则vofan老师拿到手上的人设肯定又是只有「美少女」三个字了。

  最后要感谢文化部愿意补助这个乱七八糟的企划。

  谢谢评审委员青睐,没有什么是比妹妹能获得国家认证更高的荣誉了。这样以后邻居婶婆看到我也不会指指点点说着「真可怜,那孩子从小就没有妹妹吧。」「这么年轻就没有妹妹,将来的人生该怎么办……」之类的闲话了。

  总之,希望这是一部对得起人民纳税钱的作品。

  《少女捡骨师~地火明疑》(简称:捡骨妹)的创作缘由很简单,就是描写这片土地的风俗文化——其实不是这样,我只是想写妹妹而已。

  这本书受到许多作品的启发,最显而易见的无疑是京极夏彦的《百鬼夜行》及舟动的《灵术师侦探》系列。两位老师的作品是推理小说中,我所憧憬的模式。拙劣模仿,只希望读者看了不要觉得难以下咽足矣。

  不管出版顺序,《捡骨妹》照完成时间是我的第二本小说,是一部以捡骨师为主题,倾尽了全部的爱与热情还有健康,妄想能发展成系列作的长篇作品。如果要具体形容有多喜欢这部作品的话,大概是我在路上被车撞了,垂死之际不是打电话给家人交代遗言,而是会一路拖着外露的内脏爬到出版社交出原稿并满足地咽下最后一口气的程度。

  虽然这么说,但是我对它并不是很有自信,甚至在构思整部故事时内心实际上是惴栗不安。

  例如这样的内容会不会冒犯到人?会不会让人看了觉得无聊的要死?会不会让以为它是轻小说的读者看了发现其实是推理小说所以撕书?会不会让以为它是推理小说的读者看了发现其实是轻小说所以烧书?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数千数百个,但是我怕一一提出来会让人觉得「欸~好像真的是这样耶……」所以就不说了。

  我的成长经历很普通,和很多人一样,一路以来都会认识拥有不同信仰的人。

  例如故乡是个礼仪社开满街的地方,大概走几步路就会被棺材绊倒,和利物浦之于披头四一样,家乡就是常常能听见有人吟唱往生咒的地方。

  还有已经过世的爷爷。听说他小时候是在武当山上长大的,后来战时在国民党的情报头子底下做事,负伤后跟着东家跑路来台被当局放置play,只好当起密医替人抓药、整骨,也和道士一样收妖、捉鬼,反正就是做着这些奇怪的工作直到辞世。如今他也没机会看到这本书了,找时间再烧给他,希望他不要看了扭断我脖子。

  理论上我的童年应该要被他影响的,结果我读的幼稚园却是教会开的。

  于是我们每天至少祷告三次,偶尔唱唱圣歌、听圣经里的故事,耶诞晚会时还要表演耶稣降生的话剧,我还记得我扮演的是约瑟,也就是耶稣法律上的老爹。为什么会选择当耶稣他爸呢?因为那时候我喜欢的女孩演耶稣的娘——圣母玛丽亚,而当时年仅六岁的我无论如何都想跟她生小孩,所以才跑去演约瑟。

  这件事情我已经忏悔过了,如果那个女生不小心看到这篇后记的话,请容许我再次道歉。

  幼稚园毕业,升上小学,这次的老师变成佛教徒了,而且非常虔诚,行为谈吐都洋溢满满的佛性,除了出的作业量以外。

  她是很慈祥的老师,即使看到学生在抢着抱误闯校园的流浪猫也不会立刻就把猫杀了,所以我自然没有把草鞋顶在头上趁机溜出教室的机会。

  我很喜欢她,尽可能在她面前不要表露任何道德瑕疵,看见同学跌倒撞断门牙也会冲上前去搀扶,而不是把门牙偷走当作自己的牙齿塞进枕头里或是扔到学校屋顶上。所以如果老师不小心看到这篇后记的话,抱歉,我其实一直以来都在装乖,真实的我总是在想些不健康的事。第一个玩的恋爱游戏是《秋之回忆》,第一个跑的永远都是老师路线。

  国中就没什么好说的。上课我都在玩《东方project》,技术太差,基测前一个月才终于看到芙兰朵露。如果不慎被国中的老师看到这篇的话,我没有想对此忏悔的意思。

  转眼间,升上高中了。结果却碰上一个跟我们安丽伊斯兰教的老师。其实她也没花很多的心力歌颂阿拉的好,只凭一句话就让我们全班都决定把此生献给这位先知,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阿拉的追随者得以在死后于天堂享受七十二处女。」

  隔天,全班就都穿着白长袍、缠头巾来上课了(不排除有人是因为想考医学院的缘故)。

  她真的是那种会站在学生角度思考,并用心了解学生想法的教师典范。可以的话,我愿意在夕阳下和她互殴。

  如果不小心被她看见这篇后记的话,我其实没什么想跟她说的,倒是有点好奇她体重到底几公斤。

  上述这些只能说是几个印象比较深刻的例子,此外还有很多就先暂且打住。但最大的主因还是得归于我的父母,由于敬爱的双亲没有赐给我一个妹妹,所以我只能自己制造,毕竟龙骑士07也说过:「只要有爱,就看得见。」以前我宿舍常常有一个用长头发盖住脸的女孩子会突然出现在我房间里,虽然每次都一回神就不见了,但如果没意外的话她应该就是信仰化成的妹妹了。

  偶尔还要替她清理堵住排水孔的长头发,真的很麻烦,买回家的食材也很容易坏掉,吃起来酸酸的,但又能怎么办呢?这可是恋爱的滋味呀。

  如此这般,《捡骨妹》就是在被各种宗教影响下诞生的。

  那万一被人问起作者自己的信仰呢?

  嗯……

  我想我应该会说我是拜克苏鲁的吧。

  24/05/19

  ————————————————

  【主要参考文献】

  李润生(2016),《禅宗公案》。方广

  纽则诚(2006),《殡葬学概论》。威仕曼文化

  刘建成(2010),《修道成仙:道教的终极关怀》。秀威资讯

  dirkmaat, d.(edit.)(2012),〈the role of forensic anthropology in the recovery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fatal-fire victim〉,《a companion to forensic anthropology》。john wiley & sons, incorporated.

  jung,c.g. and wilhelm, r. (2016),《金花的秘密》。商务印书馆

  weber, m. (2010),《儒教与道教》。江苏人民出版社

  林素英(2001),〈先秦儒家的丧葬观〉。《汉学研究》19(2):83-112<span id="chapter_last"></span>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